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窗走進荷塘的教學設計

  打開心窗走進荷塘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荷塘月色;文藝心理學;課堂案例

打開心窗走進荷塘的教學設計

文學作品是一種心靈的藝術,文學藝術的世界則是一個“心理的世界”。閱讀文學作品就是讀者與作者一次心理的溝通與碰撞。從文藝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作品,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作品的內涵,走進作者的“心理世界”。

教師既是藝術的接受者,也是藝術體驗的二度闡釋者。現代語文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以學生髮展爲本,利用課堂教學來激發每一位學生的生命正能量。打開學生的心窗,點亮學生的希望,讓學生在生命成長過程中可以藉助語文課堂,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作爲一篇佳作,寫景語句優美,抒情動人。所以在安排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強調誦讀,引導學生通過反覆地吟誦來品味文章清麗典雅的語言,進而學習作者刻畫景物的藝術手法。再從文藝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作品,引導學生透過字裏行間,走進作者的心靈,解讀作者的情感,以“他者”來觀照“自我”,思考這種情感的普遍意義。

此外,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情境教學,而音樂和圖畫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師可以音樂之聲和圖畫之境來創設一種美麗的情境,誘發學生潛在的學習情致,通過心理的共鳴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藉助於電視、錄音機、多媒體等多種現代技術手段,創設了一種聲圖並茂的多彩課堂,想方設法地引導學生在聲圖並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悟情感,激發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和理性思考。

學生正處於青春的陣痛期,對社會認知比較片面,情感、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他們有着或多或少成長的煩惱,他們也渴望擁有一片自己的“月下荷塘”,而這篇文學作品正好給予了他們適當的心理慰籍。

在體悟了作者“不滿黑暗的現實,嚮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後,學生可以聯繫實際,打開心窗,進一步感悟人生。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處於逆境、困境,逃避只能是暫時的,現實終須面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唯美、純淨、只屬於自己的“荷塘”,正因爲它的存在,我們的心靈纔不會在現實的苦難中沉淪、墮落。我們需要一個心靈的棲息地,正如文中那個“江南採蓮” 的熱鬧場面,讓作者有了一個溫暖的念想。而清淨、自由的“月下荷塘”,給予我們心靈的自由與超脫只是暫時的、朦朧的,嚴酷的現實很快就會充斥進來,讓人不得不推開現實的門,重新面對所必須面對的一切。所以《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終回“家”是必然的結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品味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刻畫景物的技巧。

2.抓住行蹤,梳理文本思路。

3.藉助文眼,揣摩作者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討論法,啓發式,陶冶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作者寂寞、苦悶的情懷和對自由的嚮往之情。

2.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啓發學生構建自己的“心靈棲息地”,以更好地面對複雜的現實世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刻畫景物的表達技巧。

教學難點:解讀作者的情感,思考這種情感的`普遍意義。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 導入

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情境教學,而音樂和圖畫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課堂教學開始,我給學生播放了名家的朗誦和歌曲,並附上唯美的圖片,給學生營造出一種別樣的詩情畫意,帶給大家一種視聽上的獨特享受,激發學生美好的心理認同感。在聲圖並茂中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從而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走近作者。

二、背景探究

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朱自清先生創作時的心理狀態,獲得良好的藝術體驗以及對作者的心理體驗,我請學生事先去電子閱覽室瞭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個人資料。

作者因階級的侷限性,既不滿於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又無法正視殘酷的現實,只能用逃避的態度表示自己的不滿和反抗。本文正是通過作者在“月下荷塘”的獨步,表達了其寂寞、苦悶的情懷和出污泥不染、潔身自好的情操。

三、 配樂吟誦,品味語言

〔學生活動〕在音樂和美圖所營造的優美情境中,學生自由地吟誦文本,邊讀邊劃,圈出美詞美句,然後交流分享,並在老師的引導下感受美詞美句所營造的情境交融的意境,積累有關語言鑑賞的技巧。

〔難點解析〕賞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裏運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叫做“通感”。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出現互相轉化、彼此溝通的現象,這就叫作“通感”,也叫作“移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把香味比作歌聲,把嗅覺中感受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

通感是一種生理現象,是指一個感官受刺激的同時,其他感官也相應產生類似於與直接接受刺激的器官並聯的應激反應。通感也是一種心理現象,藝術通感的心理學理論認爲:從心理上分析,通感是一種自發的感覺轉移,基於表象貫通的聯想,又深於表象的轉化和昇華。

〔學生活動〕學生理解通感手法後,自己模仿造句,交流分享。

此環節可以更好地體現作者的創作活動和讀者的欣賞共鳴,學生從審美心理層面接受、認同,再轉而到知識技能的掌握與運用,連接貫通,一氣呵成。

四、抓住行蹤,梳理文本思路

〔教師提問〕篩選出每段的關鍵句,梳理作者的行蹤,理清文本的思路。

〔學生活動〕篩選信息,按作者漫步荷塘的活動、視線的轉移來梳理文本,開頭“出門”與結尾“推門”首尾呼應,文章渾然一體。

〔教師提示〕《荷塘月色》從整體上說,文章的結構是圓形的。“一開始就是從一個特定的、有機的、整體的心理結構出發的。正是這種有機完整的、充實豐富的心理結構的潛在影響,決定了文學藝術家審美注意的高度集中和作品藝術概括的完美統一。”

五、藉助文眼,揣摩作者感情

〔教師提問〕作者爲什麼月夜漫步荷塘?

〔學生活動〕篩選出第1段的關鍵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結合第3段和背景內容,理解作者的“不寧靜”主要緣於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與苦悶。這正是文章的“文眼”。

〔教師提問〕請找出文中所有抒情的句子,理解其中所表達的情感。

〔學生活動〕篩選信息,討論交流,解析作者的情感。

〔教師提示〕重點理解幾句話。

1.“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

作者懷着排除煩悶的心情走出家門,月色淡淡,獨步荷塘,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2.這個世界裏“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

“這個世界”是指超脫現實的,讓作者能逃避現實,暫時獲得解脫的心靈棲息地。在這裏作者成了一個“自由的人”。而在這裏越是超脫越是自由,便越顯出作者在現實中的苦悶。

3.“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以聲襯靜,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空虛與哀愁。

4.“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 “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由眼前之景展開聯想,自然引發了思鄉的哀愁。審美離不開聯想,這正是心理學家立普斯所說的審美的移情作用。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的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段文字,虛實結合,即景生情,情真意切。

5.“這樣想着,猛一擡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

猛然間,作者又回到了現實。本由“心裏頗不寧靜”,然後出門漫步,藉着靜謐的月下荷塘,進入了“另一世界”。暫時置身於超脫現實的世界中,擁有了一片“好象是我的”天地,“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沉浸在淡淡的喜悅之中,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一種淡淡的哀愁始終縈繞心頭。最後,只得又回到家中,推開了 “現實的大門”。

〔學生活動〕討論作者情感的普遍意義,自由發言,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舉例說明。

〔教師提示〕現實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要做的事”和“一定要說的話”。而有時我們真的需要有一個空間可以讓我們“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可以不做”;在這裏“我”是自由的,是完全屬於“我自己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世界――一個日常生活於其中的“現實世界”和一個自我心靈昇華的“超現實的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講,正因爲有了這個純淨、自由的“超現實的世界”,才能讓我們更有勇氣面對複雜的“現實世界”。我們總是在這兩個世界的對立與並存中掙扎成長。

此環節中,重在探究審美對象所表現出來的教育意義,使審美體驗者能獲得一種有價值的快感。由作者的情感來激發學生觀照自我,從而引發情感共鳴,打開心窗,思考人生。

〔教師提示〕 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六、課堂小結

本文寫景生動獨特,情感起伏變化,敘述線索清晰,結構自然嚴謹。運用了比喻、比擬、聯想、襯托等多種藝術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有韻味。

課堂上多次啓發學生用美的眼睛發現身邊的美景美物、美人美事,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理解作者的情感,談談自己的人生感悟。

七、佈置作業

以《月下校園》爲題,寫一個作文片斷,可採用多種寫景手法。

【教學反思】

1.手法的細讀。《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運用了比喻、聯想、襯托等多種藝術手法,引導學生學習並掌握。

2.情感的品讀。本文抒寫的情感,歷來是有爭議的。有的認爲是表達了作者愁悶的心情,有的認爲是表達了作者閒適的心情,有的認爲是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憤懣之情,有的認爲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我認爲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是複雜的,既有憂愁也有喜悅,既有對現實的不滿也有對未來的憧憬。多種情感交錯在一起,這正是作者所有的情感都只能是“淡淡的”原因。

3.閱讀的價值。朱自清先生用淡淡的筆墨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清靜、自由的“理想世界”,他像一個孤獨的智者,給我們每位讀者打開了一個唯美的“心靈家園”。

課堂上,師生一起研讀作品,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一起感受,一起分享。作爲教師,我抓住了文學與心理學之間內在的微妙聯繫,輕易地激發了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讓學生通過作品反省自我,從而收穫美好的情感和人生體悟。讓他們認識到現實世界中總有許多讓人無奈的地方,當我們困惑、苦惱、疲憊、陷入逆境時,我們總想着能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心靈旅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作者一樣在內心給自己繪製一個唯美的“夢”,在“夢裏”,我們的心靈獲得暫時的超脫與自由,它讓我們可以自由地呼吸,聆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這個“夢”的意義是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社會、面對複雜的現實社會,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逃避和自我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