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音樂四年級下冊《包糉子》教案設計

學唱《包糉子

國小音樂四年級下冊《包糉子》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能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表達出對一種親情無盡地愛。

2、通過《包糉子》歌曲教學,讓學生了解端午節民俗文化內涵,感受中國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3、通過認一認、唱一唱 延長音記號,掌握好歌曲結束音的時值。

教學重點:1、通過學唱能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表達出對一種親情無盡地愛。

2、通過認一認、唱一唱 延長音記號,掌握好歌曲結束音的時值。

教學難點:通過《包糉子》歌曲教學,讓學生了解端午節民俗文化內涵,感受中國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材分析:

《包糉子》是一首具有很濃的民族風味。歌曲採用商調式形式記譜,實質爲羽調式,二四拍。附點八分音符、切分節奏的運用,使歌曲旋律歡快、熱烈。歌詞口語化,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特別富有特色地襯詞,給歌曲增添了節日熱鬧氣氛。

教學難點:歌曲中節奏

教學重點:歌曲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件:謎語)

1、謎語:一個白胖子,裹着綠毯子,腰裏紮根細繩子(打一食品)

師:同學們,我們在哪個傳統節日裏吃糉子呢?

生:(端午節)

2、、端午節的'來歷。(課件:故事)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嗎?

學生欣賞端午節的故事影片

3、、端午節的習俗。(課件:習俗)

師:同學們,你們能回憶一下在我們這兒的端午節是怎樣過地?

生:

掛艾葉,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等

學生欣賞端午節的習俗影片

二、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包糉子》(課件:MV)

學生欣賞《包糉子》MV

師:同學們,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端午節吃糉子不僅是對已故詩人屈原的懷念,而且糉子還象徵着幸福、團圓和平安。成爲人們節日饋贈的佳品。老師這裏有一位小姐妹,讓我們來看看她在今年的端午節上把糉子送給了誰?

生:僑胞

師:爲什麼小姐妹把糉子送給僑胞?

生:(團圓、親情、友情)

2、跟唱歌曲

師:是啊!同學們,小小的糉子繫着世界每一個華人的心,讓我們一起爲小糉子歌唱吧!

3、樂句教學

A、襯詞教學(課件:樂譜 點擊襯詞變色,再次點擊出現襯詞意義。再次點擊關閉。)

師:歌曲中你有哪些歌詞不理解?

生:七不龍咚采采,八不龍咚採呀。

襯詞:它沒有什麼實際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氣氛,特出民族風格的作用。歌唱時要輕巧而有彈性,第一個“七”字可略強一些。

B、樂句處理

注意此樂句中的休止符的準確把握,在演唱是可以把休止符換成襯詞。如

注意此樂句中的吸氣,要求吸氣要及時。“哎“字發音要悠揚、連貫、圓潤,(課件:樂譜 點擊吸氣符號變色,所有吸氣符號都可以變色。)

注意此樂句是一個漸慢性樂句,在第二小節要求吸氣要及時。

爲延長音記號。如果把它加在音符的上方,一般增長原音符時值的一般。

4、情緒處理(課件:樂譜 點擊歡快地出現問題,再次點擊歡快地出現答案,再次點擊關閉對話框。)

A、端午節,小姐妹是怎樣地心情呢?

樂曲的前半段是表達了小姐妹們端午節包糉子時愉悅地心情,在演唱時情緒應該是一種愉悅地、歡快地。

B、端午節,多年沒有回國得僑胞回來啦!小姐妹是怎樣地心情呢?

樂曲的後半段是表達了小姐妹們在端午節將要見到僑胞時無比激動地心情,在演唱時情緒應該激動地、期盼地。

5、齊唱歌曲

注意引導學生演唱時的情緒。

三、拓展活動———包糉子(課件:寄語)

1、教師示範,課件輔助。

2、學生包糉子(機動)

師:小姐妹把糉子送給了僑胞,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包一個糉子送給你身邊的人。表達對他人的祝福呢?

3、表達祝福

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並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小夥伴或好朋友,表達對他人的祝福。

  四、小結

一個小小的糉子凝聚了我國人民的美好祝願和深情寄託,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爲一個普通的日子增添了深沉的意味、吉祥的氣氛,使它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