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苦與最樂》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最苦與最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最苦與最樂》教案

  最新《最苦與最樂》教案 篇1

  知識目標

1、在掌握議論文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

2、學習作者凝重輕靈、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

  能力目標

1、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

2、使學生把握作者展開論點的論證過程,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情感目標

利用本文的教育價值,引導學生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對人生觀的思考,對責任的思考。

  教學難點

訓練嚴密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痛苦和快樂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最痛苦和最快樂的事。老師認爲,最痛苦的是失去身邊的親人和朋友,而最快樂的就是旅遊看風景。同學們也來說說,你認爲什麼是最苦?什麼是最樂?(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剛纔,我們談了對“最苦”和“最樂”的看法,那麼,還有一個人沒有發言,它就是飲冰室主人——梁啓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文章——《最苦與最樂》,聽聽他認爲什麼是“最苦”,什麼是“最樂”。

二、明確論題

首先看一下文章的題目有什麼特點?如果改成《苦與樂》好嗎?爲什麼?

提示:題目是一個並列短語,前後兩個詞語意思相反。改成《苦與樂》不好,因爲改後題目太寬泛了,作者談的不是一般的“苦與樂”,而是把論題集中在“最苦與最樂”上,並不是泛泛而談。(明確:文章論題不是論點)

三、作者簡介

作者: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曾參與“戊戌變法”,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文風:流暢、犀利、凝鍊

著作:《飲冰室合集》

四、閱讀課文,理解字詞

閱讀前教師對較難字詞的音義加以指導:

①注音:

契約(qì) 攬(lǎn) 悲天憫人(mǐn)

②結合文中註釋解釋詞語:

失意:不得志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

無入而不自得:無論到了什麼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

悲天憫人:對社會和人類的災禍苦難等表示憂慮和同情。

③ 補充解釋詞語:

莫若:不如。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契約:證明出賣、抵押、租賃等關係的文書。

任重道遠:任務繁重,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鉅。

死而後已:死了以後才停止。指奮鬥到死爲止。

仁人志士:有仁愛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負的人。

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結構

(一)師生討論課文內容:

人生什麼事最苦?作者是怎樣得出答案的?(從第1、2段中找答案)

提示:“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設問句,提出關於人生最苦的許多答案,並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觀點,自然貼切,水到渠成。

人生什麼事最樂?作者是怎樣引名言來論述的?(從第3段中找答案)

提示:“責任盡了,算是人生第一樂事。”作者引了古語、俗語、孔子的話,從解除心理負擔,體會有活力的人間趣味這個側面,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人們應該怎樣對待責任?(從第4、5段中找答案)

提示:應該像“君子”那樣,“把這種種責任攬在身上”、“日日在那裏盡責任”,而不是“將責任卸卻”。

(二)根據以上問題的答案再次討論,理清課文結構,從而明確文章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4、5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於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由此可以看出全文是按什麼結構寫的?提示:分——總

(三)合作探究。分四人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

提示: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了。作者通過與貧窮、失意、老去、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獨有責任未了是無法排解的。

2、到底什麼叫責任?它的範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闡述的?

提示:顯而易見,欠錢沒還,受恩沒報,得罪人沒賠禮,這都是我沒責任的表現。由此推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於對自己,都是有責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個“凡屬”,概括了所有的責任。

3、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係的?結論是什麼?

提示:認爲: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則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你想解脫痛苦,就要盡責,想謝卻責任將永遠痛苦,快樂之權操在你手,苦中有樂,苦樂循環,人間趣味。 ( 結論:要在盡責中尋找快樂。)

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提示:負責任乃人生最大痛苦,盡責任爲人生最大快樂。(或“負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