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精品教學設計

  [教材解說]

《紅樹林》精品教學設計

《紅樹林》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文章以生動、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海南瓊山的海上奇觀紅樹林。被收錄在奇觀單元更能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讚歎,文中景象或幽靜、或壯麗、或優美、或神奇無不給學生帶來震撼和享受。另外,課文結構嚴謹、語言精煉是一篇寫景的佳作,值得學生從中積累語言借鑑寫作方法。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出現的三個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進行精讀、充分感受紅樹林的各個特點以及紅樹林的精神。

4、通過列題綱訓練,學習作者觀察和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瞭解紅樹林的壯觀、美麗、與奇特,體會紅樹林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

2、能繼續獨立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

3、利用多媒體課件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紅樹林被稱爲奇觀的原因。

4、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設計思路]

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是本節課的總體設計思路。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組織學生自主感悟文本。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釋放。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對象分析]

紅樹林對於貴州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紅樹林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羣落,我國僅在南方少數省區的沿海有所分佈。紅樹林這種植物羣落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海灣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五年級的國小生已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初步學會了通過翻閱家庭藏書、到圖書館查找、向他人諮詢、上英特網查錄等多種途徑收集和處理信息瞭解紅樹林的相關資料。但受年齡限制,生活範圍比較狹小,閱歷淺、實踐少,認知水平和能力都非常有限。因而我們可以在本課的教學中輔之以媒體,既調動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又激發出他們的探知慾,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策略及教法設計]

1、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將平面的語言文字內容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訓練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突破難點1的教學。

2、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深入理解語言,積累生活的經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突破重點。

3、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分析課文時,用課件出示重點段落,讓學生找出關鍵詞語,分析句子之間的關係,討論疑難句子的含義,推敲詞語句式表達效果,培養了學生分析和綜合、歸納和演繹等抽象思維能力

4、利用網絡查詢相關資料,不失爲拓展課堂,進行綜合實踐的一個很好途徑。有了網絡中豐富的素材、資料,我們可以把課堂延伸到更深遠的空間,給學生提供關於紅樹林介紹的資料、圖片、研究網站。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或是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地瞭解,既鞏固了課內知識,又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一舉多得。

  [教學媒體設計]

多媒體CAI課件貫穿於整節課,配合教學。

1、動畫效果課件中收入了大量的實景圖片、影像,給學生予視覺上的震撼和美的享受,縮短了學生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還有演示性動畫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鏈,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2、主菜單、播放、返回按鈕設計爲了方便教師系統地控制幾個授課環節的演示,實現各環節間的自由轉換,爲本課件設計了主菜單。單擊所需要演示部分,即可進入。然後又設計了播放、上一部、返回等按鈕,增強了課件的機動性、靈活性。

3、網絡鏈接利用網絡豐富的資源,向學生提供關於紅樹林介紹的資料、圖片、研究網站等介紹的網頁鏈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森林嗎?喜歡嗎?那你們見過海底森林嗎?

2、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領略海底奇觀---紅樹林。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認爲紅樹林是什麼樣子的?

【設計意圖】:

本課伊始,我先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然後通過課件出示紅樹林的畫面,將學生帶入壯觀的紅樹林中,喚起學生的讀文慾望,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同時,清晰地將紅樹林這一物種自然地介紹給同學們。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壯觀的紅樹林的畫面,並出示介紹紅樹林的字幕: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海岸沼澤區域的耐鹽性常綠灌木或喬木樹林,其大部分樹種屬於紅樹科,生態學上通稱爲紅樹林。紅樹林是陸地過渡到海洋的特殊森林,因隨潮水漲落而出沒,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和潮汐林之稱。)那麼,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紅樹林的呢?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小組內互相提醒易錯的字。(課件出示:本課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紅樹林的?寫出課文的提綱。

3、按內容不同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精讀感悟

1、指讀課文,在作者的心目中,紅樹林是一個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話裏龍宮的大花園,那麼,你喜歡海南島的紅樹林嗎?爲什麼?形象具體、生動有趣的紅樹林畫面、美麗風光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接受信息。豐富學生的表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

通過課件出示讀一讀、寫一寫及日積月累等形式,檢驗學生對本課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憑藉多媒體、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的優勢,可以給學生的感官以多重刺激,使之耳目一新,興趣盎然,有效地克服了識字教學中枯燥乏味的缺陷。在個別字的教學中,通過不同顏色的動畫變化將字體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刺激學生感官的多層次活動,從而達到認知生字目的,然後還隨機進入生詞和課文的學習。圖文並茂學習生字,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增加獲取信息的數量,加深大腦的識字,延長知識的保持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值得我們推廣。(課件出示:紅樹林的美麗畫面。)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以第二自然段爲例,指導學習方法。

(1)默讀第二自然段,請你邊讀邊在旁邊作批註,思考:遠看紅樹林,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宏偉、壯麗)

(2)從那些詞句看出來的?(教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有關句子。相機理解:芳馨、婀娜、絢麗多姿)

(3)應該怎樣讀?(本文語言優美、生動,堪稱寫景佳作,必須引導學生充分的朗讀。)(課件出示:紅樹林的美麗畫面,喚起學生讚美的情感,使學生自然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學生彷彿置身於紅樹林,融入文章優美的句子中,在畫中吟詠,並沉浸在祖國美麗的幸福之中。)(課件出示金鑰匙:有些文章,我們閱讀時不必通篇細讀。在瀏覽之後,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

【設計意圖】:

通過課件出示紅樹林的畫面,讓學生始終沉浸在紅樹林的意境中,設計此問題,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爲下面的精讀課文做準備。

【設計意圖】:

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明確學習目的。下面我們就運用剛纔學過的方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自學剩下的部分。回顧學法:

(1)自讀課文相關段落,想想課文中描寫的紅樹林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通過哪些詞句體會到的?(不理解的詞語嘗試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3)想想該怎樣讀?練習朗讀。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第三自然段要點:體會近看時紅樹林的幽靜、神祕。相機理解世外桃源、縱橫交錯盤根錯節等詞語的意思。(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有關句子,並配上紅樹林近景畫面。相機理解世外桃源、縱橫交錯盤根錯節等詞語的意思。)

【設計意圖:

將平面的語言文字內容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訓練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突破難點1的教學。】第四自然段要點:體會紅樹林胎生的繁殖特點。(教學時採用由教到扶再到放的過程,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小組學習,最後自學,滲透了精讀課文的方法。)(課件出示:紅樹林胎生的畫面)第五自然段要點:與開頭照應。理解爲什麼把紅樹林比作具有奉獻精神的海岸衛士。

  (四)總結全文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2、作者被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深深吸引,不僅因爲它壯麗、奇特、神祕的景觀,還因爲它默默奉獻的衛士精神,在寫景狀物的同時歌頌了具有奉獻精神的人,這種寫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寫法。

  (五)拓展延伸

紅樹林這種植物羣落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海灣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然而現在紅樹林的生長卻令人擔憂,讓我們點擊下列網頁去看看吧。

  (六)佈置作業

學習作者的寫法,觀察一種你瞭解的植物,由對這種植物的介紹,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