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桃樹》精彩教學設計

想要生動精彩的講解《我的小桃樹》這一課嗎?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我的小桃樹》精彩教學設計,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瞭解更多詳情資訊,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我的小桃樹》精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人雖然幾經磨難,但仍然要百折不渝地追求人生的幸福和美好的理想。

2、培養學生聯繫上下文和相關背景體會句子含義,把握文章表達的情感。

3、學習體會作者抓住事物特徵進行細緻描繪、煉字的表現手法。

4、朗讀課文。

5、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1、出示作者圖片:同學們,認識這個人嗎?他叫賈平凹,凹這個字在普通話裏念ao,如凹凸不平,但在北方方言和這位作家的名字裏念wa。來,一齊讀他的名字。五年級我們曾經學過他寫的《太陽路》。今天再來我們學習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樹。

  二、生字詞的學習:

1、同學們課前進行了認真地預習,老師首先來檢查生字詞:誰能讀準這些詞語?

指名讀。重點指導“葬”字的讀音。

2、開火車讀讀這幾個短語,想一想這幾個短語有什麼共同點?

  三、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看誰能用上這些詞語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2、誰來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些什麼?課文是按這個順序敘述的嗎?誰能按照課文的順序來敘述?

3、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再來看看,你還有哪些地方讀不懂?

4、“學貴有疑”,你們的問題提得很好,這是你們認真思考的結果。有人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還要重要。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和小桃樹密切相關,那我們先來弄明白這是一棵怎樣的桃樹?從這個問題入手,再來逐步解決其他幾個問題。

  四、感受“小桃樹”的形象:

1、那麼這到底是一棵怎樣的小桃樹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將相關的句子勾畫下來,邊讀體會。

2、師生交流:

預設:

(1)它長得很委屈,瘦瘦的,黃黃的,似乎一碰便立即會斷。

A、自己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小芽的樣子。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引導學生抓住句中的重點詞語進行想象)

B、帶着這樣的想象,再讀一讀這個句子,你的心中會產生怎樣的情感呢?感情朗讀。

評讀中引導理解“它的委屈”

C、這棵小桃樹牽動着大家的心。作者的心也和你們一樣啊!所以,他用“長得很委屈”來描寫這棵小芽,這裏的“委屈”一詞,不僅寫出了小芽的樣子、神態,還表達了到作者對它的情感,這就是作者煉字的功夫。來,讓我們一齊品位作者的語言。

(從這個句子,我們知道了這是一棵先天不足的小桃樹,那麼你還從哪裏讀到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桃樹?)

(2)、學生自由發言:我從()這句話讀出了這是一棵()的小桃樹。

雖然長得弱小,可一夜之間竟開滿了花呢。我每次看着它,卻發現從來沒有一隻蜜蜂、一隻蝴蝶飛來。(孤獨寂寞的小桃樹——可憐的小桃樹!)

他們嫌那桃樹長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卻不同意,常常保護它,給它澆水。(你從中知道了這是一棵怎樣的桃樹?——不招人喜歡、無人喜歡的樹,無人欣賞——可憐的小桃樹!)

(3)雨還在下着,我的小桃樹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扎起來。

A、自己練習一下,看看怎樣讀好這個句子?指名讀。評價引導。

B、同學們,看着這棵在風雨中千百次俯下又千百次掙扎起來的小桃樹,你可曾聽到了它心底的聲音?你聽到他在喊什麼?

C、看,一陣風颳了過來,我的小桃樹——

凌厲的雨如鞭子一樣抽了過來,我的小桃樹——

更猛烈的風撲了過來,我的小桃樹——

2、小結

看,就是這樣的一個桃核被作者埋在院子角落,秋天過去了,冬天過去了。栽種它的主人早已經將它忘記。第二年的春天,它長出了嫩嫩的小芽。瘦瘦的,黃黃的。它長得不慢,一個春天長上兩尺多高。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它已經有一人高了,大家嘲笑它,嫌它長得不好看,長得不是地方,曾想砍掉它。雖然一夜之間開滿了花,卻沒有一隻蜜蜂,一隻蝴蝶飛來。風雨中,它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扎起來。同學們,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桃樹?

是啊,它無人照顧,先天不足。它埋在角落,長得委屈。它無人欣賞,孤獨寂寞。它歷經磨難,頑強不屈。

4、同學們,我們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想象,認識了我的小桃樹。作者說我的小桃樹啊,我該怎麼感謝你呢?我爲什麼要感謝小桃樹呢?

  五、走進我的內心:

1、請同學們聯繫上文認真思考,我爲什麼要感謝小桃樹?將相關的句子勾畫下來,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2、師生交流:

預設:

(一)就在那俯下去的一剎那,我突然看見在樹頂的高高的枝上,竟還保留着一個花骨朵,嫩紅的,在風中搖着,卻沒有掉下去,像風浪裏海上的燈塔,閃着時隱時現的光。

(1)學生抓住“竟”體會,小桃樹頑強的生命力。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2)“像風浪裏海上的燈塔”體會給予作者希望、信心。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想一想,平時在電視電影中你看到地風浪裏海上的'燈塔是什麼樣的?

作者爲什麼把花骨朵比作風浪裏海上的燈塔呢?

(3)如果僅僅只是看到了這一幕,那我就應該只是若有所思,謝謝你啊,小桃樹!怎麼會說“我的小桃樹啊!我該怎麼感謝你?”

請同學們聯繫前文,想一想,對於作者而言,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桃樹?

二)我卻怎麼也睡不着,想起這甜甜的夢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就爬起來,將桃核埋在院子角落裏,想讓它在那兒存着我的夢。

1、學生談句子的理解。聯繫前文,抓住“不甘心”“我的夢”,說出我期望桃核開花,讓我看見桃花,讓我幸福一生。

2、引讀:當我看見它發芽,看見一個春天長上兩尺多高時,我十分高興:同學們我高興什麼?接着往下讀。(這棵桃樹是我的夢的種子長的,在它身上寄託着我的夢想。所以先前認爲它沒出息的奶奶也會常常保護它,給它澆水。)

3、聯繫小桃樹對我的不同尋常的意義,再來說一說,我爲什麼感激小桃樹?

當我看到一朵朵桃花隨着風雨飄落時,我彷彿看見……,可是到底還有一個花骨朵,看到這個花骨朵,作者彷彿看到了……

所以作者說——

4、可這還不夠啊!倘若此時的我一帆風順甚至春風得意,我又怎會在意這桃花的飄零?這孤獨的花骨朵?再聯繫前文,看看此時的作者又是一番怎樣的境況?

三)人世原來有人世的大書,我卻連第一行文字還讀不懂呢。

1、學生理解句子。聯繫上文,說說句子的意思。

2、出示句子。看看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由原句中的這幾個詞,你體會到了作者此時怎樣的心境?

3、感情朗讀。

4、聯繫作者此時的心境,再來談談我爲什麼要感謝小桃樹?

此時的我受到挫折,陷入了迷茫,覺得自己的幸福是那麼渺茫了,心情十分愁苦,又恰逢愛自己的奶奶去世了。而就在這時,他看到了他的夢的種子長的,寄託着自己的夢想的小桃樹在歷盡風雨的磨難後還保留着一個花骨朵,他就彷彿看到了希望,看到信心,又重新燃起了鬥志。

所以他說——

唯有這樣的我,看到了這樣的小桃樹,看到它這樣的一幕,作者纔會有這醍醐灌頂般的醒悟,纔會有這無以言表的感激。

5、這家鄉的小桃樹,一直激勵着作者,他把那一百二十七張退稿籤全貼到牆上,擡頭低眼看到自己的恥辱。每天讀書、寫作,讀書、寫作。如一位辛勤耕耘的農民,筆耕不輟,最終成爲蜚聲海外的著名作家。看這是他的代表作品:

此時已是功成名就的作者當他再次回憶起那棵小桃樹的時候,他一樣還是會說——

6、小結學法:對於同學們提出的“我爲什麼要感激小桃樹”這個問題,我們反覆地聯繫上文,從小桃樹對我的特殊意義,從我此時的心境,乃至作者的相關背景多個角度全面深入地進行了理解。那麼同學們以後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也要像這樣充分聯繫上下文,全面而深刻地理解。

六、總結全文:

1、同學們,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在一個黃昏坐在窗前看他的小桃樹的情景。中間採用插敘的方式,回憶了小桃樹的生長過程和自己的的人生經歷。他寄情於物,表達了自己要不屈不撓,執著追求幸福人生的思想情感。

2、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它是我們心田上綻放的花朵,有了夢想,便有了一個信念,一份追求。面對這棵小桃樹,你又有怎樣的感悟呢?將你的感悟寫在書上。

就讓這顆小桃樹永遠地留在我們心中,像燈塔一樣指引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