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精選6篇)

  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記重點字詞。

2.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情節結構。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說的語言,揣摩人物心理。

4.領會小說的思想內涵。體會文章主人公的愛國情感,激發學生對母語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品味語言,揣摩人物心理,領會小說的思想內涵。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由於其主題表現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選進課本,作爲中國小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瞭解法國文學的教材。教學中,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情節結構;細讀文章,品味語言,分析人物形象,領會思想內涵;學生領會文章思想內涵後,談學習感受,從而激發他們對母語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預習

1.蒐集作者情況和寫作背景資料。

2.熟讀文章,處理字詞。

3.試劃分情節結構,找出人物描寫的語句。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後一課》是法國19世紀現實主義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僅三千字左右,但在文學史上一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給予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們的喜愛,原因在哪裏呢?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最後一課》,來消除心中的疑問。

二、檢查預習

(一)字詞(課件展示)

哽、賺、踱、捂、懲罰、祈禱、詫異、宛轉、郝叟、懊悔、鑰匙

生齊讀後,合作聽記,並用“詫異”“懊悔”“懲罰”三個詞連詞成段。

(二)簡介作者(生根據自己蒐集資料簡介,師適當補充,課件展示)

(三)簡介背景(生根據自己蒐集資料簡介,師適當補充,課件展示)

三、整體感知(課件出示問題)

(一)生速讀課文後,根據課件展示圖片複述課文,師給予評價。

(二)指生說課文結構,師生達成共識。

第一部分,從“那天早晨上學”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裏”。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作者以簡潔的筆觸,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爲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

第二部分從“平常日子”到“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小弗郎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中表現的愛國熱情。

最後一部分,從“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到小說結尾。寫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三)生用一句話概括小說的主要內容。(只要情節概括準確,語言簡潔無誤,教師就給予鼓勵。)

(四)生用“這是……的最後一課”句式談自己讀文後的感受。(師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

四、合作探究(課件出示問題)

(一)師:最後一課的情形和平日上課大不相同,請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有哪些地方不同?這些不同說明了什麼?

生讀文後詳細回答,師生達成共識:氣氛不同、學生不同、老師不同。

(二)師:德國侵略者強行剝奪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韓麥爾老師、小弗郎士、全體學生和村裏老人們的悲憤及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爲同義語,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後一課”中。

在“最後一課”中小弗郎士的思想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請根據文章內容舉例說一說這些變化是什麼?

生思考後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三)師:在“最後一課”這特殊的氛圍中,小弗郎士開始醒悟了,他感到“萬分難過”。他動情了,他心中愛國的火種被點燃了,他覺得老師從來沒有這麼“高大”。從怕老師到愛老師,從貪玩無知到恨敵人,從沒有民族意識到心中植下愛國的根,小說正是通過對韓麥爾先生的人物描寫從側面細緻地表現小弗郎士的覺醒過程,表現了悲壯的愛國的主題。在塑造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時,作者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請細讀文章,舉例回答。

生四人結組討論後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小說是從小弗郎士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的。作者沒直接將筆觸深入到韓麥爾先生的內心,只是藉助肖像、語言、動作描寫來表現他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徵。例如:

1.……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

(韓麥爾先生今天爲什麼要這樣穿戴?)

2.我每次擡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裏帶走似的。

(猜想一下,韓麥爾先生此刻在想什麼?)

3.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爲什麼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號聲臉色慘白起來?爲什麼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來?)

4.“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

(請你用一兩個詞語形容韓麥爾先生此時的心情。)

5.然後他呆在那,頭靠着其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怎樣理解韓麥爾先生的舉止和表情?)

6.韓麥爾先生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監獄大門比喻什麼?鑰匙比喻什麼?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

以上問題的提出,教師要根據學生髮言情況而定,更多時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並給予必要的表揚和鼓勵。

(四)師:文章對韓麥爾先生的描寫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他關鍵時候表現出莊重、無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們心靈深刻影響的恪盡職守、道德高尚的教師形象。小說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動作描寫與心理活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請找出景物描寫、細節描寫的語句,並分析作用。舉例如下:

1.“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這樣就把景物描寫與直接寫心理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生動地表現了作爲國小生的弗郎士那種因怕遲到而急於到學校去,而又爲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戀,又不敢再停下來觀賞、玩耍的複雜心情。)

2.作者描寫屋頂上鴿子咕咕低叫這一細節來說,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個幽默的問題:“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聯想,表現出小弗郎士對敵人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和對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

(五)師: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請歸納文章的主題思想。(課件展示)

師說歸納中心的方法,生獨立思考,歸納:《最後一課》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國小生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六)質疑問難(課件出示重點問題)

生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或某些疑問,師生共同解疑。

問題舉例:

1.如何理解小說第四段中“又出了什麼事啦”這句話?

2.小弗郎士在小說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3.小說的情節是怎樣安排組織的?

(七)拓展延伸(課件出示問題)

1.學習本文後,你有哪些收穫?從文章內容、中心、寫作方法等方面談。(生談收穫)

2.你對我們的母語有哪些新的認識?(生談對母語的認識,激發愛國情感。)

(八)佈置作業(課件出示)

1.發揮你的想象力,以“下課以後”爲題,替小弗郎士寫一則練筆。

2.以韓麥爾先生爲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

以上兩題,任選其一,課下完成。

(九)總結(播放國際歌)

師:韓麥爾先生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裏,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同樣的,我們偉大祖國的語言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美妙的語言之一。它記載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負載着輝煌燦爛、浩如煙海的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努力學好祖國的語言,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神聖職責。同學們,努力吧,讓我們的母語走向世界,讓我們的祖國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課後反思

普法戰爭是以法國的慘敗告終的,戰後,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省被割讓給普魯士。《最後一課》就是以這一歷史事件爲背景,表現阿爾薩斯省人民淪爲異族奴隸的痛苦。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題材,作爲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是高度精練的範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現了這一重大的主題和題材,描寫出生動的人物形象,而所有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風格和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來的。《最後一課》之所以成爲膾炙人口的傑作,不僅由於它在內容上表現了愛國主義思想,還在於它具有卓越的藝術特色。這裏凝結着作者的藝術勞動的可貴經驗,對我們仍有啓發和借鑑作用。在對本文的學習中,第一課時學生在熟讀文章的基礎上分析情節結構,談讀後感受,教師不做過多的要求,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學生或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深入細緻地品味和體會小說的語言、人物心理。對初讀印象進行深化和具體化。初讀是基礎,品讀是關鍵。學生談對母語的認識培養學生了他們的愛國情感。

  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2

  教學重點:

1、心理描寫對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韓麥爾先生關於法語的見解和結尾動作描寫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中國加入世貿、足球圓夢、申奧成功那一刻到來的時候,所有的.華夏兒女無不熱淚盈眶,歡呼雀躍。爲什麼?因爲我們流淌着一樣的民族熱血,擁有着一樣的民族感情,熱愛着擁有同一個名字的祖國。愛國主義包含着榮譽感、自豪感、捍衛民族尊嚴與領土完整等情感。可你們是否知道,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也是愛國的表現,特別是在主權遭侵犯、國土遭踐踏的時候,這種感覺才最強烈。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

  二、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

都德(1840~1897),法國19世紀的著名小說家,畢生從事創作,寫過一百多篇小說。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長篇自傳體小說《小東西》。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以後,都德應徵入伍,後來曾以戰爭生活爲題材,創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圍》(收在現行的高中課本中)、《最後一課》等。《最後一課》是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

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爆發了普法戰爭。但由於法國政府當時執行了一條賣國主義路線,戰爭失敗後簽訂和約,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政府佔領後,爲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自己好永遠統治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的學校只准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後一課》這一短篇小說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從普魯士軍隊佔領法蘭西國土的那一刻起,法蘭西人民就奮起反抗。法國作家都德也參加了這場戰爭,並以淪陷後的阿爾薩斯的學校被迫停教法語改教德語爲題材,通過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描述,表現了法國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對侵略者的仇恨。

  三、介紹小說常識:

1、屬於敘事性文學體裁,以人物形象刻畫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敘事作品。

2分類:按篇幅、容量分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說。按內容特點分歷史、科幻、愛情、諷刺小說。3、小說要素:

人物(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

環境(社會環境:交待時代背景;自然環境:交待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性格、感情。)

情節(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四、理清文章思路。根據預習,理清小說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即完成課後練習一)

小說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爲線索,巧妙地鋪設了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6)序幕。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

第二個階段(7—10)開端。通過小弗郎士的觀察,寫出上課之前教室裏的情景。——課前

第三個階段(11—23)發展。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這是小說的主體。——課上

第四個階段(24—29)高潮和結局。寫韓麥爾先生宣佈散學時的情景。——下課

  五、有目的地在每一個階段找出描寫小弗郎士心理活動的句子,並分析其作用。

  1、第一階段。——幼稚、怕提問

(1)“我想就別上學了”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怕提問。

(2)“這些景象”指什麼?覺得“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說明什麼?指“畫眉在樹林…正在操練”。幼稚。

(3)“又出了什麼事啦?”設置懸念,

(4)這一部分內容與文章中心的表達有什麼關係?

巧妙地點明瞭故事發生的背景,並且爲下面的情節和小弗郎士的性格發展埋下了伏筆。

  2、分析第二階段。——疑惑、詫異

今天的情形和平時有什麼區別?說明了什麼?

平時上課最後一課

氣氛“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一切都安安靜靜的,整個教室

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都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氛。”學生“開課桌啦,關課桌啦,捂着“上課前,學生們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耳朵大聲背書啦。”課堂裏還坐着許多本村的人。

教師“拿着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着,“韓麥爾先生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着那怕人的

‘靜一點,靜一點……’”鐵戒尺。督學來校視察或發獎的日子的穿戴。“我”遲到遭到先生的責罵。今天,先生卻很溫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嘈雜;嚴厲的先生正溫和地等着他來上課,穿着"督學來校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服飾;最令小弗郎士吃驚的是課堂裏還坐着許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後一課"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又進一步加深懸念。

  3、分析第三階段。——難受、懊悔

最後一課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與平時有哪些不同?結合課後練習二找出有關語句。(1)"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這句話,單獨成節,表達了他難過、憤慨的心情。

(2)課後練習二:

1、說明小弗郎士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被喚起,開始認識到學習祖國語言的重要性。

2、表明小弗郎士增強了民族自尊心,產生了學好語言的責任感。

3、表明小弗郎士的愛國主義感情已經昇華,化爲一種學習祖國語言的強烈願望和巨大動力。

4、這聯想是對敵人的諷刺,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侵略者的仇恨,對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階段。——悲憤、懂事

“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中的“高大”指什麼?

指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顯得崇高、偉大。

(5)小結:作者運用第一人稱,對小弗郎士的描寫重點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手法,寫出了小弗郎士情感變化的波瀾起伏,從幼稚、貪玩——疑惑、詫異——難受、懊悔——悲憤、懂事,充滿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這一感情變化,推動情節的發展,突出了主題,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六、分析韓麥爾先生人物形象。

(1)討論:作者描寫韓麥爾先生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明確: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

  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養學生準確把握小說主題的分析能力。

2、學習文章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3、感悟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4、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

  課時目標

1、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養學生準確把握小說主題的分析能力。

3、感悟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尊嚴。學習熱愛民族的語言,就是維護國家的尊嚴,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最後一課》。

2、解題

早讀課我們已經閱讀了這篇課文,是誰的“最後一課”呢?(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以及鎮上(阿爾薩斯)的人們。)

二、感知主要人物

1、本人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

快速瀏覽課文,請大家談談對他們的總體印象。

(學生自由談,愛國,但也有一些不足,但不影響我們對他們的總體評價。)

2、很明顯,人物前後存在着一些“變化”(板書),下面我們將同學們分成兩大組,請同學們跳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具體說說這兩個人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可以用筆在文中做一些批註。

(學生讀、畫、評、說)師歸納板書

最後一課

小弗郎士變韓麥爾先生

幼稚的孩子普通的教師

可憐的學生愛國者可憐的朋友

3、這一變化的導火索就是——最後一課,插入背景介紹

本文寫於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1年間普發戰爭後發生的事故。

19世紀70年代,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被迫將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東部地區割讓給普魯士,亡國之恨激起法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之情。小說家都德將這一重大社會歷史題材濃縮在一所國小最後一堂法語課的場景裏,譜寫了一曲悲壯昂揚的愛國主義頌歌。

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以及鎮上(阿爾薩斯)的人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作者就是藉助這些人,表達了所有法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愛祖國、恨敵人。(板書)

最後,我用《馬賽曲》的第一句歌詞結束我們這節課:前進,祖國兒女,快奮起,光榮的一天等着你!

  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認識課文字詞,瞭解課文主題。

表情朗讀,感受人物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2、過程與方法:學生預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師蒐集相關資料。

課堂教學採用質疑、討論、問答等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法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情感和反抗侵略的堅強意志,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祖國語言,發奮學習。

  重點難點:

通過問答討論,感受人物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感受課文表現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突破:

抓住小弗郎士的心理變化來理解課文的主題。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請朗讀下面的詩歌,然後試着給這首詩取個名字:

怎忍看最後一眼/那一眼裏全是眷戀/靜靜的是課堂/不平靜的是心中的波瀾/戰爭的音訊令人厭倦/多少雙眼睛把和平企盼/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童年在瞬間長成成年/最後一課/是一頓難忘的最後晚餐

2、背景介紹

1870年7月,歐洲爆發了普法戰爭。法王拿破崙三世爲了阻遏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發動了這場戰爭。但不到兩個月,法軍大敗。普魯士j隊長驅直入,包圍了巴黎。法國政府執行賣國政策,同普魯士簽定了屈辱的停戰協議,賠款50億法郎,並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割讓給普魯士。《最後一課》就是以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爭爲背景而創作的。

3、初讀感知

學生速讀課文,然後談談閱讀後的初步感受。

4、感受小弗郎士

(一)(1)讀一讀:找出幾個描寫小弗郎士的語句,劃一劃,有感情地讀一讀。

(2)寫一寫:品味已劃出的語句,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3)談一談:把自己的感受在學習小組、班級裏交流討論。

(二)瞭解小弗郎士的心理變化,理解其愛國主義感情。

讀了課文後,你發現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你瞭解這些變化的原因嗎?

5、體驗與反思

我們可以從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什麼有益的東西?你怎樣表現對我們祖國的熱愛?

6.課後作業

找幾句描寫韓麥爾先生的語句,讀一讀,寫一寫感受,談一談看法。

以韓麥爾先生爲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提示:當韓麥爾先生看到鎮上居民來到教室聽課時會有什麼感受?當他看到小弗郎士遲到時會想些什麼?當他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時究竟在想些什麼?教堂的鐘聲響起時他究竟想說些什麼?)

  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瞭解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以及採用第一人稱所起的作用;領會本文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的後一項,主要通過對課文本身的學習來體會,井在思想情感上產生共鳴。

  教學難點:

同“教學目標”的前一項。

  課型:

練讀課。通過複述、評議、旗圖表、討論、品讀等提高語言與思維能力。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師表情朗讀全文,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想象出課文所描繪的情境。

(二)分別請學生到臺前複述。

1.教師用投影幻燈映出小弗朗士上學路上的幻燈圖片,請學生概括出小說的環境。(提示:從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兩方面來考慮)

2.教師映出韓麥爾先生上課的幻燈圖片。請一學生以第一人稱複述“最後一課”,重點表現它與平時氣氛的不一樣;然後請一同學以第一人稱複述韓麥爾先生上課的內容以及,“我”的心理活動。教師主持全班同學對兩項複述的修正與評議活動。

(三)全班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部分。

(四)指導學生用色筆畫出重點詞。宛轉、詫異、懊悔、祈禱、氣氛。

第二課時:

(一)在默看課文有關部分的同時,討論人物思想性格。

分析“上學路上”這部分。

討論:從社會環境看,阿爾薩斯同以前比有什麼異樣之處?從上學路上看,小弗朗士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精讀“上課經過”(即“最後一課”)部分,研討如下的問題:

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的含義?

怎樣理解“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裏飄揚”這個比喻的深刻含義?國旗是祖國的象徵文字也是民族的標誌。此外,字帖掛在鐵桿上,上面寫的是“法蘭西”“阿爾薩斯”,從書寫的內穿和擺掛的形式看,也很像一面面小國旗。這正是韓麥爾先生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精心設計的。)

小弗朗士心裏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他這樣想的本意是什麼?說明他的思想感情有了怎樣的變化?(提示:一個“也”字,清楚地表嘆了小弗朗士對取消法語改學德語是非常反感的。這一方面表達了他對學習祖國語言的留戀之情;另一方面表達了他對普魯士的文化侵略的極端仇恨之情。總之,他的愛國情感在韓麥爾先全的感染下得到了昇華。)

(三)品讀“宣佈散學”這部分。

1.品讀基礎上討倫:鐘聲、號聲對韓麥爾先生產生了怎樣的震撼?

2.縱觀全文,韓麥爾先生是個怎佯的人?

(四)按小說的要素。請同學總結全文。

(五)朗讀指導(主要指導要領):

1以小弗朗士的眼光、心情和口吻朗讀;

2邊讀邊想象一幅幅連續的畫面;

3.把握小弗朗士感情變化的層次。

  最後一課課文的優秀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內涵,培養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從小說中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等描寫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文章中重要語句的含義和文章的細節描寫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掌握基礎,理清情節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愛國主義名篇《最後一課》這篇文章,通過一堂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嚴肅的主題——愛國主義當國土遭到踐踏,尊嚴遭受xx,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淘氣的孩子,一個執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師,又將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板書:最後一課 都德)

二、背景介紹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發生的事,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爲阻止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發動了普法戰爭,法軍大敗,普軍長驅直入,侵佔巴黎,迫使法國割地賠款,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被割讓,普政府不準這兩個地方繼續學法語這篇小說寫的就是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景

三、文體知識

這是一篇短篇小說,小說有三要素:情節、環境和人物情節一般分爲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情節是故事發生、發展到結束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閱讀小說,往往從分析故事情節入手,然後作細緻的人物分析

過渡:本節課我們力求從情節的角度,理清文章的結構

四、雜讀——熟悉內容,解決字詞

1.字形:

哽住、懲罰、祈禱、懊悔、詫異、縱身、慘白、糊塗、踱來踱去

2.詞義:

懲罰:嚴厲地處罰

懊惱: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心裏自恨不該這樣懊:悔恨

祈禱:一種宗教儀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願望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踱來踱去:來回慢步行走

3.學生任選以上詞語中的兩個詞語,自由說話

提示:既要準確地運用所選詞語,又要讓所說的話富有意境,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4.小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後一堂法語課(交代人物和事件就行了,力求簡明)

五、聽讀――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請三名學生朗讀課文

學生甲:朗讀1-10段;

學生乙:朗讀11-23段;

學生丙:朗讀24-29段

學生聽前明確任務,聽後完成以下任務:

1.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明確:小弗郎士和韓麥爾

知識放射:告訴學生,最能表現主題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在表現主題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愛國主義的交響樂是這兩個人物用相輔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爲、語言奏響的

2.複述故事情節(兩名學生)

提示:學生複述時突出記敘的六要素即可

學生分組討論,用簡要的文字表達文章的思路

明確:按照課前、上課、下課時間順序來行文

板書:課前、上課、下課

3.根據討論結果,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發生(1-10):寫上課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見的典型環境和課堂氣氛;

第二部分,發展(11-23):寫最後一課的經過,重點寫了法語課,其次還寫了習字課、歷史課與拼音課;

第三部分,高潮和結局(24-29):寫下課時的情景

六、小結

本節課,我們完成了兩個學習任務:一個任務是課標要求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第二個任務是整體感知全文,從宏觀上理清文章行文脈絡準確地說,我們學習了小說三要素中的兩個要素——情節和環境,爲我們下一節課的人物形象分析作了鋪墊

  板書:

最後一課

都德

主要人物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

主要情節課前——上課——下課

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主要人物,聯讀相似作品,感受愛國情感

一、導入

《最後一課》是在普法戰爭時期奏響的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樂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言行舉止是這首交響樂的主旋律,下面我們就着重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從而理解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板書: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

二、品讀――定格人物,體味感情

1.品讀小弗郎士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①學生邊讀邊用筆勾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重要語句

②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有什麼變化?(從總體上把握)

明確:有這樣三個變化:

一是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語法;二是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三是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③小組討論:按小弗郎士的三個思想感情變化,分成三組,每組用例舉法具體回答一個問題

A組——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語法

學生:從這些地方能看出小弗郎士對學習的態度有變化如:“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纔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着又那麼沉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

B組——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

學生:從這些地方能看出小弗郎士對老師的態度有變化如:“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C組——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學生:從這些地方能看出小弗郎士對祖國的情感有變化如:上課前,在小弗郎士眼裏,普魯士士兵的操練“比分詞有趣得多”,而當他聽老師說“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後,心裏萬分難過!

④從這些思想感情的變化中,你明白了小弗郎士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嗎?

明確:小弗郎士是個頑皮的孩子,學習上要求自己不嚴,怕老師罵就想逃學但在最後一課上,他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韓麥爾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國的慘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後一課的典型環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進了他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

板書:生性頑皮,要求不嚴,但熱愛祖國

2.品讀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

①學生邊讀,邊從課文中畫出描寫韓麥爾先生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

A、品外貌:“穿……打……,戴着……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後一課時,穿上節日的盛裝,表示了韓麥爾先生什麼感情?

明確:表示他“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之情

B、品神態:爲什麼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就臉色慘白?

明確:臉色蒼白是韓麥爾先生內心痛苦的表現,因爲教堂的鐘聲宣告最後一堂課的結束,號聲暗示着德語將要代替法語,這兩點是對韓麥爾先生的沉重打擊,所以,他臉色蒼白

C、品語言:“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明確:“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其含義是,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D、品動作:“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韓麥爾先生寫兩個大字,爲什麼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明確:因爲他把對祖國強烈的愛、對國土淪亡的無比悲憤都融進這兩個字,感情極爲強烈,集中體現出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現了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念

②縱觀全文,結合剛纔的分析,你認爲韓麥爾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明確:韓麥爾先生大概四五十歲,平時穿着隨便,上最後一課時,他穿上漂亮的綠色禮服,繫上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繡邊的小黑邊帽這位老師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常常讓學生丟下功課替他澆花,他去釣魚的時候,乾脆就放學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給學生,而且很講究教學方法他帶着深沉的愛國情感,用最形象、最有力的語言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使這堂課成爲學生最難忘的一課(答案可以多樣,有理有據就行)

板書:穿着隨便,自己要求不嚴格,但教學水平較高,有強烈的愛國情感

3.學生質疑(老師應答預案)

①文中有許多細節描寫,如:掛在鐵桿上的字帖、飛進來的金甲蟲、鴿子、普魯士兵的操練和軍號聲等,有何作用?

學生提出討論後明確:這篇小說的許多細節描寫是十分耐人尋味的正如剛纔同學們提到的,“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了教室裏的愛國氣氛;“飛進來的金甲蟲”沒有影響孩子們畫槓子,刻畫出了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是小弗郎士的聯想,這聯想無情地嘲笑了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習德語的愚蠢;作品中兩次出現的普魯士兵的操練和軍號聲巧妙點明時代背景……這些細節對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起着很大作用

②文章是借最後一課表現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但文章的開頭卻寫了很長一段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匠心何在?

學生提出討論後明確:總的說來,這一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爲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具體表現在:一是讓小弗郎士的表現和下文形成對比,同時描寫經過鎮公所時的心理活動,又展示了他對敵人的恨,爲下文埋下伏筆二是通過小弗郎士的內心活動,間接表現了韓麥爾先生的平時,這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感情有烘托作用三是作者安排了人們看布告牌的細節,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③戰爭中表現愛國主義的感人事例很多,特別是戰場上的浴血奮戰,作者爲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小角落?

知識放射:這是一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選材的匠心也正在此,大家可要記住喲!

畫外音:當然,可能還有一些老師事先沒有想到的,這就要求老師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智慧性,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從容應答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

過渡:這篇小說告訴我們,在主權遭侵犯、國土遭踐踏的時候,人民所體現出來的民族意識尤爲強烈中華民族也曾承受鐵蹄的踐踏,我們也不妨來看看當時所受的這種煎熬我們來閱讀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寫北平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後,祁瑞宣老師上第一堂課的一段文字

三、生活鏈接——有理有據地說話

在你的生活經歷中,有過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體驗嗎?當你聽說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轟炸的時候,當你聽到我國申辦2008年奧運成功的時候,當你看到我國“神六”成功返回的時候……你感受如何呢?

提示:學會用規範的句式說話,學會用具體的事例支撐自己的觀點

四、小結

愛國主義教育是這一課的主旨這篇課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敘述了法國阿爾薩斯地區遭受普軍侵佔以後,師生上最後一課法語課的情景短暫的最後一課,使我們深切感受到法國人在失去土地時的悲憤、沉痛的心情,《四世同堂》片斷也是這樣這是兩篇充滿活力的文章,最容易走近我們讀者的心靈,最能夠引起我們讀者的共鳴

五、作業

韓麥爾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談談你對祖國語言的理解,並把它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