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符號由來簡介

數學符號的發明及使用比數字要晚,但其數量卻超過了數字。現代數學常用的數學符號已超過了200個,其中,每一個符號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符號由來簡介,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符號由來簡介

(一)關係符號:<、>、=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由英國數學家郝瑞奧特首先使用的,距今已有300多年。

等號“=”是16世紀英國數學家雷科德最早開始使用的。他說:“再沒有任何記號比等長的兩條線表示相等更爲恰當。”

<、>、=真正爲大家公認並普遍使用已經是18世紀的`事了。

(二)結合符號:()、[]、{}

括號是一種運算符號,它的作用在於表明運算的順序。中括號[]和大括號{}是16世紀法國數學家韋達開始使用的,小括號()是17世紀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的。這些符號到18世紀纔得到普遍使用。

(三)數量符號:x、y、z

X幾乎成了未知數的代名詞,傳說在古代埃及,在討論加、減法之間的關係時,其中一人就隨手抓起地上一把小石子※表示未知數,如:300+※=800,※=800-300=500。

1585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創用大寫元音字母AEIO等表示未知數,輔音字母BGD等表示已知數。到了17世紀,數學家笛卡爾對韋達的字母作了改進,他用字母表中最前面的字母表示已知數,最後面的三個字母xyz表示未知數。從此,xyz就被廣泛使用了。

相關閱讀:數學符號的發展歷程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目前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意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爲“μ”最後都變成了“+”號。“-”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一開始簡寫爲m,再因快速書寫而簡化爲“-”了。

也有人說,賣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裏的酒賣了多少。以後,當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時候,就在“-”上加一豎,意思是把原線條勾銷,這樣就成了個“+”號。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代數學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爲:“×”號像拉丁字母“X”,可能引起混淆而加以反對,並贊成用“·”號(事實上點乘在某些情況下亦易與小數點相混淆)。後來他還提出用“∩“表示相乘。這個符號在現代已應用到集合論中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爲乘號。他認爲“×”是“+”的旋轉變形,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爲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裏,才根據羣衆創造,正式將“÷”作爲除號。

平方根號曾經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兩個字母合併起來表示,十七世紀初葉,法國數學家笛卡兒在他的《幾何學》中,第一次用“√”表示根號。“√”是由拉丁字線“r”的變形,“ ̄”是括線。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形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爲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號“{}”和中括號“[]”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任意號(全稱量詞)來源於英語中的Arbitrary一詞,因爲小寫和大寫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將其單詞首字母大寫後倒置。同樣,存在號(存在量詞)來源於Exist一詞中E的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