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優秀教案

《咬文嚼字》以平淡的文字揭示了較爲深刻的內涵。大學問家用筆下的文字告誡讀者,無論是讀書還是寫文章,應該認真地咬一咬,嚼一嚼,咬出思想,咬出內涵。實際上這是在教育讀者讀書和寫作活動中,應具備一絲不苟的謹嚴精神。並以這種精神來知道我們的學習。作爲教師,上好一堂課,無論是於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以新課標精神作爲指導思想,我對《咬文嚼字》一課作如下設計。

咬文嚼字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係,從而自覺養成“一字不肯放鬆”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 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疑分析,培養求實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爲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二、解題

“咬文嚼字”一般解釋爲:過分地斟酌字詞(死摳字眼,不領會精神實質)。作者賦予這個成語一種新的意義,就是在文字運用上“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認爲語言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文字的優劣要從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現的意境上去辨別,文字的運用,要從思想感情的透徹、凝練、創新入手。

三、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筆名孟實,安徽省桐城縣人。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朱光潛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這是朱光潛不尚空談、着眼現在、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他的座右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四、課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體,爲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兩層。第一層1—5段,說明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這一層又可以分爲三個層次,舉三組典型例子,從三個方面說明三層意思。第l、2段爲第一層次。文章開頭先舉郭沫若聽從一位演員的'建議,把“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爲“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通過這個例子研究煉字的道理。說明“你是什麼”句式,“不帶情感判斷”,而“你這什麼”句式則“表現着強烈的情感”。朱光潛先生爲了證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隻作理論上的分析,而是又列舉了《水滸傳》中石秀罵樑中書、楊雄醉罵潘巧雲所用的“你這什麼”句式以表達極端憎惡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層次3、4段,列舉了《史記》中李廣射虎的例子。《史記》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虛在《史記辨惑》裏說“凡多三石字”,他把三個石字刪了,其中一例是“嘗見草中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朱光潛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簡潔些”,但卻失去了原文中“發現錯誤而驚訝的意味”、“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們:文字的“增”或“減”需要人們“細心玩索一番”,纔會感到它們意味的不同。

第三層次5段,列舉了唐代大詩人韓愈和賈島“推敲”詩句的佳話。獨闢蹊徑,充分利用聯想和想象,有理有據地分析“推”和“敲”對全詩意境的不同作用。賈島當時究竟想到了“推”還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潛先生對有些人“以爲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漂亮些”實在是“根本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關係”,“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際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這一層作者從文字、詞語的表層入手,句式的變化、文字的增刪、詞語的選擇,這些可見的語言現象背後帶動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語言外表的錘鍊反映作者(或者讀者)思想內核的錘鍊,只有咬文嚼字,別無他法。它強調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層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義。

第6段先從文字的意義上分析,它具有“確定”和“控制”的難處。當然“確定”是基礎,“控制”是難點,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義,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義”和“聯想意義”不可。“直指意義易用,聯想意義卻難用”。因爲聯想意義浸透了作者的個性。朱光潛先生信手拈來的“煙”的不同意義。蘇東坡《惠山烹小龍團》的三四句闡明瞭捕捉聯想意義,抓住這“遊離”的,不易控制的“甚至於支離”的“怪物”,的確需要作者的艱苦勞動,同時還必須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例如“小龍團”茶觸發了“天上小團月”的聯想。可見聯想起來的難處,但是,“難處就在含混中顯得豐富”。點擊了、激活了這一難點,“這是點鐵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說,蘇軾善於聯想,能點鐵成金。但現實的情況卻是“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陷入到聯想的套語中,出現了“套板反應”的尷尬局面。

作者尖銳地指出:“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那麼就可能是“在運思佈局上面,甚至於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這種可怕現實並非聳人聽聞,“如果隨便在報章雜誌或尺牘宣言裏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