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0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0篇)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物體。

2、能分辨較複雜物體不同角度所觀察的情況。

3、更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1、變形象思維爲抽象思維。

2、明晰物體組合擺放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教具學具:

小正方體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出示由若干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正面圖形 請學生們猜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並說明理由。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夠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較複雜物體的觀察(板書)。

(二)新授課

師出示四個小正方體按例3擺放在講臺上,以同方爲單位,畫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觀察到的圖形,抽生展示並說明其理由。

(三)鞏固練習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練習九1-3題。

(四)動手操作,思維拓展。

學生按老師要求擺小正方體。

(1)用5個小正方體擺從正面看到的圖形(你能擺出幾種不同的方法)。

(有多少種不同擺法,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最多隻能用多少個小正方體。)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學會從一個較複雜的立體圖形畫出三視圖,從三視圖推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建構學生的空間思想和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難點:

用動態的思想讓學生理解三視圖。

教學過程:

一、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一個到三個正方體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剖析。強調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觀察要點:平面投影思想。引導學生會看會畫簡單的三視圖,畫三視圖的一些原則。

二、從四個正方體入手,讓學生先按要求擺放,在已有的知識經驗下,建構四個正方體的立體圖形。從三個方向對立體圖形進行認識。

三、用動的形式,對四個正方體從一個方向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進行添加思考。

四、給定立體圖形畫三視圖、給定三視圖,嘗試繪出立體圖形。

先擺一擺右邊的物體,再分別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一看,各是什麼形狀?下面的形狀各是從哪面看到的?

五、訓練。

教學反思:

“橫看成嶺側看成峯”,這說明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體視覺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較真實反映出物體,我們可從多角度觀察物體,學生也一樣,要想讓學生能夠學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要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二者之間要和諧統一。多角度發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親歷有效的知識探索,在教師的主導下建構系統的'知識。探究後的思考總結和探究的過程同樣重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是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做到動靜結合。再一個要做到的是從實踐中提煉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這個過程的統一,在實踐中完善理論和拓展實踐領域。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課程標準教材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l、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數學思考:

在觀察簡單物體的活動中,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

在觀察活動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的設計意圖:

《看一看(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第1課時的教學內容。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教材從情境入手,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拼擺和探索中,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而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進行辨認,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看一看(一)》,設計這個觀察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紙箱,讓學生體驗: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親自走到不同的位置進行實地的觀察體驗,再通過找一找、連一連、看一看、想一想及數學遊戲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學生狀況分析

本課是在一年級學習"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發展到"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讓學生通過觀察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師指導學生有秩序地參加教學活動,在觀察、拼擺和探索中,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而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運用所學知識,

讓學生把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辨認準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爲本課的內容主要是學生在觀察、操作、小組活動、討論等環節中進行,所以學生的興趣濃厚,積極性高。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再通過變換角度的觀察,學生從感性上有了真正的體驗,學起來比較輕鬆,但對判斷所觀察的物體形狀還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五、教學設計

(—)問題情景

(課件演示配音)在一個遙遠的地方生活着一頭非常美麗的大象,笑笑、淘氣和機靈狗都想看看大象長什麼樣子,於是他們來到了大象生活的地方,看到了大象。回到家後他們向智慧老人介紹了大象。笑笑說:大象是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鼻子,兩個耳朵像蒲扇"氣說:大象是兩根柱子上頂個門,門上有一條擺來擺去的長鞭";機靈狗說: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牆壁"。智慧老人不解地問:"我聽說,那裏只生活着l頭大象,你們怎麼看到了3頭大象呢?"他們三人一口同聲地說:"只有1頭大象呀!"。這是怎麼回事呢?(逐一呈現他們所看到的圖象)

【利用"淘氣、笑笑、機靈狗看大象"這一情境導入新課,可以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實際這一原則。利用學生身邊的事情或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創設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知

l、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1)下面我們以小組爲單位,每人選擇一個位置坐好來看你面前的紙箱,互相說一說你坐在什麼位置看到的.箱子面是什麼顏色的?(學生活動)

(2)彙報。

(3)你們看得很仔細,如果不停地換位置觀察,從中你能發現什麼?小組內討論一下。(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4)考眼力:淘氣看到大家學的這麼棒,有些不服氣,想考考你們的眼力,接受挑戰嗎?

看誰能快速的找出第幾幅圖是誰看到的。書上P26連一連。

2、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體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1)通過觀察活動,你們已經發現站在不同位置看紙箱,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請你猜猜看,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能看到紙箱的幾個面?

(2)我們以小組來活動,驗證一下剛纔我們猜測的看到紙箱的幾個面是否正確?(學生活動)

(3)彙報。你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幾個面。

A:一個面的。請坐在你的位置,也能看到一個面的同學站起來。(正對着長方體的正面或從上往下看,或拿起來看底)

B:兩個面的。請在你的位置,看到兩個面的同學舉手讓老師看看。旁邊的同學走到他的位置檢查檢查,是不是能看到長方體的兩個面。

C:三個面的。(站在角的位置)

(4)親身體驗:請你走到角的位置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紙箱,最多隻能看到紙箱的三個面,並能具體地說出在哪個位置能看到哪個面。】

3、認一認:正面、側面和上面

(1)自學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課件:笑笑配音)其實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有自己的名稱。答案就在書上的P26頁。可是我沒有看懂,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可以教教我嗎。你們現在看到的(綠顏色)的面(正面),你知道叫什麼嗎?依次揭示上面和側面。(這個呢?)

(2)變換擺放長方體的位置,分別指出它的正面、側面、上面。

(3)出示課件: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現在看到的長方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知道哪是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並通過變換擺放長方體的位置,分別指出它的正面、側面、上面的活動加深理解。】

(三)應用與擴展

1、遊戲一:

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智慧老人送給大家一個小禮物,快去看看吧!請以小組爲單位從紙箱中任意摸出一個物體,只要你能指出這個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這個禮物就歸你了。聽明白了嗎?

2、遊戲二:

五顏六色的長方體多漂亮呀,喜歡嗎?

下面我們用手中五顏六色的長方體玩一個猜顏色的遊戲。(如:你的正面是紅色,上面是綠色,猜一猜,下面是什麼顏色?)

3、遊戲三:

機靈狗、笑笑、淘氣看到的禮物各是什麼形狀的?書P27第3題。

4、遊戲四:

猜猜看(出示美麗的學校照片):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上面拍攝的。

5、遊戲五:

小小攝影師:看到別人拍的照片如此漂亮,你是不是也想親自拍拍照片?老師來做照片中的人物,你來當個小小攝影師如何?不過我有個要求:我想要一張我側面的照片,那你應該站在什麼位置拍攝?要我的背影呢?……

(四)小結

這節課上到這裏,就要結束了,誰能說說你有哪些收穫嗎?

[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看一看(一)》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爲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麗的學校):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學校的實景觀察圖片,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及通過玩手中的長方體並猜出顏色這個遊戲,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紙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紙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爲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學生對於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的孩子竟然說自己能看見四個面,甚至更多。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把看到的一條邊當成了一個面,我想如果在課前複習時,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2.本節課學生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躍起來了,不過學生活動的有些沒有章法,我想也許是大班額的原因吧,如果是小班教學,教師會更容易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對於大班額的教學,我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在新課改實驗中,教學既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學的"活而不亂"。

3.在課堂上曾出現這麼一段小插曲:讓學生自學長方體各個面的名稱後,彙報時,有的學生理解錯誤,他站在長方體的正面(正面紅色),說正面是紅色的,當他站在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側面黃色)時,還說正面是紅色的。這時,一個孩子很敏銳的發現他說的是錯的,及時走上前糾正了剛纔那位同學的錯誤,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這個孩子多會學習呀,可惜的是我的評價沒有跟上去,沒有爲他的勇於質疑行爲,給予充分的肯定,無疑是我這堂課的遺憾。都說現在的孩子傾聽不好,如果我及時抓住了這一契機,對其他學生無疑是個最好的榜樣,可惜我錯過,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是多麼的重要。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和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發民兵直觀思考和初步的寬間觀念。

3、使用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活動,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在各種活動中豐富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看到物體的形狀有所不同的道理。

教學用具:

照片、玩具猴、茶壺、教學掛圖。

教學進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一張課前本班某同學拍的照片(投影)。

黑林國小集體備課用紙談話:同學們認識這是誰嗎?你們怎麼知道他是誰的?你們喜歡拍照嗎?好的,我們來玩一個拍照片的遊戲吧!來,像老師這樣架起自己的照片機。你們這麼多相機一齊拍老師,老師得準備一下,好了,你們拍吧,請仔細觀察,你拍的照片裏,能看到老師的什麼?談話:同學們還想拍嗎?好,老師再換個姿勢你們拍吧。

學生活動。師:這次你能從你拍的照片裏看到老師的什麼呢?爲什麼和剛纔看到的不一樣?導入新課:由於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的結果也就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

二、組織活動,引導觀察。

1、教學例1出示書上94頁上的兩張照片。談話:小明和我們一樣也在教室裏拍了兩張照片,想一想,他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照片?請在小組中交流。

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小結:雖然兩張照片都是在教室裏拍的,但由於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同。

2、教學例2

黑林國小集體備課用紙談話:同學們還想拍照嗎?我們再來爲四隻小猴子拍照吧。請每個小組長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玩具猴,讓它面朝黑板坐好。

學生把玩具猴放好,教師檢查一下每個小組的玩具猴擺的位置對不對。

談話:請小組長從信封裏拿出4張小猴的照片,想一想:哪一張會是你自己拍的?爲什麼?提問:你們四個同學都是爲同一只小猴子拍照片的,爲什麼拍到的四張照片都不一樣呢?先在小組中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

談話:你們想換個位置給小猴拍照嗎?請90度旋轉你們的座位,然後再拍,這樣組織三次。

練習:老師這裏也有四張小猴的照片,你能判斷出它們是從小猴的哪一面拍的嗎?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

三、實踐與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獨立完在再交流。

(2)指名彙報,說明理由。

(3)提問:爲什麼同是一個學校的大門拍到的卻不同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小組交流。

黑林國小集體備課用紙

(2)全班討論。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就不同。請小組長把小猴換成茶壺,讓每個同學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觀察茶壺。

出示編好號的茶壺圖,讓學生想一想,你看到的是哪一幅圖,猜一猜,你們小組裏的其他3位同學看到的分別是哪一幅圖。

四、總結與反思

今天這節課,你覺得你最開心的事是什麼?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麼疑問?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7頁的內容以及練習十五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知識:使學生掌握有關物體的知識和觀察物體的知識。

2、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過程和方法:使學生能夠運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的觀察方法辨認物體;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獲得不同觀察結果的過程。

4、情感和態度:培養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方法,學會從不同角度辨認物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創設學習新知的條件

教師誘導:上學期我們學過一些有關位置的知識,如上、下、前、後、左、右等。現在我們就以自己的身體爲中心用手來表示上、下、前、後、左、右,老師說,你們用動作表示,看看誰的反應快,動作正確。

二、激發興趣,順勢導入新知的學習

1、出示教具:教師拿出若干個盒子,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⑴拿出兩個從學生的角度看起來是一樣的盒子,讓學生想一想,這兩個盒子一樣嗎?

⑵拿出兩個從表面上看顏色不一樣的盒子,讓學生想一想:這兩個盒子一樣嗎?

⑶引導比較:將先拿出的兩個盒子更換觀察角度,使學生明顯地看出它們是不一樣的;對後拿出的兩個盒子進行翻轉,使學生看出兩個盒子是一樣的。

2、教師小結:剛纔兩個看起來一樣的盒子換個角度觀察結果卻不一樣;而看起來不一樣的兩個盒子換個角度觀察結果卻是一眼的.。看起來我們僅僅從表面現象來判斷物體的結構形態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觀察物體,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觀察物體”的知識。

三、觀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新知

1、觀察物體一。

⑴出示教具:教師拿出一個自制的四棱柱盒子,盒子的一個面是正方形,兩個面是長方形,兩頭是三角形的面。先讓學生觀察這個物體,看看它是不是長方體(這裏不必講解它的名稱,只是讓學生明確它不是長方體即可)。

⑵教師誘導:現在我們就用小朋友學過的知識來觀察這個物體(引導學生觀察每一個面,從而得出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有的面是長方形,有的面是三角形,還有的面是正方形。)

2、觀察物體二

⑴出示教具:教師拿出“大力士”玩具,請三個學生上前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這個“大力士”,並把自己所看到的樣子用動作表演出來,其他同學評價。

⑵遊戲活動:組織學生給“大力士”照相。A、教師提遊戲要求:如果我想請你們給“大力士”照張正面相,你們應該站在哪個角度照?B、請學生示範:如果我想請你們給“大力士”照張側面相,應該站在哪個角度照?C、共同做遊戲:學生站在“大力士”的左側或右側給他照相。

3、引導學生辨認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辨認,並提問:小亮、小明和小紅他們也在觀察物體,他們在看什麼呢?(先引導學生看課本67頁的例1,在結合例題下面的三幅圖問: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4、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要求學生拿出各自所帶的玩具,在自己所在的小組共同學習。小組同學一起觀察玩具,然後把觀察到的樣子畫下來。

5、展示評價學生的作品。

一方面總結學生的觀察情況,提供反饋信息;另一方面使學生在觀察評價同學的作品中進一步體驗觀察的方法和過程。

6、口頭表達練習。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哪些地方用到從不同角度來觀察物體的這一觀察方法。(通過口頭練習,可以使觀察方法的知識由感性認識轉化爲理性認識;由記憶的學習轉化爲理解和應用性的學習。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十五的興趣。)

四、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運用新知

1、讓學生猜一猜:教師依次出示面有茶壺的平面圖:茶壺的俯視圖——茶壺的側面圖(壺嘴的一面)——茶壺的正面圖。證明:平時照相爲什麼一般選擇正面或側面照(原因是從背面照很難辨認是誰)。

2、讓學生看一看:教師出示畫有房子和標有A、B、C三個偵察遠位置的掛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A、B、C三個偵察員,從三個方位來觀察敵人的營房,請你標出A、B兩個偵察員看到的情形(在圖例中有從四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讓學生選擇)。

3、讓學生做一做:教師出示課本67頁的“做一做”,引導學生辨認三個同學觀察到的畫面各是哪幅圖,並用線連起來。

五、全課小結,拓展思維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爲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麼?還有疑問嗎?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給大家留什麼作業?請你爲自己設計一份精彩的作業。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7頁。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每個小組:四本語文讀本(或別的書)、娃娃、從四個不同角度拍攝的四本《語文讀本》的照片、從四個不同角度拍攝的娃娃的照片; 教師:楊桃、從上面拍攝的四本《語文讀本》的照片、從四個不同角度拍攝的學生照片、若干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認識老師手上的這個水果嗎?對,楊桃。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講一個畫楊桃的故事。畫楊桃的故事:一天,美術老師帶來了楊桃讓大家仔細觀察之後把它畫下來,淘氣也畫了一張。同學們看了都笑話他說:這哪是楊桃啊,分明是顆五角星啊!老師走過去看了看,不但沒有批評淘氣,還表揚他觀察很仔細,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從楊桃的兩端去觀察,楊桃看起來就像個五角星)楊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情況不一樣,那其他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情況是不是也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觀察物體。

二、探究體驗1.活動一:觀察物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四本語文讀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學坐在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後把你觀察到的圖像從這些圖片中找出來,放到自己的面前。

(2)彙報: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彙報。 先說你坐在幾號位,再說說你看到的是語文讀本的哪一面,選的是哪張照片?這兩張照片都是側面,這兩個側面有沒有什麼不同呢?

(3)討論: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圖片(從上面拍的),討論一下,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呢?四個同學當中誰站起來看到的和圖片上的一樣?

(4)請小組長把書和照片收到抽屜裏。

2.活動二:根據照片,判斷拍照角度。

(1)老師給我們班的一位同學拍了幾張照片,我們看看它是誰啊?請出這位同學。請大家猜猜這幾張照片分別是從哪個角度拍攝的?請同學上來站在相應的位置。 先出示一張正面和一張背面。 當第三個同學上臺找到位置後問下面的同學:他找的位置對嗎?你是怎麼判斷的? 出示第4張照片問:這一張也是側面,和第三張的拍攝角度一樣嗎?你是怎麼想的?

(2)小明他們也在給小動物拍照呢,我們去看看!書:67頁,例1。 三個人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給小恐龍拍照,下面三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請在照片下寫上小攝影師的名字。 這一張照片拍的是小恐龍的哪個面?是誰拍攝的?

(3)給小動物拍完照片,他們又被門外的小卡車給吸引住了。 三個人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卡車,這輛卡車在他們三個人的眼裏是什麼樣的呢?請你與下面對應的圖片連一連。書70頁,完成第一題。 投影訂正後收起書。

3.鞏固練習

(1)根據照片把具體物體擺到正確的方向:小動物太可愛了,老師也忍不住給小動物玩具拍了幾張照片,每個小組白色信封裏都有四張照片,它是汪老師分別從1,2,3,4號位拍攝的,請小組長按照照片背面的序號發給相應的組員。然後請大家根據手上的圖片,擺出這個娃娃的正確位置,要保證這個娃娃擺好後,每位同學觀察到的和圖片上的'一樣。 彙報:請一位同學說說,你們小動物的臉面對着幾號位(小動物的正面對着幾號位)?

(2)換角度觀察:你想從其他的角度去觀察一下娃娃嗎?那我們來個找座位的遊戲,請小組長將這四張照片合起來洗一洗,正面朝上隨意的發給每人一張,然後請大家根據組長髮的照片找到正確的位置坐下來。三點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動;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數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蓋坐好。看看哪一組找的又快又好。 訂正:每個同學是不是找對觀察角度了呢?我們可以這樣檢驗,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數字是一樣的就說明你們找對了。翻過來看看吧。四個人全找對了的小組請舉手。

(3)轉娃娃換座位:小娃娃朝一個方向坐累了,請小組長幫幫忙,幫娃娃換個方向,讓他們面向××,現在小娃娃轉方向了,同學們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觀察一下娃娃,你還能坐在原地不動嗎?想想你該坐在哪?請根據照片找到相應的座位。 說說你的座位怎麼變化了? 還原座位,小組長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鞏固拓展

(1)根據照片猜物體(體會物體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同學們喜歡猜謎嗎?下面我們來玩一個猜一猜的遊戲。汪老師從不同的角度給一些物體拍了照片,請同學們根據照片猜猜是什麼物體(出示從一個角度拍攝的檸檬照片,有的學生猜橙子)看來有時候,我們從一個角度觀察還不好確定,換個角度再來一張。(杯子)(冰箱、洗衣機)(書包)(筆盒)(河馬、大象)……適時問:這個照片是從哪個角度拍攝的?

(2)同學們真聰明,說到大象,汪老師再給同學們講一個摸大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什麼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牆。”第四個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學們,同樣一頭大象,爲什麼四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呢?其實把這四個人說的綜合起來纔是大象的真正樣子。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四、課堂總結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談談這節課學到了什麼知識?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觀察物體。這些內容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教材是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以及已學習了位置,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的。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通過實際操作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實踐操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實際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此外,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活動也將作爲一項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物體的形狀。

二、教材處理

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觀察活動進行教學的基礎上,還創造性地安排了其他觀察活動,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三、教法、學法及教學媒介的使用

本節課我將採取“引導—探索—發現”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學習活動,並將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及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優化教學。爲此,準備的.教具有多媒體課件、玩具、等。

四、教學流程預案

我爲這節課設計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課。

生動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思維。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在導入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首先組織學生通過觀察立體圖形,引導學生觀察後思考:它們觀察的是同一圖形,爲什麼說得不一樣呢?藉機引出課題。

(二)、觀察交流,探索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這一環節我預設爲三項活動。

1、爲了“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承接導入時的情境,我準備先指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開展本位觀察活動,然後再以順時針的方向交換座位觀察,把每次觀察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相同,然後進行小組討論:換位之後每次看到圖形的樣子一樣嗎?爲什麼會這樣?學生彙報後,請他們談一談自己的收穫。相信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一定能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從而順利的解決教學重點之一。

2、觀察立體圖形,體會“同一位置觀察,最多能看到三個面”。在初步掌握觀察方法的基礎上,我將出示一個六個面顏色各異的立體圖形,引導學生猜測:站在一個位置最多能看到這個立體圖形的幾個面?然後請學生自己通過實驗來驗證,然後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驗證的結果,最後通過小組彙報、集體評議的方式明確:站在同一位置觀察,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教學中,學生可能因爲移動了頭或目光,覺得可能會看到4個面,針對這種情況,我將對學生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這一活動的設計旨在爲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猜想、驗證、交流中發現並掌握數學知識,解決教學重點之二。

3、認識正畫、上面、側面。

爲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這一活動中,首先我與學生交談:“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剛纔我們看到的物體的三個面都有自己的名字。”然後大膽放手,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尋找答案;接着通過指認立體圖形、講桌及班級中可能有的長方體物品的三個面加以理解,最後變換某一物品的擺放方向,請學生再次指認各面,使學生明白所謂的“正面、側面、上面”是會發生變化的。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重視生活應用,讓學生實踐數學,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針對這一原則,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了一組梯度式練習題鞏固深化。

[出示課件]:

1、兩個小朋友從不同方向給同一只熊貓照相。是誰照的相片?

2、看大象他們看到的是哪一面?連一連.

3、課件出示:水壺:下面的圖形分別是誰看到的?

4、從它的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形?

讓每個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組織學生觀察分析,在充分實踐活動基礎上學習新知。親身探索過程,同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鼓勵學生回家後與家長一起觀察生活中的一件物體,試着把看到的形狀畫下來,結合着畫爲家長講一講本節課學到的知識。

(四)、板書設計

由於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組織觀察實踐活動,因此,板書爲簡寫知識點,使學生一目瞭然,便於記憶。

五、教學效果預測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利用“蘭蘭”、“淘氣”、“小紅”這三個學生喜歡的數學小夥伴,創設了完整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探究知識,交流體會。我想:由於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上,同學們一定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思考,樂於實踐,樂於交流,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以上就是我對教學本節課的一些預想,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提出您的寶貴意見,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謝謝!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觀看物體——正面、側面和上面(蘇教版國小數學第五冊第86頁的例題,第87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看,比較,初步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精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並體會站在不同地位觀看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隻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2、使學生在觀看辨認、想象等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觀看物體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感情和態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會站在不同地位觀看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隻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進行要愛護環境衛生,幷讓他們知道那些是可回收垃圾,那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教學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模型教具和學具,講桌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喜歡)假期爸爸媽媽都帶你去過什麼地方?(學生自由答)你們真幸福,那麼你們去過方正王國嗎?(沒有)想不想去?(想)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參觀參觀方正王國。不過,我們去之前要先準備準備,瞭解瞭解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出示課題——正面側面上面)

二、觀看實物

1、觀看講桌,認識正面、側面和上面。

(一)認識正面、側面和上面。

問題:你能指出講桌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學生舉手發言)

師小結:講桌的正面就是前面,側面就是左面和右面,上面就是教師放東西的地方。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出發,不一會來到了方正王國的生活大廳,看見方方、正正、飛飛在爭論,出示課本87頁第一題圖(學生舉手回答)

(二)理解觀察位置不同,看到物體的面就不同。

(1)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他們的就是看到了老師和一個學生在討論:在不同的位置觀看同一物體相同嗎?最多隻能同時看幾個面?是呀,我們也來看看吧,

(2)小組觀察字典(要求:觀看的時候注意了,人要坐直了,不能歪來歪去。)在小組裏互相說說你看到什麼?然後彙報

(3)觀察箱子

(a)現在唐老師隨便指一個面,你能很快判斷出它是箱子的哪個面嗎?這回咱們不舉手,搶答!

剛纔大家的表現真不錯!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小測試,想看看咱班的同學是不是真的很棒,你們敢挑戰嗎?

(b)請聽題:這個箱子是老師借來的,第一個問題:誰知道我是從哪個學校借來的?對了,這個箱子就是老

師從xx一小借來的。

(c)請聽第二題:誰知道我是從xx一小的哪個班借來的?

你們怎麼不舉手啦,剛纔不是很積極嗎?

沒錯,這個箱子的確是我從xx一小的六(2)班借來的。

質疑:現在唐老師又有不明白的問題要問你們了,爲什麼剛纔在回答第一題時這邊的同學舉手很積極,那邊的同學都不舉手,當老師問第二個問題時卻相反了呢?那爲什麼我問了兩個問題,中間的同學都不舉手啊?哦,因爲坐在中間的同學地位比較特殊,正好正對着箱子的——正面,只能看到幾個面啊?看得到兩個側面嗎?

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往往是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形狀的物品,最多隻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2、觀看插圖,體會在不同地位觀看所看到的面可能是不一樣的。

{出示插圖}一位小朋友和老師在觀看圖書櫃,看看青菜老師有什麼問題:

你能指出圖書櫃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

請觀看這兩幅圖,先看第一幅:你能看到圖書櫃的幾個面,是哪幾個面?再看第二幅:你能看到幾個面,是圖書櫃的哪幾個面?

小結:生活中有些物體的正面、側面是人們商定俗成的,比如剛纔觀看的圖書櫃,冰箱,我們把它們有門的一面稱爲正面;而像長方體、正方體這樣的數學模型,沒有特別的標識,通常把我們正對着的那個面稱做正面。

三、動手操作

1、老師指引: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是哪幾個面?分別是什麼顏色的?{老師出示長方體模型}下面請大家坐直了觀看這個長方體,說說你看到了這個長方體的幾個面,是哪幾個面?分別是什麼顏色的?可以坐着回答。站起來呢,你看到的面還一樣嗎?爲什麼所觀看到的'面不同呢?因爲觀看的地位不同,所看到的面也可能是不同的。

2、自主探究:你最多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是哪幾個面?分別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動手操作看}

請把預備好的長方體拿出來,放在小組中間,大家觀看,可以在不同的地位看一看。觀看之後,告訴小組裏的同學,你最多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注意,在看的時候,必需是一眼同時看到的。{生觀看,師巡查}

反饋:說說在什麼地位只能看到長方體的一個面?什麼地位能同時看

到兩個面?什麼地位能同時看到三個面?誰願意上來演示給大家看。

啓發思考:爲什麼最多隻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

指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每兩個面都是相對的,看到了上面也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左面也就看不到右面,看到了正面,也就看不到背面,所以最多隻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四、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插圖:這是個什麼物體。它的正面是個什麼圖形?它的側面和上面呢?

那麼我們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圖形是這樣的嗎?請小組長拿出正方體,大家一起觀看,說說從正面看,從側面看,和從上面看,看到的是什麼圖形?{指引觀看方法}

反饋: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

2、想想做做第5題。

(1)出示插圖,請觀看,這是由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長方體。

請你猜猜從它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看到的是下面的哪一個圖形?請兩個小組合作,把你們的正方體拼在一塊,看看你們的猜測是否精確。師示範拼,並展示。

(2)出示插圖二,現在我把兩個正方體這樣拼在一起,能說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圖形嗎?然後請猜猜它是幹什麼用的?(是呀,它就是一個垃圾箱,一個是放可回收垃圾,另一個是放不可回收垃圾的。那你們知道那些是可回收垃圾,那些不可回收垃圾?學生舉手回答)

3、延伸

今天的知識你都學會了嗎?那我要考考你們了。下面唐老師指定所看到的面,你來找觀看的地位,行嗎?

五、全課總結

今天的旅遊愉快嗎?你有什麼收穫?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今天我們在旅途中一起認識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了從不同的地位觀看物體,所看到的面可能是不一樣的。還知道了觀看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時,最多能同時看到三個面。同時也知道了那些是可回收垃圾,那些不可回收垃圾?唐老師對你們今天的表現很滿意,也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出門。謝謝大家!!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38頁---40頁。

教具、學具準備:

長方體藥箱、圓柱、球、長方體實物若干、圓柱和球的組合學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確從同一方向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形狀也可能是相同的。

教學流程:

一、古詩導入 激發情趣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宋代詩人蘇軾的那首《題西林壁》嗎?讓我們共同來朗誦這首詩。(課件出示詩句和廬山不同景色)

師:一座廬山,爲什麼詩人看到的卻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2、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這樣,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物體,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二、觀察物體 探究新知

(一)觀察長方體

1、整體觀察(出示長方體小藥箱)

(1)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觀察這個長方體的藥箱,誰來說說這個藥箱有幾個面?都是哪幾個面?每個面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2) 生回答,師強調看到的面,是相對觀察者說的。

(3) 師:請同學們按照活動要求觀察這個小藥箱請(課件出示觀察要求)

(4) 學生觀察。

a 同學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藥箱,說一說自己看到了哪幾個面。

b 坐在不同方向的同學說說自己看到藥箱的哪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

(5) 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剛纔同學們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有的同學看到一個面,有的看到兩個或三個面。你能找出個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嗎?最多能看到藥箱的幾個面?請大家站起來走一走,看一看。

(6)學生自由走動,觀察。

(7)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發言精彩極了,我們不論站在哪個位置,都不可能看到長方體所有的面,最多隻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

2、分別從三個面進行觀察

(1)教師拿起小藥箱讓不同方向的同學觀察、我們從正面、上面、左面來看這個藥箱得到的都是什麼形狀?

(2)分別出示藥箱的三個面,讓學生判斷分別是哪幾個面。

(3)做40頁第1題,在書上完成。(課件演示進行訂正)

(二)、分別觀察正方體 圓柱體 球體

1、師:剛纔老師和你們共同觀察了長方體,現在請你和你小組的同學分別觀察正方體 圓柱體 球體學具,完成表格。(表格中要求同學們從上面,正面,左面觀察物體,並將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學生觀察,完成表格並彙報。

(預設:學生會質疑,圓柱體從正面看有時是正方形的)

2、 趣味遊戲,強化認識。

(用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師:這是我看到的物體的一個面,誰來猜一猜,它可能是什麼?(可能是長方體、正方體或圓柱)

師:看來大家的意見不一致,你們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大家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物體?(至少還要知道另一個面的形狀)

(課件呈現不同的物體)

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從同一個方向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形狀也可能是相同的。因此, 不能只根據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是什麼立體圖形,只有把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進行綜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形象,才能判斷出它是什麼立體圖形。

(三)觀察組合圖形

1.觀察交流 加深認識

過渡:剛纔,我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了一個物體,那麼,我們從不同角度同時觀察兩個物體,會看到什麼形狀呢?

(1)師:拿出課前準備的圓柱和球的組合學具,擺成和桌子上一樣的位置,從各個不同的方向觀察它們,觀察後與小組內同學交流自己看到的結果。(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能說一說自己觀察的結果。

(2)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同學們觀察的很認真,說得非常清楚明白。老師這裏有幾組圖形(例2圖),你們能正確判斷它們是從哪個方向上看到的嗎?

1、學生判斷。

2、做40頁第3題。

三、逆向練習 訓練思維

師:剛纔我們一同觀察了單個物體以及立體組合圖形,並猜測和判斷了它們在不同方向上的形狀和位置關係。如果反過來,給你出示一個物體或立體組合圖形某一方向上看到的形狀,你能不能猜測出它們什麼呢?(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圓形和一個正方形)

1、學生猜測 ,並暢所欲言。

(師講解,圓柱體當底面直徑和高等長時,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到的形狀是正方形)

2、再次引導學生明確:

(1)從同一方向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形狀也可能是相同的。

(2)不能只根據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是什麼立體圖形,只有把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進行綜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形象,才能判斷出它是什麼立體圖形。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師:同學們這節課觀察的認真,仔細,希望你們在生活中也要懂得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希望你們做一個處處留心觀察的有心人。

觀察物體3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換位置觀察等活動,經歷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體驗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遊戲:猜一猜

《盲人摸象》的動畫片,邊看邊想,有什麼啓發?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對,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千萬不能象盲人一樣,只看到一部分就作出判斷,得出結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觀察照片,激活經驗。

1.觀察教室照片。

(1)談話引入,觀察照片。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兒嗎?(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兩張分別從教室的前後拍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

(2)拍的是同一個教室(板書:相同的物體)

爲什麼拍出來的樣子會不一樣呢?(板書:不同的樣子)

(啓發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3)下面的兩張照片哪張是在教室前面拍攝的,另一張是在哪裏拍攝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4)得出結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2.“想想做做”第1題。

下面的兩張照片,哪一張是在學校外面拍攝的,哪一張是在學校裏面拍攝的?

你是根據什麼做出判斷的?

3.通過剛纔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學會從兩個相對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

三、觀察實物,親身體驗。

師:請把小熊放在桌子中間,熊的臉對着1號座位的同學。

(學生分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坐好)

師:你坐在這個位置,請問看到的小熊是什麼樣子的?

生1:我看到了熊的正面

生2:我看到了熊的膀子和身子

生3:我看到了熊的後面

師:咱們換個位置觀察一下好嗎?請1號座位的同學到2號座位,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依次換位。

你現在看到的小熊又是什麼樣子的?(學生紛紛發言)。

師:我們繼續換位置觀察,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3號座位的同學到4號座位,??你在這個位置上看到的小熊又是什麼樣子的?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小組內交流完畢後,學生再次換位置觀察並交流。最後讓學生回到原位。)

師:剛纔我們在不同的位置對小熊進行了觀察,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幾號座位的同學看到的小熊是這個樣子的?請站起來。

教師邊說邊出示:

師:××同學,你爲什麼站起來?

生:因爲我在我這個位置上看到了熊的膀子和身子,而圖片上畫的也是這個樣子。

師:答得真好。大家剛纔都換位置觀察了,請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生:(齊答)是。出示:

(做法同上)

繼續出示:

師:幾號座位的同學看到的小熊是這個樣子的?(2號座位和4號座位的同學都站了起來。)

師:他們都站對了嗎?(立即有幾個學生坐下)

師:你們幾位同學爲什麼又坐下了?

生1:我看到的小熊膀子在左邊,而圖片上是在左邊。

生2:我看到的小熊膀子在右邊,而圖片上是在左邊。

生3重複生2的說法。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此時判錯了的學生相繼坐下)出示:

(讓學生辨認,做法同上。)

師:通過從不同位置對小熊的觀察,你發現了一個什麼問題?

(師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熊的樣子是不同的。)

四、應用拓展

(一)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連一連。

學生在書上完成,指名反饋,集體校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懂得了什麼?(板書:不同的角度)

教師小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後在觀察物體時要注意從不同位置去觀察,在思考問題時也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樣得出的結論纔會更加全面、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