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高中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1

“我睜開眼睛,望見藍風箏猛然紮下,好像輪胎從高速行駛的轎車脫落……”

空中的風箏,那僅剩一隻的風箏——我想它是橙色的,那是一種富足、快樂而幸福的顏色,或許是黃色的,它是驕傲的象徵。他換來的是爸爸嘴角邊亮起的一絲笑容,阿米爾把臉埋在爸爸溫暖的胸膛上,這種感覺真好,爸爸終於以他爲榮。

那隻藍風箏,從空中飄落,那隻牽動心絃的風箏,也從阿米爾內心消逝。小巷的死衚衕中,那個與阿米爾情同手足,甚至爲了他可以拼命的哈桑,正以自己卑微的身世與能力與阿塞夫鬥爭。很遺憾,命運在他的身體與心靈上刻下了永遠的烙印,不過他完全可以把藍風箏給他,回去告訴阿米爾“對不起,阿塞夫……”但他沒有,永遠不會也不可能這樣做,他像一隻哈巴狗,永遠忠誠的跟隨着阿米爾少爺。然而親眼目睹這一切的阿米爾,什麼都沒有做,挺身而出?呼救?不,都沒有。最終,阿米爾的自責與痛苦逼走了“爲他千千萬萬遍”的哈桑。心中的風箏落了,留下的只有自私、懦弱與背叛。

“我側過手臂,一陣急劇的抖動之後,我們的風箏逆時針劃出一個半圓。我突然佔據了上面的'位置……”

多少年後,阿米爾帶着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再次放起風箏。他儼然成爲了哈桑——破裂的嘴脣——就像哈桑的兔脣。被阿塞夫打得脾臟破裂,牙齒脫落,肺被刺穿,眼框裂開。這些肉體上的痛苦,換回了索拉博的自由,也擺脫了心靈的折磨。不再逃避,用自己的行動挽回曾犯下的錯誤。此刻,他放飛的是風箏,也是積壓的憂鬱,自責與遺憾。他追的是風箏,也是索拉博嘴角微微的翹起,更是原諒與解脫。

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總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麗的謊言,總是去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總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實總是,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坦然面對那些罪惡,給自己心靈予救贖。

高中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2

《追風箏的人》,本書講的是兩個阿富汗少年手足情深,當一次風箏比賽結束之後,一切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兩個人的關係不再像以後那麼好,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講述了一個關乎親情,友情,愛情,以及人性的溫馨故事,感人至深。

我沒有遇見過像哈桑這樣的孩子,如此純淨,善良,像掉落凡間的天使,給了阿米爾全部的關心與愛,處處關心和愛護着他認爲的朋友,儘管生活總是給他一重又一重的困難,貧賤的出身,卑微的身份,但是追求生活的腳步並沒有因此中斷,明知道阿米爾是故意污衊他偷東西,但他還是保持沉默,不辯解,在兩個人關係最爲緊張的時刻,選擇離開,不影響任何人,何嘗不是一種付出。在戰爭和死亡面前,人顯得那麼脆弱與渺小,婦女,小孩無疑是弱者,生命是那麼的可貴,爲了生存下去,每個人都有要放棄的東西,金錢,珠寶,名譽,都顯得那麼的不重要。也只有在這樣的時刻,你才懂平凡的意義,原來擁有一個有愛的家是那麼珍貴。

人性是善良的,即使那麼多年過去了,阿米爾仍然被某個事情勾起兒時的記憶,想起哈桑,這個情同手足的家人。當他讀到哈桑給他的信的時候,他才發現,哈桑對他只有愛與原諒,原來只是自己心裏的陰暗面促使他不敢直面哈桑,不敢面對哈桑的兒子。打開自己的心結並不容易,面對曾經的錯誤要改過並不容易,這個過程不僅僅需要強大的內心,更需要愛。其實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阿米爾,犯錯並不可怕,“正面面對,跨過去”這句話說出來不到三秒的時間,若將之付諸於行動,我們真的做的到嗎?我反問自己。

生活是一門學問,不簡單,多少次跟自己說英語很重要,多少次說要報補習班,多少次說對給父母打給電話報平安,多少次說要攢錢,真正做到的卻寥寥可數,出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珍惜每一天,熱愛生活給予的一切,努力去創造自己的未來,纔是我們要做的。

高中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3

近來,讀了一本名叫《追風箏的人》的小說,那種殘酷與救贖在腦海中交織成無法磨滅的絢麗畫面,以致於萬千事物都顯得蒼白,而當哈桑驀然轉身對阿米爾說出:“爲你,千千萬萬遍”時,我的眼淚潸然而落,一切仿若被煙霧朦朧。

我想,是怎樣一種強烈的情感賦予他如此執着不悔的信念,而我漫長的生命中,又是誰輕喃這份濃烈?我輕嘆,銘記,原來只有父母。

兒時,當我們清脆的啼哭第一次劃過天際,就決定了父母一生無悔的付出。

我在草坪上蹣跚學步,夕陽絢爛瀰漫長空,爸爸輕輕地彎下腰,抓住我幼嫩的小手,彷彿捧着世間珍寶,慢慢地引領我前進的步伐,草坪上遺留着陽光般的暖意。我幻想爸爸那漆黑的眸子,定然盛滿奇異的色澤。

時光翩飛而過,但爸爸卻一直握着我的手,一如當年般堅韌而執着。

後來,我上了中學

我沒有如父母所期待的那般陽光燦爛,有時一點點的傷害也能將我切割得體無完膚。我不安,恐懼,總是不停地問媽媽“我真的可以成爲兒時渴望的樣子嗎?”媽媽總是安慰我說她相信我。可我總能看見她眸子裏日益加深的擔憂和那份淺淺的憂愁。我知道,她並不是擔心我的成績,她只是擔心我過重的思慮是否會毀了我的快樂,是否會讓我漸漸忽視這個世界所給予我的美好。我都明白,但卻無法忘記。

那天,冰雪漫天,我終於對媽媽問出了壓抑許久的一句話:“你會後悔嗎?後悔爲我付出了這麼多,即使我並不那般優秀。”她一瞬間有些詫異,但過後卻展露了一絲笑顏,將早已與她一般個頭的我摟在懷中,手掌輕輕滑過我顫動的背脊,有火焰燃燒的溫度。她說:“這是我的選擇。”淚水剎那浸透我的眼眶,融化了初冬寒冷的冰雪。我感受到媽媽的髮絲滑過我的面頰,是那大地的芳香。

“爲你,千千萬萬遍”是父母對我們一生的承諾與誓言,亦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