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陳情表》課文賞析

一、課文補註

李密《陳情表》課文賞析

李密上《陳情表》後的經歷及後人:

後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徵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次問:“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臬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華善之。

出爲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錢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於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後卒於家。二子:賜、興。

賜字宗石,少能屬文,嘗爲玄鳥賦,詞甚美。州闢別駕,舉秀才,未行而終。興字雋石,亦有文才,刺史羅尚闢別駕。尚爲李雄所攻,使興詣鎮南將軍劉弘求救,興因願留,爲弘參軍而不還。尚白弘,弘即奪其手版而遣之。興之在弘府,弘立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興俱爲之文,甚有辭理。

(節選自《晉書李密傳》中華書局出版)

二、課文賞析

感天動地赤子情

——《陳情表》分析

魏家俊

《陳情表》這篇一點都不講究構思,作者把自己的困苦處境不厭其煩地從幼年的生活經歷說起,而把要說的真正的意思,也就是“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這句請求的話,放到的最後,完全是平鋪直敘。但是,這裏卻表現出作者寫作時頗費思忖。他需要在這篇上奏給新王朝的皇帝的表文中,委婉地推辭皇帝的徵聘,這就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忠和孝的關係;二是情和理的關係,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請求站得住腳。

首先看忠和孝的關係。中國有句古語,叫“忠孝不能兩全”,對李密來說,這句話還包含着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他要用對祖母的孝,來掩飾對已經被晉王朝滅亡了的蜀國的“忠”和不能去爲這個被視爲篡奪了正統王位的晉王朝盡“忠”,所以,作者就要把自己需要盡孝的理由說得非常充分,不能引起新王朝的皇帝的反感。因此,貫穿全文的就是一個理由:祖母年老多病,無人照料,自己盡孝就是無可置疑的了。這樣,從第一段的“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到第二段裏的“劉病日篤”,再到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和第四段的“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主線分明,一氣貫穿,而且經過這樣的反覆強調,也讓人覺得情真意切,容易贏得皇帝的同情。

其次,是情和理的關係。在這篇裏,說理不是主要的內容,因爲只有把感情表達得充分了,才能讓皇帝由情的感動而產生對理的接受。而裏要說的“理”,無非就是那句“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由於有了前面對祖母年老體弱的描述,使人已經對作者的困境有了充分的同情和理解,這裏的“理”也就很自然地可以接受了。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篇爲以情說理、融理於情、情動理明的寫作方法提供了十分成功的樣本。

(選自《名作欣賞》2003.8)

三、詩文薦讀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俾至於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爲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爲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爲生。吾何待而能自守耶?吾於汝父,如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自吾爲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幼而孤,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爲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

(選自歐陽修《瀧岡阡表》)

閱讀提示:本文作者生動地寫出了自己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依靠母親辛勤撫育,以及父親爲官處世,正直忠厚、表裏如一的態度,並真切地表達了作者爲官做宰能堅持操守,不苟合於世,完全有賴於父親的遺訓和母親的教誨。不事藻飾,感情真摯纏綿、催人淚下。

四、鑑賞方略

戲劇的閱讀與鑑賞之九:話劇與戲曲

話劇在歐美各國統稱爲戲劇,傳入我國後,爲了同我國傳統的表演藝術——戲曲進行區別,特稱之爲話劇,話劇是說話的藝術,以說話和動作爲主要表演手段,和我國傳統戲曲有異也有同。

首先,從它們的.發展來看,兩者既相似,又有着不同,西方戲劇的淵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偉大的希臘人民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戲劇藝術,並且產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戲劇詩人和戲劇理論家,它同樣也於民間,於勞動,和古老的宗教活動有着極爲密切的關係。雖然它的發端要比中國戲曲晚一些,但它的發展是極爲迅速的,古希臘戲劇的形成和成熟卻要比中國古老的戲曲早約1600年。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是一步步在綜合其他藝術的特點上逐步提高和完善的,它的成熟同樣也離不開統治者的提倡、文學作家的參與、人民羣衆的大力支持。但西方戲劇誕生的同時,也出現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這爲它的繁榮和發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結構上,西方戲劇和中國傳統戲曲大同小異,西方戲劇一般分幕,幕中有場,中國戲曲則分爲“折”和“出”。話劇有過場,戲曲有楔子,基本過程都是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組成,不過,西方戲劇較中國戲曲簡潔明瞭,一般沒有前面的敷演劇情,而是直接入戲。

話劇藝術的表演重在說話和動作,以寫實爲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佈景的使用力求逼真,道具也必須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實生活,演員在表演時,特別注意講究說話的藝術,無論是刻畫人物,展示劇情,還是表達主題,都要靠劇中人說話來完成。所以,話劇的語言更接近於生活,而中國戲曲對於佈景的設置則不作更具體的要求,常常是一桌一椅,至於各種效果的演示,則全靠演員的虛擬動作來進行。程硯秋先生曾在悶熱的夏日演出《六月雪》,朔風起時,則全身顫抖,而臉上卻不見一粒汗珠。至於人物性格的完成,主題的表達主要是通過唱詞加動作,包括虛擬、誇張的臉譜、服裝來體現。例如屋子的設置,話劇則要在舞臺上用佈景做成屋子的形狀,擺上牀、桌、椅等實景,而中國戲曲舞臺上則空無一物,開門、關門、躺、臥、吃、睡等都是用虛擬動作來體現。但是,話劇傳入中國後,和中國戲曲共同發展,自然也互相融合,互相促進,話劇也汲取了中國傳統戲曲中的一些虛擬動作,來增強對人物的刻畫,中國戲曲也吸收其佈景的藝術,增強了直觀性。話劇也引入了唱詞,用歌唱的形式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關漢卿》中的“雙飛蝶”。戲曲藝術也吸收其說話藝術,對道白進行了藝術加工,使其更接近於生活,尤其是現代戲,則不再使標誌性的化妝和臉譜、固定的服裝來誇張人物的性格,更進一步地貼近生活。

總之,隨着中外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兩者將會取長補短、互相吸收、加強融合,爲戲劇藝術的進一步發展、繁榮進行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