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語文教學設計

第二節

《核舟記》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目的一。

教學重點:同上節。

教學難點:圍繞怎樣的中心來進行說明。

教學關鍵:同重點。

教學方法:同上節。

內容和步驟:

一、齊讀全文導入第一課時的“研討課文”。

1、由學生對這開頭,結尾兩段的文句理解質疑,然後展開討論。讓學生自行解決疑難。

2、分別請同學通譯、齊讀,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總介王叔通極工極雕。

第六段:綜說核舟“容量”,極稱其技。

3、討論(1):兩段文字都是“總體說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麼不同。

——前者是總括王叔通的微雕技藝,後者是對這一核舟本身內容的概要說明。

討論(2):開頭結尾的兩節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說明這一核舟的情況時是緊緊扣住了核舟的一個什麼樣的特點?你從這兩節文字中的哪些句中、哪些詞語中看出這一點?

——緊緊圍繞中心應是雕刻工藝奇巧,靈怪。開頭一句的首句,結尾一節的末三句,有力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有關的詞語如“不”、“曾不”等。

二、分析討論第二至五段:

1.這四段文字是對核舟的具體細緻的說明,作者怎樣說明的?是將這四段文字切分爲兩部分,怎樣分比較合理?

——二至四段爲一部分,五段爲一部分。前者說明的是船的正面,後者說明的是船背。

2.這樣安排遵循了怎樣的順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討論第二段:

(1)這一段的內容是什麼?

——主要說明船艙的結構形態。

(2)這一節文字在說明船艙中間的情形時,重點說明了什麼內容?

——應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蘇軾十六句文句。

(3)除了什麼船艙外這段文字還有沒有其他的說明內容?

——有,開頭一句總體說明了核舟的長度與高度。

(4)領會蘇軾文句,一是搞清其詩情畫意;二是從修辭角度分析,如襯托、對偶等,可爲下文有關蘇軾形象的理解作鋪墊。

作業

請反覆閱讀第二段,體會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簡潔的特點。

第三節

教學目的:目的二。

教學重點:同上節。

教學難點:同上節。

教學關鍵:同上節。

教學方法:同上節。

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誦情況;

二、請學生譯幾個句子。

1.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2.啓窗而關,雕欄相望焉。

3.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4.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三、分析討論第三段。

1.質疑並點講有關詞句。

2.口譯並評價翻譯情況。

3.討論(1):這一段是介紹船頭部分,主要說明了什麼?

——描述船頭三人的神情態度。

分別由學生朗讀蘇軾、魯直和佛印神態的句子,說說雕刻者要竭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什麼樣的心態?

——雕刻家的意圖是要表現他們豁達、放曠的'胸襟,說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記了現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裏。

(2)你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藝的奇巧精湛、無微不至?

——表現這一點的地方很多,如對東坡外貌的刻畫、對東坡、魯直衣褶的介紹,對佛印左臂掛念珠的說明“珠可歷歷數也”。

(3)齊讀這段文字,理清說明描述的順序,爭取背誦這段文字。

——這段文字,介紹人物神情,其順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個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第四段

1.討論短語譯法。

橫臥一楫椎髻仰面視端容寂

2.這一段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由什麼說明效果?

——擬人、比喻、頂直

使抽角的說明更爲具體逼真,更便於表現其雕刻技藝的精妙絕倫。

3.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麼氛圍?

爲什麼要這樣寫?

——愉悅、輕鬆、活潑、自樂。

這樣寫,是爲使船尾之鏡與船頭之情遙相互應,實現對船首氛圍的烘托或者溝通,從而共同成就“大蘇泛赤壁之“泛”。

五、背誦這三段文字,體味作者構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段

這段文字中哪些說明可以表現雕刻技藝高超這一中心?

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觀意圖決定的更體現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說明技巧。

七、由學生歸納本篇說明文寫作技巧。

1.以空間方法爲序,層次清楚,構思巧妙。

2.敘述跟描寫結合,語言簡潔,周密,生動。

八、佈置習題

1.仿照本文作法,選取家中的某一工藝品,作簡要的介紹。

2.練習三

作文訓練

說明語言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教學目的:

一、明確說明語言準確性和多樣性,靈活性之間的關係;

二、瞭解平實用語和生動用語兩種不同說明語言;

三、引導學生初寫說明文,主要學會用平實語言說明同時也學習用生動語言來說明。

教學要點:

以第六單元中的課文爲例,進一步讓學習瞭解本單元中說明語言的不同特點。

如《我國的氣候》,語言平實;

《門外文談》,則爲樸實,幽默的語言。

結合知識短文訓練學生掌握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兩種用語。

教學要求:

1、平實的說明;

2、結構形式,總說分說;

3、常見說明方法;

4、字數:650—700字。

參考題目:P176—177

例文:P258(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