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的四篇文章主要是論述文,重點要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什麼是思路呢?思路就是作者在寫文章時如何組織和安排材料。思路分爲總體思路和局部思路,總體思路是指全篇作者如何組織和安排,局部思路是段落結構中各個層次之間的關係,如何從這一層到那一層的。還有要了解作者爲什麼要這樣組織和安排文章。

高一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下面我就對第二單元的四篇文章分別進行講解:

第五課,第一段是祝賀詞的導話和引子,主要抓住“高興,祝賀,問候,歡迎”等詞。

本文分三部分:回顧百年歷史―――面對現在提出要求―――展望未來寄予希望。回顧歷史包括北大建校的百年曆史也包括中國近百年曆史;面對現在,現在是知識信息的社會,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提出了建立一流的若干大學,提出了四個應該,對於現代化的建設,對青年提出了四個希望。

這篇文章是講話,所以要考慮講話人的身份,是國家主席,從他的身份和地位來談,所以他談到北大的百年曆史和中國近百年曆史是夕夕相關的,他提出的要求和希望既是對北大的學生也是對全國的大學生以及全中國青年的。

第六課,這篇文章夾敘夾議。重點掌握:一個事件,兩種感情,三類人物。一個事件:本文的事件是1926年3.18慘案,作者是以劉和珍爲切入點來寫慘案的,因爲作者和劉和珍有師生情,而劉和珍是3.18慘案的突出代表,這樣寫會更具體,更生動。兩種感情:1.對劉和珍這樣的熱血青年慘死在段其瑞執政政府的屠刀下表示悲痛。2.對段其瑞政府慘殺學生,並對愛國學生進行誹謗,表示憤恕。三類人物:1.像劉和珍這樣的真的猛士,對他們表示崇敬,熱愛,悼念;2.對反動派(具體指段其瑞政府)以及他們的幫兇們表示揭露,深討;3.苟活者,這種人苟求偷生,不願反抗。

這篇文章有七個部分,從文章結構上看有三點:(1、2部分)說明寫作緣由:記念烈士、揭露敵人,提醒庸人;(3.4.5部分)追述烈士遇難經過:其中第三部分是追述劉和珍和作者的交往,第四部分是敘述自己得到惡耗的心情,第五部分是具體描述學生如何中彈,中彈的部位,中的什麼彈。爲什麼要這樣寫,目的有三:1.寫出愛國青年的勇敢、友愛;2.揭露敵人的兇殘;3.揭露敵人是有預謀的;(6.7)部分總結教育和義意:不主張赤手請願,赤手請願是對敵人還存有幻想,對敵人應該採取以牙還牙,革命的勝利需要許多人流血犧牲來取得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革命的勝利。認清敵人的本質,他們是殘酷的。喚醒庸人起來進行鬥爭。

第七課,首先要知道漫想的是什麼:“第一個”,作者經過三峽,看到萬重山的險,想到遊萬重山的第一個人,“第一個”是敢爲人先,不怕困難,敢於在未知裏探險。

第12自然段“三峽”打引號,具有特殊的含意,是等待人們去開拓的`未知裏。

本文結構首先以現實展開思路――回顧到遠古――展望未來――回到現實。

第八課《簡筆與繁筆》,作者爲什麼寫這篇文章,現在文藝界把短文章故意寫成長文章的陋病。

作者的思路是提倡簡練是一個老話題,要談出新意,引起讀者的興趣,然後提出簡筆和繁筆的區別,提出簡練的作用。

作者的佈局首先提出前人的主張,並肯定前人提倡簡練是正確的――補充關點,分析什麼是簡筆,什麼是繁筆,各有什麼好處――分析證明,引水滸的例子爲例,提出簡和繁各有好處――辯析簡和繁,簡和繁各有妙處――最後纔是解決問題,提出簡練爲文。

第二單元: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思路有不同的層面,總體有總體思路,局部有局部思路。思路表現爲結構,結構隱含着思路。幾個大的部分,前後的有機聯繫,是文章的總體思路。一個部分往往有幾個層次,幾個層次前後的有機聯繫,是一個部分的思路。一個語段幾個句子前後的有機聯繫,是一個語段的思路。

第二單元: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本單元所說的“思路”,是指從文章中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思路。在作者的構思、行文、修改過程中,思路是有所選擇的,文章寫成,纔算定型。理清思路,是探究這種定型的思路。思路有不同的層面,總體有總體思路,局部有局部思路。思路表現爲結構,結構隱含着思路。幾個大的部分,前後的有機聯繫,是文章的總體思路。一個部分往往有幾個層次,幾個層次前後的有機聯繫,是一個部分的思路。一個語段幾個句子前後的有機聯繫,是一個語段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