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妻》原文賞析

《留別妻》原文賞析1

原文:

《留別妻》原文賞析

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爲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詩詞賞析:

這首詩在徐陵的《玉臺新詠》中題作《留別妻》,舊傳爲蘇武初出使時留別妻子之作。然而今讀詩中“征夫懷往路”、“行役在戰場”諸語,詩中的主人公應是一個即將應徵出戰的青年男子,作品所表現的也是漢代末期常見的征夫別妻的主題。詩的前四句寫一對青年男女正沉浸在新婚的歡愉之中。“結髮”是古代男子二十束髮加冠、女子十五束髮爲笄表示成年的一種儀式,詩中的青年男女到了這個人生的美好時刻便結爲夫妻,“恩愛兩不疑”,婚後生活過得十分美滿、幸福。“嬿婉”語出《詩·邶風·新臺》:“嬿婉求之”,和順的樣子。這裏用來形容兩人的愛情生活非常融洽,親密無間。這一段用墨不多,卻通過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新婚夫婦那種恩愛、琴瑟和諧的歡樂情景,把一種人生和青春的愉悅傳遞給了讀者。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然而嚴酷的現實很快攪散了這對恩愛夫妻“嬿婉及良時”的美夢,一度出現於兩人之間的一小塊晴空被即將出徵、離別在即的陰影覆蓋了。作者在此筆鋒陡轉,在點出主人公“征夫”身份的同時,隨即將開頭輕鬆、歡快的氣氛一下子拋入生離死別的無限悲哀。詩中的男子惦念着不久將要上路,時不時地起身探望窗外的天色,因爲他心裏清楚地知道,只要天一亮,他就要啓程應徵,那漫無期限的離別將要取代新婚的片刻歡愉。所以當他看到參辰星已在天邊隱去,天將破曉時,心中頓時涌起一般股難以言傳的酸楚。“去去”兩字相迭,生動地表現了主人公道別時那種痛苦不堪、語噎詞塞的情態。人世間的一般離別,已使人爲之黯然銷魂,何況新婚嬿爾正是人生“花好月圓”之時,又何況這對年輕的恩愛夫妻所面臨的不是一般的離別,而是奔赴戰場、相見無期的生死離別;這不能不叫人五內俱裂,淚如泉涌。“握手一長嘆,淚爲生別滋”,讀着這樣的詩句,這對青年男女無限悲愴、難以自持的情景如在眼前,此景此情催人淚下,歷千年而不滅其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以後宋代詞家柳永寫戀人之別,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雨霖鈴·寒蟬悽切》)之語,元代戲劇家王實甫《西廂記》寫張生、鶯鶯長亭之別,又有“聽得一聲‘去也’,鬆了金釧”的描寫,雖然都有一定的感染力,並與此詩有某種相似之處,但與此詩對封建兵役制給青年男女帶來的心靈創傷的表現相比,畢竟顯得纖弱多了。

末四句寫新婚夫婦臨別時的相互鄭重叮嚀。其中“努力”二句是妻子對丈夫的囑託,她要丈夫在行役中愛惜自己的青春年華,注意保重身體,同時牢記夫妻間的恩愛與歡樂,體現了一個妻子的關心和擔心;“生當”二句是丈夫對妻子的回答:“若能生還,一定與你白頭偕老,若死在戰場,也將一直把你懷念。”表現了丈夫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段對話,不僅展示了人物樸實、美好的內心,而且更充實了詩首二句中“兩不疑”的內容,使全詩增添了一種悲劇氣氛。前賢曾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此詩正符合這樣一種說法。男女相愛結爲夫妻,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可是在殘酷的兵役制逼迫下,它只能像一朵剛綻放即被摧殘的花,轉瞬即逝,無法追回。

歷史上有許多寫離狀別的佳作,此詩當能在其中佔一席之地。它的選材、表達、風格等,都對後代有廣泛的影響。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作《新婚別》可以說是這方面的代表。

《留別妻》原文賞析2

西漢 無名氏 《留別妻》

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移。

歡娛在今夕,嫣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歡,淚爲生別滋。

努力愛春花,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註釋:

一說此詩爲蘇武作。

結髮:洞房諸禮中屬於結婚正禮範疇內一道重頭戲是“合髻”,也稱作“結髮”其象徵意義就是夫妻和睦,永結同心。“結髮”的具體操作方式歷代不同。先秦、秦漢時的“結髮”,就是新郎親手解去新娘在孃家時所結的許婚之纓,即系頭髮的綵帶,重新梳理頭髮後再爲之繫上。隋唐以後的“結髮”,是男女雙方各剪下少許頭髮,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馬上交給新娘保存起來。唐代女詩人晁採的《子夜歌》雲:“依既剪雲鬟,郎亦分絲髮。覓問無人處,綰作同心結。”正是這一做法的.描述。世人常用“結髮”、“合髻”作爲夫妻結合的代稱,甚至特指爲“原配”(亦稱“元配”)夫婦,表示夫妻間互敬互愛的意義重大。

同枕蓆:指成爲夫婦。

燕婉:歡好貌。以上二句是說良時的燕婉不能再得,歡娛只有今夜了。

懷往路:惦着走上旅途。

夜何其(音基):《詩經·庭燎》雲:“夜如何其?”這裏用《詩經》成語。“其”,語尾助詞,猶“哉”。

參辰皆沒:言天將明。

行役:應役遠行。

滋:多。

春華:喻少壯時期。

譯文:

和你結髮成爲夫妻,就從沒懷疑與你恩愛到老。

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麼美好的時光呀!

可是明天我就要爲國遠行,不得不起來看看天亮沒亮是什麼時候了。

當星辰隱沒在天邊時,我就不得不與你辭別了,

因爲要到戰場上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你團聚。

與你依依不捨長時間的握着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淚是因爲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後一面。

我倍加珍惜現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遠也不會忘了和你相愛,這麼幸福歡樂的時光。

如果我有幸能活着,一定會回到你身邊。如果我不幸死了,也會永遠想你……

賞析:

蘇武(? - -60) 西漢名臣。杜陵(治在今西安東南)人,字子卿,蘇建之子。少以父任爲郎。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數以威脅利誘,勸其投降,但始終不屈,被遷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處牧羊,歷盡艱辛,仍不棄漢節。在匈奴被扣長達19年,昭帝始元六年(前81)漢匈和親,才得返漢朝,官拜典屬國。宣帝時,賜爵關內侯。神爵二年(前60)病卒,甘露三年(前51),被宣帝列爲當世十一名臣之列,畫像於麒麟閣。

這是個中國歷史上以剛烈節義著稱的男人,在出使臨行前,並不覺得這是一件日後會讓他光照千秋事情,而自比“征夫”,受君王命令,而不得不離開自己深愛的妻子。他沒有那奉王命出征的趾高氣揚,沒有那對出使兇險前途未卜的忐忑不安,他有的只是用自己的平和與堅定安慰妻子,他將自己對妻子的深情愛意一展無疑,就好像推開那窗子,看到了“天淡夜涼月光滿地”的惆悵。這與他後來面對匈奴威逼誘降時的昂然剛烈、誓死不屈判若兩人。

蘇武漢武帝時的中郎將,奉命出使匈奴,不料竟被匈奴單于以威力逼他投降,蘇武不肯屈服。結果蘇武被放逐在酷寒的北海邊牧羊,歷盡磨難。在19後終於回國,終於履行了自己對妻子“生當復來歸”的諾言。可惜回來得太晚,妻子以爲他早已經死了,已經改嫁。因爲匈奴怕漢庭要蘇武回國,騙說蘇武早死了。雖然結局不圓滿,但讀這首詩可以知道中郎將蘇武是個有血有肉的重感情的男人,是如此熱愛自己的妻子。還可以知道那時軍人的偉大,如此熱愛自己的國家,爲國家人民而捨棄自己的兒女情長,更能知道蘇武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