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費孝通《鄉土中國》的寫作有着廣深的學術背景,《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對中國進行社會結構分析的嘗試,他試圖在理論上總結並開導實地研究,以構建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鄉土中國的1000字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一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保持者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爲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爲“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裏要有家法,夫婦間要相敬如賓,妻子要三從四德。在鄉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這是性別和年齡造成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格局中養成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在中國傳統社會裏,禮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動的,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爲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持、默認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還沒有嚴重到會受法律的制裁,卻必定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即我們俗話說的良心的譴責。費孝通先生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費孝通先生認爲,在鄉土社會,血緣關係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了一個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羣體。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最後,作者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爲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了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_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二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爲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裏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裏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裏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裏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爲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爲我們那裏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起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裏稱爲“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着鄉鄰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這裏沒有任何商業行爲,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爲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爲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裏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裏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裏立足,一些人是因爲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裏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

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三

在衆多老師的慫恿下,懷揣着各種熟悉感細緻地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首先,孩提時代的鄉土印象再次浮現:五線譜般的電線杆上鳥兒嘰嘰喳喳,清澈見底的小溪流裏魚兒歡蹦亂跳,綠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輕聲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後孩童們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鄉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內心那股暖暖的鄉土漣漪。

很是驚詫,費老在“鄉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國時,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這,心裏暗暗驚喜那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是什麼,並不是神祕的貴重物品,你是否也知曉了。後來,他祖母避人和他說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驚詫完後,也訴說一段我曾不敢啓齒但與之相似的經歷,第一次離家求學時,我母親,不算很老的農村婦女,也是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處,好奇地問:“是什麼?”母親語重心長的說:“給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門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壓在箱底,直到後來算是翻箱倒櫃找東西時,又顯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一抔竈土和幾顆茶粒。

這就是暖暖的鄉土,不僅有母愛的寄託,還有那淳樸的鄉土情緣牽繫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鄉村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情,很深厚、很誠摯的埋藏在心底。一踏進大學,身上那股“土裏土氣”的質樸儼然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與鄉村有關的“味道”將隨着喧鬧的外界漸行漸遠,所以,有時就特別想回到過去看看,小時候的村莊、暑期支教的鄉村、大一學習生活的南平校區。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腳印的黃土地,嗅嗅那鄉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莊;在支教的期間,重溫童年幼稚的遊戲,陽光下童真無邪的笑臉灑滿大地,充分展現孩子快樂的本性;懷念靜謐的南平校區,修身養性,與世無爭,悠閒的學習、生活便是一種享受。一種厚重感油然而生,這不正是某年某月後所向往、所追求的嗎?

將來的某一天,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擁有半畝良田,披星戴月,荷鋤而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人際的勾心鬥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生長在暖暖的鄉土上,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

也許,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貴,才能體會到中國社會的基層具有濃厚的鄉土性。雖然,城裏人藐視鄉下人土裏土氣,但是,在鄉下,“土”是我們的命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季節的更替,鋤地播種,精耕細作,儘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從土裏長出希望,收穫果實。

或許,哪裏來的最終本該回到哪裏去,一如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立足於用汗水澆灌的那一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老、沉默而蒼黃的土地,以此來報答那暖暖的鄉土養育我們世代族人的大恩大德。

看過“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的人還看了:

1.邊城讀書筆記1000字

2.《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1200字

3.吶喊讀後感1500字
4.賈平凹秦腔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