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2000字

費孝通先生的名著《鄉土中國》,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了中國的農村社會形態,成爲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研究者的必讀書目。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鄉土中國的2000字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後感2000字

  鄉土中國讀後感2000字一

最近看了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書。細細讀來,觸動很大,但是不知道爲什麼,要我具體說記得哪些,我卻腦子有些不清楚。看來有些危險了我。只能邊看書邊寫讀後感了。

鄉土中國,中國傳統上是個禮俗社會,但是現代社會卻是個法理社會。在這個社會轉變中,發生混亂想必是理所當然的吧。這二十年來,我所經歷的,不正是這樣的一個變遷嗎?又或者,只是變遷的一小部分。小時候,周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國小,中學,始終沒有離開那一片土地。同學縱然幾經變遷,但同學的父母卻好些都在父母的交際圈內,所以也還算熟悉得很快,知根知底的。那裏,可不就是一個傳統的禮俗社會?到了後來,上大學,突然發現一切都不適用了,那裏卻是一個法理社會了。到處都是陌生人,隨時可能認識新的人,交到新的朋友,但又得小心翼翼,因爲陌生。大學幾年,我總覺得自己是孤獨的,想必是因爲社會秩序不一樣,我需要慢慢適應吧。

其實禮俗社會也是一種制度管理社會,法制社會也一樣,只不過,制度不一樣,導致人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而已,說到底,都是制度,維護社會秩序的制度。就好像玩一個遊戲,要遵守相應的遊戲規則。

生育制度,有幾句話讓我觸動很大。生育只是爲了保證社會的完整性。人類以家庭爲單位,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從事各項分工,如果某一部分沒有人了,社會完整性受到破壞,對每一個生活其中的人都有很大影響,在我看來,政府就是爲了保證社會完整性和維護社會秩序而存在的一個存在。這樣一項工作是巨大而繁瑣的,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他們從事這項工作,從中得到的回報也多。他們讓這個社會有機的組織了起來,不管是封建王朝的政府還是現代政府。他們把社會最小的細胞單位——家庭——採用某種方式組織了起來。當然,任何時候都有一些比較另類的人存在,但是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主流還是家庭單位。

社會需要安穩,種族需要延續。婚姻爲種族延續並且保障種族延續提供了一種方式。生下孩子,並且保障孩子的教育,直到他可以接續社會上的工作。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血緣關係。也許,社會採用婚姻的方式來穩定,延續也考慮到了血緣這層關係吧。有時候覺得,建立一種社會秩序,就是綜合調整社會資源,得到一個可行的辦法來讓社會運行。

人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結合到一起,是爲了保障孩子的養育。這一點,我想有沒有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長大呢?如果社會提供一個孩子的生長平臺,孩子生下來就送到一個集中的地方長大並且接受教育然後走向工作崗位,就可以避免很多無良的人利用孩子賺取黑心錢,也避免了因爲孩子因爲家庭條件而造成的無奈。孩子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但是因人的智商而異,可以選擇他們可以勝任的方向,那纔是真正的優勝劣汰,是一種更爲有效的社會發展手段。同時,也可以避免孩子的選向受到父母太多的干擾。

但是,既然現在社會是要求父母單獨撫育孩子,那麼保證父母婚姻的穩定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一種社會行爲,不僅牽扯到了這兩個人自身的社會關係,還牽扯到了社會問題。當兩個人的婚姻是個例時和當兩個人的婚姻從屬於主流時,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絕對是不同的。

叔本華說過,人就好像刺蝟,遠了,覺得冷,近了,又都有刺。人是一個自我感覺的動物,哪怕是你最親密的人,也無法感受你的感受。兩個習慣已堅固,興趣已決定,嗜好已養成的成年男女,在婚姻契約之下,要經營共同生活,相互間的調適自易就成爲一個嚴重的問題。以前很多人都採用內婚或者變相內婚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童養媳或者早婚然後晚點圓房或者姑表親結婚,這些都是爲了在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特徵還沒有形成可以調節的時候就接進家裏來以積極適應將來的婚姻生活。這相對現代男女一見傾心,然後如膠似漆,然後步入婚姻殿堂面對現實,發生各種摩擦來說,其實有效得多。不是說,現代男女這種方式一定不好,但是婚姻和談戀愛是不一樣的。談戀愛的時候只是個體行爲,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而婚姻是社會行爲,一個不慎,後果會很嚴重。戀愛時期,感情至上,婚姻當中,是有物質生活基礎的,如果雙方都不必爲物質生活奔波勞累,那就無所謂了,可以永遠維繫感情上的生活,跟談戀愛處於一個狀態,也不錯。

費孝通總結說有三種方式:相敬如賓,變相內婚,自主擇偶。在現代婚姻之中,往往忘懷了婚姻的培植功夫之不易。相對舊式婚姻來說,是退步了的。家和萬事興。現代男女面對現實,發現了婚姻痛苦時,心理上難以接受, 頓覺感情受了欺騙,結果反而不在和洽上花功夫了。

世代間的隔膜,孩子往往是父母未完成的理想的延續,但是孩子長大了之後,卻有自己的思想。當一個人內心充滿着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時,他會感覺到懊喪,甚至嚴重些,對自己失去信心,終於把理想一步一步排擠出去。可是現實自我卻又不能脫離理想而單獨存在,人是無法回到禽獸德水準上去過活的。失去了自信的人不是成爲病態,就是自殺。因此,理想和現實不能擠得太緊,也不能分得太遠。把理想轉移到孩子身上去,就成爲一種放卸的方式。

此段話中,深有感觸。難怪前一段日子,我對自己幾乎就要喪失了信心,時常酌磨死了算了。

還有句話讓我感觸很大。一個在家庭環境裏生活得太久的孩子,他會在家外的競爭場合中失去適應的能力。我想,這是因爲,在家裏,他是一個孩子,可是出了門,別人不會把他當孩子看,而是當大人看。在社會性斷乳的過程中,恐慌是免不了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2000字二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天還在中國佔據主流位置,儘管它已經成爲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爲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揹着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脫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奮鬥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脫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脫農皮而脫不掉,國家想脫農皮也常感爲難。

因爲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迴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爲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爲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的複製。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可以成爲人生的指針,因爲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後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說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費孝通稱之爲長老統治。

說得好像農村簡直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新變化總會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總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來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嫵媚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僞,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爲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也正因爲變革節奏緩慢,才產生了這樣一種溫柔的調和方式。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別說一般無智識的農民大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就連高層知識分子、尊顯的皇親貴族也在不動腦筋地跟着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能逃逸於空氣之外,呼吸於無空氣之鄉呢?

自漢朝以來,孔子的儒學被統治階層奉爲至寶,是修身齊家治國的聖經,歷代不求變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學說老而彌堅,不經歷風雨卻天天都是彩虹高掛。中國的王朝不斷更替,後來者儘管對自己的敵人老輩子口誅筆伐,可是待自己上位,還是誠惶誠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亂一治地複製不停,社會還是老樣子,換了姓名不換制度,猶如鄉村換個村長,也只會用前人的方式拿鋤頭。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數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國,本來這一股陌生的力量沒有儒家的傳統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也沒有印版,於是面對中國廣闊的農村手足無措,“英雄入彀”,立刻從征服者搖身變爲奴僕,主動接受中國長者的傳統教育,戴精美的中國枷鎖,做穩定的中國國君。這一條,爲中國史家頗感自豪,因爲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強的魅力:軍事上屢屢獲勝的暴發戶,在政治上、思想上無一不投入中國老當家的懷抱。的確,不求改變的傳統中國社會把力圖改變的外來野蠻人給改變了,最成功的改變就是把他們也改變得不求改變了。在歐洲,野蠻的日耳曼民族衝跨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促成了新鮮的封建制度,因爲羅馬帝國沒有像我們這樣偉大的農業;在中國,最囂張的蒙古鐵騎也被馴化成溫柔的綿羊,因爲中國有天下最偉大的農業。

再看看知識分子都幹了些什麼。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思想界雖然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但是縱使歷史給了這些知識分子兩千多年時間,也還是沒有一個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齊名。相比孔子,後世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爲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們,其實只好被稱作翻譯家、訓詁學家,他們之中絕對沒有革命家;翻譯家、訓詁學家注重的是準確地反映本來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當孔子肚子裏的蛔蟲。孔子思想能夠經久不衰,一本《論語》能夠在幾千年後爲我們耳熟能詳,正要託這些翻譯家的福。爲什麼不能違揹他老人家另起爐竈?爲什麼兩千多年時間不能產生另外一種學說?爲什麼兩千多年時間沒有人懷疑孔子的牌位有沒有放對位置?爲什麼再也沒有百家爭鳴?放入農業社會這個大背景,就不需要再問這麼多爲什麼了,當全社會都用農民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時候,一切的爲什麼都是危險的,一切的危險都是可怕的,後果很嚴重。誰還居然會想到這裏居然存在一個“爲什麼”呢?這麼一個傳統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自然這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傳統,不能反對的傳統。當然,社會在發展,新思想自然也要發生,翻譯家們採取的方式正是鄉村的後生的做法,小心謹慎地在爲孔子作注的時候不着痕跡地摻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調,還說最接近孔子的原意。這種一點一點的滲透,有的時候也會騙過他本人,以爲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聲,可以爲之代言;有這種感覺的思想家,常覺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儒家學說在緩慢但是不間斷地發展,有着越來越豐富而精深的內容;同樣是因爲這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革命不能發生,儒家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儒家。

鄉村社會有多慢,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也就有多慢。傳統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聖碑,那最有資格代言傳統的長老們,自然就是聖人,有不可置疑的權威。鄉村的老人、宮廷的老官僚、學院的老學究因爲把傳統守得最老,所以最爲人敬重。整個社會的任意角落,都瀰漫傳統的觸鬚,稍有反叛即被它縛住,吞入口中,消化於無形。中國社會正是因爲藉着傳統的強大力量,保持着穩定,可以長期綿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結束的整個過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封建史。農業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沒有19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沒有西方文化的大獲全勝,中國要想在20世紀繁衍出資本主義運動的風潮,繁衍出社會主義的理想,要想發生對於封建時代的全盤否定,那是何等艱難!

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已經認可並誠心地接納了來自西方的新風尚。但是幾千年農業文化的滋養,誕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讓人驕傲,“很有面子”。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暢談四大文明古國的榮耀、四大發明的卓越、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斷的個性,以及漢唐引領世界的風騷,每每有依依不捨的情愫。的確這一切的宣講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別做了翻譯家,別迷失在傳統的光芒中,思想家一個人的迷失,常常會導致衆多人的迷失。要切記:固然我們的傳統中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傳統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東西。爲什麼連綿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僅僅只奉獻了四大發明而沒有更多?爲什麼我們那麼發達的農業始終催生不出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爲什麼有數千年雄厚基礎的大中華帝國會被區區小國輕易超過?……有很多會讓我們覺得很沒面子的爲什麼呢!要切記:後生可畏!更要培養可畏的後生!

當今中國,正在努力擺脫農業大國的形象,要褪掉農業文明的神光,降低農業的比重,減少農民的成分,因爲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農業文明的背後隱藏的諸多弊病。但是,也許對於農業思維的頑固存在,我們的認識還沒那麼明確。“聽話的纔是好孩子”,這樣的思想,起碼現在還佔着統治地位;在廣闊的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思維觀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鬍鬚教訓着後輩。更重要的是,改變這樣的思想,別再讓它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別再讓後輩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2000字三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如是說,可當今的中國社會我們又該如何去定位它?現代化抑或如先生所講的鄉土?

當然先生所討論的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是站在歷史社會發展的大方面來考慮的,但我只從中截取一個角度來微觀地剖析中國的現狀,這也是《鄉土中國》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

從中國社會的演化來看,現代中國社會是由原始社會、農業社會所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人們沿河而居、以土爲生,飽含了歷史的`鄉土味。從中國的社會主體來看,以耕地勞作的農民居多,而所謂的城市只不過是由那些富裕的鄉村所孕育而來,而城裏人只是城市所製造出來的產物。所以說中國社會基層是鄉土性的,中國是一個散發着鄉土氣息的國度,不管歷史如何前進,也不管社會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根基是不會動搖的。但從中國目前的現實來看,似乎基層性早已被風沙掩埋,面目全非,而現代社會所給予我們只是一個假面具。

無疑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所謂的鄉里人,但同時鄉里人也是中國社會的弱勢羣體。城裏人叫他們土包子,鄉巴佬,沒錯,他們的確土,“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在鄉下,“土”卻是他們的命根,是他們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複這樣的路,但也正是所謂的“土”養活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包括那些城裏人,是的,他們不用整日與土爲伴,但如果沒有鄉里人在土裏的辛勤勞作,又何以供給他們糧食、衣物?這些人又何以爲生?

似乎歷史是這樣演進的。

不知從何時起,城裏一天天富了,人們住進了洋樓,開着豪華的轎車,出入娛樂場所。甚至財富的黑手伸到了鄉里,於是,鄉里不再平靜了,在大片的土地上建起了樓宇和工廠,機器肆無忌憚地在這片曾經平靜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征服,就像它們曾經征服城市一樣。緊接着鄉里人的心也開始不平靜了,爲什麼他們可以享受那樣的生活,我們卻要在呆在鄉下與雞鴨禽獸爲伴,鄉里人開始憧憬城裏人生活了。

也不知何時起,鄉里人開始背井離鄉,到城裏去尋找所謂的幸福了,一個個還是樂呵呵的走出去的。但城裏真的就有他們想的那麼好嗎?城市真的能像鄉里一樣收容他們嗎?

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這些宣泄外出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命運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這就是一代代人眼中所謂的“幸福”,但到底幸不幸福,或許只有那些離開的人自己懂。

是的,異鄉的日子並不好過,進了城裏,他們被叫做農民工,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了所謂的民工潮、廉租房。他們就像被城市遺棄的孩子,是永遠的流浪者。城裏的人笑他們是土包子、文盲,笑他們滿腳狗屎,笑他們只知道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笑他們永遠幹着最低賤的活、住着最簡陋的民工宿舍,聽見了嗎?城市裏到處都是笑聲……

酒吧舞廳裏充斥的是早已不再純真的鄉村姑娘,此時她們充當了一個很矛盾的角色,就像黑夜裏的幽靈一樣,漂浮在都市的夜空,夜更加糜爛了。貞潔、尊嚴、人格終於在滿是銅臭味的氣息中幾經沉浮後重重地落在地上,又被人踩來踩去,沉重的再也拾不起了。她們曾經懷着美好的夢來到了城裏,又在這裏殘忍地把自己曾經的夢活生生地踩死在腳下,然後變成了城市的傀儡,在滿是菸酒味的殭屍屋一點點葬送着自己的青春,續寫着城市的繁華。

鋼筋水泥的工地上,有這樣的一羣人還在忙碌着。大樓還是一座座空虛的骨架,瘦的像建設他們的人一樣,爲了建設這樣的堡壘,鄉里人爬得很高,那是他們在鄉里從未奢望過的高度,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快樂過,他們的心從來沒有被暖熱過,就像這冰冷的骨架一樣。擡頭望去,這些人就像一羣可憐的蝸牛一樣,在一座叫城市的高樓上努力地向上爬,雖說蝸牛爬到金字塔的頂峯,他的視野就和蒼鷹一樣廣闊,但他們本不屬於天空,他們是要回去的,回到大地。那些人的住所大多很簡陋,硬的咯人的牀、漏風的窗、僅看得清人臉的灰暗的燈,這是他們的生活,但他們卻誰也不能埋怨,因爲是他們自己當初選擇的路,這是眼中死一般寂靜的“幸福”。

城裏人笑鄉里人,但他們卻又離不開鄉里人。鄉里人也笑城裏人,似乎這只是對異己生活的排斥。但奇怪的是去了城裏的鄉里人笑留在鄉里的鄉里人,笑他們不懂電腦,不會講普通話,不懂Q……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世界。一個人被笑了卻不生氣,而是去笑另一個人,從被笑者變成了笑人者,還真是好笑,可到底有什麼可笑的,笑的人不高興,被笑的人也不高興。笑來笑去,只有觀衆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