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通用11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通用11篇)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1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大小,粗細,高矮,多少與三隻熊的關係。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隻小筐筐、6個蘋果,畫有三隻熊的底板、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小朋友們都喜歡小動物嗎?(喜歡)今天,有一家的小動物來我

們這做客,你們猜猜會是哪家小動物呢?看看他們是誰?(小熊的一家)那小熊的一家都有誰呢?(爸爸、媽媽、寶寶)

2.哪個是爸爸?爲什麼你說他是爸爸?

哪個是小熊寶寶?爲什麼?

那哪個是媽媽呢?媽媽長的怎麼樣?媽媽比誰高,比誰矮,所以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

二、創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導語:三隻熊在幹什麼呢?它們要吃早餐了,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三隻熊今天吃的早餐是什麼。(蛋糕、玉米、蘋果、蜂蜜)吃早餐前要準備餐具,出示ppt碗。

2.看哪個給爸爸的?(最大的)什麼顏色的?(紅色)說一下理由,爲什麼要給爸爸最大的。

3.哪個給寶寶呢?(最小的)什麼顏色的?(藍色)

4.那最左邊的綠色的給誰?(媽媽)

5.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分的對不對。

6.教師小結:三隻大小不一樣的碗,最大的給爸爸,最小的給寶寶,不大也不小的給媽媽。有了餐具開始吃早餐了。

三、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1.第一樣東西吃什麼呢?看好了,(蜂蜜)

2.你知道哪瓶蜂蜜是給爸爸吃的?爲什麼?三瓶瓶子一樣嗎?(不一樣)中間的瓶子最高,所以要給爸爸吃。

3.那哪瓶給熊寶寶吃?爲什麼?

4.哪瓶給熊媽媽?爲什麼?

5.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不對。對吧?(對)

四、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細”

1.引導語:接下來要吃第幾樣東西啊,(第二樣)第二樣早餐是什麼?剛剛

蜂蜜瓶子有高有矮的,我們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這次吃的東西,它們長的一樣高的,(出示:玉米)你們看都是一樣高的是嗎?一樣高的玉米,哪個給爸爸吃,哪個給媽媽吃,哪個給寶寶吃,誰會分一分呢?爲什麼?三根玉米一樣長,爲什麼第一個要給爸爸。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

那這個除了說胖,還有一個詞叫粗 。(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

3.教師小結:你看這三跟一樣長的玉米,可是它的粗細不一樣,粗的玉米看上去,是多還是少?(多)粗的看上去要多一點,那細的呢,看上去要少一點,你們現在明白了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分的對不對。

五、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

1.明確要求:接下來要吃什麼呢?(蘋果)數數看,一共要吃幾個蘋果?6個蘋果給三隻熊分,到底怎麼分呢?你們可要聽好了。

2.熊爸爸要吃得多一點,熊寶寶要吃得少一點,熊媽媽要吃不多也不少。

3.老師在後面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小筐筐,裏面放了6個蘋果,請你把蘋果分給三隻熊,插在哪兒呢?插在紅線上面。明白了嗎?做好了就放在桌上。

4.幼兒走到桌邊進行操作活動。教師重複講述要求:三隻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熊爸爸要吃得多一點,熊寶寶要吃得少一點,熊媽媽要吃不多也不少。

5.幼兒操作好回到座位上。

6.評價:找出不同答案,進行對照分析。

看看老師找了幾種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對,哪個不對,爲什麼?請做錯的幼兒上來重新擺放。

六、情境“分蛋糕”

1.引導語:想一想還有一樣什麼東西沒分,(蛋糕)。

2.打開ppt我們來看看怎麼分。

3.結束:熊寶寶一家在小朋友的細心分配下,肚子也吃飽了,它們要休息了,我們小朋友也休息一會兒吧。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2

活動目標:

1、 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2、 樂意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隻小盒子,6個蘋果。畫有3只熊的底板.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找出熊愛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這是誰的家?它們家有幾隻熊,猜猜分別是誰。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啦,找找哪些東西是熊喜歡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與數量

1、分餐具並陳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並陳述理由

3、操作遊戲:分蘋果並陳述理由

三、延伸活動,思考留下的疑問

1、找找剩下哪樣東西沒有分。猜猜熊爸爸會找哪個盒子裏的魚。

2、打開蓋子引發思考。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3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知並發現物體的高矮、大小、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

2、嘗試根據三隻熊的大小爲其分配相應物品,並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人手一套,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小熊一家,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師:寶寶們!小眼睛!瞧一瞧!老師的大屏幕上有什麼?(出示ppt1)

(小熊)還有誰?有爸爸,有媽媽,還有寶寶,我們可以說是小熊的一家!

師:看看哪個是熊爸爸?你怎麼知道這個是爸爸?爸爸長的怎麼樣?

師:熊媽媽在哪?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穿的衣服的顏色、圍了圍裙、穿了裙子)

師:熊寶寶在哪兒呢?(中間)(年齡最小,長得最矮)

2、師:今天小熊一家要去爬山,爬山可是很累的!要有足夠的力氣,我們一定得吃飽飽的。熊媽媽準備了營養的早餐。猜猜看,熊媽媽會準備什麼早餐?(幼兒猜測)

二、創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中等)”

1、引導語:你們說的可真多,我覺得那都是你自己愛吃的。到底有沒有猜出來呢?一起來看看!

2、(出示ppt2)小熊一家的早餐有什麼?(有蜂蜜,玉米。)幾樣東西?(2樣)

師:寶寶,吃早餐需要什麼工具呢?(碗,勺子)

3、我們需要三隻碗!寶寶看看,這三隻碗分別是誰的?哪隻碗是熊爸爸的?爲什麼呢?(熊爸爸個子高,吃的最多,所以要給他一個...)

哪隻是熊寶寶的呢?(熊寶寶最小,吃的也最少,所以用最小的碗)

師:最大的紅碗給爸爸,最小的藍碗給寶寶,剩下這個不大也不小,中等的碗給熊……媽媽。

5、師:一起來看看,你們排的和顧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

三、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1、有餐具就可以吃早餐了!第一樣是熊一家最愛的.....蜂蜜!

2、師:寶寶,猜猜看!哪一瓶是熊爸爸的?爲什麼?(2號蜂蜜瓶最高,裏面裝的蜂蜜就多,正好分給個子高,吃得多的爸爸。)

熊媽媽的蜂蜜在哪?(熊媽媽的3號蜂蜜不多也不少,中等分量正好給她。)

那熊寶寶的會是哪一瓶呢?爲什麼?(1號蜂蜜瓶最矮,裏面的蜂蜜也就最少,所以給胃口最小的熊寶寶。)

四、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細”

1、引導語:第二樣吃的是?(玉米)三根一樣長(師用動作幫助幼兒加深感知)的玉米!哪一根是熊爸爸的?爲什麼?

哪裏不一樣,用動作告訴我!(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他長得比較......用動作引導:粗。)

寶寶們,記住了!這個我們有個好聽的字來說叫粗,用動作表示細:這個我們叫細。老師帶領幼兒用動作來學一學粗和細。我們一起來變得粗一點,再粗一點。細一點,細一點........

2、師:就像老師的腿比較粗,寶寶的腿很細。回家後還可以和你爸爸媽媽找一找什麼東西粗,什麼東西細!

3、 因爲熊爸爸胃口最大,所以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4、熊寶寶的玉米是哪根呢?長的怎麼樣?師用動作提醒:細

5、這一根不粗也不細的中等大小的玉米給...熊媽媽。

五、操作鞏固

1、師:寶寶,看!我們已經幫小熊一家分好早餐了! 吃完早餐,小熊一家要去爬山了!他們會帶上什麼呢?我們來看看!

2、幼兒說一說他們帶了什麼。師講解一下。(帽子,天冷了;揹包:裝着食物,水和雨傘;傘:以防下雨;球:休息的時候玩一玩。)

3、寶寶,小熊一家要帶的東西都在桌子上,看到了吧!好,現在每人選一張紙,和你旁邊的小夥伴說說你拿到的是什麼?

提醒:寶寶,上面的東西是要送給熊一家的,所以現在不能拿下來,拿掉你就沒有了!(幼兒討論)

4、請一兩名說說拿到的是什麼。說一說大小的不同等,覺得哪個應該送給熊爸爸......

5、出示操作表格:看看,老師的紙上有誰?現在老師就請你們幫忙把紙上的三個東西分給這個熊一家。哪個給熊爸爸,哪個給熊媽媽,哪個是熊寶寶的,分給誰的就貼在它的旁邊。(發紙)

6、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7、展示講解。

拿兩三張操作紙放在投影儀上看。(有錯有對)錯的請大家一起幫忙糾正。

寶寶,看看這是xxx的,他貼的對嗎?最大,最粗的應該分給爸爸,因爲爸爸最高......

老師還有一張,你們來做小老師看看他做的對不對?(不對!)爲什麼?哪裏錯了?糾正。

六、結束活動

師:寶寶們!你們幫助小熊一家分好了東西,他們笑嘻嘻的在謝你們呢,你們應該和熊一家說什麼呀?(不客氣!)

寶寶真懂禮貌!熊寶寶說下一回還來和你們玩,好不好?(好)小熊一家要出門了,我們和他們說再見吧!

師:好的!寶寶們,再見!手裏的作業可以帶回去給爸爸媽媽看看!

活動反思:

《三隻小熊的早餐》的數學活動是讓孩子在故事情節中認識三隻小熊,在對家庭成員的認識中區分大小和比較的大與小,高矮和比較高與矮,由此幫助三隻小熊分早餐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讓幼兒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在這個感知的過程中,讓幼兒在觀察、操作、講述、遊戲中求知,並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新的體驗,獲得新的經驗。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4

設計思路:

最近,我們小班正在開展《熊的故事》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對熊這個動物形象比較瞭解和喜愛。爲了讓小班的教學活動更充滿童趣,我設計的本次教學活動以熊這個人物作爲載體,在故事情境中讓孩子進一步感知和學習。在經典故事《三隻熊》中,孩子們已經認識大的,比較小的與最小的,爲了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孩子的已有經驗,通過多個環節的觀察與感知,加深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於大小,多少,高矮比較熟悉,對於粗細這個概念比較陌生,因此,在本次環節中,我增加了分玉米這個環節,給孩子粗細這個概念,讓孩子在情境中發現並感知最粗,最細,不粗也不細,從而進一步與熊的一家進行一一對應的匹配。活動設計中,除了讓孩子孩子觀察與感知外,還注重引導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融入情境中,大膽地表達表現。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觀察比較並感受物體的高矮、大小、粗細、數量多少與三隻熊的對應關係。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互動,引出小熊的一家。

1、在音樂伴奏下,老師和幼兒跳小熊的舞。

2、真開心啊,真開心,今天小熊邀請我們去它家裏做客,看看,看看,我還帶了許多禮物呢!

關鍵提問:(咚咚咚)有人嗎?小熊家有誰啊?數數有幾個啊?

小結:小熊的一家有三個,爸爸,媽媽和寶寶。

(三)爲熊的一家分蜂蜜,感知蜂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小熊一家最喜歡吃什麼?(蜂蜜)

關鍵提問:這三瓶多少不同的蜂蜜,熊的一家該如何選呢?

幼兒個別操作: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將適合他們吃的蜂蜜放在碟子上!記住哦,每人只能吃一瓶!並且每個人吃的多少與別人的是不一樣的。

關鍵提問:你是怎麼分的?(個別幼兒驗證)

小結:在小熊的家裏,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吃得蜂蜜也最多;寶寶最矮,胃口最小,吃得蜂蜜就最少;媽媽中等個子,胃口也中等,中等份量的蜂蜜正好適合她。

(一)觀察小熊一家,感知比較“高”、“矮”、“不高也不矮”

關鍵提問:爸爸長得怎麼樣?寶寶呢?媽媽呢?

小結:在小熊的家裏,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就是中等。

我們給小熊帶來了許多禮物,看看都有什麼呢?

(甜甜的蜂蜜,香香的玉米,好吃的水果)

(二)爲熊的一家分餐具,區分“大、小、不大不小”

熊爸爸:你們帶來這麼多好吃的,我肚子也餓了,好想吃啊!他們要吃東西了,我們快給他們放盤子吧。

關鍵提問:最大的給誰呢?最小的給誰呀?中等的給誰呢?

小結:最大的盤子給爸爸,最小的盤子給寶寶,剩下這個不大不小,中等的盤子給熊媽媽。

(四)爲熊的一家分玉米,感知“粗”、“細”

熊媽媽:我沒吃飽,我還要吃,什麼香味這麼香。原來是香香的玉米啊,好想吃哦!

關鍵提問:那我們來幫它們分一分吧。你想分給誰?爲什麼?

小結: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熊寶寶的胃口最小,吃的玉米也最細;熊媽媽的胃口中等,吃的玉米不粗也不細是中等的。

三、討論

爲熊的一家分水果,感知水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熊寶寶:我有點飽了,我還想吃一點點。

四、延伸活動

你們帶來了這麼多禮物,他們吃的真高興。吃玩了好吃的,小熊邀請我們一起去外面做遊戲呢!我們出發吧!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5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嘗試進行配對。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一隻小盒子、6個蘋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看看他們是誰?(小熊)是小熊一個人嗎?還有誰?

2、哪個是爸爸?爲什麼你說他是爸爸?哪個是小熊寶寶?爲什麼?那媽媽呢?

3、小結:在我們家裏,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早餐要開始了,吃東西前要準備什麼呀?吃早餐前當然要先用到餐具。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小不同的餐具

提問;這些碗一樣大嗎?顏色一樣嗎?怎麼分給小熊一家呢?哪一個給熊爸爸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給熊寶寶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熊哈哈哈?什麼顏色的?"說說你的理由。

3、小結“爸爸個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盤;寶寶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寶寶用最小的盤子;媽媽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盤子。”“三隻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給爸爸、最小的給寶寶、不大不小的給媽媽。”

三、情境“分蜂蜜”,比較相同食物,區分高矮,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1、師: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麼呢?請你來猜一猜。

2、師:到底是什麼呢?(蜂蜜)第一樣早餐是蜂蜜,這三瓶蜂蜜一樣多嗎?你從哪看出來不一樣多?三隻瓶子一樣嗎?那兒不一樣?三瓶不一樣多地蜂蜜怎麼分給小熊的一家呢?你覺得哪個是給爸爸的?爲什麼?)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

3、小結: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細”。

1、要吃第二樣東西了,第二樣早餐是什麼?(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矮,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可是現在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麼分給小熊的一家呢?哪個給爸爸?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爲什麼?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

人是講胖的,玉米要講粗(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

師: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3、小結:三根一樣長的玉米,粗細不一樣,粗的那一根多一點,細的那一根少一點。

五、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

1、明確要求:第三樣早餐是什麼?(蘋果)數數有幾個?有什麼辦法可以數清楚?你數的第一個蘋果在哪裏?怎麼分呢,熊的一家要這樣分蘋果: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

2、講解操作要求: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熊的一家,還準備了一個小籃子,小籃子裏面有6個蘋果,請你將籃子裏的蘋果按要求分給三隻熊”

3、幼兒操作。

4、活動評價。

六、活動延伸。

出示三隻裝有不同大小不同數量魚的盒子(盒子上寫上數字2、4、6)。師:“你覺得哪個給爸爸吃?”哪個給媽媽吃?哪個給寶寶吃?讓幼兒猜測。後打開箱子讓幼兒自己發現,除了事物數量的多少外還事物大小有關。

總結:“有時數量大的可能會多,但有時卻不一定會多哦”。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6

設計思路:

熊有胖胖的身體、黑黑的眼睛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動物,隨着動物主題的開展,最近孩子們非常喜歡《三隻熊》這個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熊爸爸熊媽媽和熊寶寶的牀、椅子等都對應了物體的大小,在《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有這樣一條目標: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表示,抓住這兩個契機,通過故事情境的繼續延伸,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願望,整個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遊戲、故事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通過觀察與比較感受物體的大小、粗細、數量多少與三隻熊的對應關係。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課件、幼兒操作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熊一家

1.播放PPT,出現小熊一家。

1.(故事導入)小熊一家來做客啦!熊爸爸最高最大,熊寶寶最小最矮,熊媽媽不大也不小!

1.小熊一家都喜歡吃哪些東西?

1.播放PPT,出示熊愛吃的食物。

二、爲小熊一家分早餐

1.播放PPT,出示三套餐具。

1.小熊一家要吃早餐啦,給熊爸爸最大的餐具,因爲熊爸爸最高大胃口也最大,給熊寶寶最小的餐具,因爲熊寶寶最小吃的也最少,給熊媽媽不大也不小的餐具,因爲熊媽媽的不高也不矮,吃的不多也不少。

1.播放PPT,出現3根玉米和3罐蜂蜜。

1.早餐要開始啦,這些食物怎麼分給小熊一家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理由)

小結:最高的那罐蜂蜜給熊爸爸,最矮的給熊寶寶,不高也不矮的給熊媽媽;最粗的玉米給熊爸爸,最細的給熊寶寶,不粗也不細的給熊媽媽。

三、爲小熊一家分蘋果

1、播放PPT,出現6只蘋果。這裏一共有幾隻蘋果?

2、三隻熊都要吃蘋果,我們該怎麼分呢?請你試一試?(幼兒操作)

1.你是怎麼分的?(幼兒介紹,情感導向)

三隻熊的蘋果一樣多。

爸爸媽媽捨不得吃留給熊寶寶吃。

小熊很愛爸爸媽媽,把自己的蘋果分給他們吃。

你們分的都不錯,都是有愛心的寶寶。

4、熊爸爸說還想多吃點,熊媽媽說我吃的正好,熊寶寶說吃的太飽了,該怎麼分?請你試一試?(幼兒操作)

小結:分給熊爸爸3只蘋果,他的蘋果最多,給熊寶寶一隻蘋果,它的蘋果最少,給熊媽媽2只蘋果,它的蘋果不多也不少。

四、延伸活動

1、出示三個盒子,請幼兒觀察盒子上的數字,猜一猜熊爸爸會找哪個盒子?說說自己的理由。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7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只有那些生動、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開展數活動時,我儘量以故事爲載體,讓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而熊是幼兒所熟悉、喜歡的動物,所以在此次活動中,我以熊爲主角,並對三隻熊的故事進行改編,通過生動的環節銜接,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與三隻熊的關係,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願望。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與三隻熊的關係,嘗試進行配對。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三隻熊的早餐白板課件。

2、操作材料“小熊的一家”、三隻大小不同的盤子、三隻高矮不同的蜂蜜瓶、六個蘋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白板“小熊的一家”觀察其特徵,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看是誰來了?(出示小熊的一家)家裏都有誰呀?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寶寶?哪個是媽媽?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並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爸爸長的高,寶寶長的矮,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

二、通過小熊的一家,瞭解熊愛吃的食物。

師:“三隻熊在幹什麼呢?它們要吃早餐了,你們今天吃過早餐了嗎?猜猜看,三隻熊最喜歡吃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師:“有可能哦”。我們一起來看看三隻熊今天的早餐都吃了些是什麼?出示相應的食物圖片。並請小朋友牢牢的記住這些東西。

三、爲熊的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品的大小、高矮與數量的關係。

1、比較相同物體,區分大小。

師:“早餐要開始了,吃早餐前當然要先用到餐具,哪一個給熊爸爸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給熊寶寶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熊媽媽的?什麼顏色的?"出示圖片,說說你的理由。

“爸爸個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寶寶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寶寶用最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媽媽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

師:“三隻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給爸爸、最小的給寶寶、不大不小的給媽媽。”

2、幼兒操作,根據食物的大小、高矮、數量的多少給小熊一家吃早餐。

四、集體小結。

1、區分高矮。

師:“要吃早餐了,看看是什麼?(蜂蜜)三隻瓶子一樣嗎?那兒不一樣?你覺得哪個是給爸爸的?爲什麼?(中間的瓶子最高,裏面裝的蜂蜜越多,所以應該給爸爸。)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剛纔的蜂蜜有高、有矮,可下面這個事物它們都長的一樣高哦。

2、區分大小。

師:“要吃第二樣東西了,蛋糕(出示圖片)(誰會分一分?)哪個給爸爸?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理由。

3、比較數量多少。

數一數:每個盤子裏有幾個蘋果。應該給誰吃,爲什麼?

五、遊戲活動。

聽音樂,熊爸爸出現就變大,熊寶寶出現就變小,熊媽媽出來了就不動。

活動反思:

通過引導孩子講述幫助他們鞏固提升原有的經驗。對於小班孩子,活動中讓他們講是很重要的,通常小班孩子在講述表達上是很欠缺的,有些孩子可能心裏什麼都明白,但讓他講述的時候卻未必能講明白,然而這個講述確是幫助孩子理清思維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所以活動中引導孩子講很重要,剛開始在分餐具碗的環節中,有孩子說到最大的碗是給爸爸的時候,就追問一句:“爲什麼?說說理由。”其實這就是引導孩子把自己怎麼想的這整個思維過程通過講述的方式再理一遍進行鞏固,這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在這個活動中,辨別物體的大小和高矮可以說是他們原有的生活經驗,大小、高矮孩子是比較能直觀感受到的,相對而言,數量多少往往不容易直觀感受到,所以在分蘋果時我先讓孩子數一數每個盤子裏有幾個蘋果,再比一比,哪個盤子裏的水果多,哪個盤子裏的水果少。

不足:在最後一個遊戲環節顯得有些倉促,應該認真地設計一個小律動,和孩子們一起玩。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8

活動目標:

1、 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嘗試進行配對。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白紙人手一張、6個蘋果, 幼兒園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過程

1、今天蔣老師不僅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請來了,還請來了動物朋友,猜猜會是誰呢?

2、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是誰呢?

3、就小熊一個人嗎?

4、不僅小熊,還有熊爸爸,熊媽媽,那哪個是熊爸爸呢?爲什麼?

(一般爸爸多比較高大,所以最高的這個是爸爸。)哪個是小熊呢?爲什麼?

(熊寶寶還是小寶寶所以長的比較矮些)那哪個是熊媽媽呢?爲什麼?

(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比爸爸要矮,比小熊要高)

二:過程

1、 三隻熊要做什麼呢?他們還沒吃早餐,要吃早餐了,你們說他們吃什麼呢?熊最喜歡吃什麼?

2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準備吃什麼呢?

3、一共幾樣東西呢? 牢牢的記住這三樣東西哦。

三:過程

1 早餐要開始了,吃早餐前先要準備餐具,那個是給爸爸的呢?爲什麼?

(一般爸爸的胃口比較大,吃的比較多,所以用大碗)哪個是給寶寶的呢?爲什麼?

(寶寶的胃口小,吃的少,用小碗就可以了)那個是給媽媽的呢?爲什麼?

(媽媽吃的比寶寶要多,比爸爸要少,所以用這個不大不小的碗)

四:餐具分好了。開始吃早餐了,他們吃的第一樣是什麼呢? (蜂蜜)哪瓶蜂蜜給爸爸吃呢?爲什麼?

(瓶子要高,裏面的蜂蜜比較多,爸爸胃口大,給爸爸吃)哪瓶蜂蜜給熊寶寶吃呢?爲什麼?

(矮的瓶子裏是蜂蜜少,小熊胃口小,給他吃)哪瓶蜂蜜給媽媽吃呢?爲什麼?

(媽媽吃的比熊寶寶多,比爸爸少,所以給他吃中間這瓶蜂蜜)

五:蜂蜜分好了,接下來他要吃第二樣東西了,是什麼呢? (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麼分呢?爲什麼?

哪個給爸爸吃呢?爲什麼?

哪個給小熊吃呢?爲什麼?

哪個給媽媽吃呢?爲什麼?

( 這個玉米長要胖,就是粗,粗的玉米身上的玉米要多,所 以給爸爸吃,瘦的,就是細的玉米,細的玉米身上玉米要 少,所以給熊寶寶吃。中間這個玉米,不粗不細,身上的 玉米不多不少,正好給熊媽媽吃。)

六:要吃第三樣東西,是什麼呢? (蘋果)這裏有幾個蘋果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六個)這六個蘋果怎麼分了?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明確要求: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三隻 熊都要有的吃,而且要全部分完。

總結:有的時候數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時數字大的並不一定表示多。這個問題有點難,等我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看看老師手裏有什麼?老師這裏也有蘋果,你們想不想吃?那我們先去洗手吧!!

教學反思:

《三隻小熊的早餐》的數學活動是讓孩子在故事情節中認識三隻熊,在對家庭成員的認識中區分大小和比較的大與小,高矮和比較高與矮,由此幫助三隻熊分早餐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讓幼兒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小百科:早餐又叫早點、過早、早飯,是指在早上享用的餐。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9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大小、多少與三隻熊的關係。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三隻熊的早餐》的圖片12幅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6個“蘋果“及畫有三隻熊的底板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

師:(1)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幼兒回答)

(2)哪個是爸爸?爲什麼你說他是爸爸?(3)哪個是小熊寶寶?爲什麼?那媽媽呢?

2、師小結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幫助小熊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體的大小、多少多少與三隻熊的關係。

1、分餐具並陳述理由

(1)師:吃東西前要準備什麼呀?(幼兒回答)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小不同的餐具

師:這些碗怎麼分給小熊一家呢?(幼兒回答)

(3)師小結

2、分蜂蜜並陳述理由

(1)師:三瓶不一樣多地蜂蜜怎麼分給小熊的一家呢?(幼兒回答)

(2)師小結

3、分玉米並陳述理由

(1)師:三根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麼分給小熊的一家呢?(幼兒回答)

(2)師小結

4、操作遊戲

(1)師:第三樣早餐是什麼?(蘋果)數數有幾個?怎麼分給小熊的一家呢?請小請小朋友們來幫他們分一下,他們是這麼分的: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寶寶吃得最少,熊媽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根據畫有三隻熊的底板,進行操作活動師,師巡視指導。

(3)評價

展示幼兒操作板,並請2—3名幼兒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分法與理由。

(三)延伸活動:思考留下的疑問

1、找找剩下哪樣東西沒有分,猜猜熊爸爸會找哪個盒子裏的魚。

2、打開蓋子引導幼兒思考如何分魚。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10

設計意圖

戶外遊戲活動中,孩子們對中大班哥哥姐姐的遊戲充滿期待,總是問老師“老師,我們能不能玩那個大滑梯啊?”這時旁邊就會有小朋友說:“我們現在還小,那個滑梯太高了,我們不能玩。”在孩子的無意間對話中,孩子們時不時的說到一些大小、高矮等量詞。在此基礎上開展此次活動更有助於挖掘孩子們對物體大小、高矮、粗細、長短等量詞的認知,因此便展開了《三隻熊的早餐》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和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高矮和粗細。

2.能夠嘗試根據三隻熊的大小爲三隻熊擺放物品。

3.對數學活動感興趣並願意動手操作活動材料。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物體和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高矮和粗細。

難點:幼兒能夠根據三隻熊的大小擺放早餐及物品。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一個活動底板、操作材料(大小不一的揹包、水瓶、繩子圖卡),活動ppt

經驗準備:在平時的活動當中已經對大小、長短等量詞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要爲小朋友們介紹一家人,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誰家。

(二)出示小熊一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能根據大小區分熊爸爸、熊媽媽和熊寶寶。

教師:這是誰的一家呀?看看這裏面都有誰?(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你是怎麼知道的?(爸爸長的很高大,寶寶長的很小....)那哪一個是熊媽媽呀,媽媽長得怎麼樣?(媽媽長得比爸爸小一點,比寶寶大一點,不大也不小是媽媽)

(三)出示準備的食物圖片。

1.教師:今天小熊一家要去參加運動會,參加運動會之前媽媽準備了早餐,需要小朋友們來幫忙分早餐!我們先來看看都準備了什麼食物。

2.教師:小熊都準備了什麼食物啊?(蘋果、胡蘿蔔、牛奶)這都是小熊愛吃的食物!

二、開始分餐

(一)分餐具及蘋果,通過圖片及實物展示引導幼兒觀察碗和蘋果的大小。

1.出示三個餐具,請幼兒觀察三個碗有什麼不一樣?並嘗試根據熊的大小分餐具。

教師: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吃飯之前呢我們需要餐具。請小朋友來看一看這三個碗有什麼不一樣?(大小)那你們覺得哪一個碗是誰的?爲什麼?

2.有了餐具我們就要開始吃早餐啦!看看他們吃的第一個是什麼?(蘋果)(出示實物蘋果)這三個蘋果有什麼不一樣?分別分給誰呢?

3.教師小結,幫助幼兒梳理比較大小的方法。

(二)分胡蘿蔔,引導幼兒觀察胡蘿蔔的長短。

1.出示根胡蘿蔔,請幼兒觀察三根胡蘿蔔有什麼不一樣?嘗試爲三隻熊分胡蘿蔔。

教師:蘋果吃完了接下來我們要吃胡蘿蔔。這裏有三根胡蘿蔔,你們看看這三根胡蘿蔔有什麼不一樣?(長短)哪一根是爸爸的,哪一根是寶寶的?請幼兒說理由

2.教師小結,幫助幼兒梳理比較長短的方法。

(三)分奶杯,引導幼兒觀察奶杯的粗細。

1.出示三個奶杯,請幼兒觀察是三個奶杯有什麼不一樣?請幼兒嘗試爲三隻小熊分奶杯,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教師:剛剛我們分的胡蘿蔔根有的長有的短,小朋友可以分辨出哪個多哪個少,那現在接下來小熊一家要喝奶了,喝奶的杯子是是一樣高的。(出示奶杯)請幼兒觀察三個奶杯有什麼不一樣?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物體的粗細,並請幼兒做粗細的動作。

2.教師小結,幫助幼兒梳理比較粗細的方法。

三、操作與分享,

1.請幼兒分組操作,教師講述操作規則。

教師:小熊一家的早餐吃完了,他們現在要去參加運動會了。運動會上小羊老師爲小熊一家準備了三個揹包、三瓶水和三根繩子。需要小朋友們幫助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拿到合適物品去參加比賽。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三個揹包、三瓶水和三根繩子有什麼不一樣,再來分哦!

2.請幼兒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

活動總結

《三隻熊的早餐》活動是在遊戲情境當中展開的,活動當中的故事性非常吸引幼兒,所以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教師出示實物進行活動,更加貼近生活,有利於孩子去比較和觀察。

由於孩子們對於量詞的經驗有限,所以準確說出大小和粗細等量詞有難度。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注意根據孩子的經驗水平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梳理,幫助孩子們更好理解數學概念。本次活動中熊寶寶的教具過於小巧,不方便幼兒操作。下次準備教具時我也會多注意,不僅要利於幼兒操作,也要利於幼兒分享自己的成果。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三隻熊的早餐 篇11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通過高矮、大小、粗細等多緯度比較來感知物體的多少。

2、樂意給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畫有3只熊的底板,6個蘋果

2、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

師:出示小熊一家,今天我們來和小熊一家做朋友。來,打個招呼吧!(你們好!)

師:都來了誰呀?(爸爸、媽媽、寶寶)

師:哪個是熊寶寶呀?(個頭最矮)熊爸爸在哪?(服裝上可以看出;而且熊爸爸個子最高、說明它平時吃的也很多,身體很強壯!)熊媽媽的個子?(不高也不矮。)

總結:大家根據“個子”高矮認出了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

師:小熊一家長得這麼健壯,猜猜它們喜歡吃些什麼東西。(幼猜)

它們究竟喜歡吃什麼呢?看!幾種食物?(幼認識:玉米、魚、蜂蜜、蘋果)品種真豐富啊!

二、分配食物

師:它們還有自己喜歡的碗呢!這裏有三隻碗,看看哪隻碗適合爸爸用,爲什麼?(爸爸大吃得多,大碗適合爸爸)藍色的小碗給誰用?(小熊)爲什麼?(小熊最小用小碗)媽媽個子不高也不矮用不大也不小的碗。

總結:三個大小不一樣的碗,小的給寶寶,大的給爸爸,不大不小的給媽媽。這樣可真合適。

師:碗分好了,開飯羅!看看這三瓶蜂蜜怎麼分呢?

師:爸爸吃哪瓶?(最高的)最高的那瓶 蜂蜜多還是少?(多)爸爸個子最大當然要吃最多的了;媽媽個子不高也不矮吃第幾瓶?(第*瓶)都一致認爲;寶寶個子小,就吃最矮的那瓶。都難不倒你們!

(點圖)

總結:原來一樣粗的瓶子,我們可以從高低上看出,高瓶的蜂蜜比較多,矮瓶的蜂蜜比較少。

3、出示玉米圖。師:誒!這玉米一樣高,怎麼分呢?熊爸爸飯量最大吃哪根玉米?爲什麼?(幼:最大的)

師: 哪根最大?哪裏大?哦!這叫什麼?(粗)(幼兒做動作粗和細)

總結:原來一樣高的東西,我們看粗細也能知道,粗的,食物多一些,細的,食物少一點,不粗不細的食物不多也不少。這樣分合適吧!

師:接下來要吃什麼呢?(蘋果)看看一共有幾隻蘋果,你是怎麼數的?(幼兒說,然後一起數)

總結:是呀!只要找到一個點,順着數就能知道有多少個蘋果了。

師:那蘋果怎麼分比較合適呢?(出示圖卡)幼兒自由發揮想象,並請他們操作:分蘋果並陳述理由。很好!你考慮到了,熊爸爸飯量最大需要多一點。在後面桌子上的盒子裏有6只蘋果,你們都去分分看。找出最合適的分法。分好後,放到椅子下面來。

師:誰來介紹你的分法。(3種)你們覺得哪種分法最合適?爲什麼?(熊爸大吃的多,熊寶小吃的少,熊媽不大也不小就吃不多也不少。)你們同意嗎?

點評錯的。那這種分法合適嗎?爲什麼?(幼說理由)那怎麼辦?(幼說辦法)現在這種分法合適嗎?指錯的,這個,誰來想辦法?

總結:三隻熊的分法和我們一樣嗎?點圖。

三、延伸活動

(價值分析:通過數量不同,大小不同的魚,給幼兒留下疑問。)

師:還剩哪樣東西沒有分?(魚)好記性!魚就在盒子裏,每個盒子裏有幾條魚呢?(2、3、6條)

師:把哪個盒子裏的魚給爸爸吃?(6條魚)

師:是嗎?我來打開盒子,展示出不同數量不同大小的魚,你還認爲這6條魚給飯量大的爸爸嗎?

師:這些魚有什麼不同?2條魚很大,6條魚反而很小,該怎麼分呢?那怎麼樣分才合適呢?(2名幼自由說)

師:到底有哪些好辦法,我們回去再試試。分好了,把你的想法告訴熊的一家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