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年級數學研修課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評課記錄

今天一年級數學組上了一節研修課《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退位不進位)》,下午第一節課,組內教師都沒課,我組織大家對這節課進行了評議,研討。

關於一年級數學研修課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評課記錄

評議之前,大家先定了個基調:多提不足之處,大家都能看到的明顯的優點就不必提了。

評課時組內教師都能暢所欲言,提的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孩子學會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退位不進位),對這部分內容一定要講透,上課時這部分內容不宜講解過快。難點是一位數加兩位數時,數位怎樣對齊。 建議:

1、教加法豎式時,補充問題“爲什麼相同的數位要對齊?”(相同的計數單位才能進行加減運算)誘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強化學生對豎式格式的掌握;

2、說明豎式名稱由來,豎式是相對於橫式而言,兩個加數豎着排列,所以叫豎式;

3、學完例題後,及時對加法豎式進行即時訓練和變式訓練。如列出橫式請學生試列豎式,找出不足,如出示一個加數是一位數的加法橫式,請學生列出豎式計算,引導學生掌握一位數應該和兩位數的個位數字對齊。等學生對加法豎式計算掌握的較好時,再出示“試一試”中習題。

還有老師提出,可以通過擺小棒突破此課列豎式計算一位數加兩位數的難點。

二、這節課學習的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是不退位不進位,學生計算時喜歡先從十位加起,雖說也是對的,但考慮到後面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在肯定學生的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養成從個位算起的習慣,千萬不能讓學生養成從十位算起的習慣,否則會給後面的教學帶來很大的被動。

三、減法算式出現時,有個過渡語比較好,例如,“我們把剛纔的加法算式改成減法算式同學們會算嗎?”或“根據掛圖,同學們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嗎?”

四、改錯題豎式6加33中,6與十位上的.3對齊,學生不能及時發現錯誤,以至於很少有人舉手,在指名回答時,前兩個人都沒有回答出來,第三個人才回答出來了,這時候教師應對第三個孩子給予充分賞識評價,既鼓勵了個別孩子,也對知識點做出了強調。

五、改正黑板上的錯誤算式時,教師要求孩子在作業紙上把改正後的正確算式寫出來,要求不明確,以至於許多孩子把錯誤的算式抄下來了,對於低年級孩子的要求要簡潔,更要明瞭。

六、在書寫橫式時,可以要求孩子用尺子畫橫線,教師自己要示範。

以前的研討課評議中,許多教師出於各種因素,只願講優點,不願講缺點,對教研組各位教師的整體進步效果不佳。這次研討的過程中,對於“多講不足”的建議,組內教師都很認同,每個教師都講了自己的思考,一些大家都困擾的問題,在討論中清晰了,解決了,不僅上課教師收穫很大,每個參與研討的老師都覺得收益匪淺,這是一節成功的研修課,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