三下《太陽》優秀教學設計

在發表這篇日誌之前,我要向剛剛逝世的趙鏡中教授致敬,三下《太陽》教學設計。我感動於他對語文教學的追求和執着,這篇教學設計是基於趙鏡中教授的《鯨》一課修改而成的,裏面有許多趙鏡中教授對語文教學的思考和理念。

三下《太陽》優秀教學設計

  三下《太陽》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讀準"差、較"等7個生字的字音,能夠正確書寫"獸、蔬與繁"等14個生字的字形。並能夠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經歷閱讀說明文的過程,使學生感知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途徑。

3.感知太陽的特點:遠、大、熱;感受到太陽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能夠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的意思。

4.瞭解說明文體的特點,感受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作用。感受自然科學的奧祕,並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二)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前的準備:

1.填寫學習單:

關於太陽,我知道…

2.小組交流。

(1)交流已知。

【然後請學生輪流說出個人關於"太陽"的知識,其他同學注意傾聽,鼓勵互相質疑與好奇,順便檢核自己所知是否是正確的。】

(2)經過交流,關於太陽,你還想知道什麼?填寫學習單:關於太陽,我還想知道。小組成員交流所提出的問題,注意:

A小組有共同的問題嗎?

B看到一些自己也想問的問題嗎?

C提煉有價值的問題。

【在老師的幫助下,將全班同學的問題分類:

1.太陽有多熱?2.太陽有多大?3.太陽離我們很遠嗎?4.太陽上有沒有生物?5.太陽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文章,做到文通句順。

1.藉助拼音,把文章中的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朗讀前的提示:曬着:zháo,比較:jiào,)

2.把文章讀給同桌聽聽,有讀不好的長句子,多讀幾遍。

3.指名讀文章:注意長句子的斷句和邏輯重音:

"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木才能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

"我們吃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穿的棉、麻、毛、絲,都和太陽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

(以上三句要在標點處斷句,注意朗讀時的節奏變化,教案《三下《太陽》教學設計》。)

"因爲煤炭/是由遠古時代的植物/埋在地層底下/變成的。"(注意句子的斷句和邏輯重音。)

4.在指句讀文的過程中,概括太陽的相關特點:遠、大、熱、密切的關係。

【在指名讀文的過程中,概括出1--3段有關太陽的特點。讓學生猜測4-8段會寫什麼?教學"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過渡作用。】

5.結合板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

三、再讀課文,獲取信息。

1.默讀課文,畫出與自己提出的問題相關的'句子。

2.找到答案嗎?--信息閱讀

請學生找出跟自己提問相關的部分,再讀一遍。讀的時候,將重點信息加上底線或是用熒光筆標示出來。

提示:學生標示的不一定是「答案」,可能只是「相關數據」。文本的信息可能沒有直接回答學生的提問,大多時候,學生所求的答案是從文本的信息再推論出來的,而這也正是練習從閱讀中做推論的時機。

3.指名說一說,哪些問題文章中直接回答了?哪些問題可以通過推論得知?哪些問題還需要想一想,或需要更多的信息幫助?

【根據前面梳理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如"太陽上有沒有生物"可以根據

"太陽很熱"的相關數據推出結論。】

4.將所得到的答案或信息,填到工作單中(我學到了…)

5.小組同學聊一聊,檢查一下有沒有原本以爲知道,但卻是錯誤的認識。

四、統整與反思

1.這次的閱讀,從文章中我學到了什麼?

哪些信息是你預期到的?(或是猜想到的)

哪些信息讓你驚訝?

哪些信息讓你質疑它的真實性?

哪些信息讓你產生更多好奇?

2.關於太陽,我還想知道什麼?要如何去尋找這方面的信息?

3.關於信息性的文章,我知道如何閱讀了嗎?

提示:活動中,學生練習了以下的閱讀策略:

◎建立閱讀目的--有意識的閱讀

◎配合目標和提問,選擇閱讀內容

◎邊讀邊想:思考問題

回想已知

思索新知

【這一環要做到細緻,因爲孩子的年齡偏小,孩子說不到的,老師要及時指導、幫助。另外,對於"哪些信息讓你驚訝"應讓孩子充分地說,老師可適時小結"啊!這些數字真讓人感到吃驚,它原來離我們這麼遠呀!"爲下面的學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

1.課文向我們敘述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呢?

2.整理:第一部分:大、遠、熱,第二部分: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

3.說一說這兩部分之間的關係。

正因爲太陽那麼大,溫度那麼高,離我們又那麼遠,才能給地球送來適合人類生存的光明和溫暖,我們生活的世界才能那麼美麗和可愛。

二、質疑激趣,理解"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1.師質疑:太陽離我們那麼遠,它對我們真的那麼重要嗎?

2.生可結合課文的內容和生活實際找到相關依據。

【此處,一定要關注學生是否把話說得有條理,說得具體,還可以引導學生大膽想像,如果沒有了太陽,我們的世界會什麼樣?】

3.是呀,大家說得都對。正如書上所說的(指名讀最後一段)--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4.師生復沓:階梯背誦。

A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到處是--,沒有--,沒有--,自然也不會有人。一句話,--。

B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如果沒有太陽,--,--,沒有--,--,--。一句話,--。

三、感受說明方法的作用。

1.出示短文:

太陽很大,離我們很遠,也很熱。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這是這篇文章向我們介紹的有關太陽的知識,不過,我覺得這兩句話也能把這些知識準確無誤地告訴我們。你們覺得是這篇縮水的短文好呢?還是課文寫得好些?

2.就太陽的一個特點,讀一讀相關的段落,哪些地方寫得好呢?

【此處應讓孩子充分地說,但要有橫向的聯繫,如,孩子說到,太陽特別熱,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呢?老師可以引導說,哦,這些數字讓我們知道了太陽究竟有多熱。還有哪些這樣奇妙的數字?它們又能告訴我們什麼呢?讓學生去找,自由交流。然後小結,這樣用具體的數字來說明問題的方法,名字叫做"列數字"。以此類推,可以教學"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等。切忌硬性地灌輸知識,而是發現它,感受它的作用,知道它的名字,不要求學生會應用,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