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通用10篇)

雅舍小品是梁實秋寫的散文,小品內容反應了社會現狀,內涵是否豐富,幽默風趣。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了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通用10篇)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1

卷首篇《雅舍》即描述了雅舍即作者的“陋室”,在公路旁,無門牌,不便於投遞信函,於是用朋友的名字起名“雅舍”並書之於一木牌上。而旁人所見“一桌一椅一榻”,不免戲虐何來雅緻?然作者看來“能讀能寫足矣”,“縱然不能避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

有個性就有可愛。”雅舍的個性在哪呢,那都是作者所賦予的可愛。“‘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佈置拒不從俗。”雅舍至之於作者是心靈家園,精神歸屬,那是一種對於生活百態的靜默和從容,是達觀,是對生命對生活的敬畏。現代的人們很多都丟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雅舍小品》裏面記述的並非風雅之事,乍一看都是生活中的瑣事百態,俗塵俗事。但是作者幽默風趣的筆調給人印象深刻,以嘮嗑的形式和你說話,輕鬆隨性,一想起就忍俊不禁!諸如調侃吝嗇鬼的“開電燈怕費電,再關上又怕費開關”;對於女人買衣料東嫌西嫌的調侃也讓人叫絕;對於牙籤使用的方法更是粗柄誇張。

但無不顯現作者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智慧。小品語言也典雅清朗,雅俗共賞。作者寫得那麼隨意、輕鬆、幽默,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狗一貓都可以激起他的寫作衝動,皆可入文。

《雅舍小品》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戲謔,也是一種心靈的淨化,更是一種雅緻的襟懷和認知。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2

如果說劉英士對一些讀書人是不很熟悉的,那麼梁實秋及其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就恰成對照,幾乎在讀書圈內盡人皆知。其實,把劉英士與《雅舍小品》聯繫起來,說他是促使《雅舍小品》誕生並作爲這部名著頭十篇作品最初在雜誌上刊發的“責任編輯”,這個“劉英士”就會不再過於陌生了。

而且,《雅舍小品》卷首龔業雅寫於一九四七年六月的《序》中就有這樣的史實現場記錄:“劉英士在重慶辦《星期評論》,邀他寫稿,‘與抗戰有關的’他不會寫,也不需要他來寫,他用筆名一連寫了十篇,即名爲‘雅舍小品’。”龔業雅以“業雅”爲筆名寫的《雅舍小品》的短序只有三百字、兩個自然段落,卻是梁實秋《雅舍小品》珍貴的初始史料。否則,類似“劉英士與《雅舍小品》初刊”這些史實細節就很可能被歷史風雨淹沒。

在龔業雅爲《雅舍小品》寫的短序一開始,即上引幾句的稍前部分,也很重要,是說梁實秋寫《雅舍小品》之先的狀況,不妨抄錄:“二十八年實秋入蜀,居住在北碚雅舍的時候最久。他久已不寫小品文,許多年來他只是潛心於讀書譯作。入蜀後,流離貧病,讀書譯作亦不能像從前那樣順利進行。”

龔業雅短序中的“二十八年”是民國紀年,就是一九三九年。她在這裏說的時間不太準確,梁實秋到北碚的確是“二十八年”,具體地講是一九三九年春,但梁實秋“入蜀”即進入四川的準確時間要提前大半年,是一九三八年夏由漢口到重慶的。退出《中央日報》副刊《平明》編務後,梁實秋就住到了北碚,開始了“雅舍”時段。

在梁實秋的“雅舍”時段有兩封他寫給劉英士直接談及《雅舍小品》初次在刊物發表史況的`書信原件被保存了下來,第一封信全文照錄如下。

英士:我大病幾死,熱極時不省人事,滿口英語,人之將死,其言也洋。《男人》、《女人》稿費早已領到,且收條亦已補繳,絕無遲誤,想必爲足下棄置字簏,如須補填,請即寄下收據可也。茲附上另一收據乞收。光旦未來碚,未得一晤,甚以爲憾。我作《新世訓》書評,雖是不經心之作,但因此書評而購原書者頗不乏人,因人皆謂我輕不許人,故言必非諛也。

弟實秋頓首四月廿四日

這封書信中的“我大病幾死,熱極時不省人事”,正好是龔業雅爲《雅舍小品》所作短序中說的梁實秋“居住在北碚雅舍的時候”之“流離貧病,讀書譯作亦不能像從前那樣順利進行”的具體情狀。

查找當年的舊刊物,得知梁實秋書信中說的《男人》、《女人》以及“《新世訓》書評”都初次發表於一九四一年劉英士編的《星期評論》上,可以斷定這封書信的寫作年份爲一九四一年,月和日便是信末的四月二十四日,梁實秋的兩則小品《男人》和《女人》同時發表於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九日《星期評論》第十期上,所以稿費是作爲一筆從重慶郵匯至北碚的。“《新世訓》書評”的篇名就是《新世訓》,發表在一九四一年四月四日《星期評論》第十八期上。

被梁實秋評說的《新世訓》,是當時由開明書店剛印出的馮友蘭講述生活方法的一本書。梁實秋把馮友蘭這本新書的“長處”歸納爲“作者把各家的學說都能融會貫通”、“他所講的生活方法……可以相當普遍的永久的適用”和“其基本觀點是很正確的”這三條來述說,文章末尾梁實秋引用“一位朋友”的讀後感,加大宣傳力度:“這本書應該令大學一年級生每人必讀一遍,最後一篇《應帝王》應該令做領袖的人必讀一遍。”引完“朋友”的話,梁實秋以“我完全有同感”來收束全文。爲了不破壞正文的氣氛,梁實秋在文末補寫了一則三百字的《附註》,“順便向作者貢獻兩點小意見”,即說出《新世訓》的兩處不足。

不需去讀《新世訓》這篇書評文字,只讀梁實秋這封信的末尾對此文的自評,足見三十六七歲的人即便是才子梁實秋,也脫不了可怕的塵俗功利心……當時,梁實秋在復旦大學臨時校址授課,聽他講課的學生以及熟識他的一些讀書人,讀了他的書評,會去買一本他宣傳的《新世訓》來看,是正常的。但梁實秋卻自我提升式地認定“人皆謂我輕不許人,故言必非諛也”,就有點那個了。“人皆”是“人人都”,人人都這麼稱許,估計不可能的。一笑。

信中的“光旦”即與梁實秋有同窗之誼的潘光旦教授,那時在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任教。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一日在重慶出版的《國風》創刊號上,梁實秋發表了“雅舍小品”《病》。潘光旦在頭條位置寫了《從辦刊物的經驗說到潮流與風》,有點兒像是創刊詞一類的文字,是不是《國風》的實際主持人就是他,待考。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3

有叛逆的想法和行動是正常的,但請在叛逆的時候想想畢業後的自己。 —題記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這句話一直是我高中時代的座右銘,我非常喜歡汪國真唯美而又有意象的詩。

人們都說:高中時代是一個打拼的時代,也是每一個莘莘學子的轉折點,的確這是一種現實。但有些人卻也不接受現實給於的任務,而是憑着自己的感覺在人生路上找方向。

我曾經有一個夢想,也許對於衆人來說非常平淡普通,但對我來說只想成爲一種現實。那時的我只想去帶我的父母完成一次快樂的旅程,因爲對於一個貧苦的鄉村人來說一次旅行也是一種奢侈。但上了高中之後,一個新的階級把我曾經的夢扼殺了。

在高中時代,我有了更廣闊的視野,開始瞭解什麼是985,什麼是211,記得高一時的班級宣誓中我們班便齊聲宣:985大學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後我曾經的夢想便被一步步走向滅亡,但新的夢想也逐漸被洗禮,那便是我的作家夢。

我從小便熱愛閱讀,從此便成了一種習慣,我的文章很平淡,但我每天堅持寫作,寫日記,漸漸地也便有了一些成效,在一次‘我的中國夢’徵文活動中,我榮獲一等獎,可能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被肯定的機會吧。也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深藏着一份無聲的渴望:一種創造輝煌人生的渴望。這種渴望有時會不經意地出現在靜謐的時刻,比如當我們在夜晚將頭靠在枕頭上時。當一天的壓力逐漸消失,有種聲音會震撼我們的靈魂:“生活不僅是這樣,我的'人生可以更加燦爛。”

夢想在於堅持,就像青春派中說的那樣‘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於白活品友互動,‘就算拼個頭破血流,也要給我衝進一本的大樓!’‘破釜沉舟,拼它個日出日落;背水一戰,幹它個無怨無悔!’也許我們的青春也應那樣,爲了自己的夢想去拼個無怨無悔。

很多人已經學會了接受一種放棄追求夢想的生活,只安於現狀。但是有時候就在我們最不經意的一霎那,我們會再次聽到那個遙遠的呼喚:呼喚着一種充實、有目標、有激情、有意義的生活。這種呼喚會一直縈繞耳畔,如影隨行,即使我們試圖用理智和成熟使之沉默,最終仍會發現它是我們骨子裏的一團火焰,永遠不會熄滅。

努力與遺憾,那個更痛?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活在無盡的遺憾中。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4

我最近剛閱讀了《雅舍小品》。這本書是梁實秋先生1939年在北碚雅舍所寫的小品文的結集。當時,劉英士在重慶辦《星期評論》,邀請作者寫稿,作者用筆名一連寫了10篇,即名爲“雅舍小品”。刊物停辦後,梁實秋又寫了10篇。戰事結束後,作者又應張純明之邀,繼續以“雅舍小品”的名義在《世紀評論》上陸續發表了14篇小品文。本書全部收錄了這些文章。

“雅舍”雖然是一棟陋居,但在梁實秋先生的筆下寫來,卻是如此的美麗而優雅。一個人有許多方面可以表現梁實秋的`才華。畫家拉斐爾不是也寫過詩嗎?詩人但丁不是也想畫嗎?“雅舍小品”不過是梁實秋先生的一面。許多人喜歡梁實秋這一面,雖然這並不是梁實秋的全貌。梁實秋先生還是中國迄今爲止唯一一個獨立完成莎劇莎詩漢譯工程的翻譯家。

從《雅舍小品》中,我讀到了梁實秋先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5

拿起了《雅舍小品》,它分爲若干小篇,每篇都記錄了作者的一些感受,或是一些世相百態,各地美食。當我捧起它的時候,一切都淡忘了,也算是正式打響了我寫作甚至人生,極其重要一課的上課鈴。

這節課的第一講是真實樸素。作者盡取材於真實生活,例如說“擁擠”、“講價”。他沒有天馬行空、天花亂墜的浮誇,也沒有爲了生動而添油加醋。平平淡淡間,自有些許幽默詼諧。關於講價“童叟根本也不見得好欺侮,而且買賣大半是流動的,無所謂主顧,不講價還是不過癮,不七折八扣顯得買賣不和氣,交易一成買者就又會覺得上當。”這可謂是真實揭露了做買賣的的現況,所謂“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的確不符現世,讓他一語道破,不由得令人莞爾。這樣的'文章字裏行間自會有一股親和力,大家身邊的人和事,當然強於胡編亂造。與其以詞彙的堆積羅列譁衆取寵,不如以親身所歷的實事打動人心。與其說:我此題是否夠吸引人,是否有的寫;不如說:我此題是否真實,是否是我曾經歷過的。(.)這是我常犯的錯誤,我想它很有可能也是年輕一代人的通病。沒有親身經歷,是做不出好的文章的,正如人生,待人多份真實,少份虛假,豈不是好?

這節課的第二講是細緻觀察。例如他講擁擠:“既上車之後,不消說可以聽到下列各種的呼聲:‘哎呦!你看看我的腳’‘別擠喲!’‘喂,你趴在我的身子上了!’‘沒得辦法!’‘你倒是拉住上面的把手啊’”這般細緻的描寫,光憑想象可是達不到的,“汽車尚未停穩,一羣人蜂擁而上,結果是車上的人不得下來,下面的人也不得上去,一陣混戰之後,上面的人倒是下來了,下面的人除了儒弱文雅的之外到也都上去了。然而費掉‘民力’不少。”細緻地觀察品味會讓生活更加豐富,寫作更有素材,而不是亂七八糟地瞎想。當你致力於觀察生活的一點一滴時,你會發現很多很多平時未注意到的有趣的事情。就比如擁擠,我從來沒有認真觀察甚至從來沒有注意到它,可它確確實實地存在着,當梁實秋娓娓道來之時,方是“噢,原來如此!”

下次坐公交、擠地鐵,再觀察觀察印證印證,豈不有趣?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6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題記

拜讀梁實秋的《雅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暫且不看《雅舍》,我們先看看劉禹錫要想表達什麼思想。

劉禹錫通過《陋室銘》表現的主題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淡泊明志、不爲物所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懷着這樣的崇敬之情我繼續往正文看。第一段主要講“雅舍”的特徵:簡陋,不能避風避雨,風雨來往無阻。此段作者在介紹木頭架子時,用了一個擬人的句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使得雅舍的簡陋形象化、具體化。第二段主要講的是“雅舍”的地理位置,雅舍位居半山腰上,以及雅舍旁邊的風景,還有客人來的話要上幾級階梯。第三段作者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訴說了雅舍的簡陋,可以與鄰居互通聲訊,特別是講到蚊子和老鼠,以其幽默看出作者是個生性樂觀之人。如果說前幾段都是講雅舍的基本特徵的話,這段講的就是雅舍的“思想”了。最喜“雅舍”的月夜,細雨濛濛之雅舍,以其凝練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月升中天,細雨濛濛,大雨磅礴下的“雅舍”圖,又通過雅舍陳設之簡,表達出作者淡泊明志,不由得又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把自己置身於世外,人便超然脫俗了,不爲世事所累,這不是陶潛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雅趣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雅舍啊,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啊!

由此我感慨良多,當今時代下,能居陋室者,能安雅舍者,少也!現代的人往往只看得到物質上的東西,精神上的東西也越來越物質化,利益化。再難有那些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言“君子食不求飽,居無求安”的雅緻,靈靜致遠、志存高遠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其他的我不甚瞭解,就拿我們大學生來說,已經越來越現實化。很多同學談戀愛,如果你跟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談孔子,談藝術,對方絕對會說:你吃飽了沒事幹是吧?呵呵,那些還不如去哪個祕密的.地方,kiss個天昏地暗來得熱情啊。所以這人就有一種現象,當一個人物質食糧匱乏的時候他的精神食糧就會很豐富。就拿阿城的《王》來說吧,棋王王一生對吃要求得特別低,他只講求能吃飽,能有吃的就滿足,在那個餓死人的年代,而執著於追求精神享受,窮盡心力追求棋術的精髓,最終能以一敵九,成就了名副其實的棋王。所以,人的精神境界都是被逼出來的,越惡劣的環境,我們的想象力就會越豐富。

因此,當我們居於陋室,當我們身處困境,不要埋怨,不要浮躁,我們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上天給予我們的一切苦難和幸運。不管幸福,不管困難;不論貧窮,不論富有;不在乎你身在何處,我們都懂得這是上天給我們生存的恩賜。我們再窮也不能窮到思想匱乏,再累不能累到只認識錢,再困難也不能難到泯滅了人性。

當我們不能感恩生活時,就想到一盞香茗,一副茶几,一棟陋室。念天地之悠悠,唱一支讚歌給生活。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們不論出生,不論富貧,只要有愛,我們就要淡泊明志,讓思想在陋室上優雅地縈繞着,隨着香茗飄到陽光的笑容裏。

那陽光下的陋室和雅舍,笑得好甜,好甜!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7

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讀梁實秋的《雅舍》有感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工作之餘、閒暇之時,讀點書,寫點字,別有一番情趣,也算沒有枉度時光。我的書架上經常擺幾本自己喜歡看的書,名人傳記、歷史小說、雜文趣事、唐詩宋詞之類。不知何時梁實秋的散文,也跑到書架上來湊熱鬧,也許是被魯迅罵得無處藏身了吧!也好,使我大飽眼福,一睹大家的風範。說來,敢和魯迅對陣的樑先生也真算不簡單,文章寫的樸實無華,既無譁衆取寵之意,又無刀削斧斫之痕;諷刺詼諧、妙趣橫生,家常小事,娓娓道來,令人耳目一新;觀察人物是那麼細緻,闡述觀點是那麼獨到,引經據典不雅於魯迅,真可謂是博學多才。

他的《雅舍》讓我想起劉禹錫的`《陋室銘》何陋之有?比之,似乎有點不"雅",況且,"雅舍"還並非樑先生所有,他只是客居而已。請看他的雅舍:"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如此說來,還不如劉禹錫的"陋室"。說樑先生不簡單,還因爲,就憑寄居在這雅舍幾日,竟然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大作。

今天,恐怕無處尋覓雅舍了,難怪很多人住在舒適的高樓大廈裏,寫不出好的文章來,是因爲再也沒有雅舍那樣"好"的環境了。雖然,我也有意識想多讀點好的文章、好的散文,來補充點先天不足的文學素養,遺憾的是,再也找不到雅舍似的理想處所,怪哉?說怪,是因爲自己曾幾何時,自嘆條件不好,而影響了寫作的興趣。那時,幾點熱血,幾點激情,怦然心動,理想憧憧,大有作爲之勢,參加過"春風"函授文學講作學習班,學過作詩、寫文章,但是,嘆息沒有舒適的書房,感慨沒有像樣的書桌,甚至,沒有檯燈都能成爲放棄的理由,還時時告誡自己,將來有了!一定能寫出幾部,不,幾篇、幾首像樣的文章、小詩。後來,一切都有了,又沒有時間了,等等吧,一等就是幾十年,隨着時光的流失,已到中年,半百已過,人的年輪一圈一圈地在增加,時間有了,檯燈、書桌,甚至書櫃都有了,可稱得上書房了吧!爲什麼單單又沒有了雅舍呢?真是見怪不怪。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8

品讀《雅舍》,梁實秋老先生以寥寥幾筆將珍饈美味擺在眼前,又用平淡樸實的筆觸將喝茶飲酒、下棋遛彎再到談及世情百態、故都風物的日常瑣事歸於溫柔敦厚、中庸平和之間。

中華文化的意義不僅是它淵源的歷史文明,更重要的是它重視人的內在修養和精神世界,摒棄貪婪與粗俗。中華文化帶給華夏兒女的除了豐富多彩的戲曲書畫,富麗堂皇的名勝建築,更深刻的是教會我們處世的禮與仁,引導我們立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志。這也是中華文化不同於其他民族文化,並能在世界長河中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雅舍》彷彿就是《陋室銘》的衍生——展現了儒家文化裏的“安時處頓”“獨善其身”以及“中和之道”。其中既有儒家的沖和,又有莊子的通達,以平凡的瑣事表達對於生命的悲憫、個體的尊重、常態的嚮往。雅舍之“雅”並非在物質上的精緻與富足,而在於性情的高雅和操守的堅持。且不談陽春白雪,即便是最普通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其中都透露對生活從容灑脫,對世情百態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

時下,社會浮躁的心態處處可見。年富力強的人不甘於誠懇踏實地勞動,而追求急功近利;富有的`人揮金如土,用炫富來吸引眼球;學術研究者不肯下苦功夫掌握知識或課題,而用小聰明找捷徑……社會的浮躁,終究還是精神的迷茫與缺失。

有從容的態度才能夠對流言蜚語,不辯不爭;對逆境不公,不怨天尤人;對誤解委屈,不自怨自嘆。有灑脫的精神才能遇事不亂陣腳, 能控制情緒 做到榮辱不驚。憑藉一份從容灑脫,諸葛亮舌戰江東羣儒談笑自若;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關雲長單刀赴會豪氣干雲;憑藉一份從容灑脫,居里夫人能在面對成爲千萬富翁的機會淡然而笑,將自己畢生獻給科研事業,驚歎世人;憑藉一份從容灑脫,陝西師大手寫4500份通知書,以抱朴守拙的治學態度得到社會的敬佩……從容灑脫便成了一種必勝的信念,一種自信的威儀,幫助我們釋放自己,讓自己自由,不淪爲金錢和慾望的奴隸,讓我們不侷限在利益得失,在簡單的生活中找到快樂。

除了從容灑脫的生活態度,中國誠敬謙讓的美德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這正是傳統文化思想對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爲準則的影響。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便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引以爲傲,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來說,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爲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爲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爲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就像梁實秋所說“謙讓的儀式行久了之後,也許對於人心有潛移默化之功,使人在爭權奪利奮不顧身之際,不知不覺的也舉行起謙讓的儀式。”傳統禮俗中誠敬謙讓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

傳承中華文化,我們不需要絞盡腦汁在藝術建築裏下功夫,只需要時刻不忘聖賢給予我們的從容灑脫,誠敬謙讓的文化精神,在言行舉止間謹記禮儀仁愛的處世之道。只有先修身纔可立世,文化只有紮好思想之根才能更好地被弘揚。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9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裏,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飴。

《雅舍談吃》一書中收錄的大多是,樑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過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風自然親切,彷彿都是信手拈來,毫無矯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點像是雜文了。他雖不是像美食家對於美食如數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對於生活的感悟。

他寫的大多數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窩頭、火腿、咖喱雞、醋溜魚、魚丸,也寫飲酒、喝茶、康乃馨牛奶,親切的就像是老一輩在對你嘮嗑。看着目錄就像看着一份份豐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動。

讀着“芙蓉雞片”你就會被飯館跑堂的剝蒜、剝蔥、剝蝦仁的麻溜勁給吸引住,讀到說山東腔的堂倌說:“二爺!甭起蝦夷兒了,蝦夷兒不信香”,堂倌與食客的畫面感給吸引住。然後開始挽起袖角也想試試放了掐菜、黃瓜絲、蘿蔔纓、芹菜末四色面碼的絕味雜醬麪。一口下去,是不是也會吃得滿面紅光,酣暢淋漓?

梁實秋先生說:“雖然飲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調而能達到藝術境界,則必須有充裕的經濟狀況。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談不到什麼食譜。只有在貧富懸殊而社會安定、生活閒適的狀態之下,烹飪術纔能有特殊發展。”因此朱贏椿與樑先生不同之處在於,《肥肉》一書中更多的講述一代人,在那個滿是飢餓的時代裏,吃都實屬不易,更不要說是肉。而透過一塊現代人大多捨棄的`油膩的食物,穿越歷史,當或悲或喜的記憶紛至沓來,該是何等矛盾的情感?聽如今文壇上的才子們講起那段與飢餓的共同記憶,不禁會有所觸動。兩本書雖然同是講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歷史版的沉痛,《雅舍談吃》更多的是對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過處儘管不精細,難得的是一位老人對故土的濃濃情意。

遠去的吆喝、飄香的美味、揮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經幻化成風,悄然入夢。書中寫道:“烹飪的技巧可以傳授,但真正獨得之祕也不是盡人而能的。當廚子從學徒做起,從剝蔥剝蒜起以至於掌勺,在廚房裏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應該精於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爲大家者究不可多得。蓋飲食雖爲小道,也要有賴於才。名廚難得,猶之乎戲劇的名角,一旦凋謝,其作品便成《廣陵散》矣。”

精湛的絕活凸顯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軼事。老一輩人對於生活真實的態度,彷彿瞥見一位白鬍子老爺爺立於身側,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與理想不可拋。”

老北京裏的某些地點、風俗,雖然已經隨時代的變遷黯然不見了,但是再走過那些舊時的尋常巷陌,熟悉的記憶又會在怵然間奔涌而來,將你淹沒。樑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對於喜歡的吃的更是寫道:“每個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翹,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對於不喜的日本生魚片又嫌它軟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卻對西湖樓外樓的“魚生”讚不絕口。這樣一個真性情的老先生讓我們懷戀,懷戀他對喜愛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時欣喜,有時愛嘮叨,有時情到深處又感傷的文字傾倒。

箇中緣由,我覺得用張愛玲的話,再合適不過。()她說:“做成的蛋糕遠不及製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華全在烘焙時期的焦香。不停地追憶,不停地烘焙,帶着記憶和鄉愁的香,是吃的精華。”

北京的前塵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猶有風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於詩酒,文字飄逸灑脫莫不是詩性使然?

張愛玲懷戀的爐膛裏冒起的青煙;朱贏椿所記錄的是飢餓時代裏一羣人的故事;而樑秋實寫的不過是對於故土的深深眷戀。而《雅舍》文字的動人之處,正是對似水年華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梁實秋雅舍小品優秀讀後感 10

今年暑假,我讀了梁實秋的《雅舍小品》,雖說是讀,其實就是聽,因爲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這樣,我纔有機會用耳朵聽到了這麼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裏面有描寫臺北故居、寫雅舍、時間即生命……但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從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幾公里,如果有客人來,要爬七八十層土臺階,再走過一段上坡路纔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間,作者只佔了兩間。因爲房子是依着山勢修的,就形成了一個超好玩的現象。早晨起來從書房到廚房是上坡,吃完飯從廚房到客廳是下坡。房子是用來擋風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不能遮風是因爲窗上沒有糊紙,不能擋雨是因爲房頂上的瓦片有很多小細縫。雖然雅舍盡不到房屋的責任,但作者認爲“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雅舍給了作者靈感和快樂,雅舍前面是金燦燦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土山坡。這麼美好的景色,作者怎麼會不喜歡呢?讀了《雅舍小品》,我真正認識到了語言的美。當我讀到一些詞句的時候就感覺深處作者描寫的那個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鳥》的散文,裏面描寫了各式各樣的鳥,當作者在描寫這些鳥的時候我都有一種身臨其景的感覺。我不僅體會到了語言的美還懂得了要珍惜時間。我在《時間即生命》學到“不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等於浪費生命,年輕的時候要學習,不然到了老就會有所遺憾。”

這本書用它獨特的方法讓我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