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色的地球教案

教學目標:

蔚藍色的地球教案

1、瞭解地球,知道人類認識地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2、體會人類爲揭開地球奧妙,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

3、激發同學探索地球的願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都是地球的居民,對於我們生存的地球,你瞭解多少呢?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蔚藍色的地球》,板書課題。

二、學習“從太空看地球”

1、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假如你乘座宇宙飛船漫遊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的呢?欣賞書中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請同學們讀一讀書中描寫的語句。

4、你知道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中觀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誰嗎?最早測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誰呢?讀一讀文中有關介紹。

5、你知道了什麼?

6、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學習小夥伴告訴了我們。

7、你還能用其他的事例來具體說明地球的大嗎?

三、學習“人類對地球的探索”

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可是你知道嗎?人類認識地球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1、人類最早將天想象成一個半圓的蓋子,高高在上,無所不包。大地如一個方方正正的盤,被天所覆蓋,人們是怎麼證明地球是圓的呢?在很早以前,麥哲倫做了一次環球探航。

2、請同學們閱讀瞭望臺中《麥哲倫環球航行》一文

(1)麥哲倫和船員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2)麥哲倫率領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歷時3年返回西班牙時,還剩多少隻船、多少隊員?

(3)從這一個個困難,一組組數據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3、全班交流

4、歷時3年的麥哲倫環球航行第一次通過實踐,向世人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引導同學探究麥哲倫環球航行地圖。

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千百年來,人類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身的智慧一次次揭開了地球的奧妙。

(1)數百萬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2)中國北極黃河站建成

6、你還知道哪些人類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紹介紹。

四、總結

人類爲了揭示地的奧妙,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時探索進取,充沛顯示出人類無窮的智慧,驚人的毅力和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反思:

《蔚藍色的地球》是國小品德與社會 “我們的地球”單元的內容。目的在於通過使同學瞭解地球,知道人類認識地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體會人類爲揭開地球奧妙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激發同學探索地球的願望。教學重點是感受人類爲揭開地球奧祕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我直接進入課題,接着欣賞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全景照片,讓同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並請他們說說自身看到了什麼,受到了什麼。然後採用讀一讀、說一說的方法,提出了問題:你能用具體的.事例說說地球有多大嗎?讀了《麥哲倫環球航行》一文,你感受到了什麼?你還知道哪些人類探索地球的人或事?上課過程中,我感受到課堂氣氛不夠活潑,同學的主動性似乎被束縛了。上完課後,我開始了對整堂課的回顧與反思,如何充沛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如何引導同學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我找來了《小同學思想品德課課程規範》,通過學習,我充沛認識到:“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學習的實質是同學自身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活動是同學個性化的行爲,任何人無法代替。開課前,可以讓同學說說對地球瞭解多少?激發同學興趣。學習《麥哲倫環球遠航》時,通過小組合作,讀文交流,教師適當引導,同學們對麥哲倫和船員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會領悟的更深刻些。還可以讓同學把收集到的有關人類探索地球的人或事全班交流,讓收集來的“知識資源”充沛共享。在今後的思品教育活動中,應強化同學的主體意識,採用生動、活潑、形象、富有情趣的活動形式,調動同學羣體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發明性,引導他們全面參與的積極性、全程參與、全員參與,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