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知識要點歸納

對於孩子們七年級歷史的學習,關鍵在於打好基礎,重視課本知識的歸納和理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知識要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七年級歷史知識要點歸納

  七年級歷史知識要點歸納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東周:東周分爲春秋和戰國。

春秋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結束時期;戰國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一、春秋爭霸

1.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

春秋末期,長江流域的吳國和越國也北上爭霸中原(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2. 齊桓公稱霸的原因或條件:

1)齊國在山東北部,盛產魚鹽,經濟富庶。 2)任用管仲爲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3)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爲口號。

齊桓公和晉文公成爲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麼?(改革: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整頓內政)

春秋爭霸的影響:

1、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消極影響)

2、但在爭霸戰爭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積極影響) 二.三家分晉:

戰國時,晉國一分爲三:韓、趙、魏 三、戰國七雄:

1. 齊、楚、燕、韓、趙、魏、秦(注意方位)

2. 戰國著名戰役:齊魏“桂陵之戰”、 齊魏“馬陵之戰”、秦趙“長平之戰”(長平 之戰,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3. 本課相關成語:退避三舍(晉楚“城濮之戰”)、 臥薪嚐膽(越王勾踐)、圍魏 救趙(齊魏“桂林之戰”)、減竈計(齊魏“馬陵之戰”)、紙上談兵(秦趙“長平之戰”:趙括、廉頗) (注意是哪個戰爭中的)

  七年級必備歷史知識

商鞅變法:

最先進行變法的是魏國,收效最大的是秦國。 1、目的:爲增強國力

2、背景:①戰國時生產力發展,標誌爲鐵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廣。②秦國相對落後。③秦孝公決心變法圖強。

3、變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

主要內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農抑商。③獎勵軍功。④遷都咸陽,推行縣制。⑤嚴明法令。

4、性質:商鞅變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

5、影響:①廢除了舊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②秦國戰鬥力提高。③秦國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5、戰國後期,秦國修建了都江堰和鄭國渠。

秦朝的統一:

1、“秦王掃六合”(統一全國)的.原因:

原因:①秦國實力超過東方六國。②秦王贏政制定了正確的策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時間: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間。

次序:韓、趙、魏、楚、燕、齊(六國被秦滅亡順序) 2、秦統一全國:公元前221年,都咸陽。

3、秦統一的意義: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②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4、皇帝制度的建立:

內容: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①最高統治者:確立皇帝的稱號,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嬴政(始皇帝或秦始皇)

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百官。③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建立起來。 5、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統一貨幣(秦國圓形方孔“半兩”銅錢)。②統一度(長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統一文字(小篆,後來是隸書)。 6、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 7、統一車軌:6尺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秦末農民起義

1、原因:秦的暴政。

表現在:①“焚書坑儒”(這是秦始皇專制統治在文化思想領域的集中表現)。②殘酷地剝削。③嚴酷的刑罰。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殘暴。

2、開始: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曾攻到咸陽附近的戲。

3、鉅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鉅鹿殲滅秦軍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滅亡:公元前207,劉邦進入關中,逼近咸陽,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休養生息”與“文景之治”

一、楚漢戰爭:

時間:公元前206年到前202年 目的:爲了爭奪帝位。

性質:從性質上說,它已不屬於農民戰爭的範疇,而是項羽和劉邦爭奪帝位的統治階級 內部的鬥爭。

結果:劉邦戰勝了項羽。

二、劉邦建國:

1、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漢高祖),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2、與鴻門宴有關的成語:p53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三、修養生息:p55

1、在位皇帝:漢高祖劉邦, 聽取陸賈的建議。

2、原因: 1)西漢初期呈現一派殘破景象,人口減少,經濟蕭條。 2)一批有識之士研究秦二世而亡的教訓。

3、措施:1)凡退役歸農的軍吏卒,按軍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2)因戰亂逃亡山澤的民衆,歸還故里領取原有的田宅。3)因飢餓而賣身爲奴婢的釋放爲平民。4)減輕田租,定稅率爲十五稅一。

4、影響: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一方面可使農民安居樂業,穩定社會秩序;另一方面有利於建立新的統治秩序。

四、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