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畫美術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畫中畫美術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畫中畫美術教學反思

  畫中畫美術教學反思

上學期第七週,我以《畫中畫》一課參加學校教師素養大賽之教學比武。作爲教齡臨近十年的專職美術教師,理應呈現出較高的教學水平。而且,本次課也是我在懷孕生孩子之後的第一堂公開課。爲了不讓前來聽課的老師失望,爲了讓自己實現又一次的教學成長,我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這節課。

首先,我想充分挖掘情境的教學功能。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富有情境性的教學更符合其認知特點。在思維啓發的教學環節,我設計了一組情境性較強的提問。例如:“小兔子除了開汽車去旅行外,還可以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旅行?還有誰和小兔子一起去旅行?”此問題旨在啓發學生畫出各種乘客被交通工具所“包圍”的畫中畫。再例如:“先畫好一棵小草,有可能是誰吃了小草呢?如果是你請客,你還想請小動物們吃什麼?”此問題旨在啓發學生畫出各種吃與被吃關係的畫中畫。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的已有經驗得到較爲充分的調動,爲聯想添畫奠定了基礎。在作業展示的環節,我將展板設計成一輛大卡車的造型,並告訴學生:“誰的畫中畫最有創意,就可以登上這輛大卡車,和兔子一起去旅行。”這樣情境化的展示形式既美觀獨特,又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

其次,我想弱化教材的範畫影響。通過試教發現,學生普遍習慣於模仿教材上的範畫,而不能獨立思考創作。這一方面源於教學過程中思維啓發不充分,以至於學生不知畫什麼,從而選擇模仿教材上的圖片;另一方面是因爲教材是學生隨手可得的臨摹範本,總是“無聲勝有聲”。如果在教學中僅運用教材上的圖片並加以強調,學生的作業就極有可能出現完全被教材侷限的情況。在教學中,提供教材以外的優質視覺形象,能豐富學生的視覺經驗,從而使學生的作業表現趨向於豐富。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除了選用貓和老鼠這幅教材主圖進行導入外,自己設計或手繪了大量的畫中畫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從學生作業情況來看,這些教師原創的圖片對學生的繪畫表現產生了較爲積極的影響。

再次,我想充分展現教師的個人素質。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自唱兒歌導入,自編故事引路,以及現場根據學生的回答即興演示畫等環節。在許多公開課中,老師可能會利用課件來播放錄音或出示範畫。然而,在強化課件的教學功能時,老師本身的教學作用就被弱化了。尤其是在課件被頻繁使用的今天,學生對課件已形成一定的感官疲勞。實踐證明,老師現場的演唱、講述、描繪不僅體現出一個老師自身的素質,同時也比課件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以上三個方面是本節課較爲成功的地方。而課堂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此課也留下了許多遺憾。且不說課件出現作業背景音樂播不出這樣的突發狀況,且不說整堂課在時間把握上超出了一兩分鐘,這些不完美並不涉及課堂本質。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學生的課堂狀態——回答問題聲音小,神情拘謹,內容貧乏。爲什麼會這樣呢?原因一定還是在老師身上。

首先,我沒有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上課前一天,班主任和我都利用家校平臺發送了短信,學生和家長都知道了第二天有美術公開課,要穿校服、好好表現等。上課當天,班主任老師坐在了教室前面。短信的強調一定引起了家長的重視,也就導致了孩子沒有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這節課。班主任在課堂上不時的“眼色”提示讓孩子更規矩了,但也更拘謹了。藝術活動是與情緒緊密關聯的。當學生處於緊張的心理狀態時,又怎會敢想敢說呢?想到這一點,我十分後悔拜託班主任“坐鎮”。班主任犧牲了休息時間給我幫忙,然而這種課前和課堂上的干預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課堂應有的輕鬆氛圍,讓孩子們背上了思想包袱,背離了美術課堂的遊戲本質。我對班主任的拜託實際上也暴露了自己對組織教學的不自信,這種心態好似烏雲,把孩子們的陽光都遮住了。下次上課一定要告訴自己:我可以駕馭好課堂!不需要班主任的“幫忙”。而且,一定要在課前充分調節好學生的情緒,讓學生以輕鬆愉快的狀態進入學習活動。

其次,我沒有信任學生的思考能力。由於我潛意識中擔心超時、冷場這種種消極的心態,當學生沒有給出我理想的答案時,我急於用進一步的提問來引導學生,而不是耐心地等待和傾聽。尤其是對於有一定難度的問題,爲什麼不多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呢?如果我再耐心等待幾秒,說不定就有學生想到了更加精彩的答案呢?我在乎的究竟是課堂表面的流暢性還是孩子思考問題的質量?我的急躁導致學生沒有獲得充分的思考,教學的階段目標也就沒有落實到位。如果一個問題拋出去,學生都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這樣的問題通常是沒有多少教學意義的,需要避免。如果一個問題拋出去,等待片刻之後學生仍舊都回答不出來,那一定是這個問題太難或提問方式欠妥,需要改進。如果問題設計合理,那學生回答的質量就很大程度上在於老師提問的心態了。下次上課一定要告誡自己:耐心等待,相信學生!自己少說一點,讓學生多說一點!

再次,我沒有考慮學生的.展示需求。學生也有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外向型性格的學生。由於是公開課,在備課和上課時,我過於以自我爲中心,只想到怎樣展示自己。我應該把問題倒過來:在這堂課上,我要怎樣讓學生得到充分的展示呢?比如,怎樣的問題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思考和回答?怎樣的課堂時間分配可以讓學生畫出相對完整的作業,並有時間進行充分的評價和分享?怎樣的展示形式可以展示全班每一個學生的作業?(我設計的展板只能展示24幅作業,而這個班有56個學生。)下次上課一定要警告自己:公開課要展示的不是老師,而是學生!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纔是好老師!

課上完了,而對於課堂的思考還在繼續。其實造成這堂課許多遺憾的本質原因,是我不成熟的心態:我總想不斷地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我太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用心理學的話來說就是,在面對一堂課時,我的外部動機強於內部動機,我想獲得他人認可的願望強於實現自我成長的願望。然而,外部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內心。我應當努力把外部動機轉化爲內部動機。作爲公開課,執教者都希望呈現出最好的課堂狀態。這種“最好”可能包括既合理又新穎的教學設計,既實用又精美的教學課件,既精煉又優美的教學語言等等。這些固然重要,但教師的心態纔是課堂狀態的決定因素。這種良好的心態來自於豁達的人生態度,還有長久的課堂歷練。

此刻,我想把《灌籃高手》裏安西教練的一句話送給自己:“是時候相信你自己了,現在的你早已超越了過去。”這一次《畫中畫》的教學經歷告訴我:慢慢沉澱,終會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