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原文及賞析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原文及賞析1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原文及賞析

岳飛〔宋代〕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嫋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軍中的號令好似疾風暴雷,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戰馬到處,踏着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杆上懸掛着敵國君主的頭顱。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註釋:

紫巖張先生:指抗金名將張浚,詩人朋友。北伐:指張浚以宰相兼都督諸路軍馬事的身份,召集諸將至平江府,準備北伐事。詩人也是北伐將領之一。風霆:疾風暴雷。形容迅速,雷厲風行。天聲:指宋軍的聲威。北陬(zōu):大地的每個角落。河洛:黃河、洛水,這裏泛指金人佔領的土地。蹀(dié):踏。閼氏(yān zhī):代指金統治者。匈奴的王后,這裏代指金朝侵略者。可汗(kè hán):古代西域國的君主,這裏借指金統治者。神州:古代稱中國爲神州。

賞析

這首詩頌揚張浚指揮有方,號令暢達,致使宋軍的聲威震撼天下、包括北方原境內外的各個角落。這首詩不是一般的贈送酬答之作,而是一首雄偉嘹亮的進行曲,一首愛國主義的佳作。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號令是北伐出師的號令,天聲是大宋天朝的聲音,這聲音,北方遺民父老盼了好久好久,范成大《州橋》詩云:“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有了這樣的基礎,北伐號令一出,即如颶風雷霆迅速傳播,很快震動了最北邊的角落。用這種天風海雨之勢超筆,充分襯出民心士氣的雄壯和誓復故土的決心,使全詩充溢着高昂亢奮的情調。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預言戰事,充滿必勝信心;“長驅”、“直搗”,勢如破竹;“河洛”、“燕幽”,渡黃河是恢復宋朝舊疆,向燕幽則還要恢復後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這乃是大宋自太祖、太宗而下歷代夢寐以求、念念不忘的天朝基業!

“馬蹀閼氏血,旗嫋可汗頭“,用馬蹄踐踏閼氏的`血肉,把可汗的人頭割下來掛在旗杆上示衆。“閼氏”、“可汗”這裏指金朝侵略者。這種必欲置之死地而後踐踏之的痛憤,不正是《滿江紅》詞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另一種說法“。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想象凱旋的情景,其發自內心的喜悅,也正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相似,表達了岳飛長期的夙願,也是他和張浚的共同理想。

全詩氣勢高昂,聲調鏗鏘,充滿着濃厚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豪邁雄壯的英雄主義氣概。

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葬於西湖畔棲霞嶺。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原文及賞析2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飛

原文: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地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嫋可汗頭。

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

註釋

①風霆:疾風暴雷。形容迅速,雷厲風行。

②天聲:指宋軍的聲威。 地陬 (zōu):大地的每個角落。

③河洛:黃河、洛水,這裏泛指金人佔領的土地。

④蹀 (dié):踏。 閼氏(yān zhī):代指金統治者。

⑤梟(xiāo)可汗頭:把可汗頭掛在旗杆上示衆。 可汗(hán):古代西域國的君主,這 裏借指金統治者。

⑥神州:古代稱中國爲神州。

簡析

紫巖張先生即抗金名將張浚。張浚奉命督師抗金,岳飛也率部隊參加了戰鬥。張浚出發時,作者寫這首詩,鼓勵張浚收復失地,統一中國。詩的`大意說: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戰馬到處,踏着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杆上懸掛着敵國君主的頭顱。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這首詩氣魄豪邁,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原文及賞析3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原文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嫋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翻譯

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

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

戰馬到處,踏着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杆上懸掛着敵國君主的頭顱。

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註釋

風霆:疾風暴雷。形容迅速,雷厲風行。

天聲:指宋軍的聲威。北陬 :大地的'每個角落。

河洛:黃河、洛水,這裏泛指金人佔領的土地。

蹀 :踏。

閼氏:代指金統治者。匈奴的王后,這裏代指金朝侵略者。

可汗:古代西域國的君主,這裏借指金統治者。

神州:古代稱中國爲神州。

賞析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號令是北伐出師的號令,天聲是大宋天朝的聲音,這聲音,北方遺民父老盼了好久好久,范成大《州橋》詩云:“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有了這樣的基礎,北伐號令一出,即如颶風雷霆迅速傳播,很快震動了最北邊的角落。用這種天風海雨之勢超筆,充分襯出民心士氣的雄壯和誓復故土的決心,使全詩充溢着高昂亢奮的情調。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預言戰事,充滿必勝信心;“長驅”、“直搗”,勢如破竹;“河洛”、“燕幽”,渡黃河是恢復宋朝舊疆,向燕幽則還要恢復後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這乃是大宋自太祖、太宗而下歷代夢寐以求、念念不忘的天朝基業!

“馬蹀閼氏血,旗嫋可汗頭”,用馬蹄踐踏閼氏的血肉,把可汗的人頭割下來掛在旗杆上示衆。“閼氏”、“可汗”這裏指金朝侵略者。這種必欲置之死地而後踐踏之的痛憤,不正是《滿江紅》詞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另一種說法“。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想象凱旋的情景,其發自內心的喜悅,也正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相似,表達了岳飛長期的夙願,也是他和張浚的共同理想。

全詩氣勢高昂,聲調鏗鏘,充滿着濃厚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豪邁雄壯的英雄主義氣概。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原文及賞析4

原文: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梟克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譯文

軍中的號令好似疾風暴雷,官軍的聲威震動河大地的每個角落。

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

戰馬到處,踏着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杆上懸掛着敵國君主的頭顱。

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風報告皇帝,收復河失地,祖國又得到河統一。

註釋

紫巖張先生:指抗金名將張浚,詩人朋友。

北伐:指張浚以宰相兼都督諸路軍馬事的身份,召集諸將至平江府,準備北伐事。詩人也是北伐將領之一。

風霆:疾風暴雷。形容迅速,雷厲風行。

天聲:指宋軍的聲威。

北陬(zōu):大地的每個角落。

河洛:黃河、洛水,這裏泛指金人佔領的土地。

蹀(dié):踏。

閼氏(yān zhī):代指金統治者。匈奴的王后,這裏代指金朝侵略者。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域國的`君主,這裏借指金統治者。

神州:古代稱中國爲神州。

賞析:

紫巖張先生即抗金名將張浚。張浚奉命督師抗金,岳飛也率部隊參加了戰鬥。張浚出發時,作者寫這首詩,鼓勵張浚收復失地,統一中國。詩的大意說: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戰馬到處,踏着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杆上懸掛着敵國君主的頭顱。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這首詩氣魄豪邁,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