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課文賞析

《有的人》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爲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以下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的人》課文賞析,供大家參考。

《有的人》課文賞析

賞析

愛好詩歌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凡是好詩,不論新舊,都是經久難忘的。只要是經久難忘的詩,大體都是名篇佳作。當然,一首詩爲少數幾個人經久難忘,可能還夾某些偏愛的因素;但是爲大多數人經久難忘,就表明那首詩的生命力的久,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臧克家的名篇《有的人》,就是一首能使大家經久難忘的好詩。這首寫於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是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有感而作。感從何來?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個月。一方面是“騎在人民頭上”的人已被人民推翻,另一面是從舊中國進入新中國的各色人等還不免帶着舊社會的階級和思想烙印。魯迅式的“有的人”固然很多,而處於對立面的“有的人”卻也不少。詩人面對現實,回憶魯迅生前和逝世以來的社會狀況,有感而作此詩。此詩不僅反映了生活真實,也表現了詩人的思想傾向,因此,這是一首真實性與傾向性相統一的抒情詩。

詩的第一節指出當今之世有兩種截然相反的人:一種人“雖生如死”,另一種人“雖死猶生”。“雖死猶生”的人,自然是指當時被紀念的魯迅,是對“永垂不朽”的魯迅的歌頌;但是,作爲典型形象看,也不是單指魯迅,同時還暗示着與魯迅品質相同的許多人。至於作爲對立面的“雖生如死”的人,當然指壞人。這節四行詩,兩句話,是全詩的總帽,統帥全篇,雖通俗易懂,但容量很大,概括力極強,耐人尋味,今人猛省!

接着三節(即詩的第二、三、四節),把“雖生如死”的人和“雖死猶生”的人從三個方面作了對比:比形象、比思想、比情操。從形象看,“騎在人民頭上”的人,雖然昂首挺腰,自詡“偉大”,實際上是藐小的:而“給人民當牛馬”的人,儘管俯下身子,毫不顯眼,卻是偉大的。這四行詩,是從魯迅《自嘲》一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一聯生髮出來的。詩人發展了魯迅的思想和詩意,形象的對立性更加突出、鮮明。再從思想看,那些“雖生如死”的人總是想“不朽”,“要把名刻入石頭”,爲自己樹碑立傳。而那些“雖死猶生”的人,卻情願充當無名的野草。它們憎惡把野草當作裝飾品的“地面”,時刻等待地下的火山噴薄而出,燒盡“地面”上的野草、喬木,直到“無可朽腐”,大家同歸於盡。這一節是根據魯迅《野草·題辭》中的“我自愛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至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幾句話寫成。寫《野草》和《野草·題辭》時的魯迅,正處於思想“彷徨”時期,他曾經坦率承認他當時還沒有找到革命的道路,但他對於騎在人民頭上的反動派卻是痛恨,不共戴天的,因而表現了“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徹底犧牲精神。最後從情操看,那些“雖生如死”的人,“他活着別人就不能活”,是十分卑鄙、醜惡的。而那些“雖死猶生”的人,“他活着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情操是非常崇高、美好的。

詩的第二、三、四等三節是緊接詩的第一節進行構思的。詩人不是爲了歌頌魯迅而歌頌魯迅,而是在歌頌魯迅的同時,也歌頌與魯迅品質相同的人,而且譴責那些自吹自擂比人民羣衆“偉大”,要爲自己樹碑立傳、不讓別人活下去的人。這樣一個對照,比單純誆歌魯迅更加顯示出詩的思想的廣度與深度。

最後三節(第五、六、七節)詩,詩人抓住頭一節詩所說的兩種人同人民羣衆的關係,指出他們不同的命運、不同的影響和不同的下場,也就是指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前途。這三節詩是二、三、四等三節詩的邏輯發展。第五節詩仍然從對立的形象着眼。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自詡“偉大”的人終歸被人民所推翻,從高高在上的地方摔了下來,不僅藐小,而且將從地球上消失;至於那些“給人民作牛馬”的人,卻被人民永遠緬懷他們“俯首甘爲孺子牛”的光輝形象。第六節則是寫出兩種不同的主觀思想得到兩種不同的客觀效果:那些想爲自己樹碑傳的人,他們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而那些“情願作野草”的人,卻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野草一年一度地生長,他們也一年一度地永遠爲人民所懷念。魯迅是如此,和魯迅品質相同的人也是如此。最後一節寫出不同的情操,不同的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那班“他活着別人就不能活的人”,是決沒有好下場的人,只要時候一到,他們的下場就會讓大家看到。至於那些“他活着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的人”,人民羣衆會把他擡舉得很高。魯迅就是這樣的人的代表。

詩的主題一向認爲是對魯迅的的崇高品質的歌頌或讚美,這當然是不錯的。但通過認真的分析、深入的理解,僅僅說是歌頌魯迅,還是不夠的'。不少分析者其所以說詩的主題只是歌頌魯迅,可能是忽略了題目下面的副標題“紀念魯迅有感”,忽略詩的末尾“1949年11月1日於北京”,也忽略了詩句“有的人”。作者寫作此詩既不是當年十月十九日紀記魯迅的即席之作,而是在參加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之後有感而作。如果專爲魯迅而作,上述的主題思想當然是無可非議的。但作者明明說是“紀念魯迅有感”每一節又不點明魯迅,而是以“有的人”開端,自然就不單是誆歌魯迅。因此,這首詩實際上是通過紀念魯迅,歌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只有這樣認識主題,才能概括詩的整個內容,挖掘詩的廣度與深度。這是詩人的美學理想在詩歌創作中的具體反映。不論詩人自己是否察覺到這一點。他所塑造的對立形象卻流露了這一點。詩人在對兩種人的對照中,始終只是暗示魯迅,而不點明魯迅,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果只是說這首詩歌頌了魯迅,就大大縮小了詩的容量—一它的廣度與深度。

這首詩的藝術構思看似平常,卻也奇特。詩人既然是“有感”而作,就從“美感”出發。但是,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詩人並不貼標籤,也不喊口號,只從對人世間兩種的深刻感受出發,運用通俗、親切、生動的語言,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一般人對這首詩的分析,都說詩人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藝術技巧,這當然也說得不錯。的確,詩的每一節都用了對比,把真的、美的、好的、和假的、醜的、壞的作了對比。但是,詩人的這種對比,並不限於某一節詩,而是貫穿整體,詩人是用“鋪陳”的方法來安排對比的。所謂“鋪陳”就是傳統的表現手法“賦”。《有的人》的作者正是爲了“鋪陳善惡”而運用對比的。詩人鋪陳了三種對比:第一種對比即第一節的總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的對比,它統攝全詩。第二種對比,主要是比形象,比形象的鬥爭的過程。第三種對比主要是比下場,比兩種形象在歷史風雲和時代潮流激盪下的不同結果。詩人正是把這樣三種對比鋪陳開來,成爲一首既整齊又錯綜的抒情詩。

臧克家簡介:

臧克家(1905—2004).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諸城縣臧家莊。中國現代著名詩人。筆名少全、何嘉,是詩人聞一多先生的高徒。從小喜愛古典詩詞。18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農村,對農民的悲慘處境有較多的瞭解。這段農村生活成爲他以後詩歌創作的深厚基礎。1923年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習,開始寫作新詩。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烙印》引起廣泛注意,受到歡迎。抗戰爆發前,詩人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等詩集,進一步反映農民的疾苦,揭露和鞭撻了黑暗的舊社會。抗戰勝利後到上海,又出版了反映人民疾苦、控訴蔣家王朝罪惡的政治諷刺詩集《寶貝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解放後先後任華北大學三部研究員、人民出版社編審、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曾當選爲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作協書記處書記,《詩刊》顧問兼編委。

作品註釋

“有的人”:每節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治者,他們雖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屍走肉”,他們對外不抵抗,對內壓迫人民。每節詩後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

活:第一個“活”字意思是肉體還活着,充滿了作者的鄙夷和輕蔑,第二個“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對魯迅偉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讚美。

死:第一個“死”字意思是缺少靈魂,充滿了作者的痛恨和咒罵,第二個“死”字意思是肉體死亡,表達了作者的惋惜和懷念之情。

騎:生動地表現了反動派欺壓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態。

摔垮:人民要推翻反動派,打倒反動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個“摔”字上,“垮”作爲結果又形象地表現了反動派可恥而又必然的下場。

爛得更早:形象地寫出反動派和貪官想名垂千古卻遺臭萬年。

擡舉得很高,很高:人民只會記住對他們有恩的人,並且會一直支持着他。

不朽:不磨滅,指長存於世。

擡舉:稱讚;提拔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49年11月1日。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週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臧克家親身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並去瞻仰了魯迅故居,這首詩就是之後詩人爲了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作。

後世影響

《有的人》被選入六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二十八課,至今仍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

2022年5月,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發佈的在“講話”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藝作品榜單。

文學賞析

這首詩手法非常簡單,語言明快直接,觀點立場鮮明、毫不含糊,其中所表達的觀點也是一針見血,使人能夠直接領會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詩人從開篇到結尾,反覆使用簡明的對比手法來寫兩種人,這兩種人相互對照和映襯,因此而使其中偉大的更偉大,卑劣的更卑劣。

這樣的對比不是從單一的而是豐富的多角度展開,“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詩人首先指出這樣一種現象,然後從這個現象出發,再一一從多個角度進行比較,從這兩種人的靈魂、動機、行動、後果上來探究其原因。

之所以有的人活着卻已經死了,是因爲他“騎在人民頭上”,而且感到自己的偉大;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但是“他活着別人就不能活”,這樣的從靈魂深處是卑劣渺小的,從動機上講是貪婪自私的,從後果上講是給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並與人民爲敵的,所以,“人民把他摔垮”,“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而相反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是因爲他“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情願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他活着是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所以,人民永遠記住他,“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羣衆把他擡得很高很高。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善用對比,對比造成兩種生死觀的巨大落差,更有助於揭示其美醜、善惡的本質區別;同時,這種對比是貫穿全篇各節的,從全詩而言則是用了鋪陳手法,依次展開。文中多處暗引魯迅的詩文,如“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源於魯迅詩句“俯首甘爲孺子牛”,“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則源於魯迅《野草·題辭》中“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至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數句。化用魯迅詩文以謳歌魯迅精神,形象而又鮮明,能更透徹更貼切地表達詩作的主題。全篇語言凝練,富於節奏感。情感表達在對比中產生強烈的效果。使人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