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個人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非暴力溝通個人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非暴力溝通個人讀後感

非暴力溝通個人讀後感1

當我讀過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之後,感觸很深。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羣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溝通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經常與他人溝通,交流,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本書首先是幫助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人們以爲平和的談話方式其實可能是“暴力”的,這種“暴力”可能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大多數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認爲自己說的話很客觀,其實完全不是。對於這個問題,也有解決辦法,即非暴力溝通模式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假如你看到了一件令自己不滿的事情,你若呵斥對方,讓別人改正,那給對方帶來的就是痛苦;如果以較委婉的方式告知對方,並讓其改正,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方也會知道該怎麼去做、去改正。

這個方法是非常不錯的,但如果對方脾氣暴躁,不與你認真溝通,你需要怎麼去做?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遇見不講理的,自己也很難冷靜,對此,非暴力溝通指出如果關注別人的需要很難,那就不妨從關注自己的需要開始。

即我生氣憤怒的原因是什麼,我希望別人理解我,指責是無法讓別人理解的,我必須說出我真正的需求,瞭解了自己然後纔會想到去了解別人。例如:若與自己特別要好的朋友發生爭執,如果雙方互不退讓,結果只有一個,友盡於此。如果其中一人退讓一步,聽聽對方的辯解,理解對方的想法,自己在表達的時候,語氣態度委婉一些,溝通肯定是沒問題的,而且矛盾與不滿都會不復存在的。就如老子所說:“聖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非暴力溝通也是這個道理,在與人溝通時,只有放下了說服對方的念頭和動機,轉而充分和安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體會,這樣纔會有最好的結果。這便是這本書比較好的地方,它不光教會你如何表達感受,與人溝通,它還從其他很多方面提醒我們如何傾聽內心中不同的聲音,以及懂得它們所反映的需要,學會觀察內在的情緒和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即學會懂得自己,就會懂得別人,進而獲得愛、和諧和幸福。

通過這本書,學會的不是如何說話交流,而是一種思維,這些思維模式是非暴力共同的精髓。認同關愛自己,關愛他人,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看法纔是真正做到了非暴力溝通,所以要在生活當中改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使自己能與多人很好的交流和溝通。

非暴力溝通個人讀後感2

作爲一名教師,溝通,我一直認爲是很重要的事。和孩子們進行有效的溝通,無論對於師生關係還是孩子們對於本學科的喜愛程度都是有許多益處的。可是該如何溝通,要通過溝通去解決問題是個技術活,而且是很難掌握的高深技術,但當我《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發現溝通是可以學會並運用的`。

這本書首先是幫助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人們以爲平和的談話方式其實可能是“暴力”的,這種暴力可能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大多數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比如:你爲什麼不好好學習?你爲什麼不做作業?你上課爲什麼總是說話?你不好好學習,長大能幹什麼?我們總是認爲自己說的話很客觀,其實完全不是。

那麼,我們發現了問題該怎麼解決呢?從說話方式上可以做一些改進。非暴力溝通模式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舉個例子:一個母親看到處於青春期的兒子房間裏亂糟糟,如果直接指責兒子太懶惰就完全沒用,但是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跟兒子說話:我看到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我不太高興,因爲我看中整潔,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價或放進洗衣機?這樣一來兒子就能注意到母親的感受,知道該怎麼做了。方法是好的,但是誰能做到時刻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呢?這很難的。我讀到上面的方法時,一開始覺得挺好,後來覺得不對。我看過非暴力溝通,知道怎麼表達,但還有很多人沒看過,要是對方不好好說話怎麼辦,那我也是有脾氣的,無法做到時刻冷靜。作者也考慮到了我的疑問,我在書中也找到了比較滿意的答案。

如果關注別人的需要很難,那就不妨從關注自己的需要開始。我會生氣憤怒的原因是什麼,我希望別人理解我,那麼好,指責是無法讓別人理解的,我必須說出我真正的需求,瞭解了自己然後纔會想到去了解別人。我們有時難免會批評學生,有時可能會因爲言語互相傷害,我們便可以試着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思考自己爲什麼憤怒,第一層想法是我們感覺孩子不重視我們的意見,交流看法時很牴觸;第二層想法是我希望他能重視自己的意見;第三層想法是,我們知道學生只是個孩子,所以覺得很着急希望能做點什麼幫助他們。到這裏我們可能就會想明白了,其實我最終目的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好好學習,所以我不再指責對方,而是嘗試去理解他,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溝通會順暢很多。

這本書並不是教人如何說話的工具書,只講方法治標不治本。關愛自己,關愛他人,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才是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從心底認同這個看法,才能真正做到非暴力溝通。所以我打算從自己做起,改變與他人的溝通方式,嘗試在自己的身邊構建起一個有愛的世界,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非暴力溝通個人讀後感3

《非暴力溝通》是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創作的一本書,希望通過非暴力溝通,讓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愛、和諧和幸福,這本書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非暴力溝通,瞭解那些不經意間的傷害,從而把握語言的技巧,當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深深的被它吸引。

當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瞭解到了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它被稱作“愛的語言”,是借用聖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後自然的愛—即“非暴力”。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爲一些不經意的話語,而對別人造成傷害,而我們往往卻不知,不明白爲什麼兩人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離,也不明白爲什麼會感到越來越陌生。正是因爲這些作者出於某種原因,經過不斷的體驗人生,從而找到一種溝通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來談話和聆聽,不再條件反射一般粗魯地對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多謝愛與理解,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是生活更加美滿,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含義。

作者在書中寫到:“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

其實,作者在書中也給出了答案,就是因爲某種語言和表達方式,所以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就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終導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說自己想說的話,往往就忽視了別人的感受,一直不經意的話語,從口脫出不計任何後果,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卻給對方造成的傷害,同樣的,當我們沒有得到滿足時,也常常會表現出消極的態度,常常伴有憤怒,冷漠等等,同時在我們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卻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請求和想法,常常選擇逃避或者急進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內心的不滿,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都或多或少的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從而使兩個人之間越走越遠。

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不妨冷靜下來,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冷靜下來,我們不妨試着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書中說到,非暴力溝通的要素主要有四個,即觀察、體會、感受、請求,每一點都清楚的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就像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所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善於體會和表達感受,是溝通更爲順暢;學會表達自己的請求,只有你說出來,別人才能知道你需要什麼,從而滿足你。

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認真去感受,就能看到世間的美好,反之,當你去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那麼你看到的將是一片灰暗,當你不如意時,不妨採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去思考,去解決,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