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運算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混合運算教學設計(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精選6篇)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

重點分析:“不帶括號的同級運算的順序”是在國小生學習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新內容。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經驗中已對加減混合的綜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會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口算,並直接寫出結果。但缺少的是把這些零星的數學知識系統化。

難點分析: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知道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也能列出簡單的綜合算式,但是很少見到乘除混合算式,在以前的教學中也提到過這樣的運算順序,但是不是非常透徹,大多數學生已經知道,同級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但也有個學生不是非常清楚。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情景教學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導入

1、複習乘法口訣

2、圖書閱覽室裏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裏下午有多少人?

你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探索新知我們要怎麼列式計算呢?

可以先求出中午走了之後剩下的人,再求下午的總人數。

第一步:53—24=29

第二步:29+38=67

2、還什麼更簡單的方法嗎?

可以列綜合算式。

53—24+38=67

3、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你還記得以前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嗎?

爲了便於看出運算順序,可以寫出每次運算的結果。

4、你發現了什麼?

一道題中有加法和減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5、我們知道了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那下面這個綜合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15÷3×5

應該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6、計算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一道題中有乘法和除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請列式計算下面算式。

48-8+17=

24÷4×5=

小結:

在沒有小括號的算式裏,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藉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明白“先乘除後加減”的道理。

2、理解並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

目標解析:

創設蹺蹺板樂園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並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時在算法的比較中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在練習的設計中注意層次性,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練習中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重點:

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正確的運算順序進行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理解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第48頁例2的情境圖。

(一)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

提取信息:蹺蹺板樂園場地內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場地內還有7個人。

(二)根據上面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問題預設:

1、蹺蹺板樂園裏有多少人在玩蹺蹺板?

2、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三)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1、解決“蹺蹺板樂園裏有多少人在玩蹺蹺板?”

(1)學生獨立列式並計算。

(2)學生彙報、交流。

2、解決“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1)想一想: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怎樣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列式並計算。可能出現以下方法。

方法一:分步計算 方法二:不含括號的綜合算式 方法三:添加小括號的綜合算式

4×3=12(人) 4×3+7 7+(4×3)

12+7=19(人) =12+7 =7+12

=19(人) =19(人)

3、指解法不同的學生進行板演,並讓他們分別說說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設計意圖:例2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不僅數量關係簡單,而且有情景圖作爲直觀支撐,學生還有過學習乘加的經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這個素材是極好的學習資源,教學時應充分運用。同時,有這個直觀媒介,學生大多能依據主題圖比較清楚地闡述自己解決的思路,爲後面探究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做好了鋪墊。】

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究

(一)交流比較、理解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引導學生髮現: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先求玩蹺蹺板的人數。

(二)優化算法、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

1、呈現算式:7+(4×3)和7+4×3。

2、引導學生比較。

(1)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討論交流:加上小括號是什麼意思?不加小括號行嗎?讓學生明確在這裏小括號可以不要,這樣就更簡潔些。

3、學生獨立脫式計算7+4×3,指定學生板演,教師巡視,關注脫式書寫規範的指導。

4、師生歸納總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依據學生提供的不同解題方法,引導他們圍繞每種方法都是先算什麼以及在比較中優化算法,展開充分的交流。讓學生結合生活情境,並經歷探究的過程,更好

地理解規定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必要性。同時在比較中體會小括號的作用,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

三、運用規定,進行計算

課件出示:7+12÷3 43-24÷6 18÷3+67 54÷9-3

1、讓學生獨立解決,同時指定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要求書寫規範。

2、全班交流,並根據學情進行歸納指導。

【設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裏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一)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做一做”)

教師引導學生讀題,明確先算什麼,加深對沒有括號的含有兩級運算的算式中“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的鞏固。

(二)接力賽(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第4題)

以小組接力的形式完成,每小組派6名學生上臺板演,一人做一題,一人做完下一位才能接着做下一題。最後以正確率、書寫規範和速度等方面對學生加以評價。

(三)比大小(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第5題)

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算出綜合算式的得數,再標記在算式的下面,最後進行比較。教師巡視,關注學生解題的習慣。

(四)改錯(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8×3+4 12-3×4 4+4÷4

=24+4 =9×4 =8÷4

=28 =36 =2

( ) ( ) ( )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指定學生說說錯誤的理由,加深學生對運算順序的理解。

(五)列綜合算式(課件出示教材第51頁第6題)

教師利用課件進行動態展示,幫助學生理清運算順序,加強對列綜合算式的指導。

【設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樣能化解難點。同時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形成靈活運用的能力。單純的計算練習形式難免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疲倦和懈怠,所以適當採取競技的形式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暢談收穫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運算順序和昨天學習的有什麼不同?你還有什麼不懂之處?你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該用今天學的運算順序?

【設計意圖:提綱挈領的小結,不僅引導學生掌握運算順序,還要學會根據情況正確選擇。】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46、47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小區建房問題,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從分步計算到三個數連乘計算的過程。

2、認識連乘算式,會計算簡單的三個數連乘的運算試題。

3、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 問題情景

出示課件情景圖,通過談話引出小區新建樓房問題,讓學生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二、自主探索

1、讓學生根據問題情景計算並交流自己的想法。

2、交流計算過程,重點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麼。

3、預設學生回答問題時可能出現的情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應對方法。

4、認識連乘算式,講解計算過程

5、出示連乘的計算題,對計算方法加以鞏固。

三、 思維拓展

1、出示情景題1,讓學生自己讀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2、出示情景題2,讓學生試着用綜合算式解決。

四、課堂小結

師生通過簡短的談話引出新建樓房問題,讓學生知道今天學習的目的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明確“一棟樓”的概念,爲下面的計算做準備。

交流時要關注學生的計算過程,每一步是在求什麼。通過交流,不僅可以使學生自己的方法得到認證,同時還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不同想法,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能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情況。充分考慮這些可能情況,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樣可以使教學過程顯得自然流暢。

兩道連乘的計算題,既是對計算方法的練習,又是爲下面自己列連乘算式做準備。

這又是一道聯繫實際的問題,通過這道題,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以及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繫。

這道題既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對知識內容的昇華。這樣用分步列式的同學也嘗試到了列綜合算式的好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新知識的用途,體驗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師:同學們,我這有幾張城市建築的圖片,咱們先來看看。剛纔我們看到這麼多的高樓,體現出一個城市雄厚的經濟實力。這幾年,我們石家莊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聳立。最近,有家開發商又要新建樓房了,他們打算在一個生活小區裏新建樓房,用來解決一些居民的住房問題。他們的設計是這樣的(出示課件)。

師:圖中這是幾棟樓呢?像這樣的一排樓房,就是一棟。一共要建8棟這樣的樓房,每一棟都有5個單元。

師:那麼這個小區建成後可以解決多少戶居民的住房問題呢?先自己算算,然後四個人一組互相交流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自由發表不同意見,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有代表性的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第一種情況:

在回答問題時,先有學生回答出用分步算式計算,再有學生回答出用綜合算式計算。

生1:12×5=60(戶)60×8=480(戶)

生2:8×5=40(個)12×40=480(戶)

生3:12×5×8=480(戶)

師:真不簡單,一道題就想出了這麼多種算法。12×5×8=480(戶)這個算式,是把兩個乘法算式合成了一個算式,像這樣的算式叫連乘。那你們試着把這個分步算式也改寫成連乘算式吧。

第二種情況:

在回答問題時,可能第一個學生就用的綜合算式計算,首先表示肯定,然後再讓其他同學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最後,老師再講解連乘。

生:12×5×8=480(戶)

師:這種方法挺巧妙。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生:(其他同學回答)

師:剛纔第一名同學的方法是把兩個乘法算式合成了一個綜合算式,這樣的算式叫連乘。

第三種情況:

可能在回答問題時,沒有學生列出用綜合算式計算,這樣就等學生們回答完,老師加以引導,列出綜合算式。

生:(找2、3名學生回答)

師:像這樣的兩個乘法算式,我們可以把它們寫成一個綜合算式(板書), 這樣的算式叫做連乘。

師:連乘算式的計算是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板書)

師:我這還有兩道連乘的計算題,你們試着做做。(用投影展示2名同學的計算結果,說計算方法)

師:剛纔同學們幫助開發商解決了問題,大家表現的都很棒。我這還有一個題需要大家幫忙解決一下。(出示課件)

師:在練習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做一做吧。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你的想法。

如果學生列的是分步的算式,要加以肯定;如果有學生列出了連乘的算式,要予以表揚,但不做硬性的要求 。

師:剛纔同學們用數學知識解決了那麼多問題,真行!我家鄰居小明暑假去旅遊了,照了好多好看的照片,你們想不想看看?那咱們一起看看吧!(出示課件)他照了多少張相片呢?大家一起算一算吧!(出示課件)你們能不能嘗試列綜合算式呢?

生:能!

師:試着做一做吧!誰來說說你的做法 。

生:(找2名同學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講解)說得很好!

師: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出色,解決了那麼多的問題。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下課!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4

課題名稱

同級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同級混合運算

重點分析

本節課主要內容有“掌握含有加、減法或乘、除法同級運算的`兩步式算式的運算順序的脫式計算”和“初步體會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兩方面的內容,重在梳理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脫式計算的方法。

難點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知識,懂得了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以及最簡單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但是對於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方法,還不是非常的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現運算順序錯亂的問題。

教學方法

利用情景教學法、演示法、發現、討論法,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導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放映東風國小圖書館的動畫,吸引學生的興趣。

2.提出問題,學生設問題。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二、嘗試探究,明確規則。

1.嘗試解題,感受規則。

(1)分析解題思路,初步感受規則。

①出示問題:圖書閱覽室裏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來了38人,閱覽室下午有多少人?

②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獨立解答。解答後,讓學生交流自己是怎樣算的。

學生口述,板書:53-24=29(人),29+38=67(人)

學生口述,板書:53-24+38=67(人)

這一種綜合算式是怎麼想的呢?可以這樣列式嗎?

(2)認識混合運算

請學生觀察左邊的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看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不論是分步算式還是綜合算式,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先求出中午剩下的人數,再去加下午來的人數,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兩個獨立的一步算式,一個減法,一個加法;而綜合算式是把這兩個獨立的算式綜合成一個算式,既含有減法又含有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運算

(3)學習書寫規範,應用運算規則。

示範:剛纔這位同學列出綜合算式,並且直接口算出結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計算過程表示出來,它有特定的書寫格式(教師邊板書邊闡述基本格式規範。)

說明:在計算綜合算式時,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劃線,提醒自己注意運算順序。

在第二行先寫上等號(爲了便於第二行的算式和第一行的算式對齊,第二行的等號要寫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寫上第一步的得數,暫時不參與運算的符號與數按順序移下來。(邊說明邊板書)

指出第二步要再寫等號,等號和上面對齊,再寫出得數(板書)

揭示:像這樣的計算過程就是用遞等式計算。

談話:對於混合運算,你能進行計算嗎?請大家試着算一算。算完後,在小組裏互相說一說自己計算的順序,先算了什麼,再算的什麼。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小結

你們今天學會了什麼呢?有什麼樣的收穫?

計算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兩步式題應按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5

一、說教材:

“混合運算”是在國小生學習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新內容,教材創設了“小熊購物”和“小小售貨員”問題情境,目的是爲了讓學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無論乘法在前和在後都要先算乘法,通過活動結合具體情境,在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教學目標:讓學生初步認識、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二、說教法

根據二年級國小生年齡小,思維直觀的特點,我利用錄音聽算,多媒體課件輔助的教學手段,採用問題——發現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分組與觀察事物,發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目的是爲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易於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

三、說學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爲載體,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推理和應用及口算、聽算爲主線。目的是爲了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和留給學生學習思考有空間。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以動畫情境引舊入新

(1)以動畫<小兔覓食>出現,接着小兔提出問題,兔媽媽今早找到了21根大白菜,動畫情境能迅速地把學生在情緒和思維,集中到訓練了學生舶聽覺思維國。

第二環節:捉供感知、學習新課

<一>電腦演示“小熊購物”

(1)購4個麪包,1瓶飲料(該付多少錢)

(2) 把學生分組討論該怎麼列式,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伴 列的式子綜合起來,電腦演示:

然後提問學生“這裏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麼?算到的結果與原來的一樣嗎?(讓學生討論試着探索,並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算法講給同伴聽。)

學生可能出現:有先算加法的結果與原來不同,也有先算乘法的結果與原來相同,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在有乘法又有加法的時候要先算乘法。

接着讓學生學當售貨員,根據電腦顯示提出一些算式給同伴計算。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有一種實際的親身的機會。

口算: 3 X 5十15 25十4 2 13+7X 5,

8 X 3+16 25十5 X 5

聽算, 40—20 40十20 30+20,

30十20 30—10 9÷3

9 X 3 21÷? 7 X 8 56÷8

目的是爲了調節一下課堂情緒和鞏固加強剛纔所學內容

(3) 按着電腦演示:動畫小熊拿20元錢購買3 包餅乾

提問學生,該找回多少錢?討論一下怎麼列式,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伴。

然後我把學生的分析綜合起來,(對能直接列出綜臺式的學生給予肯定、表揚)

電腦演示, 30 X 4=12(元)

20—12=8(元) 20—4= 元

然後提問學生“這裏有減法又有乘法,先算什麼,算到結果與原來一樣嗎?”(同時把學生分組討論、試着探索,並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算法告訴同伴。)

學生可能出現;有先算減法的,得到的結果與原來不一樣,育先算乘法的結泉與原來一樣,然後綜合學生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育減法有乘法要先算乘法”

電腦演示,直觀,鮮明地解了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與知識的抽象性這一矛盾,同時將數學帶入了生活,使數學生活化,從而使得學生的獨立能力得到提高。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中發出問題,討論問題、找答案找規律,以“課堂活動”看待“課堂教學”使得教與學問題化、練合化、開放化、實踐化和民主化爲學生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也培養了學生親身參與的意

接着電腦出現一些算式讓學生口算:

4X 3+5 30—4 X 5 7十6,7+22 63十7+21 81+9+91

35-5 X 7 80一 9 51十6 X 8

聽算:

8+40十8 12+40十6 8+l9+9

35÷5 54÷9 200十300 300十100 100+400 300+300 500+200 81十9十10 8+5+9 6x8+1R

3 X7+9

這樣既達到鞏固學習新課的內容又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聽算能力。

這個環節由感知認識上升到抽象思維,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了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節巧設練習,提高能力件電根據學生掌握知識和年齡及心理特點,緊扣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兩組題(課件電腦演示)。

第一組口算:200-9~9 700一5X6 60+4 59—25X25X8-40 65-10+10 65-3X5 43—5X7 16+2+8

聽算(課件錄音) 50一( )=5 40-( )二20 80一50÷( )=10 8l÷( )=9 85+( )二100

第二組 聽算;

奶+640+6X7

現在她要把21棵大白菜平均分給3只免子吃,請問每隻兔子吃到多少棵白菜?(課件錄音)接着進行聽算訓練(課件錄音)81÷9 9 3 54÷6 56÷8 8X9

目的是通過這兩級有層次,有坡度,難易適度的開放題鞏固的知識,訓練提高箋口算,聽算,心算能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學習,更加充分發揮學生的窨思維能力。

第四環節 全課總結,慾望延伸

讓學生把這節課的收穫和簹存在的疑問告訴小組的同伴,針對學生疑問採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形式給予解決,這樣不但使問題得以解決,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助精神。

在課堂最後,留給學生一個課後問題(電腦顯示)

這樣有減法又有除法的,有加法又有除法的式子應該怎麼進行運算呢,你們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帶着“?”下課,使學生的求知慾望得到了延伸。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9—40頁。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中括號,理解並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學會正確地計算。例題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第一層次,從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中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獨立解答,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解題過程。第二層次,告訴學生要先算出美術組的人數,列綜合算式時,就要用到中括號,引導學生列出正確的綜合算式,並按順序完成計算。第三層次,引導概括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上升爲數學結論。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繫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中括號,以及中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理解並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讓學生經歷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獲得發現數學結論的成功體驗。

3、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理解中括號的作用是改變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觀察算式,說說下面兩題的運算順序。

小黑板出示:120÷6+4×2120÷(6+4)×2

指名回答,並說出理由,集體口頭解答。

2、小結計算順序。(小黑板出示)

回憶: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裏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提問:比較這兩題,你還發現了什麼?

總結:括號能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

[設計意圖:鞏固前兩課所學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爲新知的學習做準備]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創設情境,整理信息。

談話:學校藝術節快到了,每個興趣小組正在進行緊張的練習,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出示2個小掛圖)

提問: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彙報信息)

根據回答板書相關信息:航模組:男生8人、女生6人

美術組:是航模組的2倍

談話:請你列綜合算式,算出美術組有多少人。

指名板演,並說說每一步算的是什麼。

2、提出問題,分步解答。

繼續出示掛圖:合唱組及問題。

板書:合唱組:84人

提問: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

提問: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你想到了哪個數量關係式?

板書:合唱組的人數÷美術組的人數=幾倍

提問:解決這個問題,關鍵要先求出什麼?(美術組的人數)

談話:剛纔我們已經算過了,只要再加一步。

板書:84÷28=3(口答)

3、嘗試列綜合算式。

談話:剛纔,我們分步解答了這個問題,先算出了——(美術組的人數),然後用——(合唱組的人數÷美術組的人數),現在你能不能把這兩個算式合併成一個綜合算式,在自備本上試試看,只列式。

(學生嘗試,教師巡視,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學生板演)

4、說明:數學上規定,這個算式中已經有小括號了,再添加括號,就要用到中括號,(出示方法三:84÷[(8+6)×2])。

談話:像這樣的括號就是中括號。伸出手來,一起跟我寫一遍(描)。

讓學生嘗試加中括號:請你在你的綜合算式裏添上中括號。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研究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談話:這時的算式中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應該怎樣計算呢?同桌互相說說這題的運算順序。

有信心試一試嗎?(獨立完成計算,最後集體校對)

5、介紹遞等式中一步一步脫式的過程和書寫的格式要求(等號位置,小括號算好後脫掉,移下來的是中括號)。

提問:你覺得第一步應該先算?也就是要算出——(航模組的人數)。

84÷[(8+6)×2]

=84÷[14×2]

=84÷28

=3

談話:口答。有錯的同學請你訂正一下。

談話:回顧頭來看一下,這裏的兩個算式,一個只有小括號,一個又添加了中括號,那這個中括號在這裏起到了什麼作用?

總結:對呀,中括號和小括號一樣,也能改變題目中的運算順序。

談話:在一個算式裏,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應該按什麼順序運算?(學生嘗試概括運算順序)

6、總結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小黑板出示:在一個算式裏,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裏的,再算中括號裏面的)

談話:打開書39頁,請你把書上的空白填一下,填好了和黑板對照一下。

設計意圖:把例題分解組合成兩問的題目,利於以舊引新,充分發揮舊知在學習新知中的“腳手架”作用,也有利於學生在總體上把握題目數量之間的關係和結構,使教學直指本課的要點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運算順序,能使學生對中括號的作用以及運算順序有更深的瞭解。

三、鞏固練習,不斷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題。(重點說運算順序)

同桌相互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2、做“想想做做”第2題。(比一比,算一算)

(1)觀察每組的三道題,說說他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同桌活動,每人說一組題。指名說:重點討論同樣的數、符號,爲什麼運算順序會不一樣)

(2)男、女生各計算一組,交流計算過程和結果。

總結:看來,雖然每組的三道題目數據一樣、運算符號一樣,但因爲有了小括號和中括號,所以運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不一樣了。

(還可讓學生說說體會,仔細看題、細心計算的習慣培養)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1)觀察情境圖,理解圖意。

(2)理解題意後,獨立完成。

(3)交流時說說是怎麼算的。

設計意圖:圍繞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比比算算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時把相關內容進行了整理,使學生對混合運算的順序有更全面的認識。

四、拓展知識,評價總結

1、談話:每一個數學知識、任何數學方法的背後,總是凝結着人類漫長的探索過程。一個個括號的產生,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凝聚着人類無窮的勤勞和智慧。閱讀“你知道嗎?”

學生閱讀,交流:從中你知道了什麼?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1)爲什麼要引入中括號?

(2)中括號、小括號的作用是什麼?

(3)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麼?

2、根據運算順序添上小括號或中括號。

(1)32×800-400÷25先減再乘最後除。

(2)32×800-400÷25先除再減最後乘。

(3)32×800-400÷25先減再除最後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