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美術教案人教版(通用1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美術教案人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美術教案人教版(通用14篇)

國小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節課就是用相機來記錄我們身邊的美。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肌理,從整體和局部尋找美、體會美

2、技能: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構圖

3、從多角度發現事物的美。

教具準備:數碼相機,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

學具準備:數碼相機,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學生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展示課件圖片一、圖片二和圖片三)

教師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小結: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許多花絢麗多彩。

我們一起來《尋找美的蹤跡》。(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不同的數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活動二:

請學生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展示課件圖片四、圖片五和圖片六)

教師再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小結: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

教師啓發學生:古代詩人杜甫曾有一首詩來形容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也是來形容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遠近的不同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活動三:

請學生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展示課件圖片七和圖片八)

提問學生:從這些自然的景色中,還隱藏着哪些美的蹤跡呢。

學生回答完後再欣賞課件九和課件十。

小結:這些景色都是我們平時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活動四:

教師請學生用這種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麗,滴滴水珠也美麗。

我家的房屋很美麗,整齊的磚瓦也美麗。

我們的學校很美麗。

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現美的蹤跡。

活動五:

請學生欣賞肌理圖片。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製作出的肌理圖片。(製作的肌理圖片表現點和線的各一張)(展示課件十一到最後一張)

在欣賞照片肌理現象中,提問學生:你覺得它們象什麼?

在欣賞製作的肌理圖片中,提問學生:這是用什麼方法制作的?

製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製作成的。

製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後打開後的效果。

學生討論

小結: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製作。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演示其中一種到兩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肌理現象,找尋肌理製作的方法。

活動六:作業設計

學生作業提出要求,可以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教師鼓勵學生用多種工具相結合的方法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作業,教師進行指導,並要求給作品起名字。作業完成後,學生相互欣賞,通過師生互評對作業進行評價。

國小美術教案 篇2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在美術遊戲中學會使用畫紙,嘗試以不同筆觸、不同畫材組織畫面。

難點:引導學生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

學具準備:水彩筆或油畫棒

教具準備: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介紹“我”的最愛

1、老師先熱情地向小朋友介紹

2、四人小組內介紹:自己的繪畫工具及自己最喜愛的一種顏色。

3、小結:今天,我們大家都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筆和油畫棒,大家知道嗎?他們畫出的畫可漂亮啦,不信?你們來看!

二、欣賞美麗的圖畫

1、展示兩幅兒童畫,讓學生說說這兩幅畫分別用什麼繪畫工具畫的?(學生作品——投影)

2、是的,水彩筆和油畫棒。這兩種繪畫工具畫出的畫都那麼美麗,色彩都那麼鮮豔。

三、“我們”也來試一試

1、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色彩,畫一道美麗的彩虹吧!

2、學生分別用油畫棒擺塗,水彩筆平塗的方法畫彩虹。

(1)“擺塗”:先在畫面的左下方往右上方輕輕畫一條彎彎的拱形弧線,然後依線從左往右,從右往左來回擺動地塗畫。

(2)“平塗”:"挨着塗"就是一定要一筆一筆的顏色都挨在一起,既不重疊,又不留下空隙。

3、同時出示兩張用水彩筆和油畫棒畫的彩虹。

想一想:

(1)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2)水彩筆和油畫棒有什麼不同?

四、學學大師的畫

1、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什麼?(學生讀畫)……

2、這是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

3、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合作,用水彩筆和油畫棒來學着畫畫。

四人小組用四開的大畫紙合作畫。

五、看看“我們”的畫

1、展示各組的畫。

2、請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

(1)我們組畫的是……?

(2)我用了……顏色?

(3) “我”最喜歡的是……?

國小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勇於標新立異,大膽想象與積極思考

2、啓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

3、培養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造。

課前準備:

1、師準備各種工具和廢舊材料,如彈簧、抽空的蛋殼、乒乓球、紙杯、圖畫紙、廢舊報紙、紙筒、吸管、顏料、剪刀、膠水等。

2、圖畫紙、廢舊畫報、顏料、剪刀、膠水等

教時數: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一起學過了“會動的小紙人”這節課。小朋友還記得會動的小紙人是那一部分會動啊!是紙彈簧會動(複習紙彈簧製作方法)

二、新授

今天我們又要來爲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玩具了,師出示玩具請小朋友觀察它出現了什麼變化?這個玩具它會“搖”。它是怎樣搖起來的,爲什麼會搖呢?

欣賞書中圖例,看小朋友們製作了各種各樣的玩具。你最喜歡哪一個?請你自學,看看這些玩具你都會做嗎?

書上根據各種形狀製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爲自己設計一個怎樣的會搖的玩具,用什麼材料來製作。

1、用雞蛋殼來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動物……

2、用彩色紙剪貼和畫

3、用廢舊易拉罐,紙卷,吸管……

三、佈置作業

動手來製作一個會搖的玩具

四、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五、評一評、議一議

六、小結

國小美術教案 篇4

第一課 形的魅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 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並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

教學難點: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他們歸類嗎?爲什麼?生答:略

2.導入課題:《形的魅力》

二. 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麼規律(學生討論)生答:略

師小結:形是構成 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

有規則--

無規則—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

師小結:首先要創造出各種形狀(剪出形狀)

2.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幅畫。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學延伸與拓展:

思考:用各種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或運用裝飾像框等方面。

第二課 形體的組合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並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形體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形體進行雕塑創作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幾何石膏形體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爲什麼?

生答:是立體的

2.導入課題:《形體的組合》

二. 發展階段:

1.形體的特點:是指具有長、寬、高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它可分爲“自然形體”“幾何形體”。

2、《形體的組合》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建築、雕塑形體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形體是建築、雕塑基本結構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體(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自由形體(自然界存在的)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件立體作品。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學延伸與拓展:

思考: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

第三課 抽象雕塑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書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並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國小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暢想未來的人事、物,讓學生對未來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從小立志,樹立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實際,對未來展開合理的想象。

課前準備:彩色繪圖顏料、體現科技進步的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未來的你會是怎樣的?未來的世界又將如何?讓我們一起來暢想。

二、講授新課

1、展示體現科技進步的圖片

2、同學欣賞後談談感受

3、分組暢談心中的未來

4、指名談談構思及原因

三、學習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1、定草稿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四、作業展評

1、展示作業

2、欣賞評價

3、教師總結

國小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結構、材料、用途等知識,設計一個造型新穎、使用方便的杯子。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杯子的設計製作方法,設計製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物以致用、以人爲本的理念,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設計意圖,瞭解功能與造型之間的關係,掌握杯子的設計步驟與方法,創作一幅杯子的設計圖。

難點:能夠巧妙的結合材料、造型與裝飾,設計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採用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前後一個樣,獨耳旁邊站。天天大口張,喝水不吃糧。

謎底:杯子。

(二)新授

1.PPT展示不同時代的杯子,《牛角杯》《雲形玉杯》等,瞭解從古至今杯子的在造型以、功能以及材料上的發展。

2.引導學生欣賞不同造型的杯子,並結合生活經驗討論杯子的材料:玻璃、金屬、陶瓷竹木等等。

3.分析杯子的結構並小組討論杯子各部分的功能,爲什麼要這麼設計。

4.欣賞新穎獨特的杯子,並思考杯子的設計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5.出示各種杯子,請學生說說最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6.教師示範杯子的設計步驟,學生觀察並總結:1、構思;2、畫草圖、3、標註尺寸;4、設計說明

(三)練習

要求:

1.造型美觀、功能方便

2.考慮到使用對象

3.標出尺寸、名稱和功能。

學生創作過程中我將在班級內進行巡視輔導。

(四)展評

評出:造型獎、最多功能獎、創意獎。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五)小結拓展

總結重難點,鼓勵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發散思維,大膽創作。

國小美術教案 篇7

表現教學目標:

1、學會調勻水粉顏料,通過實踐,體驗兩種顏色調和而產生第三種顏色的變化過程。

2、根據吹畫後的效果,展開想像,進行添畫創作。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過程中,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根據吹畫的`效果巧妙地添畫。教具學具:水彩顏料、畫紙、吸管、毛筆、調色盤。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導入階段:

1、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做遊戲:老師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兩人各滴一種顏色在畫紙上,再用吸管吹,讓顏料混合、互相滲透。利用多媒體的投影儀,讓全班同學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的變化過程,並且把看到的變化分別在小組裏說一說。

2、請兩位同學上臺,再做一次遊戲,把看到的變化經小組討論後,在班上說一說。

3、教師小結:兩種流動的顏色在互相混合、滲透的過程中變幻無窮,今天,我們一起動手試試,看看這種美妙的變化。

4、揭示課題:流動的顏色

二、課堂教學:

1、師示範調顏色:用毛筆蘸水放在調色盤裏,再蘸顏料在調色盤裏調勻,調到毛筆蘸顏料時,水份飽滿且不滴落。

2、教師示範讓顏色互相混合、互相滲透的方法: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師問:除了老師的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使顏色流動嗎?(要求同學在小組裏討論,在作業時應用、嘗試。)

4、強調在作業遊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色彩融合、滲透時的美妙變化。

5、教師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示範語句表達形式。師示範:我用辦法,讓 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佈置課堂作業:

1、會調勻水粉顏料。

2、用各種方法讓顏色互相流動,觀察顏色融合時美妙的變化,且把觀察到的在小組裏進行交流。

3、比一比,哪組的顏色流動方法多?說說觀察到色彩有什麼變化?

四、學生練習:

學生以小組開展作業遊戲,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五、小結: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用的方法、講一講觀察到的情況。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導入階段:

學生自主欣賞教材的作品,並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交流,這些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在吹畫的基礎上進行添畫。)

2、這些畫和以往的畫有什麼不一樣?(比較抽象)

二、課堂教學:

1、讓學生把上節課的作業拿出來和課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討論:找找作業的繪畫方法及步驟要點,在討論交流中明確學習任務。

2、出示教學範圖,用欣賞的方式複習構圖知識:①要有主題,有情節。②畫面要飽滿、豐富。

三、佈置作業:

1、根據上節課的吹畫效果,展開想象,進行添畫。

2、比一比,誰的畫添得巧、添得妙。

四、學生練習:

學生做作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及時輔導、糾正。

五、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一起評說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國小美術教案 篇8

表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滲透簡單的構成知識。

教學重、難點:

1、形體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學具:蠟筆、彩色筆、彩色紙及各種學習用具、磁鐵教學

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新課:

老師:(出示粉筆)它是拿來做什麼的?

學生:寫字、畫畫等老師:對(畫上一條魚 )(出示磁鐵塊)這些是拿來做什麼的?

學生:把東西吸住的

老師:還能做什麼?可不可以也用它畫畫啊

學生:行或不行

老師:(示範)可以想一想辦法啊(擺出一條魚)現在老師“畫”出這條魚,像不像!

老師:(出示一張彩紙或報紙)老師還可以用其他的材料來做這條魚(可以用撕出一條魚 展示)現在老師把這張紙變變樣子,(用手撕出一條,搓成繩)也可把它當成畫筆來畫這條魚,請一位同學來試一試好麼!(邀請學生上來,圈出一條魚,老師可提示,擺出魚的形狀,轉折處用磁鐵壓住)這也是一條魚,它用的是什麼材料?

學生:紙條老師:剛纔老師用了幾種方法來表現這條魚啊?它們有什麼不同?

學生:三種:畫的、磁鐵擺的,紙條繞的。

老師:(總結引出課題)對了,不管是畫的還是擺的都可以“畫”出魚來,只要我們能夠把魚的形狀抓住就可以“畫”出來。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做出各種各樣我們想要的線條,今天就讓我們用變化無窮的線條(板書)來擺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2、啓發、拓展思路

老師:看看你們手中都準備了什麼材料啊,他們是不是讓你覺得是可以運用的線條啊?一起來看一看。(展示學生手中現有的線形材料:短蠟筆、彩筆、長鉛筆、細繩)這些線條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直硬有柔軟彎曲。這麼多線條!我們能不能利用這些線條創造出有趣的圖形呢?讓我們一起試一試 (示範) ,哪位同學有更好的想法?(蠟 筆)(繩子 紙條)(綜合運用)粉筆、彩紙

3、欣賞書上小朋友的活動照片來拓展學生的思路:老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看一看這些同學如何運線條的變化來表現他們的畫

4、佈置作業:現在請大家按小組分開,討論一下小組要做什麼?老師現在出幾個主題,你們選擇一個或自己小組想一個(如:海底世界、動物園、太空宇宙等),把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創造一幅美麗的圖畫(提醒擺放時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運用及隊員的配合)

三、老師巡視輔導

鼓勵學生創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膽運用種材料,進行創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圖形四、組織學生布置創作的主題,進行作品展示與評析

國小美術教案 篇9

應用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美術字。

2、能用綜合材料繪畫或書寫自己的名字。

教學重、難點:

1、設計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嘗試用各種材料裝飾名字。

教具學具:變體美術字的作品,畫冊、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閃光材料、白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龍飛舞鳳的藝術簽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感受。生:看不懂是什麼名字、龍飛鳳舞有特色。師:告訴學生要設計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讓別人看得清、認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課題)可以讓學生稍加評價,對明星藝術簽名的看法、評價。(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學生說說自己的名字有什麼特別的含義?爲什會取這個名字?對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學生看看教材上的畫畫,說一說它們的名字,假如讓你做、你有什麼想法。

3、教師展示(實物投影)一些形式較爲自由誇張變形的美術字作品讓學生欣賞。

4、教師取班上任一學生的名字進行設計示範,學生幫老師出主意,共同設計名字。

5、設計法:(1)筆劃雙勾法,後上彩色。(2)筆劃用實物代替法。(3)部首實意,實物替代法(4)給自己的名字添畫背景或花邊裝飾。

6、製作法:金色材料的運用(例:彩色碎紙,閃光膠、金色鱗片、泡沫等)先將名字筆劃雙勾,畫出名字的輪廓,再在輪廓線內塗滿膠水,最後將這些材料均勻撒在上面,墊上一張乾淨的紙稍加按壓之後,將紙豎起來,抖去未粘住部分,這樣、名字就做好了。

7、學生思考:你準備用什麼材料製作,運用什麼方法(繪畫、剪貼、撕貼)進行製作

8、作業要求:構圖飽滿,形式多樣,色彩鮮豔。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及時點評作業。

四、課後拓展:

將它製作成特色的胸卡,實物(例:葉子、布、泡沫等)厚實材料拼貼,讓自己的名字站起來。

國小美術教案 篇10

表現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橡皮泥來表現生活中的事物。

2、在創作過程中強調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

3、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橡皮泥製作方法及其運用。

2、學習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具學具:墊板、牙籤、彩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導

1、作品展示老師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啓發、提問學生並導入新課——“有趣的彩泥”。師:“這個小姐姐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生:“橡皮泥做的。”

2、激發興趣師:同學們,這個“小姐姐”是老師特意用豐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師把她請來,除了讓你們欣賞橡皮泥姐姐的美麗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看看你們對橡皮泥的製作知識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這樣貼出來的畫美不美。她準備教給大家一個新的橡皮泥製作方法—橡皮泥貼畫。待會橡皮泥姐姐還要給大家評評獎,同學們,你們說好不好?

二、講授新課

1、欣賞範作師:在我們學習製作橡皮泥貼畫前先來欣賞幾幅貼畫作品。出示範作,並結合課本的範作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欣賞。讓學生了解橡皮泥貼畫的材料特點,從構圖、用色、造型、內容讓學生了解每幅畫的特色。引導學生討論、發言使學生在討論觀察中發現橡皮泥貼畫的技法——壓、割、戳等多種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讓橡皮泥貼畫更豐富美麗。

2、教師示範製作並講解貼畫製作的步驟: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橡皮泥貼畫《小帆船》,並歸納出貼畫的步驟:(1)橡皮泥貼畫的構圖設計(以向日葵爲例,指出構圖要考慮到畫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貼畫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貼畫的造型設計。

三、佈置學生作業要求學生用橡皮泥貼畫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

四、教師巡迴指導

主要提示橡皮泥的製作技巧和色彩搭配,並提醒、幫助學生充實作品的內容。

五、評價作業

教師組織學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賞、評價作業,評評你覺得哪幅作品比較好?爲什麼?說說作品的優缺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橡皮泥製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實啊,橡皮泥的製作方法可不僅僅是這些,在平時你們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去探索,你們就會覺得橡皮泥製作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佈置學生收拾、整理教室衛生,美化環境。

國小美術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啓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難點: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展階段

人人蔘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瞭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後,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四、課後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後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國小美術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夠舉例說明大小是通過相互比較纔可以體現出來的。

2、能夠用比較的方法,繪畫(製作)“大人國”或“小人國”。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對比的方法,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現方法是否有創意。

3、構圖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識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歡的色彩組合。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一些玩具汽車、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與這些物品大小較匹配的景物圖片。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引導階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圖表現立體的大人國或小人國。)

1、同學們,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故事嗎?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會創作出更多的奇蹟。

請同學欣賞課件:《大人國與小人國》

2、提出問題:

(1)你們認爲格列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2)你們想知道格列佛曾經有過哪些奇遇嗎?

(3)格列佛認爲戰爭不是好事。爲了阻止小人國與鄰國之間的戰爭,他用繩子將鄰國的戰船紮在一起,不讓他們航行。

(4)漸漸地,小人國的人們和格列佛成爲了好朋友,有些人還敢在格列佛的頭髮裏玩捉迷藏的遊戲呢。

二、新授階段

1、 觀察、思考、感受:

a:出示幾組大與小比較的課件:讓學生說說你會有什麼感覺。

b:出示課件:有一個男孩還有一個女孩。想一想怎樣將其中的女孩變成巨人?互相說一說,巨人的哪些動態適合用橫構圖表現?哪些動態適合用豎構圖表現?

三、發展階段

1、 出示課件:假如你是一個巨人,遇到以下情況怎麼幫助小朋友解決?

(以小組合作方式討論)

(1)朋友們到一個神祕的大森林裏去旅行,會遇到哪些困難?險境?假如你是巨人,你會怎麼幫助他們?

(2)假如你是巨人, 在愉快的節日裏,你會爲小朋友們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個巨人,你還有哪些辦法能使我們的地球變得和平、安寧、清潔和美麗呢? (請把你的想法與同學共享,看看誰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賞同齡人的作品,瞭解不同的表現方法,體驗在《大人國與小人國》裏的快樂。

2、課堂練習:

通過以上的欣賞與瞭解,如何結合自己想象與感受,把你編的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故事畫成一幅畫,畫完後講給同學聽。

3、小結:

4、 展示、評價、延伸:

各組選出有特色的作品貼到黑板上,互相欣賞、互相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感受,教師及

時評價,給予肯定。

四、課後拓展

課後根據自己的喜愛用泥塑等形式來表現這一主題,把小的東西放大或把大的東西縮小。

(第2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課堂教學

1、讓學生把上節課的作業拿出來和課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討論:找找作業的繪畫方法及步驟要點,在討論交流中明確學習任務。

2、出示教學範圖,用欣賞的方式複習構圖知識:

①要有主題,有情節。

②畫面要飽滿、豐富。

三、學生練習

學生做作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及時輔導、糾正。

四、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一起評說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國小美術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一規律。

2、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物體的前後關係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例舉“近大遠小”的現象。

2、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律來表現前後關係。

3、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後關係。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交流課前觀察的結果。

2、教師同時出示相應的圖片,影像資料等。說說這些景物都有些什麼規律?舉例說明。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前後關係的?

學生1:把一樣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後面,就產生前後的感覺。

學生2:物體通過逐漸縮小尺寸,也會產生前後的感覺。

2、教師小結: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後,說說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景物前後關係? 學生分組討論

3、教師可以爲學生的作業指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後自主命題,並選擇一種作業形式(繪畫,拼貼,或兩者結合)。

4、繪畫之前可以與學生探討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麼比較合理?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優秀作業點評

四、收拾與整理

要讓學生養成將剪下來的廢紙屑隨手放進紙簍的習慣,這樣課後的收拾與整理就比較方便。

國小美術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瞭解物體會跳的原理,學習設計會跳的玩具。

2、發展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2、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教具學具:廢棄按壓式圓珠筆、彩卡紙、綵線、膠布、彩筆、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談話:

(1)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爲什麼會跳?

(2)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爲什麼會跳?

2、引入課題:《會跳的玩具》(板書)

3、討論會跳的玩具的製作方法,點撥技法難點。

(1)討論會跳的玩具的製作方法

A、你帶了什麼材料,準備怎樣製作?

B、你覺得自己在製作時,哪一部分比較難?

(2)老師點撥技法難點:

A、依靠彈簧的彈力,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運用卡紙進行摺疊產生彈性,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4、提出製作要求:

A、玩具會跳的功能要體現出來。

B、利用彩卡紙、綵線、膠布、彩筆等材料進行恰當的裝飾,使會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衛生。

三、學生設計製作,老師巡迴指導。

重點指導:A、依靠材料的材質,巧妙設計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利用適當的材料進行給玩具進行恰當的裝飾。

四、展示作品,引導學生互相觀賞。

五、課後拓展:

遊戲“會跳的玩具大比拼”,讓學生通過遊戲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動手動腦保持行廢物再利用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