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導語:《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南北朝時期樑國一戶姓楊的人家中一個聰明的九歲男孩的故事。小編整理了《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學習哦

課文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楊氏之子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它文字簡約,卻理寓其中,意義深遠;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楊氏之子》正是這樣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敏善對的九歲男孩形象。首句總領全篇,“甚聰惠”實爲文眼,統照全文。後四句敘事,詳寫楊氏之子的“設果”與“應答”,凸顯“聰惠”之內涵。全篇情節簡單,人物巧妙逗笑,頗具詼諧情調。

本文是高年級學生接觸的首篇文言文,又編入“語言藝術”的主題單元。它猶如在孩子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時空隧道,走近歷史先賢,在閱讀與思考中汲取古代優秀文化的精髓,這將爲他們進一步瞭解祖國文化打下基礎,並對其一生文化素養的積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楊氏之子的“甚聰惠”,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體會字裏行間濃郁的生活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對話,感悟楊氏之子的“甚聰惠”。

四、教學準備

  蒐集與課文有關的圖片、音樂和文字資料,製作成PPT電子演示文稿。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感受幽默

師: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勾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有這麼一個故事,大家想聽嗎?(出示ppt)

(教師繪聲繪色講述)古時候,樑國楊家有個孩子,才九歲,很聰明。孔君平去拜見他的父親,他父親不在,就把孩子叫出來。楊家孩子爲他擺設了果品,果品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讓楊家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家孩子馬上回答說:“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出示ppt)

同學們,你對故事中兩個人說的話有什麼感受?

反饋:學生的回答可能是:風趣,幽默等。

(二)初讀課文,讀懂大意

1.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如果把剛纔老師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白話文。我們現代人寫的文章,用白話,叫白話文,這麼多年來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也都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剛纔老師講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麼樣子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10課──楊氏之子(板書)。

2.作者簡介。(出示ppt)

3.聽錄音,配樂朗讀課文。(出示ppt)

4.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5.指名朗讀課文。

(1)着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曰禽詣

(2)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參考註釋,自學課文。

要求:將註釋中重點詞語的解釋再次批註在文中,據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重點字詞句賞析

讓學生就不理解的字詞提出問題。(出示ppt)

1、字、詞正音:

曰:yuē 惠:huì

禽:qín 樑:liáng

2、字、詞歸納:(出示ppt)

(1)重點字詞。

甚:很。 惠:同“慧”,智慧。

乃:就,於是。 示:給……看。

曰:說。 未:沒有。

(2)一字多義。

拜見

(學業或技藝)所達到的程度。 如,造詣。

3、重點句子翻譯:(出示ppt)

(1)此是君家果。

“此”的意思是“這”;“君”的意思是“您”,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呼。句子的意思是“這是你家的水果”。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的意思是“沒有”。句子的意思是“沒有聽說過孔雀是你家的鳥”。

以上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自己獲取答案,如果學生能夠作出回答,教師則應追問學生是怎麼知道的。學生無法回答,教師可以適當點撥提示,讓學生明白字詞義。有些字詞義可以與學生熟知的成語熟語等相聯繫,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與“原來如此”聯繫;“聞”可以與“百聞不如一見”聯繫。

4.指名說說每個句子的意思。

(四)整體感知

1.瞭解故事大意。(出示ppt)

2.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說的話?爲什麼?

板書:楊——楊梅 反應快

會 聽

孔——孔雀 會 說

(“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係。孔君平故意將它 們聯繫起來,開玩笑地說:“這是你家的水果。”這樣說話,因爲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楊氏的兒子,用“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一說一答,使見面的場面非常輕鬆愉快。楊氏之子只有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