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球遊戲》教學反思總結

今天執教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中的最後一課《摸球遊戲》,旨在讓學生在摸球遊戲過程中感受事情結果的可能性,並且如何判斷可能性大小,教學內容相對簡單。

《摸球遊戲》教學反思總結

整節課讓我記憶猶新的應該是畢俊偉這個比較個性的孩子的表現了。畢俊偉,班裏的小齡生,行爲較古怪,總是“不按指示行動”,愛咬衣物,但是思維很靈活。當做到逆向思維訓練的第三題時,“盒子裏有6個球,不可能摸到紅球”根據這個定性的描述,寫出盒子裏的球,在安靜的空間裏,一個稚嫩的堅定的聲音出現了,第三題的答案很多種!很多種?我一下子愣住了,因爲在預設中沒有預設到,只是根據前面練習題的規則中,大家好像潛移默化地認爲無非就是紅球和白球兩種顏色。當畢俊偉同學說出“可以是6個黑球”或者“5個藍球1個黃球”時,全班愣住了!因爲在他們的意識裏,根本就沒有想到過其他情況。那畢俊偉同學的`想法究竟對不對?就這個另類的答案,同學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最後達成共識:六個黑球既滿足了盒子裏有六個球,也滿足了不可能摸到紅球,所以這種想法是可行的!我想,這要比老師生搬硬套教給學生可能性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或者如何判斷可能性這個記憶會來的更深刻吧!感謝畢俊偉,給這個平淡的課堂激起一層浪花。

整節課,學生的參與狀態是積極的,可能學習內容簡單,他們也非常感興趣,練習題的設計也比較接地氣,抽獎、摸牌,……學生們七嘴八舌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就連平時當和尚都懶得撞鐘的鄭譽傑都積極發言了呢!

在課堂中,對於如何設計有層次的練習,仍然困惑着我。難點學優生掌握快,學困生難接受,有些知識點要兩三倍的時間甚至更多;簡單的內容,照顧到了學困生,但是學優生就無所事事了,有點荒廢了時間。比如《摸球遊戲》這節課雖然內容易掌握,但是老師仍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除了和學生差異有關,估計和這個班級的紀律也有關吧,今後,教師要根據需要,適時地放手,大膽地放手,相信學生會給我一個奇蹟,一份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