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兩枝筆的孩子》的課堂教案設計

一 教材簡析

《掛兩枝筆的孩子》的課堂教案設計

《掛兩枝筆的孩子》是浙教版第十一冊中第五單元中的第二課。這篇課文是通過陸小亮從掛兩枝筆到不掛兩枝筆到又掛兩枝筆的敘述,說明了只有認真踏實地學習,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的道理。

這篇課文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一是採用過渡句、過渡段聯結段落意思,行文連貫自然。第一、二兩段之間用過渡段(第3自然段)承上啓下。“可陸小亮也有不掛筆的時候。”這句承接上段末句“他都不忘掛上這兩枝寶貝筆”。“這中間的祕密,只有班主任王老師清楚。”這句話啓示了第二段的內容。第二、三兩段之間用過渡句“後來,王老師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談了話”,從時間、人物、內容情節上承接起來。二是採用詳寫的方法,記敘了陸小亮一段時間不再掛兩枝筆的緣由。三是有些詞句比較含蓄,有的敘述跳躍較大,是教學上的難點。如第2自然段末尾兩句話的意思怎麼聯繫起來?又如第三自然段中“找他談了話”是談了什麼話才促使小亮又掛上兩枝筆?這些都需認真思考。

二 教學目標

根據六年級教學要求、課文特點,我確定以下幾個目標:

1、懂得只有認真學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才能更好地爲別人服務的道理。

2、進一步認識過渡句和過渡段,能說出他們在課文中的作用,能借助過渡段和過渡句理解課文內容,選擇文章中心。

3、初步學會辯論方法,使學生認識到敢於對身邊事物提出自己看法的重要性。

4、讓學生能根據課文內容,開展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師找陸小亮談話的內容寫下來。

三 教學重點

5、藉助過渡段、過渡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選擇文章的中心思想。

6、角色轉換,讓學生體驗王老師對陸小亮的談話。

7、瞭解人物品質,認識到自己該做個怎樣的人。

四 教學難點

8、陸小亮從“不掛筆”到“又掛筆”之間的跳躍性較大,學生難以理解。

9、如何使學生組織好語言進行對“陸小亮該不該再掛兩枝筆”爲主題的辯論。

教學方法

1、凸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2、注重語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3、體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六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學會在“初讀質疑——研讀解疑——品讀積累——辯論昇華”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已掌握的語言功底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中提高交際會話能力。

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引入文本

老師先給同學們猜一道腦筋急轉彎,題目是這樣的:如果在胸前掛一枝筆的是國小生,掛兩枝筆的是國中生,那麼請問掛三枝筆的是幹什麼的?(修筆的、賣筆的……)今天,我們要去認識的是一位在胸前掛兩枝筆的孩子。(板書課題)

上課一開始,教師就用充滿情趣的導語創設輕鬆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進入文本探究,同時也有利於鍛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讀全文,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2、提出預習要求:

(1)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課文分幾段?分別寫了什麼?

3、檢查預習情況。

(三)、再疑細品,引發探究

1、探究品質:這位掛着兩枝筆的孩子是個怎樣的人?從什麼地方可以發現?帶着這個問題,再讀課文。

2、學生自主探究:讀讀——找找——劃劃——想想

3、交流:

(1) 板塊一、他是個愛面子的人

句子:

① 他想,教授、作家、記者……誰的口袋裏不插兩三枝筆呢?於是,無論到哪兒,他都不忘掛上這兩枝寶貝筆。

② 小亮聽了,恨不得地下裂開一道縫,他好鑽進去。

a談觀點。

b讀句子。

c品句子。

③ 小亮一聽寫信,就着了慌。他想,自己給爸爸寫的信,爸爸就回信指出不少毛病。現在老奶奶讓我寫信,不答應吧,老奶奶會說我不像個紅領巾;說沒帶筆吧,可明明掛着兩枝筆。小亮左右爲難,想來想去只好說:“奶奶,我寫不好。”

a談觀點:爲什麼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他愛面子。小亮明知道自己力不從心,可他沒有拒絕,因爲他擔心老奶奶會說他不像個紅領巾,從這裏可以看出他愛面子。

b紅領巾指什麼?

c“左右爲難”是什麼意思?出示小黑板:陸小亮之所以感到左右爲難,是因爲他想如果( )老奶奶,( );如果( )老奶奶,( )。請按你的理解填空。從這裏可以看出他還是個怎樣的人?

d理解分號的作用。(表示並列的關係)

e通過朗讀體會小亮的爲難之情。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2) 板塊二、他是個不好學的人

句子:老奶奶的信內容很簡單,就是說包裹收到了,家裏一切都好,不用掛念,可小亮卻感到那麼費勁。用鋼筆老劃破紙,用圓珠筆又不如用鋼筆好寫,筆換過來又換過去。雖說是早春,可小亮卻全身發熱,手心溼漉漉的。三四十個字的信,寫了大半個小時。要寫信封了,哪知道第一個字就把他難住了……

① 陸小亮終於答應老奶奶寫信了,可他寫得那麼“費勁”,他費勁得怎樣?請邊讀邊想。

② 讓學生談談看法。

③ 這麼簡單的一封信,可小亮感覺到他是多麼的費勁,可以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會怎樣?(着急)

④ 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其着急的心情。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 板塊三、他是個懂禮貌的人

句子:① 小亮左右爲難,想來想去只好說:“奶奶,我寫不好。”

② 他走進郵局,趴在桌子上,按奶奶的吩咐寫了起來。

……

a讀句子

b談體會

(4) 板塊四、他是個虛心接受教誨的人

句子:後來,王老師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談了話。不久,小亮的兩枝筆又掛起來了。

(5) 板塊五、 ……

(四)填寫空白,體驗角色

陸小亮爲什麼又掛上兩枝筆呢?王老師跟陸小亮談了些什麼?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把它寫下來,基礎好的同學用上分號來寫。

1、學生練筆。

2、交流反饋。

(五)小小辯論,昇華主題

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進行以“小亮該不該再掛兩枝筆”爲主題的辯論會,讓學生說理:可以先掛一枝,再掛兩枝;也可以說他以後再也不掛筆了;或者說等到他成績上來了再掛。

1、合作討論(允許學生離開座位互相討論) 。

2、現場辯論(教師作好組織工作,不偏向其中任何一個立場,給學生一片自由爭辯的晴空)。

(1) 代表發言

(2) 自由辯論

3、教師總結:剛纔同學們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舌戰。辯論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都能堅守自己的立場,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希望你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善於對身邊的事物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來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能力。

(六)提領重點,總結全文

1、找出課文中的過渡句,說說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

2、利用過渡段,體會文章的中心。

八 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體現精要有用,反映學生的研究成果,具體設計如下:

掛兩枝筆的孩子 是個 愛面子 的人

懂禮貌

不好學

虛心接受教誨

……

辯論主題:小亮該不該再掛這兩枝筆

在《掛兩枝筆的孩子》一文的教學設計中,老師積極倡導學生開展研究性閱讀,較好地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重點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主體,煥發課堂活力。

體現“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開展研究性閱讀的基礎。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努力不使課堂成爲“教案劇”的舞臺,不是按照教案中的預先設計一成不變地實施,而是在許多環節上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現場生成教學:學生研究到什麼就學什麼,學習內容沒有固定的先後順序;充分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研究發現的成果,展示他們在課堂中生命活動的煥發過程,就連板書也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

二、注重語言實踐,提高表達能力。

以課本爲內容,採用“填寫空白”和“小小辯論”等形式,爲學生創設語文實踐活動的環境和機會,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打開學生心靈,享受學習樂趣。

學習語文應該是一次美麗的暢想。

在《掛兩枝筆的孩子》一文的教學中,老師把研讀的專題建立在它的答案不是確定的基礎上,這時學生的探究空間更廣闊,暢想更豐富,從而促使他們怎麼想就怎麼說,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心靈的花朵在課堂上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