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海燕教案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詩,它是高爾基早期的代表作,寫於1901年,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海燕》優秀教案範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國中語文海燕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革命先驅堅強無畏的戰鬥精神。

2.理解象徵手法、對比和烘托的作用。

3.瞭解散文詩的特點。

  教學設計

  (一)

一、解題

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Gorky,Maksim),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說他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lO歲就爲生活所迫,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麪包工人和更夫,嚐盡了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的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這就爲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他創作了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劇本《小市民》等。

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歌的特點,是一種文學體裁。十九世紀中葉流行於歐美。它的第一個特點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韻,但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充滿詩的意境,有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第二個特點是內容的跳躍性,以凝鍊的語言營造詩情畫意。第三個特點是多用象徵、暗示等手法擴大內容和容量。

本文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是“海燕之歌”。它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鬥精神,預言沙皇的黑暗統治必將崩潰。《海燕》發表後立即成爲進行革命宣傳的有力武器。列寧非常喜歡這首詩,並曾在文章中引用過。

二、朗讀課文

正音 呻吟shēnyín 膽怯qiè 翡翠fěicuì 蜿蜒wānyán

三、理清思路

按照暴風雨來臨之前海天景色的變化,把課文分成幾個部分。

1.(§1—§6)暴風雨在醞釀。

2.(§7—§11)暴風雨逼近。

3.(§12—§16)暴風雨將臨。

四、學習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

這部分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1~3節),寫“風捲雲集,海燕高翔”。開頭一句,寫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前兆,點明海燕所處的環境。“蒼茫”描寫大海磅礴的氣勢;“卷集”描寫烏雲翻滾聚攏的情景。然後正面描寫海燕:“黑色的閃電”描寫形與色;用比喻表現海燕矯健的雄姿。“高傲地飛翔”總寫行動,“翅膀碰着波浪”“箭—般地直衝向烏雲”作具體描繪。

提問:“碰”字與“衝”字,寫出怎樣的情態?

“碰”寫出勇敢低飛,觸及海浪;“衝”寫出迅猛高翔,銳不可擋。用擬人的手法,寫海燕鬥志昂揚,渴望暴風雨的到來。然後着重寫“聲音”。正面描寫“叫喊”的勇敢,再從烏雲聽出了“叫喊”的憤怒的力量和勝利的信心,側面烘托這“叫喊”具有震懾敵膽的威力,運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於鬥爭的精神。

第二層次(4~6節)寫其他海鳥嚇得驚慌失措。這三節通過聲音、行動、情態描寫海鷗、海鴨、企鵝“呻吟”“飛竄”“恐懼”“膽怯”等種種醜態,與高傲的海燕,自由自在地飛翔,形成鮮明對照。

2.學習第二部分。

這部分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7~8節),先用“越……越……”緊縮句,描寫暴風雨逼近情景。烏雲兇暴,加上雷聲轟響,狂風吼嘯的聲音描寫,渲染了黑暗社會環境的氣氛。在這種情景下,波浪“歌唱”“衝向高空”“迎接雷聲”“呼叫”“爭鳴”,寫出了波浪樂觀地與狂風搏鬥,顯示了大海的力量。而“狂風”“不甘心”“惡狠狠”“甩”和“摔”,這些詞語,寫出了它的猖狂反撲。

第二層(9~11節),繪形繪聲地描寫海燕在海浪與雲空拼搏的背景裏,“叫喊”“大笑”“號叫”,顯示其歡快、豪壯;從“飛翔”到“飛舞”。從“直衝”到“穿過”,從“碰着”到“掠起”更顯出敏捷、勇猛。它像個“敏感的精靈”“從雷聲的震怒裏聽出了睏乏”,比喻它有高度的洞察力,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用肯定的語氣,反覆的手法,表達了必勝的信心。

3.學習第三部分。

這部分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12~13節)寫大海與閃電激戰:先寫風“吼叫”雷“轟鳴”,用聲音渲染氣氛,再把烏雲比喻爲“青色的火焰”在“燃燒”,氣氛比前更爲緊張。“閃電”像“一條條的火蛇”,這是新出現的形象,大海抓住它的箭光。“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裏,再次顯示大海的力量。這場激戰象徵階級鬥爭的激化,大海的勝利象徵了革命必勝。沙皇反動勢力雖氣焰囂張,最終還是葬身於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層次,(14~15節)寫海燕的呼喊,寫它兩次大聲疾呼,用祈使句表達了海燕作爲報訊者的歡快之情,作爲勝利預言家的'豪邁情懷。海燕的形象終於隨着暴風雨的漸次迫近而更加鮮明、完整。

提問:課文三次描寫海燕的英姿,三次描寫海燕的叫喊。你覺得海燕是個什麼樣的形象?描寫海鷗、海鴨、企鵝有什麼作用?(探究·練習一)

海燕勇敢無畏,不但不畏懼暴風雨,而且呼喚暴風雨的到來,愈是在這種環境險惡的時刻,它的品格就表現得愈是突出鮮明。文章寫海燕,其主要目的不是爲了描寫海燕本身,而是借海燕象徵當時敢於直面沙皇暴行、奮勇鬥爭的革命者。描寫“恐懼”的海鷗、被“嚇壞”的海鴨、“躲藏”起來的企鵝,是爲了反襯海燕的英姿。

五、佈置作業

  (二)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學習象徵手法、對比和烘托的運用

1.本文在象徵手法的運用上有什麼特點?

運用象徵手法是本文的寫作特色。象徵就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關係,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徵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徵的本體)。象徵能夠使容易或不便於直接說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達出來,而且化“抽象”爲“具體”,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極大地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象徵與比喻的比較:兩者都是“藉此言彼”,有幾分相似,但適用的程度和表達的範圍上明顯不同。比喻只是藉助喻體形象化地表現本體;而象徵不同,用作象徵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僅僅侷限於自身,還蘊含着別的意義。而詩的意圖,象徵的對象,恰如隱身在那別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徵技巧擅長於用單純的揭示覆雜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種託具體形象、寄深遠意蘊的藝術手段。比喻只是一種修辭手法,只針對一種現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這個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矯健。象徵是一種創作手法,往往體現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從一句話來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徵意義。如《海燕》作者用象徵手法構思全文,把一切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讓它們分別象徵鬥爭的形勢、環境和各種力量,表現了在1905年俄國革命前夜的社會現象,預示了無產階級革命風暴的到來。

“海燕”象徵英勇善戰、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暴風雨”象徵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大海”象徵廣大人民羣衆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羣象徵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烏雲”“閃電”“雷聲”“狂風”這一組意象羣象徵了反革命的黑暗勢力;此外,文章中兩次寫到了大海和風、雲、雷、電展開了殊死搏鬥,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與反革命鬥爭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終戰勝烏雲、閃電,象徵了無產階級革命必勝的前途。

2.本文是如何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兩方面來塑造海燕的形象的?

正面描寫:第一場景重筆從形、音、色三方面正面描寫海燕。以“黑色的閃電”這一準確、精當的比喻來勾勒海燕矯健高傲、銳不可擋的雄姿;“高傲地飛翔”總寫海燕的行動。“高傲”,以擬人的寫法給海燕的行動賦以情態,賦予人的神韻。然後從“聲音”這一方面正面闡發了海燕“叫喊”的深刻含義——“充滿着對暴風雨的渴望!”“烏雲聽出了歡樂”“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排比句式渲染了海燕朝氣蓬勃、鬥志昂揚的氣概。第二個場景作者再次集中筆墨描寫海燕,比上文更進了一步,並提示了它懷着必勝信念的精神源泉:“它從雷聲的震怒裏,早就聽出了睏乏,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它的勇氣來自它對無產階級革命前途的高度的預見性和敏銳的洞察力。第三個場景以擬人化的手法直接寫它的兩次大聲疾呼,點出了海燕“預言家的”本質特徵,最終完成了海燕形象的塑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裏使用祈使句式,語勢有力,語調高昂,表達了無產階級對反動勢力的無比憤怒和渴望大規模革命運動的到來的思想感情,具有號召力和戰鬥力。

側面烘托:一是海燕與“海鷗”“海鴨”“企鵝”形成鮮明的對比。文章抓住它們的聲音、行動、情態,狀寫它們“呻吟”“飛竄”“恐懼”“掩藏”“嚇壞”“膽怯”“躲藏”的驚恐萬狀的醜態,正是爲了與海燕“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反襯海燕英勇堅強、樂觀自信的形象。二是通過環境來烘托。第一個畫面中“烏雲”“閃電”“雷聲”“狂風”,寫它們的猖狂是爲了點明海燕所處的險惡環境。第二個畫面中寫海浪與狂風生死搏鬥的激戰場面,是以壯闊的背景來烘托海燕的戰鬥雄姿;第三個畫面中寫風、雲、雷、電,正是爲了烘托海燕發出戰鬥號召的豪邁激昂,振奮人心。

△比喻的運用。

句中畫線的部分運用了比喻,你覺得好在哪裏?(探究·練習二)

①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這個比喻寫出了海燕飛翔速度很快而且很有力量,表現了海燕搏擊風浪的英勇。

②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

這個比喻寫出了烏雲的囂張氣焰。

③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遊動,一晃就消失了。

這個比喻寫出了閃電的猖狂,側面表現了大海和閃電之間鬥爭的激烈。

三、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