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家園》政治教案

  教學目標

《美化家園》政治教案

情感與態度:樂於參與垃圾分類處理的活動,在生活中願意嘗試做分類處理垃圾。

行爲與習慣: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物品,爲美化家園、保護環境儘自己的一份力。

知識與技能:初步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合理妥善地處理垃圾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調查、交流,初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國小二年級學生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慾較強,喜歡小製作,樂意與人分享自己的廢舊物品小製作。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農村國小二年級的孩子在平時的班級生活中已經知道撿紙、清運垃圾,保持良好的班級衛生,但是對分類處理和投放垃圾等方面的知識與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學習與養成。

通過對學生的困惑和障礙分析,我們發現,學生對垃圾的分類處理的重要性缺乏認知,生活中還不能很好地做到美化家園,保護環境。

因此,本課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懂得合理妥善地處理垃圾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是讓學生身體力行,爲美化家園、保護環境儘自己的一份力。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有所感悟,教師可從教室裏的垃圾說起,採取靈活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學生互動,使學生開始關注一系列的環境保護問題:怎樣的環境人人愛?是誰製造的垃圾,垃圾又到哪裏去了?……這樣層層深入,讓學生關注、研究身邊的垃圾問題,並通過視頻和教師的.介紹,明白如果垃圾不妥善處理好,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妥善處理垃圾,學會垃圾分類,從身邊小事做起,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變廢爲寶大行動”無疑是讓學生參與環保實踐、提高動手能力的一個好機會。在進行廢舊物品的製作過程中,要多教給學生一些製作方法,並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製作有特色的作品。同時要提醒學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教學重點

懂得合理妥善地處理垃圾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身體力行,爲美化家園、保護環境儘自己的一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垃圾分類資料,垃圾對人們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的圖文、音像資料。

學生準備:調查瞭解周圍環境問題,收集可以變廢爲寶的廢舊物品。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完成話題“給垃圾找家”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完成話題“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活動一怎樣的環境讓人愛

1.[出示圖片:怎樣的環境讓人愛]

2.提問:你喜歡怎樣的環境呢?爲什麼?

3.提問:在我們生活中,你有過類似的感受嗎?哪些環境讓人感到愉快、舒適,哪些環境讓你感到髒和亂呢?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可引導學生比較教室在大掃除前後的變化、抽屜清乾淨後的感覺,還有吃過飯的餐桌在收拾前後給人留下的不同印象與感受。分析:髒亂的環境之所以讓人不愉快,一方面可能是因爲沒有人打掃、整理;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垃圾的存在。

4.小結:乾淨的環境讓人感到舒服、心情愉快,不乾淨的環境讓人感到心煩,心情不愉快。我們都喜歡生活在乾淨、整潔的環境中。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乾淨整潔的環境人人愛。髒亂的原因主要是垃圾的存在。】

  活動二誰在製造垃圾

1.提問:那麼生活中的垃圾從哪裏來的呢?

2.提問:在課前的調查中,同學們看到自家裏產生了哪些垃圾呢?

3.[播放動畫:誰在製造垃圾]

(1)討論:生活中,在哪裏可以見到垃圾?是誰在製造這些垃圾?

(2)討論:看看你生活的周圍,有沒有亂扔垃圾的現象。

4.小結:生活中許多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垃圾,這些垃圾有的是由動物製造的,如動物的糞便或屍體;有的是由植物製造的,如凋零的落葉、腐爛的枯枝等;但大量的垃圾還是由我們人類產生和製造的。

【設計意圖:調查交流日常生活中常見垃圾的來源。】

  活動三垃圾到哪裏去了

1.提問:那麼,每天人們產生這麼多的垃圾,一般我們怎樣處理呢?

2.[播放動畫:給垃圾找家]

(1)討論:該怎樣給垃圾分類?爲什麼垃圾要進行分類?

(2)討論:假如我們這裏實行了垃圾分類,你會怎麼做?

(板書:給垃圾找家)

3.小結:在我們丟棄的垃圾中,有些是經過加工還可以利用的可回收垃圾,有些是有毒有害的垃圾。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些垃圾分類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處理不同的垃圾。

(板書: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4.[播放動畫:垃圾的歸宿]

討論:從視頻中你瞭解到什麼?

【設計意圖:學會給垃圾分類,瞭解一些垃圾的處理方法。】

  活動四垃圾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1.[播放課件:垃圾的危害——電池污染]

2.討論:我們每天都在製造大量的垃圾,這些垃圾除了讓我們產生視覺上的不愉快外,還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3.小結:垃圾不僅給人們帶來視覺污染,還會造成水污染,影響環境衛生,並且佔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如果處理不當,垃圾還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如廢電池的危害。知道了垃圾的危害這樣多,我們更要妥善地處理垃圾。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和學生觀察到的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深切感受到垃圾給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

  板書設計

給垃圾找家

(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第2課時

  活動一保護環境、慎待垃圾,從我做起

1.提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們每天產生着大量的垃圾,這些垃圾都到哪裏去了?

2.[播放動畫:慎待垃圾]

(1)討論:找一找,生活中有沒有不該成爲垃圾的物品?怎樣才能爲保護環境盡一點力?

(2)提問: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夠少產生一些垃圾,那麼對我們的大地媽媽有什麼好處呢?

(板書:減少垃圾產生保護身邊環境)

(3)小結:從保護環境的角度看,我們首先應該做到儘可能地減少垃圾的產生,如儘量減少對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能再次使用的物品,不要急於扔掉。此外,還要做到不亂扔、亂倒垃圾。在有垃圾分類箱的地方,要按垃圾的類別進行分類丟放。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可以從減少垃圾做起。】

  活動二變廢爲寶大行動

1.創設情境,展示變廢爲寶的作品:如塑料袋做的簡易風箏、塑料瓶做的風車和花瓶等。

2.討論:我們身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廢舊物品?你準備用它們做什麼?

3.學生動手製作。

4.學生作品展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廢舊物品再利用、減少垃圾產生的方法。】

  板書設計

美化家園

減少垃圾產生

保護身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