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通用20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

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把兒童的現實生活作爲主要的教育資源,緊密結合兒童生活實際開展教育,提升兒童的生活品質和能力,促進兒童發展,本節課力求體現課程“迴歸兒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1.生活化背景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範例,它給予教師巨大的創作空間。在目標的引領下,實現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整合,會使課堂更富個性風采,更富創意。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我市具體情況,特別是展現我市山區的變化,採用大量的圖片和視頻,這些新穎有趣的信息補充,在層層推進的過程中,相得益彰,不僅提煉出對生活的新的感悟,還表現出對社會生活的關切與熱愛。

2.過程性探究

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在教學中,爲學生提供結構化的材料,我安排四個活動,讓學生經歷感知、談論、辯論、暢想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最終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掌握交通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在活動中也得到情感的體驗。

3.創造性實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爲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啓發。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緊緊圍繞人口的快速增長給人類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一主線展開, 從人口問題入手,幫助學生了解地球沉重的人口負擔,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引導學生懂得人口問題是世界性的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但這些問題對國小生來說,範圍比較大,比較抽象,學生缺乏瞭解,無法體驗。在教學之前,我佈置課前任務,讓學生畫出心中最美的地球或是最美的風景。在課堂中,學生展示自己的畫作並做簡單的介紹。同時,通過大量圖片資料的展示、對比,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加深認識,引起共鳴,提高學習興趣,以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學生對這些圖片很感興趣,能夠說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對於這堂課所要獲取的知識充滿期待。

本課注重讓學生用多種感官體驗、理解課文的內涵。課件播放美麗地球和哭泣地球的圖片,學生通過圖片,直觀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與遭受的破壞。通過視覺上強烈的對比,教師聲情並茂的解說,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這一教學情境的設置既讓學生對地球現狀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又喚醒學生保護地球的決心,很自然地過渡到後半段的教學環節中。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你告訴我,我可能會忘記;你演示給我看,我可能會記住;你讓我參與,我就會明白。”根據這一理念,在後面的教學環節當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發現,人口增長過多、過快是造成一系列問題的根本原因,同時很自覺地提出我們應當控制人口的增長。而對於水資源的計算將課堂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學生通過計算髮現,不論是中國還是世界水資源都是極度

緊缺的,所以學生試圖解決這一問題。有些學生提出海水淡化、開採深層地下水、收集雨水的方法。有學生表示贊同、有學生表示反對,他們在辯論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新問題。最終大家發現這些方法可以採用,但都不是長久之計,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控制人口。這一環節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發現並解決問題。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教師給予學生們辯論的時間略顯不足,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對於某些問題的解釋還存在欠缺。

最後學生根據課堂的體會, 爲自己課前展示的畫作添加上一句標語。 在這一環節中存在的不足,有些同學想展示自己寫有標語的畫作,但是又有些膽怯,這時教師未能給予他們鼓勵。對於已展示畫作的學生,教師的評價略顯單薄。

通過本節課的授課,我發現學生更願意自己去發現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會想盡一切的辦法,這樣得出的結論也讓他們記憶頗深。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結合前面所提到的教育理念給學生更多參與課堂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思考,最終解決問題。同時,還應給予他們適當的指導,並更加豐富自己的評價,讓學生真正在快樂中思考,在快樂中收穫。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3

我執教的是四年級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交通安全每一天》一課。在本節課設計中,我主要採用鮮活的事故案例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使學生從中感受交通安全之重要,在學習中加深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兩點體會:

一、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讓德育迴歸生活

上課伊始,我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很自然地引入教學,並通過課件創造了馬路音效,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們的注意,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舞臺。這種仿真“生活場景”的設計,使學生如置身於現實環境,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自然會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從日常的生活中去感受問題,從而對交通安全知識充滿求知慾。

生活是德育之源,只有鮮活的生活實際,學生纔會有濃厚的興趣,進行更好的交流,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來,教學自然獲得理想的效果。課堂所展示的交通事故圖片和小資料,以及播放的交通事故視頻,是學生生活中可以見到的,更是觸目驚心的,使學生主動走進生活、參與課堂;聯繫生活實際,你想對駕駛員和行人說什麼?延伸課堂教育,喚起對生命的珍視。課堂最後,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走入社會,用實際行動來號召全社會的人都來遵守交通規則,使德育教育外延到生活中,德育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

二、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德育真正內化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課堂纔是和諧的課堂,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這節課中,讓學生根據事故圖片、交通事故案例及交通事故數據統計,談出自己的見解,學生認識深刻,真正體會到了安全的重要性。這就是教育的真諦。

總之,我力求以豐富的生活場景、真實的案例透析、爲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讓他們真正體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尊重學生的想法,運用恰當的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對學生的看法表示肯定,進行鼓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的情感態度,進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爲全社會的交通安全盡一份力量!

思考:

縱觀這節課,我發現學生的理解層次是不同的。課堂上,需要我們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引導過程。重要的是在備課過程中,預設要充分估計更多學生在各個不同理解層次上的反應,設計應是全面且循序漸進的。在教學過程中,再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作相應的調整,在這節課上,當學生面對實際交通案例,談出自己的見解時,學生見解不同,但又不是我所期望的效果時,我不知如何更有效的引導,駕馭課堂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針對不同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做臨時調整。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疑問,在小組合作中,怎樣最大限度的發揮小組長的作用,讓他們最大限度的挖掘每個組員的潛力,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4

兒童的社會生活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進行的手段,而品德新課標也倡導通過學習者的自身體驗來學習。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生活經驗持續不斷髮展、改造和推進的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

(1)從教本走向人本 我依據自己對課程的認識、文本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求,努力使課程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融合,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體驗、感受與探究,爲此對教材進行再創造,不侷限教材設計構想,讓學生暢談熟知的家鄉人的生活習慣、節令習俗,欣賞感興趣的戲曲藝術,使教學成爲學生社會經驗不斷髮展的過程。

(2)注重教學的實施過程 對於學生來說,受教育和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生活,我們的教育應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發展。課前,我佈置學生觀察、蒐集、瞭解相關知識,在這個發現、思考、辨析的過程中,擴大了知識面。課堂上,大家暢所欲言,在教師指導下,孩子們培養了協作、互助的合作精神,並且開拓思維,獲得了根據所學知識和掌握的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追求情感的生成與提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課堂上我注重學生情感的參與,使學生言其所想,讓他們認識到家鄉的美好,產生熱愛家鄉的美好體驗。得到情感上的觸動和提升,並且主動爲建設家鄉,推廣家鄉文化貢獻力量。孩子們通過教學所得又迴歸生活,提升了對生活的認識與態度。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5

我們的學校教育,希望孩子能成爲家庭的一員,融入到他們自己的家庭中去。其實,通過課前調查發現,很多的孩子是自己家庭的中心,但父母只是把他們當作自己全部的希望“供奉”在那裏。並不是孩子自己不願爲家庭做一些事情。大多情況都是因爲家長過度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恨不得孩子將所有的時間都用於學習“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家裏的事情不用管”幾乎成了許多父母的口頭禪。不經意間,孩子們鍛鍊和成長的機會被家長的“關心和呵護”剝奪了,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也就淡漠了。

學習之餘,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學業和身心的發展都非常有益。適當做家務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和生活智慧;有利於強化孩子的親情觀念,通過家務勞動,使孩子有機會與父母進行溝通與交流,體會父母的艱辛,培養孩子對家庭和父母的責任感。

如此有益的一件事,家長何不讓孩子嘗試一下呢?在培養孩子做家務時,家長可以確立明確的教育目標。孩子從事家務勞動,掃地、洗碗,擦玻璃,不是純粹減輕父母的負擔,而是通過這種形式,使孩子擁有參與家庭建設的機會,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獨立性,自信心和動手能力。並增強與家人的配合能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6

《多彩的課間生活》一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課餘生活》的第一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願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於學生在上課期間上廁所、喝水,在沒有老師的允許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爲。我原本以爲這是個別班級的表現,但不是如此,而是整個二年級普遍存在的情況,而且頻繁發生。

當然,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對象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是習慣逐漸形成時期,可塑性潛力非常之大,是我們無法估量。如果針對習慣養成,那麼教師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長。不過,大部分學生對於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不會放在心上,聽之任之。這問題,我主要還是針對國小新生的切身進行分析。

從幼兒園到上國小,對於兒童來講,使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們的社會角色、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活動環境都將由此發生巨大變化。一般來講,國小新生對於國小新生活都充滿了期盼和憧憬,但同時也伴隨着對國小新生活變化的心理不適應。幫助國小生適應新生活,解決好他們的心理適應問題,是完成從幼兒園到國小教育銜接的重要途徑。同時,幼兒園和國小的各種規定、制度和秩序有着千差萬別,在快樂教育和賞識教學過程中,國小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對他們的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有不足之處還希望指正。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7

陰雨連綿的春雨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溼滑的地面困住了好動孩子們的腳步。教室、走廊兩點一線的學習生活,漸漸衝擊了他們求知的激情,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該如何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呢?課前的思考讓我對自己的教案進行了二次修改和預設,那就從尋找學生興趣的支點出發吧!

這是一篇讓學生知道健康重要性的品德課教學,看看明天我要上的班級課表,我發現學生上午的前三節課都是在教室裏坐着上的主課內容,基本沒有什麼活動內容,我何不現場就以進行遊戲的形式作爲導入呢?

帶着這樣的想法,我從容地走上了講臺,面帶微笑的對學生說:“你們想做遊戲嗎?”儘管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於做遊戲他們仍然樂此不疲,剛剛還略顯沉悶的課堂馬上熱鬧起來,紛紛猜測着老師會要和他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吊足了他們的口味,讓遊戲要求和規則自然而然地滲透到學生滿懷期待的心情裏:“想做遊戲就必須認真聽,仔細跟着老師做,而且腳步要輕,(因爲樓下有學生在上課),可以笑,但不能交頭接耳,動作做錯了的同學馬上要蹲下(這個遊戲是站着做)。”

聽完要求,學生立即專注起來。我開始示範動作:第一個遊戲是有節奏地拍手。學生和我一起做,隨着節奏越來越快,沒有集中注意力的學生還是出現了錯誤,於是同桌之間相互“揭發”,弄得做錯的同學很不好意思地蹲了下去,而繼續遊戲的孩子則拿出了比剛纔更認真的態度參加活動;第二個遊戲的內容是:跑步變節奏變動作。這不但是訓練學生的運動技能,也是考驗他們的反應力。這一個活動更是讓他們洋相百出,大家笑得前俯後仰。

遊戲在笑聲中結束了,看着還在氣喘吁吁的學生,我馬上問他們剛纔的活動有什麼感受?因爲有了親身的體驗,發言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說:“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既鍛鍊了身體,又讓我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有的說:“我覺得剛纔還冷颼颼的身體一下子就變熱和了。”還有的同學興奮地講道:“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健康的身體在於運動,現在不冷了,我想接下來上課也不會分神了。”正當我準備總結時,還有一隻小手高舉着,生怕老師不給他這個發言的機會,索性自己站起來補充說:“我認爲今天的遊戲還告訴我們只有集中注意力、反應靈敏,才能把事情做好。”

聽了他們的話語,我知道此刻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這種將知識的內容融入遊戲中的教學方式,既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又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理,真是一箭雙鵰。有了這樣好的開始,我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狀況已不再擔心,因爲我知道他們一定會演繹得非常精彩!

下課鈴聲響起,我重新陷入了課堂教學新的思索中: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新知,就要求我們的備課必須從着重於教師的“教”走向學生的“學”,更多地爲學生的“學”而預設,如: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

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需要穿插怎樣的體驗,從而發現學生感興趣的支點,然後再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肯定、鼓勵、引導和矯正等等。只有重視學生樂於學習的因素,那麼才能激發他們對知識主動探究的願望,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纔會閃耀出語言、思想和精神的光輝!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8

《我的家鄉在哪裏》的整個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特點:

一、活動化教學: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設計了一系列有效的活動,層層遞進,有序進行,把認知和情感有機地統一於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與各科知識有機地聯繫,營造愉悅的情境,並把課堂與生活聯繫起來,通過課前調查與課後延伸,拓展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品德生活化、活動化、情感化的特點,讓學生在認知家鄉、感悟家鄉的活動過程中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養成熱愛家鄉的習慣,展示熱愛家鄉的行爲。

二、合作式學習:

本課多個環節是小組的合作學習。教師通過擴充教材內容,適時恰當地加大了課堂學習的容量,細看學生的活動,由個人呈現蒐集的資料→小組內互換交流→集體共享共識→教師小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所有學生都有了參與探索的機會,他們面對面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相互協作,共同參與,整個課堂形成了信息活動的”場”,在充滿了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羣體交往中,學會互助,學會分享,學會學習。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9

《品德與社會》作爲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瞭解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通過教學以及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而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特別是實行“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以後,這種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搞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下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這是新課程對我們的要求。

首先,讓學生提出問題,這樣學有目標,思路清晰,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後選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可以自行解決,進行個體彙報,也可以合作討論進行解決問題,還可以參照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評析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實在不能自己解決,教師要進行點撥,幫助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講一講自己的所得、收穫。此後,可以聯繫實際生活進行剖析,情感進一步昇華,最後鼓勵學生想要探究的問題。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指導者或參與者,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者,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

在實施“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中,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從班集體的小事入手,緊緊抓住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0

新課程背景下的品德課教學整體上進步顯着,成績突出,但局部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大多數的兼職教師,在精力和時間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怎樣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在此,我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來主義”,課堂教學生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給德育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着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現如下: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倡導活動化教學,注重相互溝通、與生活的聯繫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種他人田,荒自家園”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在探討某一個話題時,把很多時間花在唱歌、跳舞、繪畫、遊戲上,一節課下來,學生興奮過度,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和體會方面的收穫卻令人懷疑。筆者認爲,課堂活動不等於課堂活力,學生參與活動的多少並不是活動化教學的精髓,品德與生活課也不應是完全的“唱遊”課、“遊戲”課、“美術”課、“舞蹈”課。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學科的課程設置,就在於學科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門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

2、學習培訓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種示範,個別教師“照葫蘆畫瓢”,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上,失去了原來特定環境下的幽默與風趣。品德課十分強調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一定要結合不同環境、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教學的活力來自於每位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依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對課堂教學的重構與創新。

二、刻意追求“師生民主”,主體主導主次不分

新課程強調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體現師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師爲了展示師生民主氣氛,走向了極端,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視。

1、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不突出。教師該講的不敢多講,甚至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視而不見,惟恐侵犯了屬於學生的自由空間。有的學生上課自由過了頭,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說就說,必要的課堂紀律維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被忽視了。

2、課堂上教師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有的教師整節課上反反覆覆用一些類似“是這樣的嗎”?“是不是”、“對不對”的簡單問題發問不止,缺少信息溝通,學生翻翻教材就能異口同聲、準確地響亮回答。課堂上一問一答,學生似乎忙得不亦樂乎,但思維卻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機械重複,心靈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師生互動頻繁,實則教師用提問方式滿堂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直到學生認同教師事先預設好的答案,師生並沒有真正互動起來。

新課程強調“以人爲本”,“以生爲本”。課堂上學生不應當是客人,惟師獨尊不可取,惟生獨尊同樣不可取,兩者都是畸形的師生關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必要的課堂紀律作保證,那麼學生尊重他人、尊重集體的素養如何培養?缺少自我約束力的學生,難以養成刻苦認真、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難以成大器。教師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不應當步入“精講少講”的誤區。該講的就理直氣壯地講。課堂上,教師不敢講、泛泛講、過多講,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學習”,形式多於內容。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不能簡單形式化。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爲了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把合作學習變成了一種機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適,每節課到採用分組討論方式,打上“合作學習”旗號。

合作學習無疑有助於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視自我的團隊精神的培養。但是,教學中如果合作學習目的不明確,過程設計簡單,時機把握不好,無論什麼問題都採用分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能獨立完成時也合作,能夠自主時卻不讓學生獨立,有探究慾望時卻讓小組優秀者代替其他成員的意見,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覺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協作,合作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這種形式多於內容的合作學習究竟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因此,並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要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分青紅皁白地搞合作學習,必然有害無益。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1

作爲一門綜合性學科,教學資源是豐富多彩的,自然、歷史、地理、人文、科學,涵蓋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生活中的隱性教育資源等,並且能把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和提升,着眼於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導,着眼於教學內容的挖掘,着眼於對認知過程的內在邏輯的呈現,使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產生直接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獲得認知和感悟。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瞭解社會,同時還得養成良好習慣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更是要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正確瞭解祖國,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等活動,不斷修煉自己,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下面是我總結出的幾條小經驗:

1、拓寬教學的天地。讓學生了解社會,僅僅在課堂上拿着書來讀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真的走近,親臨去體會。所以在教學中,我打破了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強化“知”、“行”統一,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創設很多教學情境,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有時,我會組織辯論會,讓學生們各抒己見,碰撞思想的火花。有時,我會組織故事會,讓學生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在平時的課堂上,我會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採用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遊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使整個課堂成爲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我們的作業設計要衝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祖國,我爲你自豪”這個單元教育學生愛祖國;要求學生知道祖國的變化,關心祖國的發展變化;我佈置學生與爸爸媽媽一起,通過上網、看報、走出家門等方式,瞭解爲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昇華愛國情懷。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而且要相信他們的能力。要佈置好預習作業和課後拓展的作業。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決不能將品德與社會課上成老師一言談的說教課,要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培養能力,養成勇於創新、勇於探索的品質,也讓課堂成爲學生髮展個性的舞臺,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體驗快樂。要讓學生在我們教師的引領下了解社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2

新課程爲德育課堂注入了活力。我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高漲的熱情投身於教學改革的研究中,使課堂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異”的現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誤區,這些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思考。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我們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裏話”發佈會,事先要求學生蒐集各自的心裏話,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采的,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爲重要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通過《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通過一系列的生活體驗,生活探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具有學會做人的初步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爲自律、自信,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認爲要紮實的上好這門課程,首先應瞭解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的性質,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課程。根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主線,將行爲規範,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文化教育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並在此基礎上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爲他們的成長奠定基礎。

體驗產生理解,體驗產生情感。體驗是對具體的社會事物或情境的親身經歷,它不僅僅發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還會作爲活動的結果而存在,並且作爲活動追求的結果。體驗學習活動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的模擬活動,它可以分爲直接體驗和模擬體驗。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斷地積累經驗,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我知道了要上好一節品德課教師要根據內容精心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獲得連接體驗,提高教學實效;要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要和強情感教學,充分利用情感推動作用,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和良好行爲的形成;更要加強自身修養,要以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帶動學生。

這就是我在這閃實踐後所得,所思,所感。我們應該不斷完善自己,把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很好地用於農村國小的課堂中。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3

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概況,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培養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是《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目標之一。“我們共同的家”這一教學活動的設置正是在兒童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祖國遼闊國土有個初步的瞭解,激發學生愛國的自豪感和親切感。

“教育即生活”,兒童認知的發展和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將靜態的教學內容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豐富和發展了學生的體驗,從中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教學中,我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即汶川大地震與本課的教學目標,即認識祖國面積大結合起來,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使學生獲得認識,受到教育。不僅認識到祖國面積大,同時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從而對偉大的祖國產生親切感和熱愛之情,落實了本課的情感目標。在“鎮江面積與全國面積比較”的環節中,同樣貼近了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熟悉的家鄉爲對照,極大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獲得了非常直觀的認識。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

1、對學生的學情不夠充分了解。

教學實施過程中,“計算路途遙遠”這一個環節,涉及到兩位數相乘的數學計算。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到使用的是下冊教材,學生還沒有掌握這方面的計算能力,課堂上出現了學生不會計算,胡亂猜測的現象。

2、學生對數據的認識不夠具體。

三年級的國小生,思維水平主要還停留在具體可感的事物上,對抽象的數據還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在計算路途的教學環節,雖然學生算出了兩省之間的實際距離,但很難從多少千米的數字中認知和體驗“遠”和“大”。如果教師及時將這些數據與學生可感的事物進行比較,如:一個人每天可以走約30千米,從哈爾濱走到海南島約需要137天,從臺灣走到烏魯木齊大約需要150天,將近半年啊。這樣學生對“遠”和“大”的概念就會更加具體。

總而言之,上好一節課真的很難,課前雖然考慮了很多,但是還有考慮不全的地方。如何提高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將是我以後不斷探索的目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4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實踐活動這一特點,以學生實踐活動爲主體,引導他們自由組成小組,相互合作,自主探索交流,增長了知識,活動方式多樣化。活動領域由課內到課外,由家庭到世界,感受家鄉的魅力,激起對家鄉的無限熱愛,立志爲家鄉做些事,樹立爲建設家鄉努力奮鬥的豪情。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本課教學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1、從生活出發,以學生爲主體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體現了:“課程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教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兒童現實生活中培養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把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作爲課程的核心;不僅關注生活體驗的本身,而且更加關注對兒童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重視學生主體性學習”品德與現實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自然風光、文物古蹟、風俗民情都可以成爲課堂的資源。所以這節課,我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調查:家鄉的旅遊景點、土特產資源等;教師利用了這些生活中的資源,創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這樣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課堂變成了活潑的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擴大了教學空間,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爲這節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轉變角色,貼近生活,快樂體驗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他們的感受和體驗。”突出的是“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原則。現代的教學觀還要求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角色扮演、觀察、比賽等方法,理解和內化知識技能。這些在本課的教學中都有體現。讓學生通過當導遊這個角色,貼近了生活。從而參與學習、得到了快樂的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認爲這不光是語文課要做到的,同樣《品德與社會》也要做到。所以課前我就讓學生分小組查閱資料,瞭解泉州各景點,蒐集家鄉的風味小吃,民間故事傳說,地方特色文化等。通過課前課後讓學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將課內的活動延伸到課外實際生活中,使思品的實踐活動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5

人教版國小品德與社會教材的最後一課是《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在備課環境我就在想:世界各地的華人距離學生現實生活實在很遠,如何讓學生通過本課學習真切地感受到海外華人對祖國母親濃烈的思鄉情結和真摯的愛國之心。幫助學生了解海外華人華僑身在他鄉,在爲所在國家作貢獻的同時卻有着割不斷的祖國情結,與華人華僑體會同是炎黃子孫濃濃的愛國情懷,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影響。這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如何來突破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以一首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來突破,教師先創設一個輕鬆和協的氣氛,在此環境下,引導學生傾聽海外華人的心聲播放張明敏的心聲,從而使學生儘快進入情境,產生情感共鳴。然後我又想到通過讓學生蒐集一些表達海外赤子濃濃愛國情的具體事例和一些感人的圖片使學生感受到海外華人那種強烈的愛國之情,從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於是我讓孩子們以小組爲單位,蒐集事例併合作研究自己的彙報形式,然後在課堂上展示。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體會感悟愛國情懷。

在課結束前,讓學生與海外華人真心對話,延伸愛國情感,並以我們的《大中國》結束教學,使學生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就在這個檔口我給學生留了一個以“龍的傳人”主題延伸活動,讓孩子們在課下通過展示海外華人對世界的貢獻,展示學生課外收集大量的資料加以說明、評選的結果,意在既深入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又拓展了社會課堂空間,延伸到課外,鍛鍊了學生收集資料、獲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真正達到了開設品德與社會課的目的。

這節課的教學,很好地給孩子們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相信在他們有效的心裏,會留下“愛國”的印記,雖然課下的活動不是很盡如人意,我也要堅持去做。我想,引導孩子們參與的過程很重要,只要參與,只要經歷,孩子們就會有收穫。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6

《品德與社會》作爲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瞭解社會,同時還要養成良好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教材內容大多取自日常生活,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四年級第1單元《由購物想到的》讓學生了解本地的一些商業場所,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體驗公共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公用設施。開始具有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其中主題二“買東西的學問”《識別包裝上的信息》一課,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選購商品,知道怎樣合理購物,怎樣做一個聰明的小顧客。

本課時教學設計時我注意讓學生知道購物其實是個複雜的過程,裏面包含着知識、規則,也體現着人們的智慧。幫助學生熟悉購物的過程和方法。四年級學生對購物已經有了一些親身的體驗,很多學生有隨父母購物或獨自買東西的經歷,對買賣過程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他們的體驗與經驗畢竟受到年齡的侷限,對買賣過程的認識是片面的、零碎的,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的環境裏,一方面,有些賣方魚龍混雜,假冒僞劣的商品出現,少數商業人員素質低下,缺乏對顧客的誠信。於是我先通過PPT的展示,讓學生了解正規的包裝應該包括哪些信息,學生分別認識了“商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安全QS標誌、條形碼、廠家信息”等重要信息,隨後補充了條形碼的識別知識,出示條形碼的形狀、結構,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識別條形碼的方法及通過條形碼辨別商品的生產國。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之後,我讓學生親自實踐,用“慧眼”識破不法商販的“障眼法”。

想到學生一放學就蜂擁至小賣部買一些不健康的劣質零食,這一點在學校德育工作中被反覆強調,卻收效甚微,我便到小賣部中預先買了這些食品作爲樣本,在課上讓學生來觀察他們最熟悉卻又不熟悉的“美食”。學生們在實踐環節中熱情高漲,在小組內積極觀察、傳閱着這些小包裝,然後小組代表信心滿滿地說明着他們鑑定的包裝,“我們組觀察的是‘香辣雞翅’,它上面有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QS標誌、條形碼……,它的配料有……,我們認爲它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六個小組相繼發言,其中只有一個小組發現他們手中的食品已經過期,不能食用。其他組的結果都是肯定的。

接着我進一步引申總結,“同學們,我們如果把這些小食品的配料表都放在一起你會有什麼發現?”學生們的情緒稍有降溫,“這些食品的配料都差不多,小麥粉、澱粉、香辛料。”“這些原料與他們五花八門的名字相符嗎?”“不相符。”“哦,原來它們都名不副實。我們在來看看這些QS質量安全的標誌吧。”學生開始對比手中的印刷品和大屏幕上面的正規標誌,“怎麼樣?有什麼發現?”,學生們紛紛舉手,說出包裝實物標誌的“偷樑換柱”之處,隨後我們又一起分析了這種現象的成因,讓學生知道市場管理還不完善時,要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相信通過這節課學生們對這些小食品會另眼相看了。

課堂不再只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它應該是學生的天地,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的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學習,營造出師生交融,生生互動的平等和諧氛圍,讓教學活動變成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延續讓學生體驗的教學設計宗旨,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充分利用情感推動作用,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和良好行爲的形成;繼續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更要加強自身修養。

這就是我在這次課堂實踐後的所得,所思,所感。我會不斷完善自己,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7

《品德與社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教研教學,我發現這門課程的課前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注重課前參與環節。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貼近生活、真實反映社會的課程,它把學生的思想教育溶入到學生的社會生活中。通過對本教材的實用,我覺得課前參與是教學活動的起始階段,也是教材內容拓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不再拘泥於課堂上的40分鐘,而是把學習的內容拓展到課前,延伸到課後。課前讓學生體會與教材有關的內容,或者在家庭中,到社會上、學校裏去觀察、調查、瞭解、蒐集、整理一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材料,已成爲《品德與社會》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課前的"熱身"爲課中開展"討論""辨別""創造"和"表現"提供了前提,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保障。課前參與的情況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和課後延伸活動的效果,課前可以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很多,在這裏我給大家介紹兩種我學到的方法,可能也是大家經常用到的。(一)資料蒐集法.資料蒐集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種途徑蒐集文字、圖片、視頻與音頻、實物等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例如:本學期六年級三單元第一課《天有不測風雲》課堂上,請查到相關資料的同學給大家介紹自己查到的內容,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文字資料的交流使全班同學對自然災害的種類和成因、破壞力有了全面瞭解。各種資料的蒐集,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二)調查訪問法.調查法是指兒童到現場觀察或與當事人交流,使兒童對所關注的問題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瞭解。如:本冊書第二單元《爲了美好的生存環境》主題三《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中有個活動是調查學校和家中每天的用水狀況。課前,我請學生回家和父母根據每月繳納的水費計算出每天水的使用量,再與父母思考其中哪些是被我們浪費掉的,又有哪些是可以節省下來的。並用同樣的方法調查學校的用水情況。進而更深刻的感受我國水資源匱乏和污染嚴重的情況。使學生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瞭解。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我們要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常言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在學生充分課前參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靈活的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8

(一)開放性的教學處理。

我在教學中重視用開放的視覺處理教學。

其一,課程內容的開放。我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教材,,通過師生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有利於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

其二,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生的學習沒有侷限在課堂的40分鐘,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來自於課外,來自於自己的生活經驗。課堂爲學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臺,課堂氣氛自由、開放。

(二)多樣性地選用教學活動形式。

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導他們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種活動體驗中不斷深化學習主題。童話的故事情節把課堂成爲生活的一部分,充滿了童趣。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願望。加上一首首悠揚的春天樂曲,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多媒體手段使學生愉快地融入春之旅程。學生以手工製作、唱歌、舞蹈、彈奏、快板、朗誦和種植等各種形式的表演讚美春天,寓教於樂,豐富有趣,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是課程綜合性的體現。

(三)學生參與的自主性突出。

新的教材,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自覺實踐。我在教學中很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通過聽講來學習,而是直接參與的,以調查、觀察、討論、製作、表演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積累直接經驗。在各個環節中舞臺的主人是學生,我只作爲一名引導者和組織者。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探究搭建一個廣闊的舞臺。

(四)讓兒童在活動中學會合作。

我首先重視學生與學生合作:如讓學生找好朋友說說自己看到的春景;小組裏介紹自己的百寶箱;小組合作製作送給春姑娘的禮物等環節,鼓勵了學生相互學習,共同分享、交流和體驗合作的樂趣。在小組合作中,還非常注意從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時刻提示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互相學習,互相啓發,互相補充,學會合作,也把活動的機會提供給每個國小生。同時,還注重教師與學生合作,倡導了一種師生合作探究式的互動關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19

我在教《我懂事了》一課時,力求創設各種情景,讓兒童通過展示、交流、合作等教學活動感受自身的成長,覺察到自身各方面的發展,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體驗成長的快樂,本課注重心情體驗,特別是感受自己成長的快樂。課一開始,我設計的是“猜猜我是誰”,猜照片的活動,這一活動來源於學生真實的生活,有利於拉近學生的距離,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初步體驗成長的興趣,爲進一步展開教學作好鋪墊。緊接着,我又塑造了國小生這一卡通形象,藉助它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自身的成長,引發長大的思考,通過角色理解、表演等活動,激發起學生關心體貼家人的意識和行爲,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對學生的勸說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擺在課堂的重心,由學生的勸說隨機展開教學,體現了課堂的靈活性、學生的主體性,最後由“你對自己長大了、懂事了有什麼願望嗎?”一問讓學生從體驗長大以後的美麗憧憬,說出心中的願望,希望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說出自己心中的榜樣,並以自己的願望作爲動力來促進孩子努力實現。

值得思考的是:課前我應更深入地瞭解學生,調查學生最引以爲榮的長大懂事了,以便在課堂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在整堂課中,不能一味地只感受成長的快樂,教師更應注重方法的引導,比如:怎樣更好地照顧父母等等,這樣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總之,本課的設計能緊緊圍繞課程標準,面向學生的生活,立足於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比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20

通過近一個學期的《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是老師展示才藝的平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自始至終施行的是“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智力得不到開發,嚴重製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明理。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靈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者、點撥者,學生真正成爲教學過程的學習主體。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在集體中成長》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裏話”發佈會,事先要求學生蒐集各自的心裏話,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品德與社會》作爲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不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總之,通過教學和課後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成功與失敗,加以總結和昇華,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教訓,這是難得的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在老師引導下學會如何做人處事,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