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全神貫注》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作爲教者,基於對學生和教學任務的分析,而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進度、課程評估等做出系統設計的一門學科。接下來小編爲大家編輯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級下《全神貫注》教學設計,更多教學設計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人教版四年級下《全神貫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8個生字,積累10個詞語,注意“貫”字上半部筆畫。

2、 學習圍繞課題質疑問難,並從中感受羅丹工作時的全神貫注。

3、 閱讀課文,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全神貫注的道理。

 教學重點:

圍繞課題質疑問難,從中感受羅丹工作時的全神貫注。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感受人物精神。

 教學準備:

卡片、黑板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老師介紹,這是怎樣一個人?

他5歲上學,開始成績中上,後來成績越來越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譏笑,有時還被罰站,9歲被迫轉學,他沒有考上大學。

2、 再介紹,這又是怎樣一個人?

他是法國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聞名於世的《思想者》、《雨果》、《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是他的傑作。他的雕塑神態生動,內涵豐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這兩段話介紹的是同一個人,那就是羅丹。聽了這兩段資料,你有什麼問題嗎?

 二、揭示課題,初知大意。

1、 有一次,他邀請摯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出示詞卡,正音,指導讀好人名)到他家做客,後來茨威格感嘆道——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

2、 這個詞同學們不會陌生,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兩篇課文都出現過它,一篇寫的是法國有個科學家研究問題全神貫注,竟然把馬車車廂的後壁當成了黑板,他的名字叫——(安培),另一篇寫的是大音樂家貝多芬全神貫注地彈着琴,不時地要把手在水盆裏浸一下,那篇課文的題目——(發燙的手指)。今天,我們學習的課題就是第32課——(板書課題,強調“貫”字的上部)

3、 對課題質疑。

4、 那麼,羅丹全神貫注地幹什麼?結果如何?用一句話說說。(修改女像 忘記摯友)

5、 羅丹和茨威格可不是一般的朋友,雖然他們國籍、身份不同,但是他們對藝術的共同愛好與追求讓他們成爲了相當要好的朋友。這種親密的關係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文中介紹他倆是——“摯友”(那可是最好的,親密無間的朋友)

7、 加上國籍、身份,再說說。

 三、學習起因部分

1、在羅丹的工作室裏,茨威格看到女像的容貌莊重,姿態優雅,這就是——(儀態萬方),

在這座女像面前,茨威格和羅丹分別有怎樣的表現?用直線和波浪線分別劃出描寫二人表現的語句。

交流出示:

◆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羅丹祝賀又一件傑作的誕生。

(1)這座女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在茨威格的眼中簡直就是——(傑作),理解“傑作”(超過一般作品的好作品)。大作家茨威格一看,立刻被它吸引住了,以至於情不自禁——

(2) 不是一件,是又一件”說明——(羅丹的傑作不只這一件)。這一系列情不自禁的表現說明了什麼?——(交流:說明在茨威格的眼裏,這座女像雕刻得非常出色)

◆ 羅丹自己端詳一陣,卻皺着眉頭,說:“啊!不,還有毛病……左肩偏了點兒,臉上……對不起,請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來。

(1)可是羅丹自己(出示卡片:端詳)一陣後,卻發現了毛病。指卡片,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師:誰願意來端詳一下自己的同桌?

(2)原來羅丹仔細端詳後覺得雕像還有毛病。你能用上“雖然……但是……所以……”的句式來說說羅丹爲什麼要修改女像。

 四、研讀重點,體會羅丹全神貫注工作時“如癡如醉”的情景。

1、端詳了以後,羅丹有做了些什麼了呢?來,自己多讀一讀第二節,哪些句子能體現羅丹全神貫注?

2、交流。

(1)出示句子: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嘴裏嘰裏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出異樣的光,又似乎跟誰在激烈地爭吵。

A、理解“一會兒……一會兒……”

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在幹什麼?從動作表現他的全神貫注。

B、理解“嘰哩咕嚕”

◆羅丹在跟誰說悄悄話,想想會說些什麼?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嘴裏嘰裏咕嚕的,好像在說:“___________”

C、理解“異樣的光”、“激烈地爭吵”

◆什麼是“異樣的光”?你覺得羅丹爲什麼會忽然閃出異樣的光?

◆你看到爭吵的人都是怎樣的?

◆忽然羅丹眼睛閃出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________________”

◆“好像、似乎”下面加點,爲什麼要加這兩個詞語?這裏的“好像、似乎、”,都不是在比喻,都說明不是真的。這是茨威格作爲一個旁觀者的聯想。句子把羅丹的表現和茨威格的聯想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寫,給了我們讀者更豐富的感受。

◆指導朗讀:抓住關鍵詞語、聯繫課文內容的想象說話,幫助我們明白了羅丹那令人費解的表情、動作,誰來讀讀這句話。

(2)出示句子: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

A“吱吱響”、“不停地揮動”看出羅丹工作時非常用力,表現出忘我的狀態。

師引導:著名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羅丹的'手,是生命的躍動,羅丹不停揮動,創造的是生命的藝術啊!齊讀句子。

(3)出示句子: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着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後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瀑布披在塑像上。

A、他是真的喝醉了酒嗎?是整個世界真的消失了嗎?

B、羅丹有一點是決不會忘記的,那就是——修改女像。只有什麼和羅丹在一起?(生:雕像!)那就是羅丹的整個世界啊!這個世界的雕像會—— 說話,會交流,是充滿生命活力的!

C、指導讀句子。

D、工作完成了,羅丹怎麼還在癡癡地微笑?

◆羅丹仍沉醉在修改女像的工作中,那癡癡地笑的背後其實是深深地醉對於羅丹來說,此時似乎只有他和女像。

E、爲什麼吁了口氣?

①做做動作,區分“吁氣”與“嘆氣”的不同。

②不完美的地方被他發現,現在他修改好了,他鬆了口氣,

F、這裏的“披”換成“蓋”好嗎?

小心翼翼,表現出羅丹對作品的愛護,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

G、羅丹的“醉”是喝醉的“醉”嗎?

(4)作者他沒有直接寫羅丹全神貫注?我們是從他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茨威格的聯想中體會出來的。還有沒有什麼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全神貫注?

A、出示: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

爲什麼作者要寫一刻鐘過去了,再寫半小時過去了,不直接寫一個小時過去了?

5、指導背誦:這段話抓住了羅丹的神情、語言、動作,把他工作時專注的樣子,刻畫得栩栩如生,如此精彩的描寫,你能記住嗎?藉助填空與板書試試。

茨威格怕打擾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邊。只見羅丹___________,嘴裏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忽然眼睛 __________,又似乎_____________。他把地板___________……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 _________。他像喝醉了酒一樣,_________——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學習第3-5節,進一步感受羅丹工作時“忘我”的境界。

1、師引讀第三節:茨威格怕打擾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邊,見羅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準備同他交談,可誰知——(生讀:羅丹徑自走出門去,隨手拉上門準備上鎖。)

(1)理解“徑自”。(羅丹工作完畢,忘了客人的存在,自己直接行動走出門去)

(2)“徑直”“隨手”說明了什麼?把詞語放進句子中讀一讀,體會羅丹還沒有從剛纔埋頭工作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把朋友忘得一乾二淨。這充分證明,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已經到了如醉如癡、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3)齊讀句子,再次感受羅丹的“全神貫注”,體會“竟”。

2、看到羅丹已經沉浸在工作中,甚至完全忘記了自己,茨威格可能會怎麼想呢?

他可能感到驚訝。他可能感到奇怪。他可能感到意外。

師:書上用了一個詞——莫名其妙。

師:誰能讀出莫名其妙的感覺?

3、是啊,直待茨威格叫住羅丹,羅丹才——繼續引讀第4節。

(1)“猛然想起”說明了什麼?

(2)“抱歉”說明什麼?

(3)讀好羅丹的話,讀出羅丹的歉意。

(4)小結:羅丹工作情景的描繪讓我們體會到了他的全神貫注,而工作完成後的這一段小插曲更讓我們感受到他工作時的忘我境界。

3、過渡:面對工作如此全神貫注的羅丹,他的摯友茨威格非但沒有責怪他,而且還受到了深深的觸動,他後來回憶說——(生齊讀最後一句)

理解:茨威格說的話裏,有一句是最重要的,就是——,

在這篇課文裏,羅丹認爲值得去做的是?(學生接:修改女像)他認爲應該做好嗎?(學生接:是)所以就(學生接:全神貫注地做)

 六、 總結

法國科學家安培認爲值得去做(學生接:計算難題),而且一定要把它演算出來,所以就(全神貫注),大音樂家貝多芬認爲值得去做(學生接:彈奏樂曲),而且一定要讓樂曲打動聽衆,所以練琴時(全神貫注)。讓我們記住——(齊讀: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