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解放 讀後感

怎麼來面對一個真實而具體存在的人呢?(如何超越理論和概念而回到自然狀態或人的本身?)——除了一種對事情分析和描述的文明能力之外,人還有一種對整體辨識和洞察的能力,即自然能力。(隨着年齡的增長,抽象文明能力增加的同時,也往往意味着自然能力的降低或消失。有一天,當我們完全喪失自然能力而只剩下文明能力時,我們將因爲失去對整體洞察和辨識的能力,轉而喪失對文明的辨識能力。這時,文明會變老,甚至異化而變成對人的壓迫和宰制。因此,我們需要自然能力,藉此調節文明能力並與之辯證。)

童年與解放 讀後感

我們怎麼能增加文明能力的同時又繼續保有自然能力?——要學習小孩子的無邊好奇、無限勇氣以及沒有偏見的寬容之心,主動地干擾外在事物,使外在事物的祕密一層層地同化與人的認知圖式之中。這樣我們就可以突破各種文明枷鎖,達到思想解放的目的。

成年人怎樣學習小孩子的無邊好奇和無限勇氣呢?——知識是經驗的拓展,任何客觀知識如果沒有經過主觀的體驗、印證、觀察或思辨,這種知識永遠不能變成人的一部分。要讓知識變成人的一部分,一定要經過主體的轉化,知識才會變成經驗的一環。因此,真正的知識就是經驗的拓展,而教育就是拓展人的經驗。經過這種拓展的過程,個人可以將過去那種靜態的、分割的、碎裂的經驗聯結起來,進而建構起更寬廣的經驗之網。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下,知性才能不斷成長,並影響人格的成長,進而讓人自由而通達。否則,非主體化的知識,也就是客觀化的知識只會造成異化和壓迫,這是爲什麼啓蒙的理想會落空的原因。

目前的教育,太偏重文本的教導和傳頌。我們都知道,文本是一種套裝知識,在文本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文明能力雖然獲得提升,但是自然能力卻會相對下降,主體的獨立和自由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爲了維護主體經驗的自主,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回到自然和真實的存在之中。只有在這種真實的存在基礎上,我們才能得以繼續保有自然的認識能力。

在這個意義下,學生們出了文本的`學習之外,一定要多多接觸真實的生活,地理課要讓學生真正地踩在土地之上和山川河流、社區城鎮對話。社會課要讓學生進入真正的社會之中,接觸工人、農民和平民區。生物課更要讓學生摸索真正的自然,感受花草鳥獸的喜悅或驚恐。只有讓學生不斷地和真實生活對話,只有讓大家看到也確實聽到社會真實的聲音,只有在不斷對生活整體的接觸、摸索和參與的過程之中,人類的自然能力纔不會退化,也才能保持對現實/整體生活的洞察和辨識。也只有在這種情境下,我們得以保有兒童無邊的好奇和寬容,進而主動地與外在客觀世界對話。

教育要回歸自然,讓學生能親身經驗自然的生活,藉着與自然的共處對話,滋養我們身體的整體感知能力。因此,在教育課程的安排上,除了上述的地理、生物課程之外,像露營、野外求生、戶外教學、生態旅遊等,都有其非常實質的意義。通過這些安排,慢慢發展人和自然的親密關係,進而建立人與環境的內在聯結。這時,人的存在根基就大大拓展了。他不再是孤獨的存在,或不只是和某些人建立一些脆弱的人及聯繫。只有當我們建立起和自然的永恆關係,只有當我們的雙腳踏踏實實地站立在土地上,我們的存在才真正安穩下來。這時,我們不會有恐懼,也不會擔心。這樣我們才能主動地、無畏地干擾外在事物秩序,進而建立起以主體經驗爲主軸的知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