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大班教案

《鼓上的小米粒》這個歌曲非常的活潑,是孩子非常喜愛的,特別是裏面的歌詞“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輕,米粒跳得低。”這個形象的語言使孩子對敲鼓的輕重有了具體的認識。於是,在活動中,我利用孩子對這個歌曲的喜愛,和歌曲中形象的歌詞對孩子進行了輕重的練習。

音樂教案大班教案

1、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輕重的變化,如老師來敲鼓,孩子們根據老師敲的輕重不同,用身體各種動作來表現高低、輕重、大小等等。

2、看實驗來感受輕重:由於操作材料不足,原本想讓幼兒通過親身感受來理解“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輕,米粒跳得低”這句歌詞。在活動中還是我操作讓孩子觀察,但這並沒有影響學習的效果。我在鼓上放了幾顆小米粒然後用不同的力度敲打,這樣既能激起孩子敲打的興趣,又能讓孩子用更多的感官來感覺輕重,用眼睛看:米粒跳的高低;用耳朵聽:聲音的輕響,手臂的力度和和輕重的關係等,讓孩子們在遊戲的環境中盡情的感受,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敲鼓輕重的技巧。

3、在唱歌中感受輕重,在孩子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讓孩子用聲音的輕重來表現鼓的`輕重。如:在“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時要求孩子用比較響的聲音來表現,在“小鼓唱的輕,米粒跳得低”時要求孩子用比較輕的聲音來表現。在唱的過程中讓孩子對輕重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4、讓孩子自己進行敲打來感受輕重。我還讓孩子們一邊唱歌曲一邊來敲鼓(在桌子上敲打),唱得響就敲得響,唱得輕就瞧得輕,這樣孩子們“敲鼓”時用嘴來指揮手的動作,孩子們能較快的掌握。因爲嘴巴是發令者,也是驅動四肢的指揮官,用嘴巴來指揮能夠隨時得到雙方面的分辨力與集中力。

在這個活動中,不僅使孩子們對鼓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而且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在遊戲的過程中掌握了敲擊輕重的技巧,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代替了枯燥的講解,用具體直觀的物品代替了抽象的表述,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

每一次活動都會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如:1.在第一環節中,我把米粒放在鼓上敲鼓,原本我是爲了讓孩子看得更清楚,我在鼓上放了十幾粒米,所以鼓一敲,好些米粒都跳到了地板上,前排的孩子就趴在地上撿,如果我放一粒米粒,可能不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2.在讓孩子邊唱邊用肢體動作表現時,我沒有給孩子太多的時間去創編,就自編自跳,以至於孩子們的動作千篇一律,都拘泥於我的動作,使他們的想象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所以在以後的課中,還應該做好更多的準備和更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