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江城》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江城》讀後感

我讀書參照的書單,起初多是通過豆瓣讀書的榜單而來:按書籍評分由高到低,挨個看看書的簡介,若是感覺可以讀讀看,便網上下單買回來。目前榜單上靠前的,多是些名著或耳熟能詳的書目,排到第36位的是《傲慢與偏見》,第37位的便是今天要分享的《江城》。

單看介紹,《江城》算是一本非虛構文學,記錄的是長江流域的一座小城涪陵的風土人情。涪,念“福”,我之前一直念“陪”。關鍵是本書的作者是個美國人,彼得·海斯勒。那我就很疑惑,爲何評分最高的講中國的紀實文學居然是個美國人寫的?相比我們中國人自己,一個美國人理解中國的鄉土,才能到第幾層,能挖掘到多真多厚重?帶着這樣的疑問,我讀了這本書。

彼得·海斯勒,在1996年初次來到中國,作爲中美友好交流活動的一員,成爲了涪陵一所師專學校的外教老師。他有寫日記的習慣,《江城》便是他在中國這兩年點滴生活的彙總。

那些我們中國人眼中的尋常事,被他以老外的視角一一拆解。然後我們發現,確實,原來這事兒還可以這樣看,便會有種新奇的體驗。但這又絕不是簡單的“旁觀者清”。他並不是一個冷漠的或高高在上的旁觀者,而是深入參與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日常之中。很多老外筆下的中國,在中國讀者看來,往往理解淺顯或驢脣不對馬嘴。而本書的作者不同,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被中國人自己所接受。

正是因爲往往能擊中國人的點,當他吐槽了一些我們難以發現的點,或者能發現卻不好說出口的點,好比“瞎說啥大實話”,便會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效果。

比如作者講他看電視節目,看到少數民族在長城上載歌載舞唱《愛我中華》,想到的竟是:“你們古代的中國修築這道城牆,就是想把你們擋在外面啊。”真是個好段子。但是先別急着感覺受到了冒犯,因爲他接着又吐槽了自己的國家:“我在美國的.電視熒屏上看見印第安人跳舞的次數比這還要多得多。”

像這種吐槽和嘗試理解的內容,貫穿了《江城》整本書。他的想法和觀點,有的我可以完全接受,有的我卻不置可否。二十年過去,書中的很多現象如今也已大不相同,而有些卻一直沒有改變。

我所接受的,或感同身受的,多是作者教授學生時的那些故事。

作者當老師時,“如果某個學生做錯了,會把他做對了的事指出來,並把他所付出的努力表揚一番。”這就和中國的教學方式很不相同。在中國,師生關係是很嚴肅的關係,如果學生做錯了,老師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就行。我曾經也上過外教課,便發現我的外教不管學生做的怎麼樣,都喜歡說一個詞“well done”。終於有一次,我忍不住把我的這個困惑提給了外教:“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哪裏well done,請告訴我”。

作爲一名老師,他也常常有對自己的中國學生髮自肺腑的讚美和欣賞。儘管這些學生很多都來自四川當地偏遠貧苦的農村

作者常常會用讓學生們排演英文話劇的方式進行練習,不同的學生在其中往往展現出不同的風采。比如一個演哈姆雷特的男生,平日裏便在學生中有些威信,在舞臺上更是氣勢非凡。此後,當作者再看到這個男生,看到他那“傲然的眼神”,儘管他擁有“農民般黝黑的膚色”,但作者打心裏認爲,在四川鄉下,那就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真正該有的樣子。作者被自己學生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勁兒所感染而動容。在那一刻,我也認可作者是一名真正的老師。

書中有的內容和觀點,我也不置可否。

作爲一個美國人,作者勢必天然帶一些強勢文化的優越感,這種感覺會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來。但好在他並不諱言因此而來的文化衝突。

比如對於環保或文化保護的話題。書中說,涪陵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可“像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一樣,各朝各代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印跡,城市的目的“僅僅是容納人口”。我個人認爲,這話說的有些絕對了。我甚至覺得,是不是因爲美國的歷史太過短暫,才如此在意歷史痕跡的保留,乃至有點忽視了今人的需求,畢竟真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是他們。

但他也頂多是發個牢騷,而不像北歐環保少女那樣痛心疾首的怒吼:how dare you!!對待哪怕在國內也有爭議的三峽工程,作者在遺憾很多古蹟會沉入江底時,偶爾也會想通:“白鶴梁題刻”的確會沉入江底,但白鶴梁原本也是破壞的藝術,以“人爲”破壞的是另一種“人爲”。那時的他還不知道,之後當地專門建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今人可以下到江底參觀。中國人有時不是不懂文物保護,只是今人想過得更好點罷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書中作者的一些遭遇現如今已大不相同,比如我們大多數國人對待外國人的態度。

作者在涪陵的兩年間,做爲外國面孔,一上街便是衆人關注的焦點,最初比較困擾,後來也便習慣了。以前的中國人很少見到外國人,所以對待外國人總是特別好奇。我上國小是在90年代中前期,我清楚記得那時候背的“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中有一條,專門教該如何面對外國人:“不圍觀、不尾隨、不卑不亢……”。那時的我,感覺作爲一個外國人在中國挺不容易的,要承擔被一羣小孩子當奇珍異獸騷擾的風險。後來的新版已經沒有這一條了,因爲顯然已不合時宜。

作者曾經還在假期去陝西旅遊,結果就在住旅店的時候被警察夜間突擊查房,想是被當成了可疑分子。那時的外國人,尤其是在官方那有截然相反的兩面,一面是要儘量滿足其要求的外賓,一面是可能帶來危險思想的危險人物。如今的國人見得多了,對待老外也多能變得“不卑不亢”了。

可也有些東西,一直沒有改變。

比如有一次,作者讓學生們發揮想象力,改編英格蘭俠盜羅賓漢的故事,要把他安排到當代中國的背景下。不少學生寫的故事裏,羅賓漢雖然做的依舊是劫富濟貧的仗義之事,但最後“總會被捕入獄”,甚至掉腦袋,有的還讓他在獄中接受改造重新做人,出來成爲一名偵探...... 這不禁讓我想到咱國家的一些電影,主人公在影片裏的大部分時間都可以隨意發揮,但只要是違法了,最終還是要接受制裁的,哪怕結局轉的多麼多麼生硬也要接受制裁。前陣子著名影片《搏擊俱樂部》引入到國內,也難免結局強行被改,極標準的加一段字幕:某某最後投案自首云云... 這事兒傳到外網,引得國外網友一頓嘲弄,搞得後來又不得不改回去了。

書中的一次學校文藝匯演,作者與另一名外教和學生們一起編排了另一部話劇《堂·吉訶德》。劇本被學生們改編得很有創意,很歡樂,也挺鬧騰,觀衆看得特別開心。但這種敢去釋放天性的劇,卻沒有在比賽中最終“過審”。和我們平日裏網上發言一樣,也不知道怎麼就觸發了他人敏感的神經。我想,“敏感”這事兒美國應當也有,每個國家或文化都有,只是我們的點是不是過多了?作者直言:“在中國,諷刺與娛樂這兩樣都是具有風險的東西。”“別的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忍受幽默感的喪失。”別的事情上,我可以說作者的姿態有問題,但這一點我完全同意作者。如今,仍有不少人動不動就上綱上線,揣度別人“是何居心?!” 可Why so serious?有時也不怪國外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苟言笑。不知怎的,我竟聯想到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優秀作品“笑吧,皮奧萊維奇”。

最後,儘管閱讀過程中有各種不同的體驗,待讀完全本,看到作者最終乘船離開這座江邊小城,與岸上送行的學生們不捨的告別,我還是頗受觸動。這份真摯而綿延悠長的,是不管美國人中國人都能共通的情感。便隨手給了此書五星好評。

豆瓣的這個榜單上緊隨《江城》,位列第38名的書,竟也是彼得·海斯勒的《尋路中國》。這兩本書與他寫的另一本《甲骨文》,被稱爲彼得·海斯勒的“中國三部曲”。然而最後這一本由於種種可猜到的原因,並未能在國內出版。只是,看過了《江城》,我覺得能讓它出版,已然是進步了。最接再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