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課堂教案

 一、關於作者

《故都的秋》課堂教案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曾參與組織“創造社”,故都的秋。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社會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膽也帶有頹廢情緒。其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觸,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七卷)、《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集》和《郁達夫選集》等。

 二、關於本文

從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名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他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到杭州,1936年2月,離開杭州赴福州,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寫下許多的遊記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本文。

  三、學生自學

要求:解決字詞問題,提問:文章的題目中的“故都”與“秋”各有什麼特定的含義?本文采用了怎樣的結構形式來寫景抒情?

  四、明確以下內容

第一問:“故都”兩字指明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了描寫的內容,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故都秋的景、秋的物卻又是作家在現實中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的折光和反射,作家正是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寫,讚美了故都有的自然風物,反悔了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因此,以故都的秋爲題。

第二問: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來寫景抒情,開頭(1-2)總寫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接着,在分寫部分(從“不逢北國之秋”到“才感受到底”)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記敘故都紛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讚美北國之秋,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哀”這一特色上的聯繫,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風物。議論部分,從中外詩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的秋,最後總結全文,與總起的部分照應,再次強調南國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的秋無比眷念之情。

五、段落導讀

(一)“北國的槐樹……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1)提問:這四個句話從哪四個方面的感受寫槐樹的落蕊?渲染寂靜的氣氛,突出“故都”秋的什麼特點(限一個字)?明確:視覺、聽覺、味覺、觸覺。“靜”。

(2)最後一句通過寫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絛,給人以清靜、悠閒的感覺,突出了“故都”秋的什麼特點(限一字);“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抒發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麼特點(限二字)?明確:清、悲涼。

(3)“梧桐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意思是什麼?明確:以小明大,見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二)“灰沉沉的天底下,……倒來得正好。”

(1)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體現在哪些方面?明確:灰塵塵的天氣,涼風一起,便下起雨來;秋雨過後,天氣很快晴朗;秋雨過後,溫度下降得快。

(2)“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北方人說的“一層秋雨一層涼”正合乎平仄。

 六、課後練習。

當堂完成並講解。

 七、課外作業

同步練習冊。

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