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用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論文

一、引言

認知語用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論文

語用學(pragmatics)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專門研究語言的理解、使用和語言合適得體的學問。語用學特別強調“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爲了什麼目的對什麼人說什麼話並且得到什麼結果”。近年來,學者分別就哲學、認知、心理等視角對語用學進行了全方面的研究。但這些理論並沒有很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長期將“圍繞課本”作爲基本準則。通常教者一直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將重點放在引領學生理解、分析句子的結構,重視語法規則的傳授等方面,就句論句,就詞論詞。不太重視交際中的語境環境,造成了語言使用中的各種失誤。因此,筆者認爲充分運用認知語用學的知識指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有着現實的意義和價值。

認知語用學是對交際過程中參與者大腦意識的研究,交際是由交際主動方(actor)和交際被對方(partner)共同構成的一種社會活動。目前研究的熱點是語用推理的認知能力和利用默認知識的認知特徵。值得注意的是,認知科學所提到的“知識”通常不是指某些學科的具體知識內容,而是指抽象的知識體系。認知語用學的基礎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關聯理論。

二、關聯理論及其在閱讀理解教學中的應用

關聯理論認爲語言交際是一種明示——推理的互明過程。將交際看作一種認知活動。話語的內容、語境和各種暗示都使人對話語本身產生不同的理解。交際雙方之所以能默契配合,主要是因爲一個最佳的認知模式——關聯性。閱讀雖然不是直接的交際活動,但也是一種交際活動,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進行的一種書面交際活動。因此,要認知就要找關聯,要找關聯就要思辨、推理,從而對閱讀的語篇產生正確的理解。

下面我們探討如何產生必要的關聯。通過共有的認知環境,對話語依據事實的理解和推理推斷出語用的暗含就能達成關聯,達到交際成功的目的。

1.認知環境

交際是在發話者和聽話者共處的認知環境中進行的。人們生活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認知能力具有共性,所以人類具有趨同的認知假設,具有趨同的推理能力。語境不是事先就存在的,而是語言使用者在言語交際過程中選擇的,所以認知語境是動態的。認知語境具有社會心理性,是人對世界的經驗和人的心理定式的一種平衡。那麼語境對閱讀意義的獲得具有極強的揭示作用。

教師在閱讀理解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分析、聯想、歸納、綜合,判斷出對語境的相關理解,尤其重視對文化語境的輸入。因爲文化語境包括社會、政治歷史、宗教、經濟、科技及社會生活、思維習慣等諸多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全面的知識體系和知識構架,能爲學生做到相關知識的引領。在理解英語文本時,通常會涉及這些文化背景。如果教者能夠在授課前做好相關的`鋪墊和簡介,藉助現代化的科技平臺,爲學生提供特定文本的相關背景知識,例如作者的人生經歷、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寫作風格、寫作背景、寫作目的、寫作對象等,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查找相關資料,做好課下的功夫。這樣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就能更好地瞭解語篇的層次結構、思想主題等,從而更好地解讀文本。而且這種做法還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徹底改變學習者的閱讀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者的人文素質,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激活學生頭腦已儲存的相關知識爲學生所用,幫助他們對文本有綜合性的把握和認識,儘早獲得最佳關聯。

2.話語理解從事實抽象開始

話語理解是受話人在一定交際過程中利用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對發話人的話語進行解碼的過程,是人類認知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人們在認知世界時,用實實在在的客觀事物形成“概念”,作爲共同認知的基礎。這裏的“概念”是組成話語的宏觀結構,它是整個事物的高度濃縮, 因此把它稱爲事實抽象。話語理解一定來源於抽象的事實。

話語理解一定是基於話語雙方從事實抽象基礎上,對信息結構進行正確的分析,對比出話語的焦點。焦點是說話人所要表達的信息的重點,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中心。這種對比可以是與上下文的某個成分的對比或與語境及說話人心目中的某個對象。關注度的縮小,對比度的增加,說話交際雙方更好地理解了彼此要表達的內容,也就準確地理解了說話內容。

另外把握住指示語能更好地進行話語理解。指示語是多樣的。

例1:“Fetch my book,but you bring your book.”

這種指示語、代詞的使用,指向性明確,話語雙方通過對指示語的理解,形成了對交際內容的正確理解,交際實現。如果話語理解遠離了事實抽象,違反了話語交際所必須遵守的語音、詞彙、語法規範,交際就會失敗,就會造成誤解,引起歧義。

如果有意違約的話語行爲,那麼一定是要表達特殊的意義或體現出強烈的情感。

例2:I’m lovin’it.

這句話中,love這個詞沒有進行時這個時態。但這句話卻用在了麥當勞的企業文化用語中,它的目的就是表達特殊的情感態度。期許享受到麥當勞快餐的人對其最大的喜愛程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渠道、多種媒介、多種視角,使學生獲得事實抽象。例如一些紀實的視頻,某方面的書籍,大數據的列舉等,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或直觀認知,加深閱讀篇章的認知和具體話語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口頭交際及書面語中話語的正確應用。

3.語用推理

語用推理涉及推理主體的認知能力。語用推理實質上是一種填補語義表徵和語境空白的“搭橋”過程。這種搭橋過程正是通過以上認知實現的。語用推理是通過邏輯推導式實現的。那麼是否意味着我們必須先學會這些推導式呢?當然不是。相反這些推導式體現了語言推理的模擬。邏輯能力是語言推理認知能力的一部分,也體現了知識系統。這些認知活動無論是有意識的、無意識的,都要根據預知先設有關的抽象知識系統及相關的同感知、同範疇、同邏輯的知識系統進行認知加工。這樣的加工能力就是認知能力。

因此,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閱讀當成編碼、解碼的過程。 閱讀理解實際上就是推理,是讀者運用自身的知識體系、邏輯知識對新信息進行再加工的過程。教學者要讓學生利用常規關係,即事物間經常性、習慣性建立起來的關係;利用非單調邏輯中最重要的一種推理——缺省推理,它是以默認和常識爲基礎的推理。積極分析閱讀語篇,提高語用推理能力。要從作者提供的文字信息中尋找相關聯的信息,主要是對隱含的意義進行語用推理,從而達到閱讀理解的目的。

三、結語

語言的使用涉及情景知識、語言上下文和背景知識三個語用範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該充分重視這些,使學生在掌握詞彙和語法後能夠較迅速地理解閱讀材料深層或引申含義,領會作者的真正意圖。正確運用語用學的知識理解語篇的交際功能。

學習一門語言其實就是培養該門語言的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的過程。以上就在認知語用學視角下,就將關聯理論靈活地運用到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從中可以看出認知語用學在篇章理解中的重要作用。當然語用學的知識及其對閱讀理解的指導作用遠不止這些。如語用學中合作原則對於會話含意的產生非常重要。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情況進行選擇,在教授閱讀技巧的同時,在增強學生語用意識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志文.語用原則與閱讀理解[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4).

[2]何自然.推理和關聯——認知語用學原理撮要[J].外語教學,1997(4).

[3]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