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怎樣才能學好

教會學生如何學好數學

數學怎樣才能學好

一、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要使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七年級“4.1多姿多彩的圖形”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各種色彩斑斕,形狀不一,形象直觀的幾何圖形時,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接着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不同立體圖形,從不同視角觀看得到的平面圖形,以及他們的展開圖,屏幕上的動畫播放,頓時吸引了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迫切探究新知的熱情,變“被動學”爲“主動學”。

(二)以情感人,喚起學生學習興趣。衆所周知,在諸多科目當中,普遍都認爲數學課比較呆板、單調和乏味,而數學本身的內容安排也不如語文那樣生動形象,在教學過程當中若不花點心思則很難調動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了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授課充滿激情,注意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樂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由積極動口逐步發展爲積極動手,而動手和動口都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最好途徑。

(三)積極開展課堂交流與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中,應切實樹立“以學生爲主”的思想,積極開展課堂交流與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北京師範大學曹才翰教授曾經指出:“數學學習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必須要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這個過程”。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二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需要教師耐心的啓發與誘導,要爲學生創設思考問題的情境,以便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教育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要多問幾個“爲什麼”,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敢於開展合情合理的聯想,要提倡發散性思維。要讓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想要比不想好,想得不對沒關係,這是求知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隨着錯誤想法的修正,新的想法由此產生,新的知識也就容易獲得了。凡是學生自己能夠獨立探索的,教師決不要代替;學生自己能夠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要暗示,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獨立思考的時間,多一點嘗試成功的機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爲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來認識和判斷數學問題,既不輕易放棄自己認爲正確的想法,也要虛心地向他人學習,學會對自己的`解題策略與學習結果做出正確的評價。

三 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要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學有勇氣學貴質疑,教師不僅要善於設問答疑,還要善於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這時因爲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爲重要,有疑問才能促進學生去主動探究。

(二)建立平等關係,激發質疑興趣。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係,以保證學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創造因素都處於最活躍狀態。要積極開展師生互助,生生互助,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

(三)傳授提問技巧,教會質疑方法。課堂上,有時學生提問抓不住要領,有時問題簡單、沒有思維價值,這就要求教師通過適當的點撥歸納,指導學生提問的方向和思考問題的途徑,即教給學生正確的質疑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準確的抓住問題的實質,進而紮實的掌握知識,探究能力才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訓練。

四、教育學生要特別注意把握好三個重要環節

(一)要認真做好課前預習。預習是學好各學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仍有爲數不少的國中學生不會運用這一方法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很有必要教給他們課前預習的方法。預習,也就是在上課前將所要學的新內容提前閱讀和思考,以便熟悉內容,弄清楚重點、難點以及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明白,從而引起上課的注意和重視的一種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做記號”,如:科學記數法這一內容不懂,就在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記號,以便於在上課時,認真聽教師講解,從而做到真正理解和領會這一內容。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在預習中嘗試地練一練新課後面的練習題,以便檢驗自己的預習效果。

(二)課堂上一定要認真聽講。認真聽講是學習中一個最爲重要的環節,多數學生在“聽”時不得要領,學習效果也就不太明顯。怎樣才能聽好課呢?首先,要指導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必須專心至致,精神要高度集中,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要指導學生抓重點做筆記。上課時教師所強調的某些內容(或反覆提到的問題)即爲本節的重點,學生在聽講時,只是暫時的記憶和理解,因而,要將知識點記在筆記本上,以便課後複習和鞏固。第三,對於預習中打記號的知識點,特別是難點更要“認真聽,多提問”,以便於深刻領會和理解。第四,要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做到先思考後回答,即便是回答不太全面也要積極作答,切忌問而不答。第五,認真完成課堂練習,要將課堂所學知識當堂消化,如發現自己在這一節中還存在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多想多問,直到弄通爲止。

(三)課下一定要認真複習。複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與提高,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同時,通過複習可以使知識系統化,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促進其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發展。複習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問題:一是要結合上課時教師講授的內容,抓住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復習。二是要及時複習,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一般情況下,聽課當天複習效果最好,要抓住當天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復習。三是要根據學習內容合理分配時間進行復習。四是複習的方式要因人而宜,採取多種方法或措施組織複習。五是複習時要從整體內容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使知識條理化、結構化。

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在教育學生學會學習的同時,作爲老師我們更要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不斷探索出培養學生學習探究能力的高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