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差生國中數學

注重培養差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如何教好差生國中數學

1、加強直觀教學,吸引其注意力。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的學科。正是由於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學時,應加強教學的進觀性。象物理、化學一樣,通過直觀性使學生理解概念、性質。例如:在講:“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時,我們可以通過幾組不同長度的三條鐵絲,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問哪幾組鐵絲可以組成三角,能組成三角形的三條鐵絲之間有何關係?從而引導出上述性質。因此,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2、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生動、有趣。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差生的學習情緒,差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不集中。他們對教師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無味的語言講課聽不進耳,對數學知識也不感興趣。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甚至間或講一點笑話、數學故事,有時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重情感教育。差生他們的情感都較豐富,他們需要教師對他們多關心、多愛護和尊重,只有這樣他們纔會將豐富的情感化爲自尊。因此,當他們有所成績時,教師要充分的鼓勵和肯定,應該及時予以表揚。只要差生接受教師,那就會及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學生中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爲人師表,而且還要注意對差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差生的優點,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

分析差生的心理現狀和心理要求

差生的畸形心理狀態是由客觀與主觀兩方面因素構成的統一體,二者互爲聯繫、互相制約。客觀因素主要來源於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缺陷,主觀因素則在於學生自身對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對學習的習慣性、延續性、時間性等沒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當他們進入中學以後,隨着學習科目的增多,難度的加大,“差”便成了事實。如果再加上教師“恨鐵不成鋼”的責備、家長“怨子不成龍”的責罵、同學的輕視和社會升學考試的壓力等客觀因素不斷衝擊,那麼至少會產生下列三種不同的心理現狀:

1. 努力追趕型。這類學生有上進心,他們只是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他們並不服輸,也沒有失去信心,經過不斷的努力,其中部分學生可能會迎頭趕上。

2. 等待觀望型。這類差生佔大部分,他們對整個初、高中階段知識體系的認識處於一種模糊的狀態,過多地寄希望於老師、同學提供的幫助,而沒有從自身的實際特點去分析。此時教師如果以優等生爲教學基點,就會使他們力不從心,最後只好隨波逐流、順其自然了。

3. 自暴自棄型。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從畏難到完全失去信心,因而對教師、家長、同學和社會對於他們的關心漠然置之或麻木不仁。

轉化數學學困生的一些策略

(一)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家長回訪學校等渠道,一方面可以通過家庭來了解學生在學校外的一些行爲習慣及各種表現,另一方面使家長了解學校的目標和對學生行爲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從而使家長與學校達成一種共識,也可以向家長講解一些有關教育孩子方面的技巧,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溝通和配合,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

(二)要長善救失,充分挖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自覺性,根本的一點在於調動其積極性,引導他們自覺地鞏固發揚自身的優點來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點。其實,“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一樣,一點缺點沒有的好學生和一點優點都沒有的壞學生都是不存在的。學困生身上也有優點,只不過由於他們的缺點多且易見,而優點和長處則少而隱蔽,他們上進的心理因素,又常常是”閃電式”的。因此,教師要一分爲二的對待學困生,善於觀察,及時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加以充分肯定和積極引導,做到長善救失,從而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它成爲向好的方面轉化的轉折點。

(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學困生的情況相當複雜,其原因、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善於運用歸因理論,摸清情況,分析原因,瞭解癥結,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好學困生的教學轉化工作。

(四)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注重情感教育。學困生也是有情感的人,他們也需要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當他們有所進步時,就需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肯定,及時予以表揚。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困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學,只有這樣,學困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才能油然產生,樹立“我能學好”的信心,增強“我要學好”的決心。教師接受到學困生良好的'反饋後,應該無意或有意地又給這些學生以更大的關懷、更多的指導,從而產生良性循環,在這樣良好的心理氛圍裏就能產生“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的效應,這是學困生髮生轉變的良好開端。

數學差生的轉化工作

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爲了提高數學教學重量,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差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差生對抽象的東西比較難於理解。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能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達到聲形兼備的特點,帶給學生良好的多種感官刺激,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內心喜悅和享受,也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爲集中,思維更爲活躍。

2、融洽師生情感。提升差生信任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才能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或男女青年。”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差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要愛學生,尤其要愛差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

3、真誠以理相待,消除差生自卑感

合理的、理想的師生之間的人際關係交往表現在師生心靈上、情感上的融洽。這種心靈的交往可促使師生產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動效益。如果老師讚許的目光頻頻投向優秀的學生,對差生則冷眼相待。稍有過失,則加以訓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價值得不到表現,使他們在心理上自覺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他們自我貶低、自暴自棄,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國小生心理還是很不成熟的,比較容易走極端,在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爲進行報復。在這種心態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學習,他越是有反感,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差。因此,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必須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和他們談話,以理相處,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關懷的態度對待他們,在合適的時機和他們談談心,和他們交朋友,滿足他們心理需求,消除他們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