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7篇)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開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一定的數學教育目標爲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內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那麼,幼兒園數學活動區應如何開展呢?筆者根據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這裏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教師對本學期的數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有什麼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達到某個目標的數學活動區。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學活動區內容,創設一個與數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境。比如,本週小班數學活動的目標是“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能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顏色的物體”。那麼,小班教師在當週設置計算活動區時,就應圍繞着這個目標來提供材料。

數學活動區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關鍵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體,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數學知識及誘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是施於操作動作,使外部物質動作,逐步進化到內部概念化動作的物質支柱,提供材料不單是活動前的準備,還是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整個教育過程所需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爲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同,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的組成,效果很好。因此,要把學習任務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業單之類的材料,幼兒按作業單的要求,配合實物進行操作他們會感興趣,活動中不僅能得到有關知識的練習,還能培養任務意識,使它們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增強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時要注重幼兒各階段的認知特點。

在以中班數學《排一排》活動爲例來說明一下,《排一排》活動是在幼兒已認識、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的。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方法,在第一個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個大小不同的西瓜圖片,首先讓幼兒知道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讓幼兒想辦法,如果要把西瓜從小到大排一排,怎麼辦?在孩子想辦法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排序的辦法。

2、能按要求進行比較物體並排序。例如:我爲寶寶們準備了大樹的圖片,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也是對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一個昇華。

3、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主要體現在第三個活動中,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盒子的薄厚,這也是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遊戲法、尋找法,通過遊戲活動,能促進幼兒對物體空間形式的正確認識。如:分給幼兒不同粗細的樹木圖片,引導幼兒由粗到細排列,引導幼兒每次從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爲止。然後,再按由細到粗的順序把樹木一棵棵收起來,放回原處,無形中培養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總之,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

上述方法在教學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對於本節課,雖然從整體上看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處:

1、整節活動,孩子都在圍繞老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我想這是我設計活動的一個誤區。

2、活動中,孩子的興致不高,遊戲活動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覺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待改進教學方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要依靠一定的教育目標和內容,要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要根據各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爲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有利於幼兒主動活動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力。並且,養成喜歡動手操作、愛動腦思考,具有求知慾望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爲入國小學習做好準備。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爲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爲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爲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永遠向前;給幼兒一個條件,讓他們有自己的一片藍天。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2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上課前兩天,我給孩子下發了調查表,當時我還在想,應該不會找到很多與數學有關的知識的。今天早上,孩子們帶來了他們的調查表,調查表中呈現的內容讓我刮目相看,他們竟然找到了這麼多的數學知識,紅綠燈要用到數學(數字),買東西要用到數學(錢幣),看時間要用到數學(時間),玩撲克牌要用到數學(順數、倒數)等等。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學習簡單的數學學習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等。”這些都強調了“學”數學就是爲了更好地在生活中“用”數學。這就需要教師想辦法把數學內容設計成生動、真實、可親身體驗的生活事件讓幼兒“用”數學。今天的活動,我和孩子就在自己身邊“用”數學。我和孩子一起測量桌子,我給孩子提供了一些自然測量材料:小本子、回形針、吸管、繩子、鉛筆等,通過不同的材料測量桌子的長度和寬度,讓孩子瞭解測量工具的不同,測量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同時重點解決了測量的方法,如起點、終點、首尾相接、記錄的要點等。在孩子嘗試用不同工具進行測量之後,我和孩子們一起都用尺子來測量相同長度的本子,得出的結果也是一樣的。使孩子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爲了大家方便,人們發明了尺子,有了統一的標準,生活中才有了共識。

在幼兒操作活動中,我給孩子提供了更大的操作平臺,不只在教室中,我們還走到了操場上,如量量滑滑梯、花兒、大樹等,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並且做好記錄,滿足了孩子的測量需求。他們在操作中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幼兒與同伴足夠的交流和解決問題的體會,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這是今後我們應該努力嘗試的方向。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3

數學遊戲對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通過在遊戲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還可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同步協調發展。

在設計數學遊戲、安排課堂活動時要注重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遊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如我在教大班學習‘6’的分合與加減時,我在導入時出示小猴小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然後用兒歌;小猴爬上蘋果樹,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一直數到八個蘋果,吞下肚,呃!呃|!蘋果布丁蘋果派,什麼水果我都愛。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的是6的分合,趁小朋友興趣·正濃我又在新授環節設置情景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輕聲喊:魔箱魔箱呼啦啦!可以讓每個小朋友的思想高度集中,接着老師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操作物品“蘋果”,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6的分合。再用口編應用題的方法學習6的加減法。就這樣每個小朋友學的都很認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複習鞏固時我用平時沒做過的遊戲——“摘取愛心”的遊戲:出示一顆愛心樹,樹上結滿愛心卡片,卡片的背面是6以內加減法試題,幼兒隨音樂摘愛心後算對的愛心卡片就送給他。這樣大大的增強了小朋友的興趣。接着是出拳遊戲:如複習6的分合時教師與幼兒共同玩出拳遊戲,我出“2”,小朋友出“4”,2和4合起來是6,小朋友找朋友玩出拳遊戲。

真正讓小朋友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每個小朋友都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遊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遊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直觀形象的數學遊戲可以在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形象地表演“數的組成"、“數的分合"、“數字歌"、“找鄰居"、“找朋友"、“送信"、“爭當優秀售貨員"等遊戲都是藉助幼兒的表演動作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鴨,圓圓小腦瓜,斜着長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這些遊戲都爲以後學習有關應用題做了鋪墊。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要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幼兒只有通過動手操作,才能逐步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活躍思維。教師要提供適當的教具來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如教具要新穎、直觀,能使幼兒產生濃厚的好奇心,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如教師應給幼兒提供可操作性教具,讓幼兒去擺弄、去思考、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幼兒纔會有興趣,所以我們要不斷的更新教具,給每個孩子提供充分感受數學,參與學習的機會。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4

一、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地問題: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在幼兒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容易忽視幼兒數學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思維特點,而採用重複灌輸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學起數學來感到枯燥與乏味,大大壓抑了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較多的進行說教、灌輸,自以爲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可是幼兒卻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幼兒對數學活動的學習興趣,以及活動中的實際操作情況,不得不引起老師的自我反省。那麼,教師應該怎樣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實施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深受幼兒的喜愛。因此,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思維特徵,創設豐富的活動環境,在遊戲中進行有效數學教學活動。

二、反思: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開展數學遊戲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隨機地引導幼兒學習數學,能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鬆、愉快地獲得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從而有利於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狀、大小、數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小朋友的個子是有高、有矮,手指的長短粗細是各不相同的,玩具車有大有小,大的放在大筐裏,小的放在小框裏;玩扭扭車時,單數的小朋友向左轉彎開,雙數的小朋友向右轉彎開等。教師應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有意識地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當幼兒帶來各種玩具時,教師可引導幼兒,根據玩具的大小、顏色、形狀、長短、粗細、高矮等,進行分類、排序等,創設相應的遊戲情境,學習相鄰數、單數與雙數,及計算加、減法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關注的興趣點,提供多種材料、創設相應的情境,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開展數學活動。在寬鬆愉悅地氛圍中體驗學習數學地樂趣,從而,激發幼兒自主學習數學的潛能。

2、善於創設豐富的情境遊戲,引導幼兒學習數學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作爲教師,應創設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數學,如:數學活動:複習複習7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故事“智救小白兔”,創設系列的情境遊戲,融合了以個別操作、小組操作和集體操作的多種活動形式,幫助幼兒複習7以內數的加減法。故事以:救小白兔脫離困境爲主線,通過“火車過山洞”、“踩木樁過小河”、“撿石頭打猛獸”、“拼照片找出猛獸”等環節,最終救出小白兔。由於情況緊急、遊戲過程中險象環生,小朋友們認真、細緻的計算出火車上的每一道題,當火車啓動通過山洞,而歡呼;小河裏木樁,真真假假、危險重重:能仔細辨別真、假,爲順利過河,而暗自慶幸;到了猛獸村,需要撿些石頭當武器,爲了能拿到更多的石頭,大家認真的計算着;猛獸村裏猛獸多,爲了弄清小白兔到底被誰抓走了。大家分組合作,在一些撕碎的照片,仔細覈算,認真的塗上合適的顏色,才知道是誰抓走了小白兔,最後,在大家的奮勇救助下,終於趕走猛獸,救出了小白兔。在歡呼聲中,幼兒們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體驗到了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充分挖掘區角遊戲中的教育資源,開展數學活動

“幼兒園以遊戲爲基本活動”教師利用多種材料,爲幼兒創設豐富的遊戲環境,區角遊戲中,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內容自主操作,如:娃娃家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寶寶,開飯時間到了,需要擺放多少碗、筷,每人吃一碗麪條,寶寶吃漢堡,需要燒多少碗麪條,多收漢堡。如果一人吃兩碗麪條那又需要多少碗呢;水果店的水果是分類放置的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商場購物是需要付錢的等等,爲幼兒提供了有關數學的感性認識。在玩區角遊戲時,爸爸、媽媽帶着孩子去坐公交車,車票的價格是:大人:每人2元,孩子免票,算一下,乘車時,他們一共要付多少錢?根據幼兒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也可以預設爲孩子需要支付半票;娃娃家來客人了,需要去商場採購一些食物,怎樣安排比較合理,幼兒可自由討論、相互協商作出合理的安排。充分發揮遊戲的自主性特點,激發起幼兒的內在活動機制,產生積極體驗,通過輕鬆愉快的活動,從而使幼兒喜歡上數學活動。

總之,需要我們教師從多種途徑、利用多種手段,創設豐富的遊戲環境,有效開展幼兒數學活動,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的發展。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5

這次數學活動是在星期六上午開展的,活動中,幼兒掌握了ABAB的排列模式,不僅能利用材料呈現模式,還能用身體動作表現,思維得到了極大地拓展。

這次活動中,老師有幾點做的很好。首先,教師準備充分,給幼兒提供了很多操作材料,包括教室裏的玩具和用品,還製作了幻燈片幫助幼兒認識和理解ABAB的排列規律。其次,教師各環節清晰連貫,層層遞進,利於幼兒掌握排列規律,發展遷移性思維。活動中,教師首先是讓幼兒觀察圖片,找出排列規律,接着就是讓幼兒自己選擇材料進行操作,擺出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模式,接下來就是請小朋友自己來表述自己的排列,然後就是增加難度,利用一種材料進行排列,利用身體進行排列等等。各環節緊密相扣,幼兒容易理解。

活動中,教師也存在着不足。首先,教師語言不精煉,囉嗦繁雜,喜歡重複孩子的話。這樣是及其不好的,浪費了很多活動的時間。教師應錘鍊自己的語言,問題應儘量簡單、到位、規範。在備課中就應呈現出來預設的問題,只有這樣有意識的規範自己的語言,才能做到語言簡練、有效。其次,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待改進。活動中,特別是在第一個操作環節之後,教師採取的評價方式是個別幼兒談自己的擺放方式,開始孩子們還很有興趣,後來3個孩子之後,孩子們就不感興趣了,教師可採取集體觀察、討論、評價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孩子的興趣,教師做到關注整體。最後,教師總是扮演一個指導者的身份,甚至對幼兒包辦代替,不敢放手幼兒自己操作,作爲一名教師,就是應該引導幼兒學會自己做,而不是幫他替他做,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長起來。作爲一名教師,一定要在放手與保護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活動中也應體現到這種理念。

語言是一門藝術,也是人與人交流的最基本工具。特別是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自己面對的是幾歲的孩子,語言的特殊性和藝術性就顯得尤爲重要。作爲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錘鍊自己的語言,親切一點、誇張一點、簡練一點……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6

數學遊戲能爲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

設計遊戲的目的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所以,設計數學遊戲,安排課堂活動時應注意下面幾個方面:遊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如富於思考啓發性的“猜謎"、富有情趣的“小貓釣魚"、“摘蘋果",“幫白兔收蘿蔔"等遊戲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們都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遊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遊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直觀形象的數學遊戲可以在學生“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形象地表演“數的組成"、“數的分解"、“數字歌"、“找鄰居"、“找朋友"、“送信"、“爭當優秀售貨員"等遊戲都是藉助學生的表演動作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鴨,圓圓小腦瓜,斜着長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如“找兄弟",學生拿着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裏?"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裏。"學生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裏?"學生舉起卡“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裏。"在這個遊戲中,開始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爲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所以學前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把遊戲結合到教學中來。

幼兒園數學活動中的遊戲一般是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幼兒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把它適當安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

數學遊戲能爲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

設計遊戲的目的要引導幼餓兒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所以,設計數學遊戲,安排課堂活動時應注意下面幾個方面:遊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纔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如富於思考啓發性的“猜謎"、富有情趣的“小貓釣魚"、“摘蘋果",“幫白兔收蘿蔔"等遊戲一一展示在幼兒面前,幼兒都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遊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遊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幼耳4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直觀形象的數學遊戲可以在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形象地表演“數的組成"、“數的分解"、“數字歌"、“找鄰居"、“找朋友"、“送信"、“爭當優秀售貨員"等遊戲都是藉助幼兒的表演動作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鴨,圓圓小腦瓜,斜着長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如“找兄弟",幼兒拿着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裏?"幼兒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裏。"幼兒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裏?"幼兒舉起卡“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裏。"在這個遊戲中,開始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爲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7

數的分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新《綱要》中關於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爲“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分燈籠》源於“黑夜密語”主題中的數學活動,整個活動以“分燈籠”爲遊戲情節線索,以幼兒思維發展的理論爲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在聽了陳老師的數學活動後,讓我感覺,內容雖傳統,但是形式新穎。通過活動能讓孩子更快地梳理、感知數的概念,幫助孩子更快地學習數學。我們都知道: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等特徵,再加上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還不夠好,所以,在本次設計活動過程中,老師很注重幼兒的操作環節,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環境,以促進幼兒對數的概念的建構。同時,老師爲孩子製作的操作材料簡單而有趣,如:以往我們最常規的幼兒探索數的組成,可以用撒圓片(一面紅色,一面綠色)的方法,孩子撒下去5片圓片,分成了幾片綠色,幾片紅色。而在本次活動中,老師爲孩子製作了一個有10個鏤空燈籠的底板,一張前半部分是紅色的,後半部分是綠色的紙條,讓孩子用底板在紙條上拉動,這樣就出現了紅燈籠和綠燈,隨着紙條的拉動,紅燈籠和綠燈籠的數量也在變化,由此得到了10的各組成。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道具卻深深吸引了孩子的學習慾望,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達到了教學目標。

由此也讓我感覺到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操作材料,但體現了教師的聰明才智,和爲此所下的苦功。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爲了孩子,教師平時要多思考,多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8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堅持師生間、生生間雙主體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信任他們的創造潛能,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可用幾表示,一枝鉛筆用幾表示,一筐蘋果又用幾表示?讓學生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許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有時它還不是表示數量的多少。如運動服上的數並不表示運動員的人數,而是表示運動員順序的序號或代號。

通過這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當我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的單個“1”和整體“1”時,他們都非常踊躍地搶着回答。數學來源於生活,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9

今天上的《分一分》,從內容上看,沒有太大的難處,學生都知道是怎樣分的,但最難得就是讓他們說出是按什麼分的。例題中出示的商店物體的擺放圖,學生都清楚每一個架子上擺的是什麼,但當問他們這些物品是按什麼分類的,學生們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訴他們是按用途進行分類的。

“想想做做”第3題是要求連一連的,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你是按什麼進行分類的,之後再連一連。由於葉子的個數比較多,連線比較多,爲了美觀還得要求學生不能將線連到一起去。在課上檢查他們連線的`情況發現每個學生的差異還是挺大的,有的學生能夠畫的又直又美觀,而有的學生畫的很亂。這道題目在進行分類後,最好將屬於同一類的先放在一個盤子裏,一個盤子一個盤子地畫,這樣就不會太亂。

“想想做做”第4題,有多種分法,但在他們想不出分法時,要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圖,這樣學生就會很快地知道另一種分法了。

在分類教中,我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試着分一分,並和自己的小夥伴說一說,結果很多孩子的分法讓我意想不到。他們除了按性別,按年齡,有的還按髮型,按衣着,還有的按面部表情來分。這說明了這樣的教材設計,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親密性,易於學生接受。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0

《遠航》這課主要內容是認識4、5、6三個數字,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幼兒學習數學的開始。這節課在上節課認識1、2、3三個數的基礎上來學習4、5、6的認識,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爲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紮實的基礎。

《幼兒指導剛要》強調:“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是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繫。”在教學《遠航》這節課中,依據課標精神,我把認數與生活相聯繫,進行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嘗試。通過培養學生建立數的概念,使學生感到數字就在自己身邊,運用數可以簡單明瞭地表示許多現象。

本節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徵,首先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數,讓幼兒實際物體的個數與抽象數字的關係,根據小朋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觀察小兔子採蘑菇的多少,進行比較來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並通過動手粘貼來調動幼兒學習的樂趣。其次是寫一寫。寫數字是學生初次接觸,先由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範寫,再讓學生伸出手指在空中和老師一起反覆寫三遍,再讓學生自己試一試,描一下書上的範例,再把這些數字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從4寫到6。寫完後,教師及時評價。最後再說一說。“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字,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是師生共同研究、探討的重點。讓學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1-6這幾個數字?學生找找周圍生活中1-6各數的應用,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經驗,舉出各種以一個數字爲代表的實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了數字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再現了數字的意義。

但教學時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教學時也可以引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數字的字形。注重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還要在學生進行回答問題或練習時,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多表揚,如進行課堂評價:“你的動手能力真強!把你想到的動手擺了出來,真了不起!”。通過及時、個性鮮明、特點突出的評價語,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且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總之,本節課重視了學生通過學具操作主動參與學習並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生在觀察、操作、嘗試、交流、合作等數學活動中,感受了數的意義,初步建立了數感,同時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繫。但是從課堂學生掌握情況反饋來看,學生在 “寫一寫”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難。反思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感覺此部分教學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對數字的書寫,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確的格式書寫4-6這幾個數字。因此,今後課堂教學中還應更深入地瞭解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有的放失的進行課堂教學。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1

一、緊扣幼兒的生活經驗,凸顯數學活動中的挑戰性。

在以往的數學活動中,星期的週期性和序列性佔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發現,孩子們基本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經驗,教師只需幫助其提煉經驗即可,如果還只是延續此類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對於幼兒來說,真正的學習動力來自於活動本身,想讓他們穩定地沉浸在數學探索、操作活動中,就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有一定挑戰性的,需要通過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情境,而這個挑戰性又不能脫離生活,因此結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動,能極大的滿足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並且此類推算也能爲生活服務。

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凸顯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很多時候,我們會簡單地認爲,用教語言的方法來教數學,儘量多講,多操作,多練習,孩子自然就會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幼兒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依靠自己的經驗,才能真正地理解數學,而這種主體的理解必須基於內在的需要和興趣,整個活動,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媽媽和她的寶貝,小豬送蛋糕等形式,讓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習數學,教與學其樂融融,相得益彰。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2

活動前,在全體數學教研成員的指導下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神奇的魔法機器》,並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發現並對比事物的大小、數量、形狀的變化。目標確立後,做好一系列的活動準備,我們利用孩子身邊喜歡的動畫角色“叮噹貓”送的魔法機器導入活動。

在活動中,集體觀察和討論,在有趣的魔法咒語“叮噹法術變變變,按我的指令變”,再加上PPT的形象化,孩子們很順利地都能比變化前後的不同,請了好幾個孩子都能回答正確。孩子們能夠很快判斷出魔法機器所具備的魔法,即能夠變出大小、形狀、數量不同的東西。如:小變大(大小變化),圓變方(形狀變化)、少變多(數量變化)。以至於活動很順利地達成目標,但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雖然活動具有趣味性,但還是需要具備一些挑戰性。

所以最後一個操作環節時,我提供了難易不同的操作紙,請孩子根據難易不同自主選擇任務並獨立操作,孩子們居然都能夠完成,還能一一說出指令和結果。

由此看來,孩子們的挑戰難度有待提高,如:在講解過程中不必將大小、形狀、數量三個特徵全部講解清楚,應該留給孩子想象思考的空間;提供的操作紙應該分小組發放,讓孩子可以走動式的選擇;一顆星爲簡易操作,以大小或形狀爲一種指令,兩顆星以大小、形狀、數量並存爲一種指令,三顆星即以兩臺魔法機器結合,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指令,由孩子正向或逆向思維思考操作。這樣就給與了孩子想象和挑戰的機會。活動也不會顯得毫無挑戰性。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3

每每與孩子閒聊時,總會時不時地聽到孩子們說:“老師,你看,這棵樹多高呀。” “老師,我長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 “老師,國小的操場比我們幼兒園的大。”等等。每當這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問問:有什麼辦法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們的答案是多樣的。有用尺子,繩子、木棍等量,還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來量。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了孩子對測量有一定的興趣和認識。因此大班數學活動《測量遠近》,正好符合了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徵,幫助幼兒嘗試藉助工具測量周圍物體,進一步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因爲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爲幼兒之間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交流多次嘗試的機會。發現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在活動中 儘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麼樣把語言說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含糊的地方。就因爲這一點,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準確,使得第一個活動目標沒有實現,所以在數學活動中,一定要儘量把話說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歡轉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學步驟,而忽略了口頭的能力。

每個老師都跟我們說過,在互動上遇到緊急情況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們都覺得挺簡單,但是當你真正遇到這種“突發狀況”的時候,也許你就沒有自己預期的那麼“靈活”。所以無論如可,要做好完全的準備。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4

在本節課之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圖形等,本節課在小朋友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些學過的圖形進行比較、分類的能力。

經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如下思考:

這一節數學活動課是靠遊戲來完成的,它擺脫了枯燥、無味,充滿了童趣,小朋友的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本節課以圖形寶寶找朋友的遊戲爲主線,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不同點,從顏色、形狀、大小,鼓勵幼兒積極的參加圖形找朋友的遊戲,逐步深入,通過PPT的操作讓幼兒更直接的去感受,幼兒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

不足之處:

1、在圖形找朋友遊戲時次數玩得不多,一些孩子都沒玩到,有些失落。

2、電腦上操作演示的東西可以豐富些。

作爲新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前輩們的經驗和教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己在教學中的領悟和體會也是一筆重要的財富,需要自己平時慢慢思考,慢慢積累的。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5

本次活動幼兒自己操作得不是太理想,在活動剛開始,教師請幼兒看數字拍手,小朋友們大都能拍對,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其他幼兒拍完後還繼續拍手,沒有數量的概念。當老師請小朋友們在紅、藍、黃船中尋找一樣多的船時,小朋友們都能找對,可讓孩子們自己找圖片中一樣多的物體塗色時,有的幼兒就找不對了,原因有二:

1、有的幼兒數概念不強,不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所以他會數錯,導致操作錯誤。

2、有的幼兒不會再同一格子中找一樣多的物體,常常跨格子尋找,也會導致結果錯誤。

結合以上兩點經驗,我覺得以後再次上數學課時,第一要加強幼兒數概念的訓練,多給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機會,或在數學角投放相應的材料讓幼兒練習;第二,在幼兒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把操作要求講清楚,必要時還可以讓幼兒複述一遍,讓幼兒知道要做什麼,應怎樣去做,這樣幼兒操作的正確率纔會高。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6

《打扮新年樹》該活動我準備了一棵實物新年樹,和許多禮物掛件,這樣的情景創設着實讓孩子們激動了一回。如此,孩子們在按數取物的環節,無論是操作者還是關注的孩子都十分的投入,操作的正確率也是比較高的。然而,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就有一些值得自己反思的細節了。看到孩子們在第一環節中的出色表現,想必孩子們是牢牢掌握了6以內數量的數物對應關係了。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將人手一份的“新年樹”操作材料投入集體操作活動,難點就是在每棵新年樹的樹幹上寫上了不同的數字,讓孩子們根據新年樹上的數字畫上自己喜歡的禮物數量。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有些孩子畫着畫着,就忘記了先前的任務,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以圖畫爲樂趣,禮物畫得細緻精美,但是數量卻不符合事先覈定的數量。我想中班上學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時間不長,畫禮物的形式使得孩子注意分散,不利活動展開,調整爲貼禮物的環節就可以避免孩子操作中的不利因素干擾,從而真正爲操作實效服務。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篇17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分層練習體現不夠,課堂評價方式過於單一,課堂語言還不夠生動簡練等。

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慢慢感知體會算法,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自我感悟,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切身體會發自內心的選擇出對於他們來說最簡便的方法,也就是讓學生學會怎麼學習、怎麼思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活動中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個性和潛能,在體驗中獲取到知識,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