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引導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後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以下是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

教學設計

一、成語引入,激發興趣

1、出示八字成語填空

八仙過海( ),鷸蚌相爭( ),百尺竿頭( )

2、學生根據平時積累說說還有哪些類似的成語。

3、根據學生所說板書課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此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展示自己的積累成績,達到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着力集中,品讀主體

(本文結構特別,故事中套着故事,應找準切合點,直奔中心,使其形散神聚。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與題目文意間的距離最小,所以應引導學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

1、自由朗讀,圈畫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幾個具體對象,它們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教師以簡筆畫的形式板書並顯示三者關係)

2、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朗讀體會

3、交流反饋時分別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想象“蟬”、“螳螂”、“黃雀”,心裏都在打什麼如意算盤呢?

4、如果你遇見這種狀況,你打算怎樣告誡它呢!

(有了體驗 隨後再指導學生練讀故事自然水到渠成。)

三、參照對比,探究寓意

引導話題討論:寓言就是借一個假託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以前接觸過的掩耳盜鈴、狐假虎威都是如此。那麼螳螂捕蟬是想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的?

1、組織小組討論,隨機總結名言,齊讀加深感受。

師: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a.“恍然大悟”什麼意思?(一下子明白了。)吳王一下子明白了什麼?

自己也象蟬、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着眼前的利益,沒有想到……

明白了自己想到攻打楚國的事,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

吳王還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說是有道理的,心裏一定很後悔。

b.讀到這裏,老師還想知道,那個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講這個故事呢?

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說就殺誰

少年在大庭廣衆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說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如果少年真那樣做的話吳王可能就回殺了他。

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爲是少年編出來的。

那少年在花園裏一連站了三天,爲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捕蟬這件事是真的,這樣,少年就可以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少年表面上是講故事,實際上是——

所以說少年的勸與大臣們的勸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大臣們的勸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智勸,巧勸。

對呀,少年選擇了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

2、出示有關福禍聯繫的警句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引領學生朗讀課文第一節和最後一節,理解 “恍然大悟”,發散想象“不堪設想”的後果,進而理解螳螂捕蟬一語雙關的深刻含義

4、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5、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四、再讀探究,感受智慧

1、在這裏圍繞少年身上哪些閃光點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評價人物的機會,閱讀課文2——8自然節,抓住關鍵語句,揣摩品味,做到有理有據。

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以讀促悟,使學生在言語實踐中真正“動”起來。

2、激趣:想不想當一回智慧的少年?又想不想做一回“權傾天下”的大王呢?

學生一定興趣盎然,此時友情提醒大家:注意人物的身份、談吐;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