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六年級《圓的周長》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

國小數學六年級《圓的周長》教學設計與評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110一113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到看本質的辯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評析:教學目標的擬訂,從知識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愛國教育,立體豐滿,折射出設計者教育觀念的現代、育人意識的高度自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

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唐老鴨沿着圓形路線跑。

2.揭示課題。

(1)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線,實際上就是求這個正方形的什麼?

要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只要量出它的什麼就可以了?能說出

你的依據嗎?(突出: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

(2)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麼呢?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評析:學生熟悉的可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的課件播放,既創設了融融的教學情境場,演示了周長的概念,較好地激發了認知衝突,又爲後繼教學埋下了伏筆。一舉多得,既有承繼,又有創新,難能可貴。]

3.引出圓周長的概念。

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二、引導探索,展開新課

(一)測量圓的周長

如果我們用直尺直接測量這個圓的周長(教師演示),你覺得怎麼樣?你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

1.如果學生說: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週,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則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圓的周長。

然後各組分工同桌合作。請第一、二組的同學測量直徑爲2釐米圓片的周長,第三、四組的同學測量直徑3釐米圓片的周長。並把結果記錄在110頁的表格中。

追問:如果要知道那個圓形草坪的周長(指唐老鴨跑的路線),也可以讓它在直尺上滾着來量嗎?

2.如果學生說:用繩子在圓上繞一週,再測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同樣,先請學生配合老師演示,然後分工合作,第一、二組的同學測量直徑爲4釐米圓片的周長,第三、四組的同學測量直徑爲5釐米圓片的周長,並將結果記錄在第110頁的.表格中。

3.教師甩動繩系小球,形成一個圓。

提問:小球的運動形成一個一一圓。你能用剛纔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嗎?

4.小結:看來,用滾動、繩繞的方法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但卻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能不能探討出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

[評析:用直尺量滾動法量繩繞法量沒法量,既留給學生髮揮的時空,又不斷製造矛盾,逼着學生探求新知。]

(二)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1.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

(1)啓發思考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那麼,你猜猜看,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呢?

(2)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

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2.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麼關係。

(1)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麼,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數關係呢?猜猜看,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

(2)演示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用一根紅線繞圓面一週剪下,拉直和直徑比較,發現這段長度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3)學生自己驗證:用剛纔測得的第110頁表中的數據計算它們的比值,依次一組計算一個。

(4)觀察數據。

第一個圓片: 算出它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3.15,也有同學算出的是3.14、3.13。在實驗操作中允許存在這樣的誤差。不管是3.14、3.15,都可以說,它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第二個圓片:它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第三、四個圓片:它的周長還是直徑的3倍多一此。

(5)得出結論

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板書:3倍多一些。

[評析:這一環節融猜想、討論、實驗、計算、觀察、歸納和概括於一體,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自主發現圓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係,體現了設計者較爲先進的教學觀和師生觀,以及較強的選擇、組合、優化教法的能力。由是

也是還是,最後概括出總是,反映出教者較強的數學思想方法滲透能力和較爲精湛的語言功底。]

3.認識圓周率。

(1)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其實是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爲圓周率。圓周率一般用字母表示。板書:圓周率

指導學生讀寫,每人在本子上寫3個,同桌比比,看誰寫得好。

現在,誰能說說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什麼關係?誰是固定的倍數?完成板書:圓周長:直徑=

(2)指導閱讀第111頁方框中的文字,瞭解讓中國人引以爲自豪的歷史。在學生彙報看書後知道了些什麼時,相機板書: =3,14159263.14

4.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l)提問:已知一個圓的直徑,該怎樣計算它的周長?板書:c =d

建議學生從第110頁表格中任意挑一個圓片的直徑,計算出它的周長,然後跟測量的結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評析:讓學生從表格中挑一個直徑計算周長,再對照驗證,這既是驗證剛發現的圓周長計算公式,又是初步運用、鞏固剛發現的公式,更是讓學生經歷科學發現的完整過程。]

(2)提問:告訴你一個圓的半徑,會計算它的周長嗎?怎樣計算?板書:c=2r

提問:甩小球形成的圓的周長你會求嗎?

[評析:此環節與上一環節有異曲同工之妙!既是鞏固運用,又是前有設問,後有解答,讓學生體驗自我成就感。]

(3)小結:要求圓的周長,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徑或半徑。知道圓的直徑,怎樣來計算周長?知道圓的半徑,怎樣來計算周長?

三、初步運用,鞏固新知

1.完成第113頁第1題的(1)(3)兩小題。

2.下面的說法對嗎?

(1)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倍。 ( )

(2)大圓的圓周率小於小圓的圓周率。( )

3.出示例1

(1)在學生讀題後,提問:求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實際上就是求什麼?

(2)學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3)提問:如果告訴你的不是這張圓桌的直徑而是半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4.完成第112頁中間的練一練。

5.看書質疑。

[評析:練習設計目的明確,層次清晰,可以有效鞏固新知。例1的直徑改半徑,獨具匠心,既練習了求周長的另一種情況,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而費時不多。

四、照應啓思,總結新課

1.組織學生說說收穫。

同學們從四個圓片的周長、直徑的變化中(板書:變),看出了圓周率始終不變(板書:不變)。如果我們長期堅持這樣從變化中看出不變,你就會變得越來越聰。

[評析:變與不變的板書,看似簡單明瞭,其實是設計者苦心經營的。這一環節的組織,使辯證思維方法的培育從高空落到實地,促成了第3條教學目標的落實到位。]

2.照應開頭。

我們再來看看米老鼠、唐老鴨跑步的路線,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斷出誰跑的路程多嗎?爲什麼?

3.課後思考。

(出示右圖)現在,米老鼠沿着大圓跑一圈,唐老鴨沿着兩個小圓

的路線跑一圈,誰跑的路程多呢?請同學們課後思考。

[評析:前有孕伏,後有照應,有一種圓融的美。課後思考題仍是同一情境,使整節課渾然一體,課已盡而思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