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愛國詩人郭鈺詩作賞析

元末時代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各地反政府武裝問題成爲當時社會各界的焦點。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元代愛國詩人郭鈺詩作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元代愛國詩人郭鈺詩作賞析

在祖國分裂、人民顛沛流離的嚴酷的現實面前,天下許許多多詩人都大聲疾呼,寫出了反對地方叛亂、要求統一祖國的詩歌,愛國詩人郭鈺是其中一位傑出的代表。他那永不衰竭的激昂悲壯的詩歌,反映了時代的面貌,唱出了人民的願望。

我們在大元愛國詩人郭鈺的愛國詩篇《乙巳夏五月茶陵永新兵奄至遂走淦西暑雨涉旬米薪俱乏旅途苦甚因賦詩示諸同行》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武裝反政府割據形勢是如何嚴峻——

白髮遺民真可哀,途窮猶望北兵來。

關河割據將成讖,將相經綸豈乏材。

足繭荒山走風雨,腹飢深夜吼春雷。

主翁清曉催人發,又報烽煙逼楚臺。

詩人在暑雨天氣裏爲躲避戰亂逃難,柴米缺乏,忍飢挨餓,在這樣一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仍寫詩盼望政府軍從北方南下,鼓勵同行的難友,這種精神是當今某些愚昧冷漠庸俗不堪的中國人所無法體會的。

我們再來看一首愛國詩人郭鈺寫給他從弟郭銓的`愛國詩篇《寄從弟銓》——

舊廬每愛桂花秋,風月涼宵足勸酬。

盜賊未平身漸老,弟兄相望淚空流。

經年避地魚頳尾,何日還鄉鳥白頭。

側想早春佳氣好,掌珠初見慰深愁。

由詩可見,郭氏兄弟二人愛國情深,爲國事艱難干戈不息而相望淚流。現代的那些沒有愛國心的渾渾噩噩之輩則很難體會元代愛國先賢的這種拳拳之心愛國情懷。

大元愛國詩人郭鈺愛國詩篇中最震撼人心的應該是這首佳作《道逢八十翁》——

八十老翁行步奔,存亡共訴斷愁魂。

千金歌舞隨流水,六載干戈棄故園。

晚竈燎衣籬竹盡,春牛換米草蓑存。

情知青史無名姓,短策猶期報國恩。

詩歌中描寫詩人逃難中在路上遇見一位八十歲的老翁,兩人同路攀談,彼此傾訴愁腸,盛世華年不再,干戈不息遠離家園。可貴的是這位老人在亂離中苦苦掙扎生存,哪怕在青史中沒有留下姓名,仍上書獻策期望報效國家。

然而,詩人的愛國情懷在天下大災年大動亂的時代現實裏無疑是渺小而無力的,亂事越來越有增無減。郭鈺老年時便在《殘年》一詩中抒發了這種無奈感——

久愁兵氣漲秋林,不謂殘年寇轉深。

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聲沈。

金張富貴皆非舊,管樂人材不到今。

江上米船看漸少,捷書未報更關心。

最終,元朝在天災人禍中崩潰,朱明政權取而代之,爲了穩定地方,朱明政權以茂才徵召郭鈺這樣的名士去做官,然而郭鈺鐵骨錚錚忠於元朝,甘作遺民堅辭不就,年逾六十,竟以貧病交加而死。他曾在《春夜寒》詩序裏寫道:“餘值時危,一窮到骨,薪米不給,恆自謂不敢僥倖,今春雨雪連旬,擁牛衣以當長夜,寒砭肌骨,遂成痁瘧。”真可謂是孟子所謂“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楷模。然而這樣一個“一窮到骨,薪米不給”的窮人竟十分講究口腔衛生,老年時期還堅持刷牙,並且寫下一首題爲《郭恆惠牙刷得雪字》的刷牙詩歌,該詩借物抒情,字跡行間中也體現出詩人那顆拳拳愛國之心——

老氣棱棱齒如鐵,曾咀奸腴噴腥血。

倦遊十載舌空存,欲挽銀河漱芳潔。

南州牙刷寄來日,去膩滌煩一金直。

短簪削成玳瑁輕,冰絲綴鎖銀鬃密。

硃脣皓齒嬌春風,口脂面藥生顏色。

瓊漿曉嗽凝華池,玉麈晝談灑晴雪。

輔車老去長相依,餘論於君安所惜。

但當置我近清流,莫遣孫郎空漱石。

介紹完愛國詩人郭鈺的作品後,筆者想說的是,元代涌現出愛國詩人又豈止郭鈺?實際在中國歷史上,元代的愛國詩人數量之多令人難以想象,他們的作品有許許多多佳作足以令人唏噓扼腕,然而被今人刻意埋沒與遺忘的程度也最深。現在的某些短視之人但知吹捧其他各代的愛國詩人,卻把元代愛國詩人的佳作棄若敝履,這種選擇性失明行爲必將貽誤中國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