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設計及反思

《螳螂捕蟬》這篇寓言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巧妙勸誡吳王不要只顧眼前利益,忽略身後隱患危險的做法,從而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了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分析】

這篇寓言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巧妙勸誡吳王不要只顧眼前利益,忽略身後隱患危險的做法,從而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全文分“準備攻打楚國→少年巧妙勸說→打消攻打念頭”三部分,本文結構緊湊、前後照應、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創造性地複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聯繫課文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恍然大悟”、“固執”等詞語的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寓言藉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懂得勸說別人應講究方式方法。

【教學準備】

1. 學生課前預習,藉助字詞典學習生字詞,熟讀小故事。

2. 教師製作PPT教學課件。

  【課前遊戲】

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老師的姓和動物有關,那麼,我來考考大家:你們都知道哪些含有動物的成語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和動物有關係(板書:螳螂捕蟬),請同學們讀課題。

螳螂捕蟬也是一個成語,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通常還會在後面加上幾個字——

(生:黃雀在後)

2.完整地說。

(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二、初讀感知,把握大意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課件出示默讀問題)

2.好,哪位同學結合投影上的提示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課件出示提示)

隨機抽取學生回答。

3. 誰講的故事?講給誰聽?目的是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少年、吳王)

 三、角色體驗,讀文明理

(一)自由讀文,小組討論

1. 哪位同學能快速地把課文中少年給吳王講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找出來,讀給我們聽一聽。

2. 這就是少年給吳王講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看看有沒有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從中發現了什麼,然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出示課件)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體驗,加深理解

1. 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我們發現:其實它們三位把頭往回一調,完全可以看到身後的危險,這災難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們爲什麼不調頭呢?我來找三位同學替它們回答。

(1)蟬啊,蟬!你爲什麼沒把頭往後調一下,看看身後的危險呀?

(我看你是隻想露水不要命吶!)

(2)螳螂,你爲什麼沒調頭看看身後的危險呀?

(好吃嗎?還沒吃到就……慘嘍!)

(3)黃雀,你爲什麼沒把頭轉一轉哪?

(吃到螳螂了嗎?現在後悔了嗎?來不及了!)

2. 從這三位的回答我們明白了,蟬一心貪戀露水卻不知道(身後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蟬卻不知道(身後的黃雀),黃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卻不知道(少年正拿着彈弓瞄準它呢)。(依次板書)

3. 誰能同時面對它們三位用一句話告別一下。看看文中哪句話最合適?誰來讀這句話,真的讓它們聽到,你是在告誡它們。先自己練習一下。

(三)領悟寓意,創新複述

1. 少年對吳王所講的這番話,吳王聽懂了嗎? 從哪兒看出來?請齊讀。(出示課件)

2. 恍然大悟是什麼意思呀?還有哪些詞語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學生自由回答。

3. 老師這裏也準備了幾個,同學們讀一讀,積累積累。它們都是表示一下子明白過來的詞語。

4. 吳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麼呀?他做了一個什麼決定?

奇怪了!少年這番話並沒有提到攻打楚國的事呀,爲什麼吳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呢?這兩件事兒有什麼聯繫呢?

原來吳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蟬一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吳王攻楚,諸侯在後。(板書:攻楚,諸侯)

5. 少年說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現在看來它不但有意思,而且還特別的有……

誰能把少年所講的這個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繪聲繪聲地講好它呢?我剛纔說的是什麼好?講好!自己練習一下,同桌之間互相講一講。

6. 哪位同學當一下少年,給我們這些好奇的吳王講講這個故事呢?(課件出示插圖)

 四、推敲字詞,體味妙勸

(一)聯繫生活,理解詞義

1. 吳王所悟出來的結論和當初大臣們所勸阻吳王的理由一樣嗎?(課件切換)

2. 大臣們是怎麼認爲的?讀來聽聽。吳王悟出來的和當初大臣們所勸說的理由是一致的,可是當初大臣們勸說得到的結果是?

3. 固執是什麼意思?你身邊有沒有固執的人?給我們講講他是怎麼固執的?能舉個例子嗎?

4. 你們勸他了嗎?有用嗎?他明知自己錯了還要堅持自己的意見,不管你怎麼勸說他還是要堅持到底。

(二)推敲字義,品味巧勸

1. 可是見過像吳王這麼固執的嗎?他是怎麼說的?生讀。

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死命令。

2. 這兩句話裏面的“死”意思一樣嗎?說說看,你會哪一個就說哪一個?(課件出示兩個“死”句)

3. 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對字詞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結合上下文去理解。

4. 從這兩個死你領悟到了什麼?(吳王攻打楚國的決心很堅定,吳王很固執)

5. 下面我們就分角色來讀讀這兩句,第一句男同學,第二句女同學。男生注意了,你們現在是固執的吳王啊。

6. 大臣們苦苦相勸,那就是個死呀!可是,少年卻用一番話就打消了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不但沒死,反而得到了吳王的誇獎。這是什麼世道嘛?誰來評評理?究竟是爲什麼?

(巧勸、智勸、拐彎抹角地勸、旁敲側擊地勸)

 五、拓展延伸

1. 從中我們能看出少年是個什麼樣的人?從哪裏看出來?(出示課件)

2.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像少年這樣善於巧(智)勸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後去搜集一下,下次課我們再來分享。

 六、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爲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螳螂捕蟬》這篇寓言故事內容並不複雜,學生通過預習就能掌握。“螳螂捕蟬”和“吳王攻楚”之間的聯繫,學生也能夠輕而易舉地理解。學生一讀就能明白的課文,如何激發他們繼續求知的興趣呢?我認爲,關鍵就是要實現對教材的重組。

結合本課獨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結構。我採取“整體→局部→整體”的方式,先對故事整體有個初步的認識,再深入到對小故事內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對比體會少年的勸說之巧妙,最後對人物、故事情節、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學時,首先,利用概括提示引領學生初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同時進行板書,學生對文章的整體也就一目瞭然了。倘若進一步要求學生僅根據板書的三個詞語“少年”、“吳王”和“螳螂捕蟬”再進一步提煉文章的主要內容,以達到讓學生歸納出對敘事性作品主要內容的概括方式的目的。但考慮時間的關係,這一環節並沒有付諸實踐。

隨後,在學生對文章整體有了清晰認識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後果的順序,直奔中心。讓孩子們自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從遣詞造句中發現蟬、螳螂、黃雀的共同點,提出質疑,在小組討論中合作解決發現的問題。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現,教師提問,孩子們扮演角色答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趣味問答中進一步加深對寓意的理解,寓教於樂。上完課後細想,這些問題及答案都很簡單,如果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就有目的地讓孩子們自己分角色來進行創造性的問答表演,是否更有利於孩子們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呢?

對“恍然大悟”、“固執”和“死”等詞的解讀,注重發展孩子們的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還有哪些詞語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讓孩子們明白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這兩句話裏面的‘死’意思一樣嗎?”又體會到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又有所改變,對其理解不能斷章取義。既指導了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又達到了積累習作素材的目的。

本課最大的遺憾就是拓展延伸的環節設置過於草率。“從中我們能看出少年是個什麼樣的人?從哪裏看出來?”這個問題限制住了學生思考的角度,前一個問題他們已悟出了少年的機智,因此很多學生被我引進了誤區,緊緊抓住“機智”不放,在課文中到處蒐羅。竊以爲,如果將問題改爲“你覺得少年還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呢?”更有利於孩子們發散思維。最後一個問題,要讓孩子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聯想平日積累和生活實際講述“像少年這樣善於巧(智)勸的故事”是個高難度的動作,所以導致了冷場。假如我能預設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提前自己準備一些類似的故事,不僅能有效地擴大孩子們的知識面,更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了。或者,遵循高年段讀寫相結合的特點,將最後一個問題改爲創設情境,讓孩子們用三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一個小練筆,再在班級進行分享,達到讀寫結合,趁熱打鐵之效。

縱觀全課,雖然環節的設計較爲緊湊,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有很多需要細化改進之處。這也是本課的遺憾之筆,爲今後的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