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如何加強學生思維訓練

數學教學要加強學生思維訓練 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的靈魂,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優化教與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使讀與思有機地結合,而課堂中有目的閱讀和積極的思維又能促進學生學得紮實、學得靈活,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以下一些嘗試:

數學教學如何加強學生思維訓練

一、着眼於“疑”,是讀與思的前提與基礎

數學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基礎科學,要想使兒童有很強的求知慾,必須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使之積極、主動地閱讀和操作學習材料,並促進思維發展。課堂中我常抓住契機,巧妙設疑,利用學生好勝的慾望,爲讀與思做好鋪墊:例如在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時,我先拿出長方體的'教具,然後把它展開,用手演示一下長方體的表面有多大,接着設疑:“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呢?”學生們看着剛纔我手中還是立體圖,轉眼間成了平面圖形,就想它們之間的關係,那到底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呢?思考片刻後,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想急於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正確。這時,我就說:“同學們,請翻開書看課本上如何講的?是否和你所說的一樣?”學生們此時對數學書產生了濃厚興趣,輕聲地讀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因此,“讀’是理解的前提,“疑”是思維的開端。教學中圍繞知識要點,製造懸念,能誘發學生迫切閱讀的動機。

二、着力於“導”,是讀與思的關鍵與重點

課堂中,教師主導不僅是用恰當的方式啓迪學生的求知慾,更要引導學生讀例題、讀思維過程進行自學,善於抓住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思維訓練,通過訓練讓學生自己學會所學的內容,讓全體同學的智力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例如在教《較複雜的百分數應用題》時,根據例題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我給學生出了三個思考題:(1)該題題意是什麼,找出條件和問題;(1)題中的關鍵句是什麼,該句說的什麼意思:(3)如何列式解答,是否有不同的方法,學生通過這三道思考題自學例題,深刻理解例題中所闡述的思維過程,並四人小組討論,一一解答問題,也層層深入地思考,根據教師的導讀,學生條理了思維過程,正確列出算式,而且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該題。

我在他們的回答過程中進行點撥,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規律;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就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的量是這個數的百分之幾。所以,要使學生思路條理,必須在教師的主導下,以讀爲本、讀出過程、讀出思路、讀出方法。

三、着手於“練”,是讀與思的鞏固與昇華

課堂練習是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技動的最好途徑。而在練習時,讀題、審題,不僅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是爲分析、綜合,辨別等思維方式奠定了基礎。因而,着手於“練”,是讀與思的鞏固與昇華。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練習中,設計了求火柴盒的外殼、內殼的表面積、學生讀練習題時,要注意圖中所求的內容進行區分,然後思考火柴盒內殼、外殼分別是幾個面,並且將如何求,纔可動手來做。在《稍複雜的百分數應用題》中,我將例題租加變化,將“增加了”改成“增加到”,讓學生讀出不同之處,再做出正確答案,這樣就提高的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中,精心設計練習,提高知識內化的過程,利用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總之,在教法的各個環節上,重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加強讀和思的訓練,使學生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