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語文課堂實錄

師:我們可以上課了嗎?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題目。

《祖父的園子》語文課堂實錄

生:齊讀課題。

師:預習過嗎?

生:預習過了。

師:有一個良好的預習習慣終身受益。現在請三位同學帶着課文上來,我們一起來聽寫三組詞語。(指着三位學生)你們每人聽寫一組,其他同學三組詞語都要默寫。能不看課文上的詞語就不看,實在默不出,可以偷偷地看一下,就一下哦。(衆笑)每組詞語老師只念一遍,所以要聽清楚、記住了。

師:第一組:蜜蜂、蝴蝶、蜻蜓、螞蚱。再寫一個和剛纔四個詞是同一類的詞語,想一想,應該寫哪一類事物呢?

第二組:倭瓜、黃瓜、玉米、韭菜、穀穗。(指其中一位學生)這位同學很聰明,他先寫每個詞的第一個字,這叫信息,然後再把詞語寫下來,這叫訣竅。(其他學生紛紛仿效)有些同學不會寫“韭菜”的“韭”、“穀穗”的“穗”,別乾瞪眼呀,不是有書嗎?趕快“偷看”一下!噢,你還找不到在哪個段落裏,看來課前預習不細緻,連“偷看”都費勁。(衆大笑)

第三組:栽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要注意這五個詞語之間有哪些內在的聯繫,瞭解了有助於你把它們記住。(有學生忘了,東張西望)沒記住吧?只能畫個“大鴨蛋”,(衆笑)等會兒填進去。 還有一個詞,你看應該寫在哪一組詞語後面?想一想這個詞語屬於哪一類?想好了再寫。“草帽”。

(學生考慮選擇寫在剛纔哪一組詞語後面。)

師:都聽寫好了嗎?我們一起來批改一下。

(讓第一個學生讀自身聽寫的詞語,他擴充寫的是“螞蟻”。)

師:你爲什麼不寫“草帽”?

生:因爲我默寫的詞語都屬於昆蟲,而“草帽”是一件物品,不是昆蟲。

師:呵呵,你不默就對了。你的字寫得工工整整,人也長得漂漂亮亮。同學們,“字”可是你的第二張臉啊!

師:看第二組。(第二個學生讀詞語,第一個“倭瓜”寫錯了。)寫錯了就要改過來。看書,“老師”就在書本上。(生改正)倭瓜,見過嗎?吃過嗎?

生:就是“萵苣”。(衆笑)

師:“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長得圓圓的小南瓜叫“倭瓜”。

生:(繼續讀)黃瓜、玉米、韭菜。

師:你發現這組詞語都是哪一類的?

生:都是吃的'東西。

生:都是雜糧。

生:農作物。

師:對啦,那叫“農作物”,有些是糧食,有些是蔬菜,可能還有些是水果。“草帽”是“農作物”嗎?

生:不是,所以我不用寫。(衆大笑)

生:(讀詞語)摘花、下種(zhòng)(師糾正讀音)、鏟地、澆菜、割草。

生:是“栽花”,不是“摘花”; “拔草”寫成了“割草”。

師:對啊,花還沒“栽”呢,你怎麼能“摘”呢?(衆笑)平翹舌音要注意區分啊!注意,“拔”不能寫成“撥”。這組詞語有什麼特點啊?

生:動詞。(師接話:對的!期待的樣子。)一般都是種莊稼的。(師接話:對的!期待的樣子。)都是在跟祖父做事情。

師:(誇獎)對啊,這叫“做農活”。那“草帽”寫在哪裏?可以單獨寫在邊上啊!“草帽”的“帽”怎麼寫?看老師寫。(師示範寫“帽”,生髮現右上部不是“曰”。)爲什麼不是“曰”呢?古代的帽子是這樣的。

(師作畫,生恍然大悟。)

師:這些詞語全寫對的請舉手。(對舉手的學生)你們真了不起!今後我們預習課文時要把生字詞劃下來,讀讀、寫寫。還可以把詞語進行歸類,這樣可以幫我們記得更牢。

師:同學們,我和祖父的園子裏,有這麼多的昆蟲、這麼多的莊稼。在我童年的眼裏,這些昆蟲、這些莊稼又是怎樣的呢?讀讀描寫昆蟲和莊稼的兩個段落。大聲地、用心地讀,要讓老師聽得到你讀書的聲音。

生:(投入地讀書,教師巡視,作個別指導。)

師:誰來讀其中一個段落。其他同學用心去聽,他是怎麼讀的,更要用心去感受,這個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能不能用個詞語來概括。

生:(一男生朗讀第二節)

師:讀得很流利!聽了他的朗讀,你們有感覺嗎?大家聽了都有感覺,說明他讀得不錯。(對那男生)現在請你推薦一位同學讀這一段。(生推薦一女生)你推薦她總是有道理的,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

生:(一女生朗讀)

師:(誇獎地)爲什麼讀得這麼好?

生:我把自身的感情融進去了,我好像就在這個園子裏了。

師:(高興地)啊,她有兩點經驗:一是要投入自身的感情,二要想象,彷彿自身看到園子裏的景物。同學們像她一樣,一要投入,二要想象,再自身練習讀讀。

生:(非常投入地朗讀)

師:願意讀這段的請舉手?大家都願意讀啊,那就──不讀這段了,(衆笑)誰來讀另外一段?

生:(一女生讀,讀得很有感情。)

師:你讀得有聲有色,不但有感情,而且有表情。請你們再讀一讀,我要看的出你的表情變化。(生自由讀)這次我發現80%的同學都有表情變化。剛纔你讀得很好,獎勵你推薦一個,這個人是最需要鼓勵的,需要鍛鍊的。(生推薦一男生)

師:站起來就臉紅,可能膽子比較小。今天行嗎?(生點頭)讀得慢一點,聲音響亮一點。

生:(讀第十三節)

師:這裏有個字要提醒你的。什麼什麼“似的”,“似”念翹舌音。請重新讀一遍。(生再讀)注意“團結”的“結”念 jié,這裏念 jiē。接着讀。(生接讀)好的,他讀完了,你們覺得他這次讀和平時有哪些不同?

生:聲音更響亮一些了。

生:比平時說話更流利了一些。(師插話:讀得更流利了。)

生:錯誤比平時少。(師插話:他讀得更認真、更細緻了。)

師:每一個人在課堂上只要認真讀都能讀好。請再讀這段,認真讀,讀細緻。

(生自由朗讀第十三節。)

師:在作者童年的眼裏,這個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你可以用個什麼詞語來形容呢?請你寫一兩個認爲恰當的詞語,有的詞語可能就藏在這兩段話的字裏行間哦。

生:生機勃勃。(師插話:請你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

生:無拘無束的園子。(師插話:這個詞好,和課文中有一個詞是一樣的。)

生:自由自在。

生:豐富多彩。

生:課文裏就是“樣樣都有”。

師:這個“彩”是彩色的“彩”,請你寫下來。

生:鳥棲蟲居。

生:鳥語花香。

生:生意盎然。(師插話:生機盎然。)

生:充溢溫馨。

師:這個詞好,生活充溢溫馨。看看我們同學讀了作者的文字後,心裏有些怎樣的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呢?

生:(齊聲回答)生機勃勃的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