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創新實驗知識點

七年級上冊

國中生物創新實驗知識點

學生實驗

1. 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2. 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

3. 練習使用顯微鏡

4. 觀察植物細胞

5. 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6. 觀察高等動物的幾種常見的組織

7. 觀察植物體的幾種組織

8. 觀察草履蟲

七年級下冊

演示實驗

1.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 種子的呼吸作用

3. 金魚藻在光下放氧

4. 觀察常見的海洋藻類乾製或浸製標本(如海帶、裙帶菜)

學生實驗1. 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國中生物實驗之植物的嫁接

(一)芽接

步驟:1)在芽的下方約2cm處和上方約1cm處各橫切一刀,切成盾形的芽片,用刀除去芽片上少許的木質部,形成接穗2)在砧木的樹皮上,用刀切割一“T”字形切口(長約3cm,寬約1cm),深至木質部3)將盾形的芽片插入“T”字形切口內,使樹皮包住它4)扎敷緊

(二)枝接

步驟:1)用刀把帶有芽的枝條削成斜面,形成接穗2)在砧木的枝條中部,用刀下劈,深度爲3-4cm。3)將接穗插入劈開的砧木中,對準它們的形成層4)扎敷緊

以上對生物實驗植物的嫁接的內容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生物實驗知識的學習很好的幫助,並希望同學們都能考出優異成績。

七年級生物複習資料之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各位熱愛國中生物的同學們,大家對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5068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七年級生物之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過來看看。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水:約佔體重60%-70%

無機鹽:鈣——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雞胸、X形或O形腿), 中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

牛奶

磷——厭食、貧血、肌無力、骨痛

鐵——缺鐵性貧血(乏力、頭暈)

動物肝臟、菠菜

碘——地方性甲狀腺腫、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育出現障礙

海帶、紫菜、碘鹽

鋅——生長髮育不良、味沉發生障礙

維生素A——皮膚乾燥,夜盲症,乾眼症

魚肝油、動物肝臟

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齦出血

桔子

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

牛奶等

七年級生物教案:莖的結構

教學目標

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莖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理解年輪形成的道理。

目標

通過用顯微鏡觀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莖的橫切裝片,進一步鞏固使用顯微鏡的技能和在顯微鏡下識別體結構的觀察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分析“木本莖年輪的形成”,使樹立生命物質的發展變化觀點和內、外因辯證觀點。

2、通過介紹我國科學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貢獻,弘揚他們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是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可作爲其它植物莖結構的代表,弄清了木本莖的結構,可以更好解莖的功能和年輪形成的原因,併爲瞭解其它植物的莖奠定基礎。

2、對維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輪概念的理解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難點。

(1)維管束是對莖結構整體而言,是莖的立體結構。是由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三部分合起來構成的結構(木本植物莖)。課本上維管束的圖和莖的橫切裝片,都是一個平面的結構。如何使學生對維管束的理解形成立體概念,可自制維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體制作三維立體圖像加以說明,避免學生對維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輪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莖的形成層在外界環境條件影響下進行週期性活動的結果。學生能夠理解年輪是植物的生長線,但容易把年輪的概念與年輪線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誤差。爲了避免這種誤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結合掛圖、模型或自畫板圖配合相應的文字進行說明。準確地把握年輪的概念及年輪線的概念。

3、組織學生觀察木本植物莖和草本植物莖結構的橫切、縱切裝片,也是教學內容的難點。因爲:學生對莖結構的認識還只停留在書本和教師的掛圖上,從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莖結構在認識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個“重新認識”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中,要耐心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把觀察到的結構特點與教科書中的掛圖相結合,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議

《莖的結構》一節,由於名詞較多 國中英語,可以用兩課時講授。本節是這一章帶有關鍵性內容的一節。

關於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教師可以利用楊樹或柳樹的枝條或木本植物莖的立體結構模型進行教學。教學時,可以按層次觀察。使立體感增強,形象清楚,學生容易理解。而韌皮纖維,可以準備一些麻的纖維(剪幾段麻繩,搓開後備用),讓學生體會到韌皮纖維的柔韌性。

關於草本植物莖的結構,要指出它在結構上的特點,一是要指出它在表皮以內有幾層機械組織;二是要指出它的維管束分散排列,而且它的維管束裏沒有形成層。在指出這些特點的時候,還應該與木本植物莖的結構相比較,以便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

由於要求學生用肉眼觀察木本植物的莖,課前應該採集1~3年生的新鮮的`椴樹莖,切成長約5釐米的莖段,供學生觀察。如果沒有椴樹,楊樹、柳樹、木槿、泡桐、臭椿、月季等都可以代用。楊樹、柳樹的樹皮易於剝開,便於觀察形成層。泡桐、臭椿、月季等顏色較深。認清三部分結構以後,可以讓學生剝下一部分樹皮,看到木質部表面粘滑的一薄層,這就是形成層。因爲形成層只有幾層細胞厚,所以用肉眼在橫斷面上看不到。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樹皮內層和木質部從上到下撕下一些纖維狀細絲,從而爲講述韌皮纖維和木纖維打下基礎。

八年級生物試題之鎂

【—八年級之鎂】,具有比較強的還原性,能與沸水反應放出氫氣,燃燒時能產生眩目的白光,鎂與氟化物、氫氟酸和鉻酸不發生作用,也不受苛性鹼侵蝕,但極易溶解於有機和無機酸中。

鎂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它參與綠色植物葉綠素的形成,植物缺鎂會出現葉片失去綠色、植物生長不正常等症狀。某研究小組的同學想利用無土栽培法來驗證鎂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他們所選用的實驗材料爲完全營養液(各種營養物質齊全)、缺鎂的完全營養液、實驗用植物若干、無土栽培用具等。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爲體現實驗等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在實驗植物的選擇上應注意的問題是

(2)請寫出簡要的實驗過程

(3)請你預測實驗結果

總結:在空氣中,鎂的表面會生成一層很薄的氧化膜 會考,使空氣很難與它反應。鎂和醇、水反應能夠生成氫氣。粉末或帶狀的鎂在空氣中燃燒時會發出強烈的白光。

七年級生物複習資料之新陳代謝

【—七年級生物之新陳代謝】,食物的消化:指在消化道中,將結構複雜、不溶於水的大分子有機物,轉變變成爲結構簡單、溶於水的小分子有機物。

新陳代謝

同化作用(合成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並儲存能量,這叫做同化作用。

異化作用(分解代謝):生物體把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質加以分解,釋放出其中的能量,並把代謝的最終產物排出體外,這叫做異化作用。

酶: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部分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水分代謝】:指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運輸、利用和散失的過程。

滲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叫做滲透作用。

滲透吸水:靠滲透作用吸收水分的過程。

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質壁分離: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的現象,叫做質壁分離。

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

【礦質代謝】:指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的過程。

礦質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總結:研究生命起源是要弄清幾十億年生命誕生的歷史,然而其意義遠不止追根溯源,還在於可以瞭解生命與環境,新陳代謝、運動感應和調節控制等生命活動的機制,從而認識和闡明生命的本質,以實現人類控制和改造生命的目標。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之空中飛行的動物

1、空中飛行的動物有昆蟲、蝙蝠、鳥類等。

2、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都善於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範圍,有利於覓食和繁育後代。

3、鳥適於飛行的特點: 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④胸肌發達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循環系統結構完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⑦有發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右側卵巢、輸卵管退化(這些都是爲了減輕體重,適於飛行)。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的一類動物。

4、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

5、鳥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於飛行)和絨毛(主要用於保溫)。

6、家鴿喙(就是口)內沒有牙齒,食物不經咀嚼經咽、食管進入嗉囊。----進入肌胃(內有沙粒、小石子用於磨碎食物)。

7、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超過100萬種,也是唯一會飛的無脊椎動物,因而是分佈最廣泛的動物。

8、昆蟲身體分爲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對足,2對翅。蜘蛛、蜈蚣、蝦、蟹等都不是昆蟲,但它們都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9、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10、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爲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